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污泥预干化直接入炉掺烧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污泥围城”问题愈发严重,发展污泥处置技术刻不容缓。与传统的卫生填埋、农业利用、海洋处置、建材利用等相比,污泥焚烧是最“彻底”的污泥处理方式,具有处理速度快、减量化程度高、资源再利用等突出优点。
对污水处理厂来说,采用污泥焚烧技术需建设焚烧炉、尾气净化处理系统,项目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经济性较差。燃煤锅炉是天然的污泥焚烧炉,特别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燃料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污染物排放低等诸多优势。
按照污泥掺烧方式,污泥焚烧可以分为湿污泥直接入炉掺烧与湿污泥干化后焚烧两种。污泥干化后焚烧技术是将含水率在80%左右的湿污泥通过新建污泥干化系统干化至40%含水率以下再入炉焚烧。传统的湿污泥直接入炉掺烧技术,针对含水率低于65%的湿污泥,利用电厂的输煤系统,与燃煤掺混后送入锅炉;对于含水率高于70%的湿污泥,因污泥呈粘稠的泥浆状,只能采用专用的污泥螺杆泵送入锅炉。
常规的湿污泥直接入炉掺烧系统仅能处理一种含水率范围(如含水率50%~65%或者70%~85%)的污泥。目前的工程应用领域,一般针对含水率在50%~65%的湿污泥采用直接入炉掺烧技术。对于含水率在70%~85%的湿污泥,一般通过污泥干化系统将湿污泥干化至含水率40%以下再入炉焚烧,此时需要新建污泥干化系统,干化系统设备投资较大,热源能耗较大且运行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污泥预干化直接入炉掺烧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同时处理含水率为70%~85%的湿污泥以及含水率为50%~65%的湿污泥的目的,且处理成本较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污泥预干化直接入炉掺烧系统包括湿污泥仓、预干化设备、干污泥储仓、输煤皮带、污泥分配皮带、炉前污泥仓、旋转清堵装置、进炉螺旋、落料管及循环流化床锅炉;
湿污泥仓的出口依次经预干化设备、干污泥储仓、输煤皮带、污泥分配皮带、炉前污泥仓、旋转清堵装置、进炉螺旋及落料管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入口相连通。
还包括污泥预干化车间厂房,其中,湿污泥仓、预干化设备及干污泥储仓均位于污泥预干化车间厂房内。
污泥预干化车间厂房的出风口经负压风机及增压风机与循环流化床锅炉相连通。
湿污泥仓经湿污泥输送设备与预干化设备相连通。
预干化设备经干污泥出料输送装置与干污泥储仓相连通。
干污泥储仓经干污泥输送设备与输煤皮带相连接。
预干化设备将湿污泥含水率从70%~85%干化至50%~65%,可采用板框压滤机、高压带式压滤机或其他机械式干化机。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污泥预干化直接入炉掺烧系统在具体操作时,将污水处理厂送来的含水率70%~85%的湿污泥通过预干化设备干化至含水率为50%~65%,再与污水处理厂直接送来的含水率50%~65%的污泥一起送入干污泥储仓中,然后通过干化污泥加仓系统及污泥焚烧系统进行污泥焚烧处置,以实现同时处理含水率为70%~85%的湿污泥以及含水率为50%~65%的湿污泥的目的,系统简单,运行可靠性高,处理成本较低。
进一步,湿污泥仓、预干化设备及干污泥储仓均位于污泥预干化车间厂房内,污泥预干化车间厂房的出风口经负压风机及增压风机与循环流化床锅炉相连通,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气直接送入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燃烧,以实现电厂处置污泥全过程的无臭气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湿污泥仓、2为湿污泥输送设备、3为预干化设备、4为干污泥出料输送装置、5为干污泥储仓、6为干污泥输送设备、7为输煤皮带、8为污泥分配皮带、9为炉前污泥仓、10为旋转清堵装置、11为进炉螺旋、12为落料管、13为循环流化床锅炉、14为负压风机、15为增压风机、16为污泥预干化车间厂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本发明所述的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污泥预干化直接入炉掺烧系统包括湿污泥仓1、预干化设备3、干污泥储仓5、输煤皮带7、污泥分配皮带8、炉前污泥仓9、旋转清堵装置10、进炉螺旋11、落料管12及循环流化床锅炉13;湿污泥仓1的出口依次经预干化设备3、干污泥储仓5、输煤皮带7、污泥分配皮带8、炉前污泥仓9、旋转清堵装置10、进炉螺旋11及落料管12与循环流化床锅炉13的入口相连通。
