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2


本实用新型属于升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升降装置来对施工人员和工具进行抬升。

但是现有的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安全性较差,易在抬升的过程中出现吊索断裂造成事故,同时,对于需要进行工具或物料的更换时,需要反复进行抬升,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与底板焊接固定,所述竖板的顶端共设置有两个定滑轮,两个所述定滑轮通过转动轴与竖板转动连接,所述竖板的一侧设置有吊箱,所述竖板远离吊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收卷轮,所述第一收卷轮上设置有第一拉动索,所述第一拉动索远离第一收卷轮的一端与吊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二收卷轮,所述第二收卷轮上安装有第二拉动索,所述第二拉动索远离第二收卷轮的一端与吊箱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同步运行使得第一拉动索将吊箱向上吊起,在吊起的过程中由于第二拉动索的长度大于第一拉动索,则第二拉动索处于松弛不受力的状态,从而在第一拉动索断裂时,通过第二拉动索继续将吊箱吊起,起到防护的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吊箱上安装有工具箱,所述工具箱的顶端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侧设置有卡杆,所述工具箱的内侧设置有直杆。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工具箱可以便捷的放置工具,且在需要更换工具时可以将工具箱放下来进行工具的更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直杆上绑有拉绳。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直杆上绑有拉绳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将工具箱放下。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拉动索的长度大于第一拉动索的长度,且第二拉动索上绑有配重块。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二拉动索的长度大于第一拉动索的长度即可使第二拉动索在吊箱抬升的过程中不受力。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吊箱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环,所述底板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固定环。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绳索穿过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能够对吊箱起到稳定作用,减少吊箱的晃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拉动索和第二拉动索来保证抬升的安全性,通过第一拉动索对吊箱进行拉动的过程中若出现断裂,通过第二拉动索能够进行继续拉动,避免吊箱坠落大大提升安全性;

该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通过设置工具箱和卡杆来便于进行工具的更换,通过卡杆能够将工具箱进行限位,在抽出卡杆后即可通过工具箱的放下和拉起进行工具的更换,从而无需吊箱进行反复的升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吊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具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固定环;2、第二固定环;3、底板;4、第一电机;5、竖板;6、吊箱;7、定滑轮;8、第一拉动索;9、工具箱;10、第一收卷轮;11、第二电机;12、第二收卷轮;13、第二拉动索;14、套筒;15、直杆;16、卡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请参阅图1-4,包括底板3,底板3的顶端设置有竖板5,竖板5与底板3焊接固定,竖板5的顶端共设置有两个定滑轮7,两个定滑轮7通过转动轴与竖板5转动连接,竖板5的一侧设置有吊箱6,竖板5远离吊箱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收卷轮10,第一收卷轮10上设置有第一拉动索8,第一拉动索8远离第一收卷轮10的一端与吊箱6固定连接,第一电机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1,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二收卷轮12,第二收卷轮12上安装有第二拉动索13,第二拉动索13远离第二收卷轮12的一端与吊箱6固定连接(见图1和图2),通过第一拉动索8来对吊箱6进行拉动,在拉动的过程中若第一拉动索8出现断裂,则通过第二拉动索13可以进行继续拉动,从而防止吊箱6坠落,提升安全性。

具体的,吊箱6上安装有工具箱9,工具箱9的顶端设置有套筒14,套筒14的内侧设置有卡杆16,工具箱9的内侧设置有直杆15(见图4);通过工具箱9能够放置需要使用工具,同时在需要更换工具时,通过工具箱9的升降即可进行工具的更换。

具体的,直杆15上绑有拉绳(见图4);在需要将工具箱9放下时,通过取出工具箱9上的卡杆16,即可使工具箱9通过直杆15上绑有拉绳进行拖拽,从而便捷的进行工具的更换。

具体的,第二拉动索13的长度大于第一拉动索8的长度,且第二拉动索13上绑有配重块(见图3);通过第二拉动索13的长度大于第一拉动索8的长度即可使第二拉动索13处于不受力的状态,保证第一拉动索8断裂时第二拉动索13能够起到作用,配重块使得第二拉动索13不易晃动。

具体的,吊箱6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环1,底板3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固定环2(见图1);通过第一固定环1和第二固定环2使得吊箱6保持稳定,减少吊箱6的晃动。

在使用时,待进行抬升的工具和进行施工的工人进入到吊箱6中,通过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11的同步运行使得第一拉动索8将吊箱6向上吊起,在吊起的过程中由于第二拉动索13的长度大于第一拉动索8,则第二拉动索13处于松弛不受力的状态,从而在第一拉动索8断裂时,通过第二拉动索13继续将吊箱6吊起,起到防护的作用,同时,在吊箱6向上吊起的过程中通过绳索穿过第一固定环1和第二固定环2在将吊箱6的底端进行拉紧,减少吊箱6的晃动,在需要进行物料和工具的更换时,通过将套筒14内侧的卡杆16抽出即可通过直杆15上绑有的绳索将工具箱9放下,从而便捷的进行工具和物料的更换。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包括底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顶端设置有竖板(5),所述竖板(5)与底板(3)焊接固定,所述竖板(5)的顶端共设置有两个定滑轮(7),两个所述定滑轮(7)通过转动轴与竖板(5)转动连接,所述竖板(5)的一侧设置有吊箱(6),所述竖板(5)远离吊箱(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收卷轮(10),所述第一收卷轮(10)上设置有第一拉动索(8),所述第一拉动索(8)远离第一收卷轮(10)的一端与吊箱(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1),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二收卷轮(12),所述第二收卷轮(12)上安装有第二拉动索(13),所述第二拉动索(13)远离第二收卷轮(12)的一端与吊箱(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箱(6)上安装有工具箱(9),所述工具箱(9)的顶端设置有套筒(14),所述套筒(14)的内侧设置有卡杆(16),所述工具箱(9)的内侧设置有直杆(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杆(15)上绑有拉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动索(13)的长度大于第一拉动索(8)的长度,且第二拉动索(13)上绑有配重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箱(6)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环(1),所述底板(3)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固定环(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属于升降装置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与底板焊接固定,所述竖板的顶端共设置有两个定滑轮,两个所述定滑轮通过转动轴与竖板转动连接,所述竖板的一侧设置有吊箱,所述竖板远离吊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收卷轮,所述第一收卷轮上设置有第一拉动索,所述第一拉动索远离第一收卷轮的一端与吊箱固定连接;该建筑施工用升降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拉动索和第二拉动索来保证抬升的安全性,通过第一拉动索对吊箱进行拉动的过程中若出现断裂,通过第二拉动索能够进行继续拉动,避免吊箱坠落大大提升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慧;张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路慧
技术研发日:2020.04.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03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