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视障患者精准避障装置。
背景技术:
视障是指视觉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患者因为视觉敏锐度低或视野受损,以致无法达到正常视力,因而到影响日常生活,视障又可分为为全盲及弱视,其中又以弱视居多。
现有视障患者在使用导航避障装置时,由于视障患者视线较差,容易出现将导航避障装置不慎掉落到地上,多次掉落,容易摔坏,降低了导航避障装置的使用寿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视障患者精准避障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视障患者精准避障装置,解决了现有导航避障装置,对于视障患者,容易不慎掉落到地上,容易摔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视障患者精准避障装置,包括:设备主体;
摄像头模块,所述摄像头模块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正面顶部的中间;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正面的中间;
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上且位于所述摄像头模块的左侧;
激光雷达测距模块,所述激光雷达测距模块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上且位于蓄电池的下方;
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上且位于所述处理器的左下方;
无线终端上网模块,所述无线终端上网模块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正面且位于摄像头模块的右侧;
震动模块,所述震动模块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正面且位于所述定位模块的右侧;
语音输入模块,所述语音输入模块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正面的右侧;
语音输出模块,所述语音输出模块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正面的右侧且位于所述语音输入模块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设备主体顶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挂环,所述设备主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弹性夹具,所述设备主体的左侧设置有sim卡插槽,所述设备主体的左侧且位于所述sim卡插槽的下方设置有耳机插口。
优选的,所述设备主体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充电口、网线接口、第一拓展坞和第二拓展坞,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语音输入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语音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定位模块、所述无线终端上网模块、所述震动模块、所述摄像头模块和激光雷达测距模块均为双向连接。
优选的,所述设备主体上设置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橡胶板和第二橡胶板,所述第一橡胶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轴,所述卡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第二橡胶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接轴相适配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橡胶板和第一橡胶板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轴,所述第二橡胶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缓冲轴。
优选的,所述第一橡胶板上开设有的第二限位孔,所述设备主体上开设有与卡接轴相适配的通孔。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视障患者精准避障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视障患者精准避障装置,当设备不慎掉落时,首先接触地面的为四个保护装置20,当设备的正面或者背面先着地时,第一缓冲轴204、第二缓冲轴206、卡接轴203、限位块205,均对冲击力进行吸收缓冲,起到很好的减震保护作用;
当设备的边角部先着地时,通过多个第二缓冲轴206和第一橡胶板201以及第二橡胶板202的侧边均可以对冲击力进行吸收缓冲,保护装置20可以对设备不同的角度进行缓冲保护,保护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视障患者精准避障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视障患者精准避障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第一缓冲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的第二缓冲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设备主体,2、挂环,3、摄像头模块,4、sim卡插槽,5、激光雷达测距模块,6、耳机插口,7、定位模块,8、无线终端上网模块,9、震动模块,10、语音输入模块,11、语音输出模块,12、处理器,13、网线接口,14、第一拓展坞,15、第二拓展坞,16、蓄电池,17、充电口,18、弹性夹具,19、通孔,20、保护装置,201、第一橡胶板,202、第二橡胶板,203、卡接轴,204、第一缓冲轴,205、限位块,206、第二缓冲轴,207、第一限位孔,208、第二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视障患者精准避障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侧视图。视障患者精准避障装置,包括:设备主体1;
摄像头模块3,所述摄像头模块3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正面顶部的中间;
处理器12,所述处理器12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正面的中间;
蓄电池16,所述蓄电池16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1上且位于所述摄像头模块2的左侧;
激光雷达测距模块5,所述激光雷达测距模块5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1上且位于蓄电池16的下方;
定位模块7,所述定位模块7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1上且位于所述处理器1的左下方;
无线终端上网模块8,所述无线终端上网模块8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正面且位于摄像头模块3的右侧;
震动模块9,所述震动模块9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正面且位于所述定位模块7的右侧;
语音输入模块10,所述语音输入模块10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正面的右侧;
语音输出模块11,所述语音输出模块10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正面的右侧且位于所述语音输入模块10的下方。
所述设备主体1顶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挂环2,通过挂环2可以将整个装置挂在患者的脖子上,所述设备主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弹性夹具18,通过弹性夹具18可以将整个装置与腰带进行固定,所述设备主体1的左侧设置有sim卡插槽4,sim卡插槽4内部可以插入sim卡,所述设备主体1的左侧且位于所述sim卡插槽4的下方设置有耳机插口6,耳机插口6可以插入耳机。
