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肺部感染的排痰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08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肺部感染的排痰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肺部感染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肺部感染时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老年人常因呼吸道粘膜纤毛运动减弱,肺功能低下,咳嗽无力,反应迟钝等,使痰液阻塞气道,严重时影响通气功能。对于肺部感染的患者,及时正确的护理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对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及时正确地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排痰工作。

目前,临床上对肺部感染的病人所实施的排痰措施,主要是靠医护人员对病人采用药物稀释痰液排痰;或者通过病人配合用手在病人身体表面进行叩击拍背促使排痰;另外还有运用负压吸引器从口鼻插入软管将痰吸出。

现有技术中的排痰方法及排痰装置在对病人进行排痰工作的过程中,进行排痰工作时需要是病人更换各种体位进行排痰,从而使得排痰工作复杂,且对患者体内坠积的痰液不能排除彻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肺部感染的排痰护理装置,具有能够对患者实现不同体位的振动排痰工作,能够省时省力且全面有效地排除患者体内坠积的痰液,从而利于患者呼吸道的清洁顺畅,从而利于提高对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肺部感染的排痰护理装置,包括特质床体和与特制床体底端连接的支撑柱,所述特制床体包括与支撑柱连接的支撑固定框和与支撑固定框活动连接的特制床垫;所述特制床体表面可拆卸连接有振动排痰背心;所述特制床垫包括第一垫体、与第一垫体活动连接的第二垫体、与第一垫体活动连接的第三垫体和与第三垫体和第二垫体活动连接的第四垫体;所述支撑固定框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端设有雾化装置、口腔鼻腔清洗装置和吸痰器;所述支撑架顶端设有与振动排痰背心、雾化装置、口腔鼻腔清洗装置和吸痰器连接的单片机;所述支撑架侧壁设有与单片机连接的控制面板;所述支撑架底端设有电源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排痰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首先通过口腔鼻腔清洗装置对患者的口腔和鼻腔进行清理,从而便于使得患者口腔和鼻腔清洁,从而利于对患者进行后续的排痰工作;然后通过雾化装置,对患者的呼吸道能够进行雾化治疗,从而便于对患者呼吸道的痰液进行稀释;然后使患者躺卧在特制床体的表面,将患者的上体穿上振动排痰背心,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第一垫体、第二垫体、第三垫体和第四垫体,从而便于选择合适排痰体位对患者进行排痰工作;通过控制面板,便于调节振动背心对患者的肺部和背部进行振动排痰的参数,然后控制面板将调整的参数信息传递至单片机,单片机根据该参数信息发出控制命令至振动排痰背心,从而使得振动排痰背心进行振动排痰工作;在振动背心进行振动排痰工作的同时,配合吸痰器对患者呼吸道的痰液进行吸取的工作;通过特制床体、振动排痰背心、雾化装置、口腔鼻腔清洗装置和吸痰器、控制面板、单片机、第一床体、第二床体、第三床体和第四床体,能够对患者实现不同体位的振动排痰工作,能够省时省力且全面有效地排除患者体内坠积的痰液,从而利于患者呼吸道的清洁顺畅,从而利于提高对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源装置包括外接电源线和蓄电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外接电源线和蓄电池,便于能够在断点或连接室内电源不方便时为排痰护理装置进行正常供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雾化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超声雾化瓶、与超声雾化瓶连通的进气管、与超声雾化瓶瓶盖连接的导气管和与导气管位于壳体外的端部连接的呼吸面罩;所述超声雾化瓶与单片机和电源装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超声雾化瓶,便于将生理盐水或药液进行雾化;通过进气管,便于根据患者的需求,充入普通空气或氧气,用于对雾化后的水蒸气或药物颗粒进行输送;通过导气管,便于对雾化后的水蒸气或药物颗粒传递至呼吸面罩供患者吸收;通过呼吸面罩,便于患者将雾化后的水蒸气或药物颗粒吸收至呼吸道内,从而便于对坠积在呼吸道内的痰液进行稀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振动排痰背心包括背心本体、位于背心本体内的压力气囊、与背心本体表面连接的振动盒、位于振动盒内的拍打电机和位于振动盒外壁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支撑架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为压力气囊充气的加压风机;所述加压风机、拍打电机和压力传感器与单片机和电源装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压风机,便于向压力气囊中进行充气,从而便于使得振动排痰背心充盈且紧贴患者全胸膛;通过拍打电机进行振动工作,便于带动振动盒进行振动,从而对振动背心内的压力气囊中的气流进行振荡,从而实现对患者胸腔进行振动,从而使得患者肺部的黏稠的痰液能够轻松排出;在对患者的胸腔进行振动排痰的过程中,通过压力传感器,便于实时监测患者收到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口腔鼻腔清洗装置包括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的放置盒、通过连接线与放置盒放置腔连接的口腔清理棒和鼻腔清洗器;所述鼻腔清洗器包括内部带有空腔的清洗主体、与清洗主体端部连接的吸头、与远离吸头的清洗主体的端部连接的连通管和与连通管端部连接的带有空腔的捏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放置盒,便于口腔清理棒和鼻腔清洗器的存放;通过口腔清理棒和鼻腔清洗器,便于清洁患者口腔和鼻腔内的脏物,从而便于患者呼吸道的清洁,从而便于对患者进行排痰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侧壁可拆卸连接有靠近吸痰器的痰液储存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痰液储存盒,便于收集储存吸痰器排出的痰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痰器包括与支撑架侧壁连接的安装盒、位于安装盒内的电动吸引器、与电动吸引器连接的吸痰管和与吸痰管侧壁连接的导管;所述导管的端部与痰液储存盒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振动排痰背心对患者胸腔进行振动后,通过吸痰器,便于将患者呼吸道内坠积的痰液吸收出来,从而便于将患者呼吸道内坠积的痰液有效的吸取出来,从而使得患者呼吸道清洁顺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口腔鼻腔清洗装置对患者的口腔和鼻腔进行清理,从而便于使得患者口腔和鼻腔清洁,从而利于对患者进行后续的排痰工作;然后通过雾化装置,对患者的呼吸道能够进行雾化治疗,从而便于对患者呼吸道的痰液进行稀释;然后使患者躺卧在特制床体的表面,将患者的上体穿上振动排痰背心,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第一垫体、第二垫体、第三垫体和第四垫体,从而便于选择合适排痰体位对患者进行排痰工作;通过控制面板,便于调节振动背心对患者的肺部和背部进行振动排痰的参数,然后控制面板将调整的参数信息传递至单片机,单片机根据该参数信息发出控制命令至振动排痰背心,从而使得振动排痰背心进行振动排痰工作;在振动背心进行振动排痰工作的同时,配合吸痰器对患者呼吸道的痰液进行吸取的工作;通过特制床体、振动排痰背心、雾化装置、口腔鼻腔清洗装置和吸痰器、控制面板、单片机、第一床体、第二床体、第三床体和第四床体,能够对患者实现不同体位的振动排痰工作,能够省时省力且全面有效地排除患者体内坠积的痰液,从而利于患者呼吸道的清洁顺畅,从而利于提高对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振动排痰背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a-a线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特制床垫的俯视图。

