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钢瓶除锈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6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钢瓶除锈装置。



背景技术:

履带通过式抛丸机能连续不间断工作,对各类钢材料,如钢板,钢材,钢梁,型钢,钢管,钢瓶和铸钢件等以一种连续通过方式进行除氧化皮、清理和预处理;使用履带通过式抛丸机过程中,由于传统的履带通过式抛丸机采用除尘设备利用风力进行铁屑除尘,风力利用率不高,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钢瓶除锈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钢瓶除锈装置,包括支撑架、抛丸器、主动轮、从动轮和履带,所述支撑架的架内上部设置有抛丸器,且支撑架的架内两侧处设置有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设置有履带,且主动轮连接有驱动设备,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有排屑底座,且排屑底座是由座体、斜槽、排屑槽、过滤结构、安装筒和筒口组成,所述座体的上端设置有斜槽,且座体的上端中间处开设有排屑槽,所述座体的前端中间处设置有安装筒,且安装筒的上端开设有筒口,所述安装筒的上端插入连接有过滤结构,且过滤结构是由过滤网、对接孔、圈体、连接口和盖子组成,所述过滤网的侧壁下部开设有对接孔,且过滤网的上端设置有圈体,所述圈体的上端开设有连接口,且连接口孔内连接有盖子,所述排屑底座的上端两侧处设置有水循环排屑结构,且水循环排屑结构是由第一水箱、第一连接管、第一抽水泵、第二水箱、第二连接管和第二抽水泵组成,所述座体的上端两侧设置有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所述安装筒的筒壁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抽水泵和第二抽水泵,且第一抽水泵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一水箱相连接,所述第二抽水泵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第二水箱相连接,所述抛丸器的下端开设有排屑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内壁下部设置有出水管,且出水管对准斜槽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抽水泵和第二抽水泵通过管道与安装筒相连通,且第一抽水泵、第二抽水泵和安装筒连接管道之间设置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侧壁开设的对接孔与排屑槽对齐设置,且对接孔与排屑槽通过密封管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圈体和过滤网成一体设置,且圈体通过螺纹与盖子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屑口正对排屑槽设置,且斜槽正对履带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排屑底座,能够实现排屑口和履带掉下的铁屑的收集,有效的进行钢瓶铁屑排出,通过设置的水循环排屑结构,利用水的流动性带动铁屑流动,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滤,利用抽水泵和连接管实现水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钢瓶除锈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钢瓶除锈装置的排屑底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钢瓶除锈装置的座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钢瓶除锈装置的过滤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屑底座;101、座体;102、斜槽;103、排屑槽;104、过滤结构;1041、过滤网;1042、对接孔;1043、圈体;1044、连接口;1045、盖子;105、安装筒;106、筒口;2、支撑架;3、抛丸器;4、主动轮;5、从动轮;6、履带;7、排屑口;8、水循环排屑结构;801、第一水箱;802、第一连接管;803、第一抽水泵;804、第二水箱;805、第二连接管;806、第二抽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钢瓶除锈装置,包括支撑架2、抛丸器3、主动轮4、从动轮5和履带6,支撑架2的架内上部设置有抛丸器3,且支撑架2的架内两侧处设置有主动轮4和从动轮5,主动轮4和从动轮5之间设置有履带6,且主动轮4连接有驱动设备,支撑架2的下端设置有排屑底座1,且排屑底座1是由座体101、斜槽102、排屑槽103、过滤结构104、安装筒105和筒口106组成,座体101的上端设置有斜槽102,且座体101的上端中间处开设有排屑槽103,座体101的前端中间处设置有安装筒105,且安装筒105的上端开设有筒口106,安装筒105的上端插入连接有过滤结构104,且过滤结构104是由过滤网1041、对接孔1042、圈体1043、连接口1044和盖子1045组成,过滤网1041的侧壁下部开设有对接孔1042,且过滤网1041的上端设置有圈体1043,圈体1043的上端开设有连接口1044,且连接口1044孔内连接有盖子1045,排屑底座1的上端两侧处设置有水循环排屑结构8,且水循环排屑结构8是由第一水箱801、第一连接管802、第一抽水泵803、第二水箱804、第二连接管805和第二抽水泵806组成,座体101的上端两侧设置有第一水箱801和第二水箱804,安装筒105的筒壁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抽水泵803和第二抽水泵806,且第一抽水泵803通过第一连接管802与第一水箱801相连接,第二抽水泵806通过第二连接管805与第二水箱804相连接,抛丸器3的下端开设有排屑口7。

