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草甘膦水剂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草甘膦水剂用消泡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草甘膦,化学名n-膦酸甲基甘氨酸,草甘膦的理化性质:纯品为白色、无味固体,熔点230℃并分解,草甘膦25℃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g/100g,水中溶解度低,难溶于无水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纯品水溶液ph值约为2,草甘膦的钠盐、铵盐、三甲基锍盐易溶于水。
草甘膦要达到除草效果,必须要被植物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添加助剂,助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药滴与叶片表面蜡质层间的界面张力和接触角,使药滴顺利地铺展开;增加药滴渗透叶片表面蜡质层的能力,以便药滴顺利进入植物体内或是促进植物对药滴的吸收;使药滴在植物体液内较好的分散和传导,直至药滴到达植物的生命单元。
目前用于草甘膦助剂的主要有:牛油脂肪胺乙氧基化物、烷基多糖苷、脂肪醇乙氧基化物、有机硅、甜菜碱、氨基酸类、抗漂移剂、抗硬水剂、增效剂等。草甘膦是一种低毒、广谱、高效非选择性芽后除草剂,能在植物体内传导,但只能适用于叶面喷洒才能显现除草活性。除草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用合适的优良助剂来提高除草活性。
但是助剂的引入使得草甘膦水剂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泡沫,并且在加入助剂搅拌的过程中,混入大量的空气,从而产生大量的气泡,因为表面活性剂的引入,该气泡在表面活性剂的保护下,异常稳定,从而对生产不利,容易产生冲料。并且大量气泡的产生使得体系密度下降,不利于罐装,影响生产效率。传统的解决方法是(1)减少投料量,降低搅拌速度,(2)缩短静置时间,等待泡沫自行消失,(3)放料速度放慢,避免冲击产生泡沫。这几点都大大的影响生产效率。因此草甘膦水剂的生产过程中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入消泡剂。消泡剂大致分为有机硅类,聚醚类,矿物油类,高碳醇及其他特殊类。传统的消泡剂加入草甘膦水剂要么引起水剂发混,要么效果不佳,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用用于该体系的消泡剂。泡沫的产生使得制剂生产过程中生产效率低下,影响产能。并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泡沫,从而影响药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生产草甘膦水剂用消泡剂,该消泡剂原料组成简单,易得,对环境无污染。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草甘膦水剂用消泡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效率较高,可批量生产。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有一个是提供一种消泡剂在生产草甘膦水剂中的应用,将本发明消泡剂加入到草甘膦水剂的生产过程中可以迅速消泡,并且在草甘膦水剂的使用过程中,也可以长时间不产生泡沫或者至少减少80%的泡沫产生,从而达到抑泡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产草甘膦水剂用消泡剂,由含氢硅油8~12份、烯丙基聚醚3~7份、烯烃1~3份和乙烯基硅油4~8份组成;所述含氢硅油为侧链含氢硅油、端含氢硅油或端侧混合含氢硅油,含氢量为0.05%~0.75%;所述烯丙基聚醚的分子量为200~2000;所述烯烃为从1-丁烯到1-十八碳烯烃的长直链烯烃中的任一种;所述乙烯基硅油为端乙烯基硅油、侧链乙烯基硅油或端侧混合乙烯基硅油,粘度为100~5000。
所述生产草甘膦水剂用消泡剂,所述含氢硅油的含氢量为0.1%~0.5%;所述含氢硅油为侧链含氢硅油。
所述生产草甘膦水剂用消泡剂,所述烯丙基聚醚是以烯丙基为起始剂,混聚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而成;所述烯丙基聚醚中环氧丙烷占聚醚质量的20%~70%,环氧乙烷占聚醚质量的30%~60%,通过调节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的投料量,调节产品的hlb值,通过调节环丙和环乙与烯丙醇的比例,调节分子量,控制分子量在200~2000。
所述生产草甘膦水剂用消泡剂,所述烯丙基聚醚分子量为400~1200。
所述生产草甘膦水剂用消泡剂,所述烯烃为从1-辛烯烃到1-十二碳烯烃的长直链烯烃中的任一种。
所述生产草甘膦水剂用消泡剂,所述乙烯基硅油为端乙烯基硅油;所述乙烯基硅油的粘度为350~1000。
上述生产草甘膦水剂用消泡剂的制备方法,将烯丙基聚醚投入反应釜中,升温至70~90℃,保持真空3~8min;加入含氢硅油,保持真空3~8min,加入氯铂酸异丙醇溶液,温度控制在120~140℃,待反应为透明体时保温反应0.5~1.5h,然后加入烯烃,反应0.5~1.5h后,加入乙烯基硅油,反应得透明体,即为消泡剂成品;所述氯铂酸异丙醇溶液与烯丙基聚醚的用量比为180~230g∶1ml,氯铂酸异丙醇溶液的浓度为1%。
上述消泡剂在生产草甘膦水剂中的应用。
所述消泡剂在生产草甘膦水剂中的应用,所述消泡剂的用量为草甘膦水剂的0.2%~0.5%。
