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的方法和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cod的污水的处理工艺和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cod(chemicaloxygendemand,化学需氧量)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废水中的cod包括可溶性和非可溶性(如悬浮类),空调企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一般含有含量较高的可溶性的cod,现有的添加pac(聚合氯化铝)和pam(聚丙烯酰胺)的混凝沉淀法虽然能够很好地处理悬浮性的物质,但是无法解决溶解性的cod;而且该方法产生的污泥较多,处理污泥的成本高;生化处理方法的处理时间较长,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可溶性的cod处理至适合工业循环水的排放标准。
现有的化学沉淀法的污水处理系统各槽体之间设置不合理,药剂的反应停留时间短,化学反应无法充分进行,而且药剂槽距离反应槽的距离远,无法及时添加或停止加药,反应的可控性差。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cod的污水处理工艺和处理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提及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cod的污水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01.将污水通入一次反应池中,分别加入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静置3~10min,加入pam;
步骤s002.将上述处理后的污水通入斜管沉淀池中分离沉淀物,沉淀物通入污泥池中,上层污水通入二次反应池中,调节ph至中性;
步骤s003.二次反应池中的污水溢流至气浮池中,气浮池中的气浮机将悬浮物颗粒除去,输送至污泥池中,下层污水通入砂滤池中,经砂滤后排放。
所述的含cod的污水的处理工艺中,在所述步骤s001前还包括将污水通入调节池中,调节ph至4~6。
所述的含cod的污水的处理工艺中,往调节池中加入药剂调节污水的ph时,同时开启曝气装置和曝气装置。
所述的含cod的污水的处理工艺中,所述步骤s001中所述强还原剂为硫酸亚铁,所述强氧化剂为双氧水。
所述的含cod的污水的处理工艺中,所述一次反应池包括a槽、b槽和c槽,所述a槽和b槽的底部连通,所述b槽和c槽的上部连通。
所述的含cod的污水的处理工艺中,所述步骤s001中,同时往a槽中加入强还原剂,b槽中加入强氧化剂,搅拌、曝气,静置3~8min,往c槽中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至6~9,再加入pam。
所述的含cod的污水的处理工艺中,所述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的加药点错位设置。
所述的含cod的污水的处理工艺中,所述步骤s002中往二次反应池中加入ph调节剂时同时开启曝气装置和搅拌装置。
一种含cod的污水的处理系统,应用于上述的污水的处理工艺中。
所述的含cod的污水的处理系统中,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一次反应池、斜管沉淀池、二次反应池、气浮池和砂滤池,还包括污泥池、强还原剂储存罐、强氧化剂储存罐、絮凝剂储存罐、第一ph调节剂储存罐和第二ph调节剂储存罐;所述污泥池分别与斜管沉淀池和气浮池连通;所述一次反应池包括a槽、b槽和c槽,所述调节池的上部与a槽连通,所述a槽的底部与b槽连通,所述b槽的上部与c槽连通,所述c槽的底部与斜管沉淀池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一ph调节剂储存罐分别与调节池和c槽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还原剂储存罐与a槽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氧化剂储存罐与b槽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二ph调节剂储存罐与二次反应池通过管道连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cod的污水的处理工艺和处理系统,所述工艺通过添加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使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发应生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很强氧化分解能力的中间产物,快速分解污水中的可溶性cod,达到快速去除cod的效果;所述工艺耗时短,能够在半小时内将cod含量在120~200mg/l的污水净化至cod含量为50mg/l以下,符合工业循环使用水的排放标准;而且该方法产生的污泥少,降低了处理污泥的成本,符合企业的经济利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含cod的污水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cod的污水的处理工艺和处理系统,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cod的污水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污水引入调节池,加入ph调节剂并开启曝气装置和搅拌装置,调节ph至4~6;在该ph范围内,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氧化分解能力,能快速分解废水中的可溶性cod物质。
将污水通入一次反应池中,分别加入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静置3~10min,加入pam;
具体的,所述一次反应池包括a槽、b槽和c槽,所述a槽和b槽的底部连通,所述b槽和c槽的上部连通;各槽体间通过错位连接的方式,能够增加药剂在废水中的停留时间,保证化学反应能够充分进行。
更具体的,同时往a槽中加入强还原剂,b槽中加入强氧化剂,搅拌、曝气,静置3~8min,使反应充分,污水溢流进c槽中,往c槽中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至6~9,再加入pam,搅拌、曝气,使pam充分吸附废水中的悬浮性颗粒物。
进一步的,所述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的加药点错位设置;加长了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之间的距离,使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能够充分分散在水中才接触互相反应,提高了废水处理的均匀性,从而提高其处理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强还原剂为硫酸亚铁,所述强氧化剂为双氧水;所述硫酸亚铁与双氧水在污水中接触后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中间产物oh自由基和o2自由基,这两种中间产物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氧化分解能力,能够快速分解污水中的可溶性cod物质,从而达到快速净化水中可溶性cod的效果。
