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储物盒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258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储物盒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内设置有储物盒,储物盒长设置于车辆副仪表板处,杯托与储物盒间隔布置,储物盒用于储存物品。

相关技术中,车辆的储物盒储物功能单一,而且储物空间小,无法满足用户储存不同物品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储物盒,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调节储物盒的储物空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车辆的储物盒,包括:储物盒本体,所述储物盒本体内形成有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腔;升降隔板,所述升降隔板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隔板本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储物盒本体的下表面固定,且所述储物盒本体与所述壳体相连通,所述储物盒本体的底壁设置有供所述隔板本体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壳体的开口对应布置,所述隔板本体可以穿过所述通孔上升或下降以对所述储物腔的空间进行分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升降隔板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适于驱动所述隔板本体向上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构造为卷簧,所述卷簧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卷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隔板本体相连,且所述卷簧适于对所述隔板本体施加上升的驱动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板本体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上方,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均构造为一侧敞开的盒装结构,且所述第二腔室用于安装所述驱动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储物盒还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固定于所述隔板本体,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齿条结构,所述阻尼器适于与所述齿条结构啮合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储物盒还包括:锁止装置,所述锁止装置适于将所述隔板本体锁止在所述壳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止装置包括:摆轮、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摆轮固定于所述隔板本体,且所述摆轮可相对所述隔板本体摆动;所述摆轮适于与第一配合部配合以对所述隔板本体锁止,所述摆轮适于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以解除对所述隔板本体的锁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限位筋,限位筋适于与所述隔板本体配合以限制所述隔板本体的行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开口的两侧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适于与储物盒本体的下表面贴合,并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所述储物盒本体固定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储物盒具有以下优势:

升降隔板可以对储物腔内的空间进行分隔以满足用户不同的储物需求,当隔板本体上升时,可以通过隔板本体将储物腔内的物品间隔开;当隔板本体下降时,隔板本体可以收纳在壳体内,隔板本体不占用储物腔内的空间,从而储物腔可以储存一些大尺寸的物品。由此使得储物腔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物品的存放。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车辆包括上述的储物盒。

所述车辆与上述储物盒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储物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储物盒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储物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升降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升降隔板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升降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隔板本体伸出壳体;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升降隔板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升降隔板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储物盒100、

储物盒本体10、储物腔11、杯托部12、

升降隔板20、壳体21、开口211、隔板本体22、第一腔室221、第二腔室222、驱动装置23、卷簧231、阻尼器24、齿条结构25、锁止装置26、摆轮261、安装部27。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储物盒100包括储物盒本体10和升降隔板20。

如图1所示,储物盒本体10内形成有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腔11。升降隔板20包括:壳体21和设置于壳体21内的隔板本体22,壳体21与储物盒本体10的下表面固定,而且储物盒本体10与壳体21相连通,储物盒本体10的底壁设置有供隔板本体22穿过的通孔,通孔与壳体21的开口211对应布置,隔板本体22可以穿过通孔上升或下降以对储物腔11的空间进行分隔。

其中,升降隔板20可以对储物腔11的空间进行分隔,以满足用户对储物盒100的储物空间不同的使用需求。

具体地,升降隔板20包括壳体21和隔板本体22,隔板本体22可以在壳体21内上升或下降,当隔板本体22上升时,隔板本体22伸入储物腔11并对储物腔11的空间进行分隔,通过隔板本体22可以将其两侧分隔布置,有效地防止其两侧的物品接触;当隔板本体22收纳在壳体21内时,隔板本体22不占用储物腔11的空间。

可以理解的是,储物腔11用于储存物品,当用户需要将储物腔11中的物品间隔开时,可以调节隔板本体22上升以通过隔板本体22对储物腔11内的储物空间分隔,从而可以将需要间隔布置的物品分别布置在隔板本体22的两侧;当用户需要储存大尺寸的物品时,可以将隔板本体22收纳在壳体21内以减少隔板本体22占用储物腔11的空间,同时便于储存大尺寸的物品。升降隔板20的设置可以满足用户对储物腔11内的储物空间不同的使用需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物盒100,升降隔板20可以对储物腔11内的空间进行分隔以满足用户不同的储物需求,当隔板本体22上升时,可以通过隔板本体22将储物腔11内的物品间隔开;当隔板本体22下降时,隔板本体22可以收纳在壳体21内,隔板本体22不占用储物腔11内的空间,从而储物腔11可以储存一些大尺寸的物品。由此使得储物腔11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物品的存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储物盒本体10还包括杯托部12,杯托部12与储物腔11相连通,从而可以提升储物盒本体10的储物能力,并配合升降隔板20以对储物盒本体10内的空间进行调节,进而可以满足用户不同的实用需求。

进一步地,杯托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存放处水杯以外的其他物品,以提升储物盒本体10的储物能力,使得用户对储物空间的利用更加多样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升降隔板20好包括驱动装置23,驱动装置23可以驱动隔板本体22向上移动。驱动装置23用于驱动隔板本体22向上移动以通过隔板本体22将储物盒本体10内的储物空间分隔,从而使得升降隔板20的调节更加方便。

