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效油墨举升搬运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00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高效通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效油墨举升搬运平台。



背景技术:

水松纸用于包裹在过滤嘴外面的,把滤棒粘接到烟条末端的纸,水松纸的印刷油墨和涂层必须要求无毒,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并水松纸且具有一定的抗水性和湿强度。而水松纸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将油墨添料后混合搅拌均匀,而现有的生产方式由于场地较小,均采用人工搬运方式,将油料搬运至搅拌箱内,搬运过程不仅搬运量小、耗费大量人工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效油墨举升搬运平台,解决现有生产工艺劳动强度较大且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高效油墨举升搬运平台,包括固定台、升降机构及搅拌机构,所述固定台通过支撑杆固定于工作区上,且固定台上部通过固定杆与罩子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台侧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桶、固定杆及驱动电机;所述固定台侧部设置有若干弧形槽,且弧形槽内部均设置了搅拌桶;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固定台一端的工作区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载料箱;所述载料箱两端通过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与升降杆内侧的滑块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搅拌机构的搅拌桶为上部开口的圆柱空腔体,且搅拌桶上部通过固定杆设置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主轴上设置有贯穿搅拌桶内腔的扰动器;搅拌桶侧部均设置有出料口。

进一步,所述罩子为下端开口的矩形空腔体结构,且罩子上端设置有导风扇。

进一步,所述升降杆内部设置有滑槽及传动链条,且滑槽内部设置有一端于传动链条相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另一端上通过固定轴活动设置有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均与载料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均为伸缩杆。

进一步,所述载料箱上部及一侧开口的矩形空腔体,且载料箱三侧边上均设置有隔离栏,载料箱底部设置有多个载料槽。

进一步,所述载料箱的一端与固定台衔接设置,且固定台侧部两只搅拌桶之间设置有手扶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省力,升降自如,稳定性能良好,具有安全可靠的作用,从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解决上料困难、中途颠簸油墨泼洒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保证产品品质的状态下,缩短了生产周期。

2.升降机构的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均采用伸缩杆结构,末端可根据需要调节长度,配合不同长度载料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载料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区、2-搅拌桶、3-升降杆、4-第一连杆、5-载料箱、6-固定杆、7-罩子、8-导风扇、9-固定台、11-第二连杆、12-驱动电机、51-隔离栏、52-载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图1-图3示出了:一种新型高效油墨举升搬运平台,包括固定台9、升降机构及搅拌机构,所述固定台9通过支撑杆固定于工作区1上,且固定台9上部通过固定杆6与罩子7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台9侧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桶2、固定杆及驱动电机12;所述固定台9侧部设置有若干弧形槽,且弧形槽内部均设置了搅拌桶2;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固定台9一端的工作区1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11及载料箱5;所述载料箱5两端通过第一连杆4及第二连杆11与升降杆3内侧的滑块相连接;上述方案中,能够通过下部的升降机构将所需的原料提升至固定台9上,能够直接将其加入搅拌机构中,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搅拌桶2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搅拌机构的搅拌桶2为上部开口的圆柱空腔体,且搅拌桶2上部通过固定杆设置有驱动电机12,且驱动电机12主轴上设置有贯穿搅拌桶2内腔的扰动器;搅拌桶2侧部均设置有出料口;搅拌桶2贴于固定台9侧端设置便于加料。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罩子7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罩子7为下端开口的矩形空腔体结构,且罩子7上端设置有导风扇8;罩子7便于收集混料时产生的气态酒精,能够通过上部导风扇8将其导出工作区域外。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升降杆3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升降杆3内部设置有滑槽及传动链条,且滑槽内部设置有一端于传动链条相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另一端上通过固定轴活动设置有第一连杆4及第二连杆11;所述第一连杆4及第二连杆11均与载料箱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4及第二连杆11均为伸缩杆;升降机构的第一连杆4及第二连杆11均采用伸缩杆结构,末端可根据需要调节长度,配合不同长度载料箱。

实施例5:

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或4的基础上对载料箱5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载料箱5上部及一侧开口的矩形空腔体,且载料箱5三侧边上均设置有隔离栏51,载料箱5底部设置有多个载料槽52;载料箱5侧部设置有防护栏,能够防止油料脱落,且载料箱5底部设置有多个载料槽52,便于固定。

实施例6:

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或6的基础上对载料箱5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载料箱5的一端与固定台9衔接设置,且固定台9侧部两只搅拌桶2之间设置有手扶梯;在固定台9上设置有手扶梯,便于工作人员上下行走。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技术特征:

1.新型高效油墨举升搬运平台,包括固定台(9)、升降机构及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9)通过支撑杆固定于工作区(1)上,且固定台(9)上部通过固定杆(6)与罩子(7)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台(9)侧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桶(2)、固定杆及驱动电机(12);所述固定台(9)侧部设置有若干弧形槽,且弧形槽内部均设置了搅拌桶(2);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固定台(9)一端的工作区(1)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11)及载料箱(5);所述载料箱(5)两端通过第一连杆(4)及第二连杆(11)与升降杆(3)内侧的滑块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油墨举升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的搅拌桶(2)为上部开口的圆柱空腔体,且搅拌桶(2)上部通过固定杆设置有驱动电机(12),且驱动电机(12)主轴上设置有贯穿搅拌桶(2)内腔的扰动器;搅拌桶(2)侧部均设置有出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油墨举升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子(7)为下端开口的矩形空腔体结构,且罩子(7)上端设置有导风扇(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油墨举升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3)内部设置有滑槽及传动链条,且滑槽内部设置有一端于传动链条相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另一端上通过固定轴活动设置有第一连杆(4)及第二连杆(11);所述第一连杆(4)及第二连杆(11)均与载料箱(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4)及第二连杆(11)均为伸缩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新型高效油墨举升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箱(5)上部及一侧开口的矩形空腔体,且载料箱(5)三侧边上均设置有隔离栏(51),载料箱(5)底部设置有多个载料槽(5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油墨举升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箱(5)的一端与固定台(9)衔接设置,且固定台(9)侧部两只搅拌桶(2)之间设置有手扶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油墨举升搬运平台,包括固定台、升降机构及搅拌机构,所述固定台通过支撑杆固定于工作区上,且固定台上部通过固定杆于罩子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台侧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桶、固定杆及驱动电机;所述固定台侧部设置有若干弧形槽,且弧形槽内部均设置了搅拌桶;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固定台一端的工作区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载料箱;所述载料箱两端通过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于升降杆内侧的滑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现有生产工艺劳动强度较大且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培;魏云波;肖友平;陈坤华;孙文国;陈顺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凤凰纸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0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03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