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具体是一种门诊室用空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门诊部,是一所集医疗、预防、检测、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机构。内设外科、妇科、内科、耳鼻喉科、中医科、医学检测等特色科室。是一所医院的重要职能部门。替不住院的病人进行医疗、咨询。门诊室内人员流动较大,需要对门诊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现有的门诊室用空气处理装置的安装高度固定,从而当需要维修时,维护人员需要爬到高处进行处理,从而增加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同时影响维护人员工作的安全性,现有的门诊室用空气处理装置不够智能,不能自动提醒用户清理过滤网,装置的使用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诊室用空气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门诊室用空气处理装置,包括螺纹筒体、螺纹杆、底座、进气管、引风机、箱体、出气管、电动机、从动斜齿齿轮、转轴、主动斜齿齿轮、安装槽、壳体、透气孔、运动板、过滤网和弹簧,所述底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转轴的一端,转轴的另一端连接主动斜齿齿轮的一侧转动中心,所述安装槽内插设有螺纹杆,螺纹杆通过轴承与安装槽的内壁转动连接,且螺纹杆的一端通过直杆固定连接从动斜齿齿轮的一侧转动中心,从动斜齿齿轮与主动斜齿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延伸到底座的上方并螺纹连接在螺纹筒体开设的螺纹孔内,且螺纹筒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箱体,箱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箱体内安装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出气孔连接出气管的一端,出气管的另一端延伸到箱体的外部,所述引风机的进气孔连接进气管的一端,进气管的另一端延伸到箱体的外部,且进气管处于箱体外的部分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且壳体与进气管连通,并且壳体内滑动连接有运动板,运动板的下表面通过两个相互对称的弹簧与壳体的内底壁连接,所述运动板的上表面与进气管的内壁之间设有过滤网,过滤网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的内壁和运动板的上表面接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运动板与弹簧的连接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且箱体的外表面安装有报警器,报警器通过信号线与压力传感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开设有检修门,且检修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管远离引风机的一端安装有过滤罩。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报警器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数值超过预定的值后,通过控制器使得报警器报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通过电动机工作可以带动螺纹杆转动,通过螺纹杆的转动可以间接带动箱体在竖直方向运动,从而箱体的安装高度可以调节,从而减小装置的使用局限,提升装置的适用范围,当箱体内的装置需要维修时,可以使得箱体下降到合适的位置,方便维护人员的维修,减小维护人员的工作难度,且维护人员不需要爬到高处,从而提高维护人员工作的安全性,提升装置的实用性;本产品通过按压运动板可以使得过滤网从壳体中取出,从而方便过滤网的清洗与更换;当本产品中过滤网上过滤过多的杂质后,报警器可以发出警报,提醒用户及时清理过滤网,从而装置更加科学智能,降低用户的使用难度,且过滤网可以得到及时的清理,从而保证空气的净化处理效果长期稳定的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门诊室用空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螺纹筒体1、螺纹杆2、底座3、过滤罩4、报警器5、进气管6、引风机7、箱体8、出气管9、电动机10、从动斜齿齿轮11、转轴12、主动斜齿齿轮13、安装槽14、壳体15、透气孔16、运动板17、过滤网18、压力传感器19、弹簧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门诊室用空气处理装置,包括螺纹筒体1、螺纹杆2、底座3、进气管6、引风机7、箱体8、出气管9、电动机10、从动斜齿齿轮11、转轴12、主动斜齿齿轮13、安装槽14、壳体15、透气孔16、运动板17、过滤网18和弹簧20,所述底座3开设有安装槽14,安装槽14内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0,电动机10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转轴12的一端,转轴12的另一端连接主动斜齿齿轮13的一侧转动中心,所述安装槽14内插设有螺纹杆2,螺纹杆2通过轴承与安装槽14的内壁转动连接,且螺纹杆2的一端通过直杆固定连接从动斜齿齿轮11的一侧转动中心,从动斜齿齿轮11与主动斜齿齿轮13相互啮合,所述螺纹杆2的另一端延伸到底座3的上方并螺纹连接在螺纹筒体1开设的螺纹孔内,且螺纹筒体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箱体8,箱体8为中空结构,所述箱体8内安装有引风机7,所述引风机7的出气孔连接出气管9的一端,出气管9的另一端延伸到箱体