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3包括构造为卷簧231,卷簧231的一端与壳体21相连,卷簧231的另一端与隔板本体22相连,而且卷簧231可以对隔板本体22施加上升的驱动力。

其中,卷簧231常处于卷绕状态,而且卷簧231具有良好的恢复力,当卷簧231变形(即被拉伸)时,卷簧231具有恢复卷绕状态的恢复力。由于卷簧231的一端与壳体21相连,另一端与隔板本体22相连,从而壳体21与隔板本体22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将影响卷簧231的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卷簧231对隔板本体22施加上升的驱动力,由此,当隔板本体22伸出壳体21时,卷簧231恢复卷绕状态,当隔板本体22由伸出壳体21的状态向壳体21内移动时,隔板本体22拉伸卷簧231。即当隔板本体22处于逐渐上升的状态时,卷簧231处于恢复卷绕状态的过程,当隔板本体22下降时,隔板本体22拉伸卷簧231。

进一步地,卷簧231可以实现隔板本体22的自动复位,而且卷簧231占用的空间小,便于布置在升降隔板20中。需要说明的是,隔板本体22的初始位置为分隔储物盒本体10的位置,当隔板本体22收纳至壳体21内时,隔板本体22带动卷簧231运动并拉伸卷簧231,在无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卷簧231可以带动隔板本体22回位至初始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隔板本体22包括第一腔室221和第二腔室222,第一腔室221设置于第二腔室222的上方,第一腔室221和第二腔室222均构造为一侧敞开的盒装结构,而且第二腔室222用于安装驱动装置23。第一腔室221和第二腔室222不连通,当隔板本体22分隔储物腔11时,敞开的第一腔室221可以减小隔板本体22占用的空间,由此可以在第一腔室221内储存物品,从而可以充分利用储物盒本体10的储物空间。

进一步地,将驱动装置23安装在隔板本体22的下部,以便于将卷簧231的一端与隔板本体22的下部相连,卷簧231的另一端可以与壳体21的上部相连,由此当卷簧231处于卷绕状态时,隔板本体22的下部与壳体21的上部邻近,当隔板本体22收纳在壳体21内部时,隔板本体22运力壳体21的上部,此时卷簧231处于拉伸状态,隔板本体22在不受外力的状态下,可以在卷簧231恢复力的作用下复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储物盒100还包括:阻尼器24,阻尼器24固定于隔板本体22,而且壳体21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齿条结构25,阻尼器24与齿条结构25啮合配合。

其中,阻尼器24与隔板本体22相连,阻尼器24可以对隔板本体22提供相对壳体21运动的阻力,从而防止隔板本体22相对壳体21的上升或下降速度过快。进一步地,阻尼器24还可以吸收隔板本体22相对壳体21运动时的振动,从而可以提升隔板本体22相对壳体21运动时的稳定性。

具体地,阻尼器24可以与齿条结构25啮合配合,由此可以提升阻尼器24的稳定性,而且齿条结构25沿上下方向延伸,将阻尼器24与齿条结构25配合还可以对隔板本体22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阻尼器24可以为多个,多个阻尼器24可以沿隔板本体22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而且每个阻尼器24对应与一个齿条结构25配合,从而进一步提升隔板本体22相对壳体21运动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储物盒100还包括:锁止装置26,锁止装置26可以将隔板本体22锁止在壳体21内。锁止装置26对隔板本体22具有良好的限位作用,当需要将隔板本体22固定在壳体21内时,锁止装置26可以锁止隔板本体22,隔板本体22无法上升,从而可以满足用户不通过隔板本体22对储物盒本体10的空间进行分隔的使用需求。当用户需要将储物盒本体10的储物空间进行分隔时,锁止装置26可以解除对隔板本体22的锁止,隔板本体22可以上升并对储物盒本体10的储物空间进行分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锁止装置26包括:摆轮261、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摆轮261固定于隔板本体22,而且摆轮261可相对隔板本体22摆动。摆轮261可以与第一配合部配合以对隔板本体22锁止,摆轮261可以与第二配合部配合以解除对隔板本体22的锁止。

具体地,摆轮261通过摆动与第一配合部或第二配合部配合,当摆轮261与第一配合部配合时,第一配合部可以锁止摆轮261以使得摆轮261无法向上移动,由于摆轮261与隔板本体22相连,隔板本体22也处于锁止状态,即隔板本体22无法上升;当摆轮261与第二配合部配合时,第二配合部可以解除摆轮261的锁止状态,从而隔板本体22也解除锁止状态,可以在驱动力的作用下运动。

可选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均构造为心形的至少一部分,而且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在隔板本体22的宽度方向间隔开,摆轮261可以在第一配合部处的结构摆动,即摆轮261可以沿第一配合部的表面摆动,当摆轮261摆动至一定位置时,第一配合部锁止摆轮261,摆轮261无法继续摆动。在摆轮261与第一配合部锁止配合(即摆轮261无法相对第一配合部向上移动)时,驱动摆轮261向下移动,此时摆轮261可以与第二配合部配合,即摆轮261可以沿第二配合部的表面摆动,摆轮261可以脱离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处,此时摆轮261接触锁止状态。