图中:1、特制床体;2、支撑柱;3、支撑固定框;4、振动排痰背心;5、第一垫体;6、第二垫体;7、第三垫体;8、第四垫体;9、支撑架;10、雾化装置;11、口腔鼻腔清洗装置;12、吸痰器;13、单片机;14、控制面板;15、电源装置;16、外接电源线;17、蓄电池;18、壳体;19、超声雾化瓶;20、进气管;21、导气管;22、呼吸面罩;23、背心本体;24、压力气囊;25、加压风机;26、振动盒;27、拍打电机;28、压力传感器;29、放置盒;30、口腔清理棒;31、鼻腔清洗器;32、清洗主体;33、吸头;34、连通管;35、捏头;36、痰液储存盒;37、安装盒;38、电动吸引器;39、吸痰管;40、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用于肺部感染的排痰护理装置,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特质床体和与特制床体1底端连接的支撑柱2,特制床体1包括与支撑柱2连接的支撑固定框3和与支撑固定框3活动连接的特制床垫。特制床体1表面可拆卸连接有振动排痰背心4。特制床垫包括第一垫体5、与第一垫体5活动连接的第二垫体6、与第一垫体5活动连接的第三垫体7和与第三垫体7和第二垫体6活动连接的第四垫体8。支撑固定框3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9。支撑架9顶端安装有雾化装置10、口腔鼻腔清洗装置11和吸痰器12。支撑架9顶端安装有与振动排痰背心4、雾化装置10、口腔鼻腔清洗装置11和吸痰器12连接的单片机13。支撑架9侧壁固定连接有与单片机13连接的控制面板14。支撑架9底端安装有电源装置15。

