一种行走助力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1


本实用新型属于助力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走助力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全世界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据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老年人口将达到20.2亿,其中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几乎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巨大的人口基数的失能老人的护理问题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困扰整个社会的严重问题。许多老人的体能下降和下肢肌力减退,无法正常上下楼梯或者行走,可能导致卧床不起,引发骨质疏松、下肢静脉血栓、压疮等一系列疾病。

另外,据统计,2006年我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约为8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其中肢体残疾为2412万人,占29.07%。因为缺少移动辅具,许多失能老人和功能障碍者只能长期卧床,生活自理能力差,日常生活需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完成,生活质量难以保障。行走助力器也可以用于军事、消防、搬运等方面。利用无动力行走助力器,增强士兵的体力,降低士兵自身的能量消耗,提高其机动性,增强行走耐力;紧急营救人员也可以借助行走助力器背负重物穿越遍布瓦砾、碎片和崎岖不平的路面等轮式车辆无法到达的地方;家具搬运工、建筑工人、快递人员等也可借助行走助力器轻松、安全地搬运重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走助力器,减少人们行走所需消耗的能量,节省用户体力。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行走助力器,包括n形支架,支架内从顶部向下依次设置有水平旋转轴a和旋转轴b,旋转轴a上固定有助力板a,旋转轴b上固定有助力板b,支架底部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脚踏板a和脚踏板b,脚踏板a与旋转轴a之间通过连接件a固定连接,脚踏板b与旋转轴b之间通过连接件b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还在于,

支架由两节竖直可伸缩支撑架a和一个n形支撑架b组成,支撑架a顶部与支撑架b底部铰接连接。

支撑架a由上支撑架、中部弹簧和下支撑架依次拼接组成。

支架外侧从顶部向下依次设置有腰带、大腿固定带a和小腿固定带b。

助力板a固定在脚踏板b正上方,助力板b固定在脚踏板a正上方。

连接件a包括外钢丝绳a和内钢丝绳a,所述连接件b包括外钢丝绳b和内钢丝绳b。

外钢丝绳a和内钢丝绳a逆时针缠绕固定在旋转轴a上,外钢丝绳b和内钢丝绳b逆时针缠绕固定在旋转轴b上。

连接件a包括竖直下拉杆a和上拉杆a,上拉杆a由杆c和杆d固定连接组成,杆c顶部固定在旋转轴a上,杆d下端与下拉杆a顶端铰接连接,杆c与杆d的夹角为锐角。

连接件b包括竖直下拉杆b和上拉杆b,上拉杆b由杆e和杆h固定连接组成,杆e顶部固定在旋转轴b上,杆h底部与下拉杆b铰接连接,杆e与杆h的夹角为锐角。

支架顶部设置载物架,支架侧面设置有折叠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脚踏板、旋转轴和连接件来协助人的行走,使用户在行走时,一只脚向下踩踏,其自身重力通过连接件转变为另一条腿向前迈进的动力,减少人们步行所需消耗的能量,节省了体力;通过采用支架和载物架,行走过程中,可将货物直接悬挂在载物架上,增加了人们行走过程中的负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行走助力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行走助力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行走助力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行走助力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脚踏板a,3.脚踏板b,4.腰带,5.固定带a,6.固定带b,7.外钢丝绳a,8.旋转轴a,9.载物架,10.助力板a,11.铰接轴,12.内钢丝绳a,13.折叠椅,14.助力板b,15.旋转轴b,16.外钢丝绳b,17.内钢丝绳b,18.下拉杆a,19.上拉杆a,20.下拉杆b,21.上拉杆b,1-1.支撑架a,1-11.上支撑架,1-12.中部弹簧,1-13.下支撑架,1-2.支撑架b,19-1.杆c,19-2.杆d,21-1.杆e,21-2.杆h。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一种行走助力器,参照图1和图2,一种行走助力器,包括n形支架1,支架1内从顶部向下依次设置有水平旋转轴a8和旋转轴b15,旋转轴a8上固定有助力板a10,旋转轴b15上固定有助力板b14,支架1底部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脚踏板a2和脚踏板b3,脚踏板a2与旋转轴a8之间通过连接件a固定连接,脚踏板b3与旋转轴b15之间通过连接件b固定连接,脚踏板a和脚踏板b上分别设置有固定脚的固定带c。