具体地,隔板本体22处于分隔储物腔11的状态时,摆轮261未被锁止,当用户可以通过按压隔板本体22的方式驱动隔板本体22向下运动,摆轮261可以与第一配合部处配合,而且驱动装置23驱动隔板本体22向上移动,摆轮261有第一配合部的一侧(左侧)摆动至另一侧(右侧),并且第一配合部锁止摆轮261,即第一配合部具有限制摆轮261向上移动的结构,摆轮261卡在该结构处无法向上运动。用户可以再次通过按压隔板本体22的方式驱动隔板本体22向下运动,以将摆轮261与第二配合部配合,摆轮261由第二配合部邻近第一配合部的一侧(即第二配合部的左侧)摆动至第二配合部的右侧,从而摆轮261解除锁止状态,隔板本体22可以在驱动装置23驱动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的布置位置可以根据设计需求进行调节,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布置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21的上部设置有限位筋,限位筋可以与隔板本体22配合以限制隔板本体22的行程,从而可以防止壳体21向上运动时脱出壳体21。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开口211的两侧设置有安装部27,安装部27可以与储物盒本体10的下表面贴合,并通过螺纹紧固件与储物盒本体10固定连接,从而通过安装部27将壳体21与储物盒本体10相连。

进一步地,安装部27为多个,多个安装部27分布在壳体21厚度方向的两侧,而且在开口211边缘处间隔排布,安装部27不与隔板本体22的运动路径产生干涉,通过安装部27可以将壳体21与储物盒本体10固定相连,可靠性高,安装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储物盒100,储物盒100内的储物空间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进行调节,以满足对不同尺寸物品的存放需求,同时调节方式简单,易于实现,而且杯托部12的储物空间与储物腔11连通,可以提升储物盒100的储物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车辆的储物盒(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物盒本体(10),所述储物盒本体(10)内形成有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腔(11);

升降隔板(20),所述升降隔板(20)包括壳体(21)和设置于所述壳体(21)内的隔板本体(22),所述壳体(21)与所述储物盒本体(10)的下表面固定,且所述储物盒本体(10)与所述壳体(21)相连通,所述储物盒本体(10)的底壁设置有供所述隔板本体(22)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壳体(21)的开口(211)对应布置,所述隔板本体(22)可以穿过所述通孔上升或下降以对所述储物腔(11)的空间进行分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储物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隔板(20)还包括驱动装置(23),所述驱动装置(23)适于驱动所述隔板本体(22)向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储物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3)包括构造为卷簧(231),所述卷簧(231)的一端与所述壳体(21)相连,所述卷簧(231)的另一端与所述隔板本体(22)相连,且所述卷簧(231)适于对所述隔板本体(22)施加上升的驱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储物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本体(22)包括第一腔室(221)和第二腔室(222),所述第一腔室(221)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222)的上方,所述第一腔室(221)和所述第二腔室(222)均构造为一侧敞开的盒装结构,且所述第二腔室(222)用于安装所述驱动装置(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储物盒(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尼器(24),所述阻尼器(24)固定于所述隔板本体(22),且所述壳体(21)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齿条结构(25),所述阻尼器(24)适于与所述齿条结构(25)啮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储物盒(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止装置(26),所述锁止装置(26)适于将所述隔板本体(22)锁止在所述壳体(2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储物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26)包括:摆轮(261)、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摆轮(261)固定于所述隔板本体(22),且所述摆轮(261)可相对所述隔板本体(22)摆动;

所述摆轮(261)适于与第一配合部配合以对所述隔板本体(22)锁止,所述摆轮(261)适于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以解除对所述隔板本体(22)的锁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储物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的上部设置有限位筋,限位筋适于与所述隔板本体(22)配合以限制所述隔板本体(22)的行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储物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211)的两侧设置有安装部(27),所述安装部(27)适于与储物盒本体(10)的下表面贴合,并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所述储物盒本体(10)固定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储物盒(10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储物盒和具有其的车辆,储物盒包括:储物盒本体,储物盒本体内形成有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腔;升降隔板,升降隔板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隔板本体,壳体与储物盒本体的下表面固定,且储物盒本体与壳体相连通,储物盒本体的底壁设置有供隔板本体穿过的通孔,通孔与壳体的开口对应布置,隔板本体可以穿过通孔上升或下降以对储物腔的空间进行分隔。升降隔板可以对储物腔内的空间进行分隔以满足用户不同的储物需求,当隔板本体上升时,可以通过隔板本体将储物腔内的物品间隔开;当隔板本体下降时,隔板本体可以收纳在壳体内,从而储物腔可以储存一些大尺寸的物品。由此使得储物腔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物品的存放。

技术研发人员:白剑锋;陈玉龙;胡建光;邹云生;孙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