将上述处理后的污水通入斜管沉淀池中分离沉淀物,沉淀物通入污泥池中,脱水处理后外运处理;上层污水通入二次反应池中,开启曝气装置和搅拌装置,加入盐酸调节污水的ph至中性,使之符合工业循环用水的排放标准;
然后二次反应池中的污水溢流至气浮池中,气浮池中的气浮机在污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空气以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形式附着在悬浮物颗粒上,造成密度小于水的状态,浮在水面上,然后通过刮板将浮在水面上的物质刮掉,通过送料泵输送至污泥池中,下层的污水通入砂滤池中,经砂滤后排放。
一种含cod的污水的处理系统,应用于上述的污水的处理工艺中。
请参阅图1,所述的含cod的污水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1、一次反应池2、斜管沉淀池3、二次反应池4、气浮池5和砂滤池6,还包括污泥池7、强还原剂储存罐8、强氧化剂储存罐9、絮凝剂储存罐10、第一ph调节剂储存罐11和第二ph调节剂储存罐1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水质在线监控装置13,所述水质在线监控装置13连接在砂滤池6下游的排水管道上,用于监控处理后排放的水质,保证其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业循环用水的标准。所述水质在线监控装置13具有数据储存功能,能够将每天排放的污水的水质记录下来,方便技术人员查看和监控。优选的,所述水质在线监控装置还具有报警功能,若出现排放的水质不符合规定时,则报警,提醒技术人员检修整个处理系统。所述污泥池7分别与斜管沉淀池3和气浮池5连通;将斜管沉淀池3中的沉淀物和气浮池5表面的悬浮物作为污泥输送至污泥池7处理。
所述一次反应池2包括a槽201、b槽202和c槽203,所述调节池1的上部与a槽201连通,所述a槽201的底部与b槽202连通,所述b槽202的上部与c槽203连通,所述c槽203的底部与斜管沉淀池3的上部连通;a槽、b槽和c槽之间错位连通,增加了污水在相应槽体间的停留时间,从而使药剂更加地分散均匀,反应时间更长、更充分。
所述第一ph调节剂储存罐11分别与调节池1和c槽203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强还原剂储存罐8与a槽201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强氧化剂储存罐9与b槽202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二ph调节剂储存罐12与二次反应池4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药剂罐分别设置在对应连接的槽体/池体的一侧,缩短其与对应连接的槽体/池体之间的距离,从而缩短了加药和停止加药的反应时间,提高加药量控制的精准度。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池1、一次反应池2和二次反应池4中均设有曝气装置14和搅拌装置15,使添加的药剂更加均匀地分布到污水中,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曝气装置14还可以提高水中的溶氧度,一定程度地提高了所述可溶性cod的溶解。一次反应池2中的曝气装置14和搅拌装置15还能够使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反应后生成的中间产物均匀地分布到水体中,快速地分解废水中的可溶性cod,加快了反应的速率。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1.一种含cod的污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01.将污水通入一次反应池中,分别加入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静置3~10min,加入pam;
步骤s002.将上述处理后的污水通入斜管沉淀池中分离沉淀物,沉淀物通入污泥池中,上层污水通入二次反应池中,调节ph至中性;
步骤s003.二次反应池中的污水溢流至气浮池中,气浮池中的气浮机将悬浮物颗粒除去,输送至污泥池中,下层污水通入砂滤池中,经砂滤后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cod的污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001前还包括将污水通入调节池中,调节ph至4~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cod的污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往调节池中加入药剂调节污水的ph时,同时开启曝气装置和曝气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cod的污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01中所述强还原剂为硫酸亚铁,所述强氧化剂为双氧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cod的污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反应池包括a槽、b槽和c槽,所述a槽和b槽的底部连通,所述b槽和c槽的上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cod的污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01中,同时往a槽中加入强还原剂,b槽中加入强氧化剂,搅拌、曝气,静置3~8min,往c槽中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至6~9,再加入pa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cod的污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的加药点错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cod的污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02中往二次反应池中加入ph调节剂时同时开启曝气装置和搅拌装置。
9.一种含cod的污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污水的处理工艺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含cod的污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一次反应池、斜管沉淀池、二次反应池、气浮池和砂滤池,还包括污泥池、强还原剂储存罐、强氧化剂储存罐、絮凝剂储存罐、第一ph调节剂储存罐和第二ph调节剂储存罐;所述污泥池分别与斜管沉淀池和气浮池连通;所述一次反应池包括a槽、b槽和c槽,所述调节池的上部与a槽连通,所述a槽的底部与b槽连通,所述b槽的上部与c槽连通,所述c槽的底部与斜管沉淀池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一ph调节剂储存罐分别与调节池和c槽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还原剂储存罐与a槽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氧化剂储存罐与b槽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二ph调节剂储存罐与二次反应池通过管道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