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0


本申请涉及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20年来的水环境调查研究表明,城市水体中除了常规污染之外,还存在新兴痕量有机污染物,其中包括多种类型的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几十种内分泌干扰物(edcs)和数千种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pcps)等,这些痕量有机污染物通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进入水体,在水环境中迁移转化,最终进入饮用水水源,某些典型污染物的致癌毒性是常规污染物的数倍甚至数百倍,其对遗传和肌体功能的影响极大,为人类带来健康风险。目前,以“混凝—沉淀—过滤—消毒”为主要工艺的常规水处理设施对上述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较低,而数目众多的小型村镇水厂水处理设施更加简陋,水质安全风险更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水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单元、水箱、陶瓷过滤单元、动力单元以及反冲洗单元,所述水箱具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陶瓷过滤单元包括陶瓷膜组件,所述陶瓷膜组件具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储料罐,所述第一储料罐上具有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所述动力单元与所述水箱、所述陶瓷过滤单元相连,用于提供水输送的动力;所述反冲洗单元与所述陶瓷过滤单元连接,用于反冲洗所述陶瓷过滤单元。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氯剂扩散器、投加管和第二储料罐,所述投加管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储料罐,另一端通过所述氯剂扩散器连接所述第三进水口。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水箱的内底面上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水箱分为接收槽和混和槽,所述接收槽上设有第一开口,用于投放絮凝剂;所述混和槽内设有搅拌器,其中,所述第一进水口设于所述接收槽上,所述第一出水口设于所述混和槽上。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混和槽的内顶面上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混和槽分为第一混和槽和第二混和槽,所述搅拌器设有两个,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混和槽和所述第二混和槽上。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槽内设有超级微粉末活性炭。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水箱内设有第一液位检测仪;所述陶瓷膜组件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机壳内的陶瓷过滤膜,所述机壳内设有第二液位检测仪。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陶瓷膜组件具有第二进气口和废水排出口,所述废水排出口上连接有浓缩机。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冲洗单元包括储气罐和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储气罐与所述第二进气口相连,用于反冲洗。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冲洗单元还包括膜过滤水箱和反冲洗水槽,所述膜过滤水箱具有第四进水口、第四出水口和用于排过滤好的清水的第四排水口,所述第四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连;所述反冲洗水槽具有第五进水口和第五出水口,所述第五进水口与所述第四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五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连,所述反冲洗水槽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相连。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压缩机设有两个,均与所述反冲洗水槽和第二进气口相连。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第一柴油泵以及第二柴油泵,所述第一柴油泵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二柴油泵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水口相连。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预处理单元对水进行预处理,则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较高,可以最大每小时可处理16吨水,适用于约3万人每人每天3加仑的用水量,净水效率高,且占地面积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水处理装置;1-预处理单元;11-第一储料罐;12-第三进水口;13-第三出水口;14-氯剂扩散器;15-投加管;16-第二储料罐;17-超级微粉末活性炭;2-水箱;21-第一隔板;22-第二隔板;23-接收槽;231-第一开口;24-混和槽;241-第一混和槽;242-第二混和槽;25-搅拌器;26-第一进水口;27-第一出水口;28-第一液位检测仪;3-陶瓷过滤单元;31-陶瓷膜组件;32-第二液位检测仪;33-第二进水口;34-第二出水口;35-第二进气口;36-废水排出口;361-浓缩机;4-动力单元;41-第一柴油泵;42-第二柴油泵;5-反冲洗单元;51-储气罐;52-空气压缩机;53-膜过滤水箱;531-第四进水口;532-第四出水口;533-第四排水口;54-反冲洗水槽;541-第五进水口;542-第五出水口;543-第五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并不表示排列序号,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照图1,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水处理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水处理装置100包括预处理单元1、水箱2、陶瓷过滤单元3、动力单元4以及反冲洗单元5,预处理单元1与水箱2相连,用于对原水进行预处理。动力单元4与水箱2、陶瓷过滤单元3相连,用于提供水输送的动力;反冲洗单元5与陶瓷过滤单元3连接,用于反冲洗陶瓷过滤单元3。

请参照图2,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水箱2的结构示意图。水箱2具有第一进水口26和第一出水口27。水箱2的内底面上设有第一隔板21,第一隔板21与水箱2的内顶面之间留有间隔。

第一隔板21将水箱2分为接收槽23和混和槽24,接收槽23上设有第一开口231,用于投放絮凝剂,从而可以减小原水中对陶瓷过滤膜有污染的微小絮凝固体;混和槽24内设有搅拌器25,其中,第一进水口26设于接收槽23上,第一出水口27设于混和槽24上。

混和槽24的内顶面上设有第二隔板22,第二隔板22与水箱2的内底面之间留有间隔。第二隔板22将混和槽24分为第一混和槽241和第二混和槽242,搅拌器25设有两个,分别设于第一混和槽241和第二混和槽242上。

请参照图3,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水处理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陶瓷过滤单元3(请参照图1)包括陶瓷膜组件31,陶瓷膜组件31具有第二进水口33和第二出水口34,第二进水口33与第一出水口27相连;预处理单元1包括用于存放锰催化剂的第一储料罐11,第一储料罐11上具有第三进水口12和第三出水口13,第三出水口13与第一进水口26相连。

水箱2内设有第一液位检测仪28;陶瓷膜组件31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机壳内的陶瓷过滤膜,机壳内设有第二液位检测仪32。通过第一液位检测仪28判断水箱2内的水位,通过第二液位检测仪32判断陶瓷膜组件31内的水位,从而判断是否继续通水。