第一水箱801和第二水箱804内壁下部设置有出水管,且出水管对准斜槽102设置;第一抽水泵803和第二抽水泵806通过管道与安装筒105相连通,且第一抽水泵803、第二抽水泵806和安装筒105连接管道之间设置密封圈;过滤网1041侧壁开设的对接孔1042与排屑槽103对齐设置,且对接孔1042与排屑槽103通过密封管道相连接;圈体1043和过滤网1041成一体设置,且圈体1043通过螺纹与盖子1045相连接;排屑口7正对排屑槽103设置,且斜槽102正对履带6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钢瓶除锈装置,组装排屑底座1和水循环排屑结构8时,首先进行过滤结构104的组装,过滤结构104设置的圈体1043通过螺纹与盖子1045相连接,过滤网1041插入进安装筒105筒内,转动盖子1045,盖子1045通过螺纹与安装筒105相连接,盖子1045与安装筒105接触端设置有密封圈,盖子1045转动过程中带动过滤网1041转动,过滤网1041开设的对接孔1042与排屑槽103对齐,使用密封管从排屑槽103槽内插入进对接孔1042孔内,安装筒105的筒壁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抽水泵803和第二抽水泵806,座体101的上端两侧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上第一水箱801和第二水箱804,第一水箱801和第二水箱804的出水管对准斜槽102设置,使用第一连接管802对第一水箱801和第一抽水泵803进行连接,使用第二连接管805对第二水箱804和第二抽水泵806进行连接,再进行排屑底座1、支撑架2、抛丸器3、主动轮4、从动轮5、履带6和驱动设备的安装,向第一水箱801和第二水箱804箱内灌入水,打开第一水箱801和第二水箱804出水管,水流入到斜槽102槽内,水沿着斜槽102流向排屑槽103,斜槽102槽底的铁屑通过流水流入到排屑槽103槽内,排屑槽103与安装筒105相通,抽水泵通过管道与安装筒105相连通,抽水泵抽取安装筒105筒内水,水和铁屑进入过滤网1041网内,过滤网1041对水和铁屑进行过滤,水通过抽出泵抽进水箱,实现循环,第一抽水泵803和第二抽水泵806不同步工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钢瓶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2)、抛丸器(3)、主动轮(4)、从动轮(5)和履带(6),所述支撑架(2)的架内上部设置有抛丸器(3),且支撑架(2)的架内两侧处设置有主动轮(4)和从动轮(5),所述主动轮(4)和从动轮(5)之间设置有履带(6),且主动轮(4)连接有驱动设备,所述支撑架(2)的下端设置有排屑底座(1),且排屑底座(1)是由座体(101)、斜槽(102)、排屑槽(103)、过滤结构(104)、安装筒(105)和筒口(106)组成,所述座体(101)的上端设置有斜槽(102),且座体(101)的上端中间处开设有排屑槽(103),所述座体(101)的前端中间处设置有安装筒(105),且安装筒(105)的上端开设有筒口(106),所述安装筒(105)的上端插入连接有过滤结构(104),且过滤结构(104)是由过滤网(1041)、对接孔(1042)、圈体(1043)、连接口(1044)和盖子(1045)组成,所述过滤网(1041)的侧壁下部开设有对接孔(1042),且过滤网(1041)的上端设置有圈体(1043),所述圈体(1043)的上端开设有连接口(1044),且连接口(1044)孔内连接有盖子(1045),所述排屑底座(1)的上端两侧处设置有水循环排屑结构(8),且水循环排屑结构(8)是由第一水箱(801)、第一连接管(802)、第一抽水泵(803)、第二水箱(804)、第二连接管(805)和第二抽水泵(806)组成,所述座体(101)的上端两侧设置有第一水箱(801)和第二水箱(804),所述安装筒(105)的筒壁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抽水泵(803)和第二抽水泵(806),且第一抽水泵(803)通过第一连接管(802)与第一水箱(801)相连接,所述第二抽水泵(806)通过第二连接管(805)与第二水箱(804)相连接,所述抛丸器(3)的下端开设有排屑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瓶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801)和第二水箱(804)内壁下部设置有出水管,且出水管对准斜槽(102)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瓶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水泵(803)和第二抽水泵(806)通过管道与安装筒(105)相连通,且第一抽水泵(803)、第二抽水泵(806)和安装筒(105)连接管道之间设置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瓶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1041)侧壁开设的对接孔(1042)与排屑槽(103)对齐设置,且对接孔(1042)与排屑槽(103)通过密封管道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瓶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1043)和过滤网(1041)成一体设置,且圈体(1043)通过螺纹与盖子(1045)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瓶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屑口(7)正对排屑槽(103)设置,且斜槽(102)正对履带(6)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钢瓶除锈装置,包括支撑架、抛丸器、主动轮、从动轮和履带,所述支撑架的架内上部设置有抛丸器,且支撑架的架内两侧处设置有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设置有履带,且主动轮连接有驱动设备,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有排屑底座,且排屑底座是由座体、斜槽、排屑槽、过滤结构、安装筒和筒口组成,所述座体的上端设置有斜槽,且座体的上端中间处开设有排屑槽,所述座体的前端中间处设置有安装筒。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钢瓶除锈装置,能够实现排屑口和履带掉下的铁屑的收集,有效的进行钢瓶铁屑排出,利用水的流动性带动铁屑流动,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滤,利用抽水泵和连接管实现水循环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谭立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华特鹏特种气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03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