本发明还包括污泥预干化车间厂房16,其中,湿污泥仓1、预干化设备3及干污泥储仓5均位于污泥预干化车间厂房16内。
具体的,污泥预干化车间厂房16的出风口经负压风机14及增压风机15与循环流化床锅炉13相连通;湿污泥仓1经湿污泥输送设备2与预干化设备3相连通;预干化设备3经干污泥出料输送装置4与干污泥储仓5相连通;干污泥储仓5经干污泥输送设备6与输煤皮带7相连接。
所述湿污泥预干化流程为:暂存于湿污泥仓1中的含水率为70%~85%的湿污泥通过湿污泥输送设备2运至预干化设备3中,再经预干化设备3将污泥干化至含水率为50%~65%后由干污泥出料输送装置4送至干污泥储仓5中。
所述干化污泥加仓流程为:暂存于干污泥储仓5中的含水率为50%~65%的干污泥通过干污泥输送设备6运至输煤皮带7,利用现有输煤皮带7送至炉前,再经污泥分配皮带8送至炉前污泥仓9中。
所述污泥焚烧系统流程为:炉前污泥仓9中的污泥经旋转清堵装置10进入进炉螺旋11后再由落料管12进入到循环流化床锅炉13中焚烧。
所述臭气处理流程为:采用负压风机14对湿污泥仓1、湿污泥输送设备2、预干化设备3、干污泥出料输送装置4、干污泥储仓5、干污泥输送设备6以及污泥预干化车间厂房16等中的臭气进行抽吸,再由增压风机15经臭气输送管道送至循环流化床锅炉13焚烧。
所述干污泥储仓5中的含水率为50%~65%的污泥来源有两种,一种是经预干化设备3将含水率为70%~85%的湿污泥干化产生的污泥,另一种是污水处理厂罐车直接送来的含水率为50%~65%的污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将污水处理厂送来的含水率为70%~85%的湿污泥通过预干化设备3干化至含水率为50%~65%,再与污水处理厂直接送来的含水率为50%~65%的污泥一起送入干污泥储仓5中,再通过干化污泥加仓系统及污泥焚烧系统进行污泥焚烧处置,污泥处置过程中产生的臭气通过臭气处理系统送至锅炉焚烧。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1.一种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污泥预干化直接入炉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湿污泥仓(1)、预干化设备(3)、干污泥储仓(5)、输煤皮带(7)、污泥分配皮带(8)、炉前污泥仓(9)、旋转清堵装置(10)、进炉螺旋(11)、落料管(12)及循环流化床锅炉(13);
湿污泥仓(1)的出口依次经预干化设备(3)、干污泥储仓(5)、输煤皮带(7)、污泥分配皮带(8)、炉前污泥仓(9)、旋转清堵装置(10)、进炉螺旋(11)及落料管(12)与循环流化床锅炉(13)的入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污泥预干化直接入炉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预干化车间厂房(16),其中,湿污泥仓(1)、预干化设备(3)及干污泥储仓(5)均位于污泥预干化车间厂房(1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污泥预干化直接入炉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污泥预干化车间厂房(16)的出风口经负压风机(14)及增压风机(15)与循环流化床锅炉(13)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污泥预干化直接入炉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湿污泥仓(1)经湿污泥输送设备(2)与预干化设备(3)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污泥预干化直接入炉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预干化设备(3)经干污泥出料输送装置(4)与干污泥储仓(5)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污泥预干化直接入炉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干污泥储仓(5)经干污泥输送设备(6)与输煤皮带(7)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污泥预干化直接入炉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预干化设备(3)将湿污泥含水率从70%~85%干化至50%~65%。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