陶瓷膜组件31具有第二进气口35和废水排出口36,废水排出口36上连接有浓缩机361。

反冲洗单元5包括储气罐51和空气压缩机52,空气压缩机52通过储气罐51与第二进气口35相连,用于反冲洗。

反冲洗单元5(请参照图1)还包括膜过滤水箱53和反冲洗水槽54,膜过滤水箱53具有第四进水口531、第四出水口532和用于排过滤好的清水的第四排水口533,第四进水口531与第二出水口34相连;反冲洗水槽54具有第五进水口541、第五出水口542和第五进气口543,第五进水口541与第四出水口532相连,第五出水口542与第二出水口34相连,反冲洗水槽54与空气压缩机52相连,空气压缩机52将气体从第五进气口543送入反冲洗水槽54。

空气压缩机52设有两个,均与反冲洗水槽54和第二进气口35相连。将一个空气压缩机52作为备用,当一个空气压缩机52出现故障后,可以启用另一个空气压缩机52,避免干扰水处理流程。

动力单元4(请参照图1)包括第一柴油泵41以及第二柴油泵42,第一柴油泵41与第一进水口26相连;第二柴油泵42一端与第一出水口27相连;一端与第二进水口33相连。

于一操作过程中,先通过第一柴油泵41将待处理的原水送入到的第一储料罐11中,通过第一储料罐11中的锰催化剂加速铁锰氧化,接着铁锰氧化后的水进入水箱2的接收槽23中被絮凝剂反应,然后水进入混和槽24中,被搅拌器25搅拌,接着在第二柴油泵42的作用下,水被送入陶瓷膜组件31,被物理过滤,经过陶瓷膜组件31物理过滤好的水经过第二出水口34送入膜过滤水箱53,经第四排水口533排出。

于一操作过程中,经过陶瓷膜组件31物理过滤剩下的废水,或者反冲洗得到的污物经过废水排出口36送入浓缩机361,完成固液分离,得到浓缩污泥和上清液,上清液可以送回水箱2内在进行利用,提高回收率。

于一操作过程中,通过空气压缩机52将储气罐51内的空气通过第二进气口35送入陶瓷膜组件31内,用于反冲洗。

于一操作过程中,通过空气压缩机52将储气罐51内的空气通过第二进气口35送入反冲洗槽内,同时将膜过滤水槽内过滤好的水通过第四出水口532送入反冲洗槽内,通过第二出水孔送入陶瓷膜组件31内,用于反冲洗。

于一实施例中,预处理、水箱2、陶瓷过滤单元3、动力单元4以及反冲洗单元5中均设有阀门,用于控制水输送的循环。

请参照图4,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水处理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预处理单元1包括氯剂扩散器14、投加管15和用于存放氯剂的第二储料罐16,投加管15一端连接第二储料罐16,另一端通过氯剂扩散器14连接第三进水口12。

于一操作过程中,通过氯剂扩散器14将第二储料罐16内的氯剂投加到原水中,通过氯剂对水进行消毒,使得水处理效果更好。

请参照图5,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水处理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接收槽23内设有超级微粉末活性炭17。超级微粉末活性炭17为外径1微米大小的颗粒。

于一操作过程中,通过超级微粉末活性炭17对水进行预处理,使得水处理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箱,所述水箱具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

陶瓷过滤单元,所述陶瓷过滤单元包括陶瓷膜组件,所述陶瓷膜组件具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

预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储料罐,所述第一储料罐上具有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

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与所述水箱、所述陶瓷过滤单元相连,用于提供水输送的动力;以及

反冲洗单元,所述反冲洗单元与所述陶瓷过滤单元连接,用于反冲洗所述陶瓷过滤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氯剂扩散器、投加管和第二储料罐,所述投加管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储料罐,另一端通过所述氯剂扩散器连接所述第三进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内底面上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水箱分为接收槽和混和槽,所述接收槽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混和槽内设有搅拌器,

其中,所述第一进水口设于所述接收槽上,所述第一出水口设于所述混和槽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和槽的内顶面上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混和槽分为第一混和槽和第二混和槽,所述搅拌器设有两个,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混和槽和所述第二混和槽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槽内设有超级微粉末活性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内设有第一液位检测仪;

所述陶瓷膜组件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机壳内的陶瓷过滤膜,所述机壳内设有第二液位检测仪。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膜组件具有第二进气口和废水排出口,所述废水排出口上连接有浓缩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单元包括:

储气罐;以及

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储气罐与所述第二进气口相连,用于反冲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单元还包括:

膜过滤水箱,所述膜过滤水箱具有第四进水口、第四出水口和用于排过滤好的清水的第四排水口,所述第四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连;以及

反冲洗水槽,所述反冲洗水槽具有第五进水口和第五出水口,所述第五进水口与所述第四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五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连,所述反冲洗水槽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包括:

第一柴油泵,所述第一柴油泵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以及

第二柴油泵,所述第二柴油泵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水口相连。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处理装置,涉及水处理的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的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水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单元、水箱、陶瓷过滤单元、动力单元以及反冲洗单元,水箱具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陶瓷过滤单元包括陶瓷膜组件,陶瓷膜组件具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二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相连;预处理单元包括用于存放锰催化剂的第一储料罐,第一储料罐上具有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第三出水口与第一进水口相连;动力单元与水箱、陶瓷过滤单元相连,用于提供水输送的动力;反冲洗单元与陶瓷过滤单元连接,用于反冲洗陶瓷过滤单元。故本申请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连伟;林禾;国中华;王玉玲;施聪;王夏雨;王韦;杨建中;潘建军;何毅峻;马弘;吴扬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乾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02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