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运输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运输设备用空气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运输设备用空气净化设备是运输领域一种常用的设备,但是一般的运输设备用空气净化设备功能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输设备用空气净化设备,可以通过固体过滤组合体对气体进行净化;同时可以通过固体过滤组合体方便更换过滤介质;可以通过液体过滤组合体对气体进行净化;同时可方便更换和排出液体净化液。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运输设备用空气净化设备,包括通气组合体、固体过滤组合体、液体过滤组合体、循环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组合体与固体过滤组合体相连接,固体过滤组合体与液体过滤组合体相连接,液体过滤组合体与循环组合体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运输设备用空气净化设备,所述通气组合体包括矩形外框、闭合框架一、内端滑柱一、内端推簧一、闭合杆一、闭合杆二、闭合框架二、内端推簧二、内端滑柱二、侧壁固定杆、侧壁滑柱、侧壁推簧、铰接杆一、驱动滑杆、铰接杆二、拉簧、铰接滑杆、内端弹簧一、内端弹簧二,闭合框架一与矩形外框滑动连接,内端滑柱一与闭合框架一固定连接,内端推簧一与内端滑柱一套接连接,闭合杆一与内端滑柱一滑动连接,闭合杆二与内端滑柱二滑动连接,内端滑柱二与闭合框架二固定连接,内端推簧二与内端滑柱二套接连接,侧壁固定杆与内端滑柱二固定连接,侧壁滑柱与内端滑柱二固定连接,侧壁推簧与侧壁滑柱套接连接,铰接杆一与闭合框架二、驱动滑杆铰接连接,铰接杆二与闭合框架一、驱动滑杆铰接连接,驱动滑杆与侧壁滑柱滑动连接,铰接滑杆与侧壁固定杆铰接连接,拉簧与铰接滑杆与侧壁固定杆铰接连接,内端弹簧一设置在闭合框架一之间,内端弹簧二设置在闭合框架二之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运输设备用空气净化设备,所述固体过滤组合体包括过滤套管、弧形滑杆、上侧滑柱、上侧推簧、侧壁卡杆、侧壁卡台、过滤板一、滤孔一、过滤板二、滤孔二、侧壁滑柱、侧壁推簧,上侧滑柱与弧形滑杆滑动连接,上侧滑柱与过滤套管滑动连接,上侧推簧与上侧滑柱套接连接,侧壁卡台与过滤套管固定连接,过滤板一与过滤套管固定连接,滤孔一设置在过滤板一上,过滤板二与过滤套管固定连接,滤孔二设置在过滤板二上,侧壁滑柱与弧形滑杆固定连接,侧壁推簧与侧壁滑柱套接连接,侧壁卡杆与侧壁滑柱滑动连接,侧壁卡杆与侧壁卡台配合连接,过滤套管与矩形外框固定连接并连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运输设备用空气净化设备,所述液体过滤组合体包括连通管一、连通管二、气泵管、上盖、液体过滤外框、过塞杆、驱动矩形杆、往复滑杆、驱动齿条、驱动半齿轮、侧壁支架一、上端矩形框、闭合矩形框一、闭合矩形框二、铰接驱动杆一、固定直杆一、铰接驱动杆二、驱动滑杆一、柱形滑杆一、铰接滑杆a、铰接拉簧a、下端矩形框、闭合矩形框三、闭合矩形框四、铰接驱动杆三、铰接驱动杆四、驱动滑杆二、柱形滑杆二、固定直杆二、铰接拉簧b、推簧一、铰接滑杆b、推簧二,连通管二与连通管一固定连接并连通,连通管二与气泵管固定连接并连通,气泵管与上盖固定连接并连通,上盖与液体过滤外