所述设备主体1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充电口17、充电口17用于对蓄电池16进行充电,网线接口13、第一拓展坞14和第二拓展坞15,网线接口13可以接入网线,提供有线网络接入,第一拓展坞14和第二拓展坞15便于连接外部设备,所述处理器12的输入端与所述语音输入模块1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12的输出端与所述语音输出模块1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所述蓄电池16的输出端与处理器1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12与所述定位模块7、所述无线终端上网模块8、所述震动模块9、所述摄像头模块3和激光雷达测距模块5均为双向连接,蓄电池16为整个装置供电,摄像头模块3、激光雷达测距模块5、定位模块7、无线终端上网模块8、震动模块9、语音输入模块10和语音输出模块11均由处理器12智能控制,处理器12的型号可以为arm9系列微处理器,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其他处理器,设备主体1的正面设置有外壳,其中外壳上开设与于摄像头模块3和激光雷达测距模块5相适配的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视障患者精准避障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可以通过弹性夹具18将设备固定于腰带或者胸前的口袋上,或者可以通过挂环2戴与患者的脖子上,通过摄像头模块3可以检测道路的情况,摄像头模块3可以将数据传输至处理器12,处理器通过语音输出模块11播报给患者,使患者知道前方的路况,同时通过激光雷达测距模块5可以检测患者与障碍物的距离,将数据传递至处理器12,当患者距离障碍物较近时,处理器12通过语音输出模块11播报提醒患者,同时震动模块9震动,提醒患者,其中通过语音输入模块10可以语音输入目的地,通过处理器12和无线终端上网模块8和定位模块7配合搜索目的地并导航,其中sim卡插槽4可以插入sim卡,提供数据流量,耳机插口6可以插入耳机,便于患者听取语音输出模块11的播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视障患者精准避障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视障患者精准避障装置,可以通过弹性夹具18将设备固定于腰带或者胸前的口袋上,或者可以通过挂环2戴与患者的脖子上,通过摄像头模块3可以检测道路的情况,摄像头模块3可以将数据传输至处理器12,处理器通过语音输出模块11播报给患者,使患者知道前方的路况,同时通过激光雷达测距模块5可以检测患者与障碍物的距离,将数据传递至处理器12,当患者距离障碍物较近时,处理器12通过语音输出模块11播报提醒患者,同时震动模块9震动,提醒患者,其中通过语音输入模块10可以语音输入目的地,通过处理器12和无线终端上网模块8和定位模块7配合搜索目的地并导航,其中sim卡插槽4可以插入sim卡,提供数据流量,耳机插口6可以插入耳机。便于患者听取语音输出模块11的播报,该导航避障装置,可以更加准确的对患者前方的道路进行分析并通过语音传输给患者,并且当患者接近障碍物时可以及时的提醒患者,极大的提高了视障患者出行的安全性,且携带使用方便。
第二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3、图4、图5和图6,其中,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视障患者精准避障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第一缓冲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的第二缓冲板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设备主体1上设置有保护装置20,保护装置20的数量有四个且分别位于设备主体1的四个角上,所述保护装置201包括第一橡胶板201和第二橡胶板202,所述第一橡胶板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轴203,所述卡接轴2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05。
所述第二橡胶板202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接轴213相适配的第一限位孔207,所述第一橡胶板201和第一橡胶板202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轴204,所述第二橡胶板20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缓冲轴206,卡接轴203、限位块205、第一缓冲轴204和第二缓冲轴206均为橡胶材质,第一缓冲轴204和第二缓冲轴206均设置有多个。
所述第一橡胶板201上开设有的第二限位孔208,所述设备主体1上开设有与卡接轴203相适配的通孔19,第二限位孔208与第二缓冲轴206的数量对应,通孔19的数量为四个且位于设备主体的四个角上。
该导航避障装置,如果不慎掉落到地上,容易摔坏,特别对于视障患者,更加的容易使装置掉落,通过在设备主体1的四个角设置有缓冲装置20,缓冲装置安装简单,通过将第一橡胶板201上的卡接轴203穿过设备主体1上通孔19,将卡接轴203一端的限位块205穿过第二橡板202上的第一限位孔207,其中限位块205为圆形块且一侧为圆弧形,直径大于第一限位孔207,由于限位块205为橡胶材质,所以可以将其挤压过,并对其进行限位,通过将第二橡胶板202上第二缓冲轴206对应穿过第一橡胶板201上的第二限位孔208,其中第二缓冲轴206的一端为直径大于第二限位孔208的弧形头,挤压穿过后可以对其进行固定限位,安装简单,其中第一橡胶板201和第二橡胶板202上的第一缓冲轴204与设备主体1的正面和背面接触,当设备不慎掉落时,首先接触地面的为四个缓冲装置20,当设备的正面或者背面先着地时,第一缓冲轴204、第二缓冲轴206、卡接轴203、限位块205,均对冲击力进行吸收缓冲,起到很好的减震保护作用,当设备的角先着地时,通过多个第二缓冲轴206和第一缓冲板201和第二缓冲板202的侧边均可以对冲击力进行吸收缓冲,缓冲装置20可以对设备不同的角度进行缓冲保护,保护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视障患者精准避障装置,包括:设备主体;
摄像头模块,所述摄像头模块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正面顶部的中间;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正面的中间;
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上且位于所述摄像头模块的左侧;
激光雷达测距模块,所述激光雷达测距模块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上且位于蓄电池的下方;
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上且位于所述处理器的左下方;
无线终端上网模块,所述无线终端上网模块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正面且位于摄像头模块的右侧;
震动模块,所述震动模块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正面且位于所述定位模块的右侧;
语音输入模块,所述语音输入模块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正面的右侧;
语音输出模块,所述语音输出模块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正面的右侧且位于所述语音输入模块的下方;
所述设备主体顶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挂环,所述设备主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弹性夹具,所述设备主体的左侧设置有sim卡插槽,所述设备主体的左侧且位于所述sim卡插槽的下方设置有耳机插口;
所述设备主体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充电口、网线接口、第一拓展坞和第二拓展坞,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语音输入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语音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定位模块、所述无线终端上网模块、所述震动模块、所述摄像头模块和激光雷达测距模块均为双向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主体上设置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橡胶板和第二橡胶板,所述第一橡胶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轴,所述卡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障患者精准避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橡胶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接轴相适配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橡胶板和第一橡胶板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轴,所述第二橡胶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缓冲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障患者精准避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板上开设有的第二限位孔,所述设备主体上开设有与卡接轴相适配的通孔。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