支架1由两节竖直可伸缩支撑架a1-1和一个n形支撑架b1-2组成,支撑架a1-1顶端端部与支撑架b1-2底端端部铰接连接,支撑架b1-2底端端部固定有铰接轴11,支撑架a1-1顶端端部设置有与铰接轴11相配合的链耳。

支撑架a1-1由上支撑架1-11、中部弹簧1-12和下支撑架1-13依次拼接组成。

支架1外侧从顶部向下依次设置有腰带4、大腿固定带a5和小腿固定带b6。

助力板a10固定在脚踏板b3正上方,助力板b14固定在脚踏板a2正上方。

连接件a包括外钢丝绳a7和内钢丝绳a12,所述连接件b包括外钢丝绳b16和内钢丝绳b17。

外钢丝绳a7和内钢丝绳a12逆时针缠绕固定在旋转轴a8上,所述外钢丝绳b16和内钢丝绳b17逆时针缠绕固定在旋转轴b15上。

支架1顶部设置载物架9,支架1后侧面设置有折叠椅13,便于用户停下来休息。

使用该行走助力器时,需用户将双脚分别放在脚踏板a和脚踏板b上,用腰带4将该助力器与用户腰部固定在一起,用固定带a5将该助力器与用户大腿固定在一起,用固定带b6将该助力器与用户小腿固定在一起,然后用固定带c将用户脚与脚踏板固定在一起;若行走过程中需要携带物料,将物料悬挂在载物架9上。

行走过程中,用户左脚往下踩压时,人体自身重力对该脚下的脚踏板a2产生往下压的力,脚踏板a2向下移动过程中拉动外钢丝绳a7和内钢丝绳a12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旋转轴a8逆时针旋转,旋转轴a8带动助力板a10向前旋转一定角度,助力板a10推动右腿向上抬起,给右腿一个上抬的驱动力。用户右脚往下踩压时,人体自身重力对该脚下的脚踏板b3产生往下压的力,脚踏板b3向下移动过程中拉动外钢丝绳b16和内钢丝绳b17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旋转轴b15逆时针旋转,旋转轴b带动助力板b向前旋转一定角度,助力板b推动左腿向上抬起,给左腿一个上抬的驱动力,减少了用户步行的体力消耗。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一种行走助力器,参照图3和图4,一种行走助力器,包括n形支架1,支架1内从顶部向下依次设置有水平旋转轴a8和旋转轴b15,旋转轴a8上固定有助力板a10,旋转轴b15上固定有助力板b14,支架1底部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脚踏板a2和脚踏板b3,脚踏板a2与旋转轴a8之间通过连接件a固定连接,脚踏板b3与旋转轴b15之间通过连接件b固定连接,脚踏板a和脚踏板b上分别设置有固定脚的固定带c。

支架1由两节竖直可伸缩支撑架a1-1和一个n形支撑架b1-2组成,支撑架a1-1顶端端部与支撑架b1-2底端端部铰接连接,支撑架b1-2底端端部固定有铰接轴11,支撑架a1-1顶端端部设置有与铰接轴11相配合的链耳。

支撑架a1-1由上支撑架1-11、中部弹簧1-12和下支撑架1-13依次拼接组成。

支架1外侧从顶部向下依次设置有腰带4、大腿固定带a5和小腿固定带b6。

助力板a10固定在脚踏板b3正上方,助力板b14固定在脚踏板a2正上方。

连接件a包括竖直下拉杆a18和上拉杆a19,上拉杆a19由杆c19-1和杆d19-2固定连接组成,杆c19-1顶部固定在旋转轴a8上,杆d19-2下端与下拉杆a18顶端铰接连接,杆c19-1与杆d19-2的夹角为锐角。

连接件b包括竖直下拉杆b20和上拉杆b21,上拉杆b21由杆e21-1和杆h21-2固定连接组成,杆e21-1顶部固定在旋转轴b15上,杆h21-2底部与下拉杆b20铰接连接,杆e21-1与杆h21-2的夹角为锐角。