在本实施例中,在对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排痰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首先通过口腔鼻腔清洗装置11对患者的口腔和鼻腔进行清理,从而便于使得患者口腔和鼻腔清洁,从而利于对患者进行后续的排痰工作。然后通过雾化装置10,对患者的呼吸道能够进行雾化治疗,从而便于对患者呼吸道的痰液进行稀释。然后使患者躺卧在特制床体1的表面,将患者的上体穿上振动排痰背心4,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第一垫体5、第二垫体6、第三垫体7和第四垫体8,从而便于选择合适排痰体位对患者进行排痰工作。通过控制面板14,便于调节振动背心对患者的肺部和背部进行振动排痰的参数,然后控制面板14将调整的参数信息传递至单片机13,单片机13根据该参数信息发出控制命令至振动排痰背心4,从而使得振动排痰背心4进行振动排痰工作。在振动背心进行振动排痰工作的同时,配合吸痰器12对患者呼吸道的痰液进行吸取的工作。通过特制床体1、振动排痰背心4、雾化装置10、口腔鼻腔清洗装置11和吸痰器12、控制面板14、单片机13、第一床体、第二床体、第三床体和第四床体,能够对患者实现不同体位的振动排痰工作,能够省时省力且全面有效地排除患者体内坠积的痰液,从而利于患者呼吸道的清洁顺畅,从而利于提高对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

电源装置15包括外接电源线16和蓄电池17。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外接电源线16和蓄电池17,便于能够在断点或连接室内电源不方便时为排痰护理装置进行正常供电。

雾化装置10包括壳体18、位于壳体18内的超声雾化瓶19、与超声雾化瓶19连通的进气管20、与超声雾化瓶19瓶盖连接的导气管21和与导气管21位于壳体18外的端部连接的呼吸面罩22。超声雾化瓶19与单片机13和电源装置15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超声雾化瓶19,便于将生理盐水或药液进行雾化。通过进气管20,便于根据患者的需求,充入普通空气或氧气,用于对雾化后的水蒸气或药物颗粒进行输送。通过导气管21,便于对雾化后的水蒸气或药物颗粒传递至呼吸面罩22供患者吸收。通过呼吸面罩22,便于患者将雾化后的水蒸气或药物颗粒吸收至呼吸道内,从而便于对坠积在呼吸道内的痰液进行稀释。

振动排痰背心4包括背心本体23、位于背心本体23内的压力气囊24、与背心本体23表面连接的振动盒26、位于振动盒26内的拍打电机27和位于振动盒26外壁的压力传感器28。支撑架9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为压力气囊24充气的加压风机25。加压风机25、拍打电机27和压力传感器28与单片机13和电源装置15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加压风机25,便于向压力气囊24中进行充气,从而便于使得振动排痰背心4充盈且紧贴患者全胸膛。通过拍打电机27进行振动工作,便于带动振动盒26进行振动,从而对振动背心内的压力气囊24中的气流进行振荡,从而实现对患者胸腔进行振动,从而使得患者肺部的黏稠的痰液能够轻松排出。在对患者的胸腔进行振动排痰的过程中,通过压力传感器28,便于实时监测患者收到的压力。

口腔鼻腔清洗装置11包括与支撑架9可拆卸连接的放置盒29、通过连接线与放置盒29放置腔连接的口腔清理棒30和鼻腔清洗器31。鼻腔清洗器31包括内部带有空腔的清洗主体32、与清洗主体32端部连接的吸头33、与远离吸头33的清洗主体32的端部连接的连通管34和与连通管34端部连接的带有空腔的捏头35。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放置盒29,便于口腔清理棒30和鼻腔清洗器31的存放。通过口腔清理棒30和鼻腔清洗器31,便于清洁患者口腔和鼻腔内的脏物,从而便于患者呼吸道的清洁,从而便于对患者进行排痰工作。

支撑柱2侧壁可拆卸连接有靠近吸痰器12的痰液储存盒36。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痰液储存盒36,便于收集储存吸痰器12排出的痰液。

吸痰器12包括与支撑架9侧壁连接的安装盒37、位于安装盒37内的电动吸引器38、与电动吸引器38连接的吸痰管39和与吸痰管39侧壁连接的导管40。导管40的端部与痰液储存盒36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振动排痰背心4对患者胸腔进行振动后,通过吸痰器12,便于将患者呼吸道内坠积的痰液吸收出来,从而便于将患者呼吸道内坠积的痰液有效的吸取出来,从而使得患者呼吸道清洁顺畅。