框固定连接,气泵管与液体过滤外框连通,过塞杆与气泵管滑动连接,驱动矩形杆与过塞杆固定连接,驱动矩形杆与往复滑杆固定连接,驱动齿条与往复滑杆固定连接,驱动半齿轮与侧壁支架一转动连接,侧壁支架一与上盖固定连接,上端矩形框与上盖固定连接,固定直杆一、柱形滑杆一与上端矩形框固定连接,闭合矩形框一、闭合矩形框二与上端矩形框滑动连接,铰接驱动杆一、铰接驱动杆二分别与闭合矩形框一、闭合矩形框二铰接连接,铰接驱动杆一、铰接驱动杆二与驱动滑杆一铰接连接,驱动滑杆一与柱形滑杆一滑动连接,推簧二与柱形滑杆一套接连接,铰接滑杆a与固定直杆一铰接连接,铰接滑杆a与铰接拉簧a铰接连接,铰接拉簧a与固定直杆一铰接连接,铰接滑杆a与驱动滑杆一配合连接,下端矩形框与上盖固定连接并连通,闭合矩形框三、闭合矩形框四与下端矩形框滑动连接,铰接驱动杆三、铰接驱动杆四分别与闭合矩形框三、闭合矩形框四铰接连接,柱形滑杆二、固定直杆二与下端矩形框固定连接,推簧一与固定直杆二套接连接,铰接驱动杆三、铰接驱动杆四与驱动滑杆二铰接连接,驱动滑杆二与固定直杆二滑动连接,铰接滑杆b与固定直杆二铰接连接,推簧一与固定直杆二铰接连接,推簧一与铰接滑杆b铰接连接,铰接滑杆b与驱动滑杆二配合连接,连通管一与过滤套管固定连接并连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运输设备用空气净化设备,所述循环组合体包括离合杆一、离合杆二、离合杆三、离合杆推簧、限位凸台、固定支架a、手动驱动杆、输入电机、输入直齿一、传动直齿一、直齿杆、传动外盘、内端卡杆一、内端卡子、内端弹簧a、内端直杆、铰接连杆、内端弹簧b、驱动套管一、驱动套管二、驱动套管三,离合杆一与离合杆二配合连接,离合杆二与离合杆三滑动连接,离合杆推簧与离合杆三套接连接,离合杆三与限位凸台固定连接,传动外盘与固定支架a转动连接,手动驱动杆与固定支架a转动连接,输入电机与固定支架a固定连接,输入直齿一与输入电机固定连接,输入直齿一与传动直齿一啮合传动,传动直齿一与直齿杆固定连接,直齿杆与固定支架a转动连接,内端卡杆一与传动外盘滑动连接,内端卡杆一与传动外盘设置有弹簧a,传动外盘与直齿杆固定连接,内端卡子与内端卡杆一配合连接,内端卡子与内端直杆滑动连接,内端弹簧a与内端直杆套接连接,直齿杆与内端直杆固定连接,铰接连杆与内端卡子、驱动套管一铰接连接,驱动套管一与内端直杆滑动连接,驱动套管二、驱动套管三与驱动套管一转动连接,固定支架a与上盖固定连接,离合杆一与驱动半齿轮固定连接,手动驱动杆与驱动套管一配合连接。
本发明一种运输设备用空气净化设备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一种运输设备用空气净化设备,向左侧推动着弧形滑杆,同时向过滤板一和过滤板二之间加入过滤棉,进而方便通过滤棉对气体中的颗粒微粒进行吸附,同时可以通过更换过滤棉保持净化的效率;手动向侧壁卡杆,使得侧壁卡杆沿着侧壁滑柱向下侧滑动,进而使得侧壁卡杆与侧壁卡台脱离,同时向左侧推动着弧形滑杆,同时取出过滤板一和过滤板二之间的过滤棉,进而实现对过滤棉的更换;气体通过闭合杆一、闭合杆二之间的细缝流入装置中,同时通过控制闭合杆一、闭合杆二的闭合和开启,进而控制通入装置中的气体的通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发明的通气组合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发明的通气组合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发明的固体过滤组合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