有益效果: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包括:
(1)将本发明消泡剂加入到草甘膦水剂的生产过程中可以迅速消泡,并在草甘膦水剂的使用过程中,也可以长时间不产生泡沫或者至少减少80%的泡沫产生,从而达到抑泡效果。
(2)将本发明消泡剂加入到草甘膦水剂的生产过程中后不引起草甘膦水剂浑浊,保证草甘膦水剂的清澈透明。
(3)加入本发明消泡剂后使得在草甘膦水剂表面不会浮出絮状物,并且体系内也不会有絮状物出现。
(4)在草甘膦水剂实际使用时,尤其出口到国外进行机械化喷撒时可以有效减少泡沫,提高药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向反应釜中加入分子量为450的烯丙基聚醚(环氧乙烷占比50%)92.25kg,升温80℃,保持真空5min,因聚醚一般会有少量的或者微量的水存在,所以在加入含氢硅油之前必须脱水,防止加入含氢硅油后优先水解,水解后的含氢硅油极易交联。然后加入侧链含氢硅油(含氢量0.18%)225kg,保持真空5min,氮气保护下,加入1%氯铂酸异丙醇溶液500ml,温度控制在120~140℃,待反应为透明体时,保温1h,然后加入1-辛烯14.36kg,反应1h后,加入粘度为500的乙烯基硅油101.5kg,反应得透明体即为产品。
实施例2
向反应釜中加入分子量为720的烯丙基聚醚(环氧乙烷占比30%)132.7kg,升温至80℃,保持真空5min,加入侧链含氢硅油(含氢量0.18%)225kg,保持真空5min,氮气保护下,加入1%氯铂酸异丙醇溶液600ml,温度控制在120~140℃,待反应为透明体时,保温反应1h,加入粘度为1000的乙烯基硅油82.5kg,反应1h后,加入1-十二碳烯11.4kg,反应得透明体即为产品。
实施例3
将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消泡剂用于草甘膦水剂的生产中,生产工艺如下所示:
将草甘膦原药1000kg和去离子水置于调配釜中,搅拌20min,控制温度30~40℃,加入异丙胺盐340kg,保温后加入草甘膦助剂(烷基糖苷类),快结束时加入消泡剂。消泡剂分别选用实施例1、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消泡剂,对照组中选择的消泡剂为有机硅乳液和聚醚,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中消泡剂的用量为占草甘膦水剂的百分比。):
表1使用不同种类消泡剂的实验结果
由表1可知,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消泡剂产品在生产草甘膦水剂的过程中既可以有效的消泡抑泡,而且比传统的消泡剂相比,无副作用。
1.一种生产草甘膦水剂用消泡剂,其特征在于,由含氢硅油8~12份、烯丙基聚醚3~7份、烯烃1~3份和乙烯基硅油4~8份组成;所述含氢硅油为侧链含氢硅油、端含氢硅油或端侧混合含氢硅油,含氢量为0.05%~0.75%;所述烯丙基聚醚的分子量为200~2000;所述烯烃为从1-丁烯到1-十八碳烯烃的长直链烯烃中的任一种;所述乙烯基硅油为端乙烯基硅油、侧链乙烯基硅油或端侧混合乙烯基硅油,粘度为100~50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产草甘膦水剂用消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氢硅油的含氢量为0.1%~0.5%;所述含氢硅油为侧链含氢硅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产草甘膦水剂用消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烯丙基聚醚是以烯丙基为起始剂,混聚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而成;所述烯丙基聚醚中环氧丙烷占聚醚质量的20%~70%,环氧乙烷占聚醚质量的30%~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产草甘膦水剂用消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烯丙基聚醚分子量为400~12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产草甘膦水剂用消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烯烃为从1-辛烯烃到1-十二碳烯烃的长直链烯烃中的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产草甘膦水剂用消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硅油为端乙烯基硅油;所述乙烯基硅油的粘度为350~1000。
7.权利要求1所述生产草甘膦水剂用消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烯丙基聚醚投入反应釜中,升温至70~90℃,保持真空3~8min;加入含氢硅油,保持真空3~8min,加入氯铂酸异丙醇溶液,温度控制在120~140℃,待反应为透明体时保温反应0.5~1.5h,然后加入烯烃,反应0.5~1.5h后,加入乙烯基硅油,反应得透明体,即为消泡剂成品;所述氯铂酸异丙醇溶液与烯丙基聚醚的用量比为180~230g∶1ml,氯铂酸异丙醇溶液的浓度为1%。
8.权利要求1所述消泡剂在生产草甘膦水剂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消泡剂在生产草甘膦水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的用量为草甘膦水剂的0.2%~0.5%。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