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摔倒的残疾人学行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9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学行架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摔倒的残疾人学行架。



背景技术:

学行架一般帮助行走不便的人们练习走路,但是现有的学行架就是简单的支撑架,相比拐棍更具有稳定性能,但是现有的学行架功能单一,需要学习者每走一步都要携带,增加学习者的负担,而且在行走的过程,会由于腿部受力小而摔倒,不能有效的训练学习者的行走能力,不能给学习者提供上坡和下坡的学习机会,灵活性差,训练效果差,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摔倒的残疾人学行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摔倒的残疾人学行架,包括学行架本体,所述学行架本体的中部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底架,所述固定底架的的两端底部均固定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固定有橡胶块,所述固定底架的顶部一端焊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一侧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设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底端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活动块的一侧固定有第三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弧形架,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部底端固定有第四电动伸缩杆,所述第四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固定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焊接有第二弧形架,所述第四电动伸缩杆的一侧固定有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泵上设有输气管,所述第一弧形架和所述第二弧形架的内侧安装有橡胶气囊,所述传送带一侧的固定底架上安装有电机箱,所述传送带另一侧的固定底架上安装有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送带的内部两端均设有滚轴,所述滚轴的一端与所述轴承固定相连,所述滚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箱内的电机转轴通过联轴器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送带的中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固定底架焊接相连,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与所述橡胶块通过螺栓固定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活动槽的底部,所述活动块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和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均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通过螺栓固定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型气泵和所述第四电动伸缩杆均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四电动伸缩杆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所述微型气泵通过所述输气管与所述橡胶气囊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橡胶气囊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弧形架和所述第二弧形架的内腔内,所述第一弧形架和所述第二弧形架上均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分别与所述电机箱、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所述第四电动伸缩杆和所述微型气泵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底架的两端底部均设有转向球固定孔,所述转向球固定孔内设有转向球,所述转向球与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顶部焊接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学行架解决普通学行架每走一步都携带的问题,而且稳定性能强,不会出现倾倒摔伤患者的现象,也无需医护人员进行陪同,还可以给患者提供上坡和下坡的练习机会,可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能有效的保护患者在练习过程中的安全,提高患者学习行走的效率,可以在室内进行练习,可以提供更好的练习环境,结构简单,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弧形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传送带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底架与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连接剖视图;

图中:1、学行架本体;2、固定底架;3、电机箱;4、橡胶块;5、第一电动伸缩杆;6、传送带;7、轴承;8、立柱;9、活动槽;10、第二电动伸缩杆;11、活动块;12、第三电动伸缩杆;13、第一连接杆;14、微型气泵;15、输气管;16、第四电动伸缩杆;17、第一弧形架;18、第二连接杆;19、第二弧形架;20、橡胶气囊;21、连接板;22、滚轴;23、控制开关;24、转向球固定孔;25、转向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摔倒的残疾人学行架,包括学行架本体1,学行架本体1的中部设有传送带6,传送带6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底架2,固定底架2的的两端底部均固定有第一电动伸缩杆5,第一电动伸缩杆5的底端固定有橡胶块4,固定底架2的顶部一端焊接有立柱8,立柱8的一侧设有活动槽9,活动槽9的内部设有活动块11,活动块11的底端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0,活动块11的一侧固定有第三电动伸缩杆12,第三电动伸缩杆12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杆13,第一连接杆13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弧形架17,第一连接杆13的中部底端固定有第四电动伸缩杆16,第四电动伸缩杆16的底端固定有第二连接杆18,第二连接杆18的一端焊接有第二弧形架19,第四电动伸缩杆16的一侧固定有微型气泵14,微型气泵14上设有输气管15,第一弧形架17和第二弧形架19的内侧安装有橡胶气囊20,传送带6一侧的固定底架2上安装有电机箱3,传送带6另一侧的固定底架2上安装有轴承7。

传送带6的内部两端均设有滚轴22,滚轴22的一端与轴承7固定相连,滚轴22的另一端与电机箱3内的电机转轴通过联轴器相连,通过传送带6的制动,可以让患者站在传送带6上练习行走。

传送带6的中部设有连接板21,连接板21与固定底架2焊接相连,第一电动伸缩杆5与橡胶块4通过螺栓固定相连,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5可以调节固定底架2的高度,便于调节固定底架2的高度,也便于调节传送带6的高度。

第二电动伸缩杆10通过螺栓固定在活动槽9的底部,活动块11与第二电动伸缩杆10和第三电动伸缩杆12均通过螺栓固定相连,第一连接杆13与第三电动伸缩杆12通过螺栓固定相连,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10和第三电动伸缩杆12的调节两个第一连接杆13的高度和距离,便于固定患者的胸部。

微型气泵14和第四电动伸缩杆16均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连接杆13上,第二连接杆18与第四电动伸缩杆16通过螺栓固定相连,微型气泵14通过输气管15与橡胶气囊20相连,利用微型气泵14通过输气管15给橡胶气囊20进行输气,从而让橡胶气囊20膨胀挤压患者腰部和胸部,从而固定患者,防止患者倾倒。

橡胶气囊20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弧形架17和第二弧形架19的内腔内,第一弧形架17和第二弧形架19上均设有控制开关23,控制开关23分别与电机箱3、第一电动伸缩杆5、第二电动伸缩杆10、第三电动伸缩杆12、第四电动伸缩杆16和微型气泵14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开关23分别接通电机箱3、第一电动伸缩杆5、第二电动伸缩杆10、第三电动伸缩杆12、第四电动伸缩杆16和微型气泵14的电源,使其通电工作。