工作原理:在对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排痰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首先通过口腔鼻腔清洗装置11对患者的口腔和鼻腔进行清理,从而便于使得患者口腔和鼻腔清洁,从而利于对患者进行后续的排痰工作。然后通过雾化装置10,对患者的呼吸道能够进行雾化治疗,从而便于对患者呼吸道的痰液进行稀释。然后使患者躺卧在特制床体1的表面,将患者的上体穿上振动排痰背心4,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第一垫体5、第二垫体6、第三垫体7和第四垫体8,从而便于选择合适排痰体位对患者进行排痰工作。通过控制面板14,便于调节振动背心对患者的肺部和背部进行振动排痰的参数,然后控制面板14将调整的参数信息传递至单片机13,单片机13根据该参数信息发出控制命令至振动排痰背心4,从而使得振动排痰背心4进行振动排痰工作。在振动背心进行振动排痰工作的同时,配合吸痰器12对患者呼吸道的痰液进行吸取的工作。通过特制床体1、振动排痰背心4、雾化装置10、口腔鼻腔清洗装置11和吸痰器12、控制面板14、单片机13、第一床体、第二床体、第三床体和第四床体,能够对患者实现不同体位的振动排痰工作,能够省时省力且全面有效地排除患者体内坠积的痰液,从而利于患者呼吸道的清洁顺畅,从而利于提高对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肺部感染的排痰护理装置,包括特质床体和与特制床体(1)底端连接的支撑柱(2),其特征是:所述特制床体(1)包括与支撑柱(2)连接的支撑固定框(3)和与支撑固定框(3)活动连接的特制床垫;所述特制床体(1)表面可拆卸连接有振动排痰背心(4);所述特制床垫包括第一垫体(5)、与第一垫体(5)活动连接的第二垫体(6)、与第一垫体(5)活动连接的第三垫体(7)和与第三垫体(7)和第二垫体(6)活动连接的第四垫体(8);所述支撑固定框(3)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顶端设有雾化装置(10)、口腔鼻腔清洗装置(11)和吸痰器(12);所述支撑架(9)顶端设有与振动排痰背心(4)、雾化装置(10)、口腔鼻腔清洗装置(11)和吸痰器(12)连接的单片机(13);所述支撑架(9)侧壁设有与单片机(13)连接的控制面板(14);所述支撑架(9)底端设有电源装置(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肺部感染的排痰护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源装置(15)包括外接电源线(16)和蓄电池(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肺部感染的排痰护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雾化装置(10)包括壳体(18)、位于壳体(18)内的超声雾化瓶(19)、与超声雾化瓶(19)连通的进气管(20)、与超声雾化瓶(19)瓶盖连接的导气管(21)和与导气管(21)位于壳体(18)外的端部连接的呼吸面罩(22);所述超声雾化瓶(19)与单片机(13)和电源装置(1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肺部感染的排痰护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振动排痰背心(4)包括背心本体(23)、位于背心本体(23)内的压力气囊(24)、与背心本体(23)表面连接的振动盒(26)、位于振动盒(26)内的拍打电机(27)和位于振动盒(26)外壁的压力传感器(28);所述支撑架(9)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为压力气囊(24)充气的加压风机(25);所述加压风机(25)、拍打电机(27)和压力传感器与单片机(13)和电源装置(1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肺部感染的排痰护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口腔鼻腔清洗装置(11)包括与支撑架(9)可拆卸连接的放置盒(29)、通过连接线与放置盒(29)放置腔连接的口腔清理棒(30)和鼻腔清洗器(31);所述鼻腔清洗器(31)包括内部带有空腔的清洗主体(32)、与清洗主体(32)端部连接的吸头(33)、与远离吸头(33)的清洗主体(32)的端部连接的连通管(34)和与连通管(34)端部连接的带有空腔的捏头(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肺部感染的排痰护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柱(2)侧壁可拆卸连接有靠近吸痰器(12)的痰液储存盒(3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肺部感染的排痰护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痰器(12)包括与支撑架(9)侧壁连接的安装盒(37)、位于安装盒(37)内的电动吸引器(38)、与电动吸引器(38)连接的吸痰管(39)和与吸痰管(39)侧壁连接的导管(40);所述导管(40)的端部与痰液储存盒(36)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肺部感染的排痰护理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特质床体和支撑柱,特制床体包括与支撑固定框和特制床垫;特制床体表面可拆卸连接有振动排痰背心;特制床垫包括第一垫体、与第一垫体活动连接的第二垫体、第三垫体和第四垫体;支撑固定框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顶端设有雾化装置、口腔鼻腔清洗装置和吸痰器;支撑架顶端设有单片机;支撑架侧壁设有与单片机连接的控制面板;支撑架底端设有电源装置。具有能够对患者实现不同体位的振动排痰工作,能够省时省力且全面有效地排除患者体内坠积的痰液,从而利于患者呼吸道的清洁顺畅,从而利于提高对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潘艳华;刘聪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陆市第二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5.0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03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