7是本发明的固体过滤组合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8是本发明的液体过滤组合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9是本发明的液体过滤组合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0是本发明的液体过滤组合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11是本发明的循环组合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通气组合体1;矩形外框1-1;闭合框架一1-2;内端滑柱一1-3;内端推簧一1-4;闭合杆一1-5;闭合杆二1-6;闭合框架二1-7;内端推簧二1-8;内端滑柱二1-9;侧壁固定杆1-10;侧壁滑柱1-11;侧壁推簧1-12;铰接杆一1-13;驱动滑杆1-14;铰接杆二1-15;拉簧1-16;铰接滑杆1-17;内端弹簧一1-18;内端弹簧二1-19;固体过滤组合体2;过滤套管2-1;弧形滑杆2-2;上侧滑柱2-3;上侧推簧2-4;侧壁卡杆2-5;侧壁卡台2-6;过滤板一2-7;滤孔一2-9;过滤板二2-10;滤孔二2-11;侧壁滑柱2-12;侧壁推簧2-13;液体过滤组合体3;连通管一3-1;连通管二3-2;气泵管3-3;上盖3-4;液体过滤外框3-5;过塞杆3-6;驱动矩形杆3-7;往复滑杆3-8;驱动齿条3-9;驱动半齿轮3-10;侧壁支架一3-11;上端矩形框3-12;闭合矩形框一3-13;闭合矩形框二3-14;铰接驱动杆一3-15;固定直杆一3-16;铰接驱动杆二3-17;驱动滑杆一3-18;柱形滑杆一3-19;铰接滑杆a3-20;铰接拉簧a3-21;下端矩形框3-22;闭合矩形框三3-23;闭合矩形框四3-24;铰接驱动杆三3-25;铰接驱动杆四3-26;驱动滑杆二3-27;柱形滑杆二3-28;固定直杆二3-29;铰接拉簧b3-30;推簧一3-31;铰接滑杆b3-32;推簧二3-33;循环组合体4;离合杆一4-1;离合杆二4-2;离合杆三4-3;离合杆推簧4-4;限位凸台4-5;固定支架a4-6;手动驱动杆4-7;输入电机4-8;输入直齿一4-9;传动直齿一4-10;直齿杆4-11;传动外盘4-12;内端卡杆一4-13;内端卡子4-14;内端弹簧a4-15;内端直杆4-16;铰接连杆4-17;内端弹簧b4-18;驱动套管一4-19;驱动套管二4-20;驱动套管三4-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装置中所述的固定连接是指通过焊接;螺纹固定等方式进行固定,结合不同的使用环境,使用不同的固定方式;所述的转动连接是指通过将轴承烘装在轴上,轴或轴孔上设置有弹簧挡圈槽,通过将弹性挡圈卡在挡圈槽内实现轴承的轴向固定,实现转动;所述的滑动连接是指通过滑块在滑槽或导轨内的滑动进行连接,滑槽或导轨一般为阶梯状,防止滑块在滑槽或导轨内发生脱落;所述的铰接是指通过在铰链;销轴和短轴等连接零件上进行活动的连接方式;所需密封处均是通过密封圈或o形圈实现密封。