固定底架2的两端底部均设有转向球固定孔24,转向球固定孔24内设有转向球25,转向球25与第一电动伸缩杆5的顶部焊接相连,固定底架2通过转向球25可以调节角度,从而使其固定底架2向上倾斜或向下倾斜。

工作原理:一种防摔倒的残疾人学行架,包括学行架本体1、固定底架2、电机箱3、橡胶块4、第一电动伸缩杆5、传送带6、轴承7、立柱8、活动槽9、第二电动伸缩杆10、活动块11、第三电动伸缩杆12、第一连接杆13、微型气泵14、输气管15、第四电动伸缩杆16、第一弧形架17、第二连接杆18、第二弧形架19、橡胶气囊20,连接板21,滚轴22,控制开关23、转向球固定孔24、转向球25,使用的时候,患者站在传送带6上,站在两个第一弧形架17之间,然后通过控制开关23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10调节第三电动伸缩杆12的高度,从而调节第一连接杆13的高度,再通过第三电动伸缩杆12调节两个第一连接杆13之间的距离,利用第四电动伸缩杆16调节第一弧形架17和第二弧形架19之间的距离,然后通过第一弧形架17和第二弧形架19固定住患者的胸部和腰部,然后利用微型气泵14通过输气管15给橡胶气囊20进行供气,让橡胶气囊20膨胀,从而挤压患者,从而固定患者不会松动,可以适应不同身材的患者使用,然后通过控制开关23接通电机箱3的电源开关,让电机箱3内的电机带动滚轴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6旋转,患者可以通过传送带6的旋转,让患者利用传送带6进行行走训练,当需要上坡训练的时候,通过打开固定底架2一端底部的第一电动伸缩杆5,让第一电动伸缩杆5把固定底架2一端升高,固定底架2另一端在转向球25的作用下,旋转角度,从而让固定底架2向上倾斜,便于患者进行上坡练习,当需要进行下坡练习,让第一电动伸缩杆5把固定底架2另一端升高,固定底架2另一端在转向球25的作用下,旋转角度,从而使固定底架2向下倾斜,便于患者进行下坡练习,稳定性能强,提高患者的练习效率,而且安全性能高。

该学行架解决普通学行架每走一步都携带的问题,而且稳定性能强,不会出现倾倒摔伤患者的现象,也无需医护人员进行陪同,还可以给患者提供上坡和下坡的练习机会,可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能有效的保护患者在练习过程中的安全,提高患者学习行走的效率,可以在室内进行练习,可以提供更好的练习环境,结构简单,便于推广。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摔倒的残疾人学行架,包括学行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学行架本体(1)的中部设有传送带(6),所述传送带(6)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底架(2),所述固定底架(2)的两端底部均固定有第一电动伸缩杆(5),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5)的底端固定有橡胶块(4),所述固定底架(2)的顶部一端焊接有立柱(8),所述立柱(8)的一侧设有活动槽(9),所述活动槽(9)的内部设有活动块(11),所述活动块(11)的底端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0),所述活动块(11)的一侧固定有第三电动伸缩杆(12),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12)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杆(13),所述第一连接杆(13)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弧形架(17),所述第一连接杆(13)的中部底端固定有第四电动伸缩杆(16),所述第四电动伸缩杆(16)的底端固定有第二连接杆(18),所述第二连接杆(18)的一端焊接有第二弧形架(19),所述第四电动伸缩杆(16)的一侧固定有微型气泵(14),所述微型气泵(14)上设有输气管(15),所述第一弧形架(17)和所述第二弧形架(19)的内侧安装有橡胶气囊(20),所述传送带(6)一侧的固定底架(2)上安装有电机箱(3),所述传送带(6)另一侧的固定底架(2)上安装有轴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摔倒的残疾人学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6)的内部两端均设有滚轴(22),所述滚轴(22)的一端与所述轴承(7)固定相连,所述滚轴(2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箱(3)内的电机转轴通过联轴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摔倒的残疾人学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6)的中部设有连接板(21),所述连接板(21)与所述固定底架(2)焊接相连,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5)与所述橡胶块(4)通过螺栓固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摔倒的残疾人学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0)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活动槽(9)的底部,所述活动块(11)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0)和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12)均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杆(13)与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12)通过螺栓固定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摔倒的残疾人学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气泵(14)和所述第四电动伸缩杆(16)均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杆(13)上,所述第二连接杆(18)与所述第四电动伸缩杆(16)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所述微型气泵(14)通过所述输气管(15)与所述橡胶气囊(20)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摔倒的残疾人学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气囊(20)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弧形架(17)和所述第二弧形架(19)的内腔内,所述第一弧形架(17)和所述第二弧形架(19)上均设有控制开关(23),所述控制开关(23)分别与所述电机箱(3)、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5)、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0)、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12)、所述第四电动伸缩杆(16)和所述微型气泵(14)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摔倒的残疾人学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架(2)的两端底部均设有转向球固定孔(24),所述转向球固定孔(24)内设有转向球(25),所述转向球(25)与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5)的顶部焊接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摔倒的残疾人学行架,包括学行架本体,学行架本体的中部设有传送带,传送带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底架,固定底架的的两端底部均固定有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固定有橡胶块,固定底架的顶部一端焊接有立柱,立柱的一侧设有活动槽,活动槽的内部设有活动块,活动块的底端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该学行架解决普通学行架每走一步都携带的问题,而且稳定性能强,不会出现倾倒摔伤患者的现象,也无需医护人员进行陪同,还可以给患者提供上坡和下坡的练习机会,可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能有效的保护患者在练习过程中的安全,提高患者学习行走的效率,可以在室内进行练习,可以提供更好的练习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唐景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南海区泓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061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