支架1顶部设置载物架9,支架1后侧面设置有折叠椅13,便于用户停下来休息。

使用该行走助力器时,需用户将双脚分别放在脚踏板a和脚踏板b上,用腰带4将该助力器与用户腰部固定在一起,用固定带a5将该助力器与用户大腿固定在一起,用固定带b6将该助力器与用户小腿固定在一起,然后用固定带c将用户脚与脚踏板固定在一起;若行走过程中需要携带物料,将物料悬挂在载物架9上。

行走过程中,用户左脚往下踩压时,人体自身重力对该脚下的脚踏板a2产生往下压的力,脚踏板a2向下移动过程中拉动下拉杆a18和上拉杆a19也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旋转轴a8逆时针旋转,旋转轴a8带动助力板a10旋转一定角度,助力板a10推动右腿向上抬起,给右腿一个上抬的驱动力。用户右脚往下踩压时,人体自身重力对该脚下的脚踏板b3产生往下压的力,脚踏板b3向下移动过程中拉动竖直下拉杆b20和上拉杆b21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旋转轴b15逆时针旋转,旋转轴b带动助力板b向前旋转一定角度,助力板b推动左腿向上抬起,给左腿一个上抬的驱动力,减少了用户步行的体力消耗。


技术特征:

1.一种行走助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形支架(1),支架(1)内从顶部向下依次设置有水平旋转轴a(8)和旋转轴b(15),旋转轴a(8)上固定有助力板a(10),旋转轴b(15)上固定有助力板b(14),支架(1)底部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脚踏板a(2)和脚踏板b(3),脚踏板a(2)与旋转轴a(8)之间通过连接件a固定连接,脚踏板b(3)与旋转轴b(15)之间通过连接件b固定连接;

所述支架(1)由两节竖直可伸缩支撑架a(1-1)和一个n形支撑架b(1-2)组成,支撑架a(1-1)顶部与支撑架b(1-2)底部铰接连接;所述支撑架a(1-1)由上支撑架(1-11)、中部弹簧(1-12)和下支撑架(1-13)依次拼接组成;所述支架(1)外侧从顶部向下依次设置有腰带(4)、大腿固定带a(5)和小腿固定带b(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走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板a(10)固定在脚踏板b(3)正上方,所述助力板b(14)固定在脚踏板a(2)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走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a包括外钢丝绳a(7)和内钢丝绳a(12),所述连接件b包括外钢丝绳b(16)和内钢丝绳b(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行走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钢丝绳a(7)和内钢丝绳a(12)逆时针缠绕固定在旋转轴a(8)上,所述外钢丝绳b(16)和内钢丝绳b(17)逆时针缠绕固定在旋转轴b(15)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走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a包括竖直下拉杆a(18)和上拉杆a(19),上拉杆a(19)由杆c(19-1)和杆d(19-2)固定连接组成,杆c(19-1)顶部固定在旋转轴a(8)上,杆d(19-2)下端与下拉杆a(18)顶端铰接连接,杆c(19-1)与杆d(19-2)的夹角为锐角。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走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b包括竖直下拉杆b(20)和上拉杆b(21),上拉杆b(21)由杆e(21-1)和杆h(21-2)固定连接组成,杆e(21-1)顶部固定在旋转轴b(15)上,杆h(21-2)底部与下拉杆b(20)铰接连接,杆e(21-1)与杆h(21-2)的夹角为锐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走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顶部设置载物架(9),支架(1)侧面设置有折叠椅(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一种行走助力器,包括n形支架,支架内从顶部向下依次设置有水平旋转轴a和旋转轴b,旋转轴a上固定有助力板a,旋转轴b上固定有助力板b,支架底部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脚踏板a和脚踏板b,脚踏板a与旋转轴a之间通过连接件a固定连接,脚踏板b与旋转轴b之间通过连接件b固定连接,脚踏板a和脚踏板b上分别设置有固定脚的固定带c。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脚踏板、旋转轴、助力板和连接件来协助人的行走,减少人们步行所需消耗的能量,节省了体力。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峰;吕顺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俊峰;吕顺清
技术研发日:2019.03.2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063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