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运输设备用空气净化设备,包括通气组合体1、固体过滤组合体2、液体过滤组合体3、循环组合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组合体1与固体过滤组合体2相连接,固体过滤组合体2与液体过滤组合体3相连接,液体过滤组合体3与循环组合体4相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通气组合体1包括矩形外框1-1、闭合框架一1-2、内端滑柱一1-3、内端推簧一1-4、闭合杆一1-5、闭合杆二1-6、闭合框架二1-7、内端推簧二1-8、内端滑柱二1-9、侧壁固定杆1-10、侧壁滑柱1-11、侧壁推簧1-12、铰接杆一1-13、驱动滑杆1-14、铰接杆二1-15、拉簧1-16、铰接滑杆1-17、内端弹簧一1-18、内端弹簧二1-19,闭合框架一1-2与矩形外框1-1滑动连接,内端滑柱一1-3与闭合框架一1-2固定连接,内端推簧一1-4与内端滑柱一1-3套接连接,闭合杆一1-5与内端滑柱一1-3滑动连接,闭合杆二1-6与内端滑柱二1-9滑动连接,内端滑柱二1-9与闭合框架二1-7固定连接,内端推簧二1-8与内端滑柱二1-9套接连接,侧壁固定杆1-10与内端滑柱二1-9固定连接,侧壁滑柱1-11与内端滑柱二1-9固定连接,侧壁推簧1-12与侧壁滑柱1-11套接连接,铰接杆一1-13与闭合框架二1-7、驱动滑杆1-14铰接连接,铰接杆二1-15与闭合框架一1-2、驱动滑杆1-14铰接连接,驱动滑杆1-14与侧壁滑柱1-11滑动连接,铰接滑杆1-17与侧壁固定杆1-10铰接连接,拉簧1-16与铰接滑杆1-17与侧壁固定杆1-10铰接连接,内端弹簧一1-18设置在闭合框架一1-2之间,内端弹簧二1-19设置在闭合框架二1-7之间。
具体实施方式按: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固体过滤组合体2包括过滤套管2-1、弧形滑杆2-2、上侧滑柱2-3、上侧推簧2-4、侧壁卡杆2-5、侧壁卡台2-6、过滤板一2-7、滤孔一2-9、过滤板二2-10、滤孔二2-11、侧壁滑柱2-12、侧壁推簧2-13,上侧滑柱2-3与弧形滑杆2-2滑动连接,上侧滑柱2-3与过滤套管2-1滑动连接,上侧推簧2-4与上侧滑柱2-3套接连接,侧壁卡台2-6与过滤套管2-1固定连接,过滤板一2-7与过滤套管2-1固定连接,滤孔一2-9设置在过滤板一2-7上,过滤板二2-10与过滤套管2-1固定连接,滤孔二2-11设置在过滤板二2-10上,侧壁滑柱2-12与弧形滑杆2-2固定连接,侧壁推簧2-13与侧壁滑柱2-12套接连接,侧壁卡杆2-5与侧壁滑柱2-12滑动连接,侧壁卡杆2-5与侧壁卡台2-6配合连接,过滤套管2-1与矩形外框1-1固定连接并连通。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液体过滤组合体3包括连通管一3-1、连通管二3-2、气泵管3-3、上盖3-4、液体过滤外框3-5、过塞杆3-6、驱动矩形杆3-7、往复滑杆3-8、驱动齿条3-9、驱动半齿轮3-10、侧壁支架一3-11、上端矩形框3-12、闭合矩形框一3-13、闭合矩形框二3-14、铰接驱动杆一3-15、固定直杆一3-16、铰接驱动杆二3-17、驱动滑杆一3-18、柱形滑杆一3-19、铰接滑杆a3-20、铰接拉簧a3-21、下端矩形框3-22、闭合矩形框三3-23、闭合矩形框四3-24、铰接驱动杆三3-25、铰接驱动杆四3-26、驱动滑杆二3-27、柱形滑杆二3-28、固定直杆二3-29、铰接拉簧b3-30、推簧一3-31、铰接滑杆b3-32、推簧二3-33,连通管二3-2与连通管一3-1固定连接并连通,连通管二3-2与气泵管3-3固定连接并连通,气泵管3-3与上盖3-4固定连接并连通,上盖3-4与液体过滤外框3-5固定连接,气泵管3-3与液体过滤外框3-5连通,过塞杆3-6与气泵管3-3滑动连接,驱动矩形杆3-7与过塞杆3-6固定连接,驱动矩形杆3-7与往复滑杆3-8固定连接,驱动齿条3-9与往复滑杆3-8固定连接,驱动半齿轮3-10与