8的外部,所述引风机7的进气孔连接进气管6的一端,进气管6的另一端延伸到箱体8的外部,且进气管6处于箱体8外的部分固定连接有壳体15,所述壳体15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16,且壳体15与进气管6连通,并且壳体15内滑动连接有运动板17,运动板17的下表面通过两个相互对称的弹簧20与壳体15的内底壁连接,所述运动板17的上表面与进气管6的内壁之间设有过滤网18,过滤网18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6的内壁和运动板17的上表面接触,通过电动机10工作可以带动螺纹杆2转动,通过螺纹杆2的转动可以间接带动箱体8在竖直方向运动,从而箱体8的安装高度可以调节,从而减小装置的使用局限,提升装置的适用范围,当箱体8内的装置需要维修时,可以使得箱体8下降到合适的位置,方便维护人员的维修,减小维护人员的工作难度,且维护人员不需要爬到高处,从而提高维护人员工作的安全性,提升装置的实用性,且通过按压运动板17可以使得过滤网18从壳体15中取出,从而方便过滤网18的清洗与更换。
所述运动板17与弹簧20的连接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9,且箱体8的外表面安装有报警器5,报警器5通过信号线与压力传感器19连接。
所述壳体15开设有检修门,且检修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通过检修门可以方便维护人员对过滤网18进行清洗更换,减小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所述进气管6远离引风机7的一端安装有过滤罩4,通过过滤罩4可以防止较大的杂质进入到进气管6内。
所述压力传感器19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报警器5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当压力传感器19检测到的数值超过预定的值后,通过控制器使得报警器5报警,从而当过滤网18上过滤过多的杂质后,报警器15可以发出警报,提醒用户及时清理过滤网18,从而装置更加科学智能,且过滤网18可以得到及时的清理,从而保证空气的净化处理效果长期稳定的好。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门诊室用空气处理装置,包括螺纹筒体(1)、螺纹杆(2)、底座(3)、进气管(6)、引风机(7)、箱体(8)、出气管(9)、电动机(10)、从动斜齿齿轮(11)、转轴(12)、主动斜齿齿轮(13)、安装槽(14)、壳体(15)、透气孔(16)、运动板(17)、过滤网(18)和弹簧(2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开设有安装槽(14),安装槽(14)内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0),电动机(10)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转轴(12)的一端,转轴(12)的另一端连接主动斜齿齿轮(13)的一侧转动中心,所述安装槽(14)内插设有螺纹杆(2),螺纹杆(2)通过轴承与安装槽(14)的内壁转动连接,且螺纹杆(2)的一端通过直杆固定连接从动斜齿齿轮(11)的一侧转动中心,从动斜齿齿轮(11)与主动斜齿齿轮(13)相互啮合,所述螺纹杆(2)的另一端延伸到底座(3)的上方并螺纹连接在螺纹筒体(1)开设的螺纹孔内,且螺纹筒体(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箱体(8),箱体(8)为中空结构,所述箱体(8)内安装有引风机(7),所述引风机(7)的出气孔连接出气管(9)的一端,出气管(9)的另一端延伸到箱体(8)的外部,所述引风机(7)的进气孔连接进气管(6)的一端,进气管(6)的另一端延伸到箱体(8)的外部,且进气管(6)处于箱体(8)外的部分固定连接有壳体(15),所述壳体(15)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16),且壳体(15)与进气管(6)连通,并且壳体(15)内滑动连接有运动板(17),运动板(17)的下表面通过两个相互对称的弹簧(20)与壳体(15)的内底壁连接,所述运动板(17)的上表面与进气管(6)的内壁之间设有过滤网(18),过滤网(18)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6)的内壁和运动板(17)的上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诊室用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板(17)与弹簧(20)的连接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9),且箱体(8)的外表面安装有报警器(5),报警器(5)通过信号线与压力传感器(1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诊室用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5)开设有检修门,且检修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诊室用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6)远离引风机(7)的一端安装有过滤罩(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门诊室用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19)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报警器(5)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当压力传感器(19)检测到的数值超过预定的值后,通过控制器使得报警器(5)报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