侧壁支架一3-11转动连接,侧壁支架一3-11与上盖3-4固定连接,上端矩形框3-12与上盖3-4固定连接,固定直杆一3-16、柱形滑杆一3-19与上端矩形框3-12固定连接,闭合矩形框一3-13、闭合矩形框二3-14与上端矩形框3-12滑动连接,铰接驱动杆一3-15、铰接驱动杆二3-17分别与闭合矩形框一3-13、闭合矩形框二3-14铰接连接,铰接驱动杆一3-15、铰接驱动杆二3-17与驱动滑杆一3-18铰接连接,驱动滑杆一3-18与柱形滑杆一3-19滑动连接,推簧二3-33与柱形滑杆一3-19套接连接,铰接滑杆a3-20与固定直杆一3-16铰接连接,铰接滑杆a3-20与铰接拉簧a3-21铰接连接,铰接拉簧a3-21与固定直杆一3-16铰接连接,铰接滑杆a3-20与驱动滑杆一3-18配合连接,下端矩形框3-22与上盖3-4固定连接并连通,闭合矩形框三3-23、闭合矩形框四3-24与下端矩形框3-22滑动连接,铰接驱动杆三3-25、铰接驱动杆四3-26分别与闭合矩形框三3-23、闭合矩形框四3-24铰接连接,柱形滑杆二3-28、固定直杆二3-29与下端矩形框3-22固定连接,推簧一3-31与固定直杆二3-29套接连接,铰接驱动杆三3-25、铰接驱动杆四3-26与驱动滑杆二3-27铰接连接,驱动滑杆二3-27与固定直杆二3-29滑动连接,铰接滑杆b3-32与固定直杆二3-29铰接连接,推簧一3-31与固定直杆二3-29铰接连接,推簧一3-31与铰接滑杆b3-32铰接连接,铰接滑杆b3-32与驱动滑杆二3-27配合连接,连通管一3-1与过滤套管2-1固定连接并连通;
离合杆一4-1转动带动着驱动半齿轮3-10转动,同时通过驱动半齿轮3-10与驱动齿条3-9的啮合传动带动着往复滑杆3-8沿着竖直方向往复移动,进而通过往复滑杆3-8驱动着驱动矩形杆3-7,同时通过驱动矩形杆3-7带动着过塞杆3-6在气泵管3-3内端往复滑动,进而使得气体通过连通管一3-1通过连通管二3-2流入气泵管3-3中,并通过气泵管3-3流入体过滤外框3-5中,同时向体过滤外框3-5中加入液体净化剂,通过气体与液体净化剂的接触,完成对气体的净化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五:
下面结合图1-1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循环组合体4包括离合杆一4-1、离合杆二4-2、离合杆三4-3、离合杆推簧4-4、限位凸台4-5、固定支架a4-6、手动驱动杆4-7、输入电机4-8、输入直齿一4-9、传动直齿一4-10、直齿杆4-11、传动外盘4-12、内端卡杆一4-13、内端卡子4-14、内端弹簧a4-15、内端直杆4-16、铰接连杆4-17、内端弹簧b4-18、驱动套管一4-19、驱动套管二4-20、驱动套管三4-21,离合杆一4-1与离合杆二4-2配合连接,离合杆二4-2与离合杆三4-3滑动连接,离合杆推簧4-4与离合杆三4-3套接连接,离合杆三4-3与限位凸台4-5固定连接,传动外盘4-12与固定支架a4-6转动连接,手动驱动杆4-7与固定支架a4-6转动连接,输入电机4-8与固定支架a4-6固定连接,输入直齿一4-9与输入电机4-8固定连接,输入直齿一4-9与传动直齿一4-10啮合传动,传动直齿一4-10与直齿杆4-11固定连接,直齿杆4-11与固定支架a4-6转动连接,内端卡杆一4-13与传动外盘4-12滑动连接,内端卡杆一4-13与传动外盘4-12设置有弹簧a,传动外盘4-12与直齿杆4-11固定连接,内端卡子4-14与内端卡杆一4-13配合连接,内端卡子4-14与内端直杆4-16滑动连接,内端弹簧a4-15与内端直杆4-16套接连接,直齿杆4-11与内端直杆4-16固定连接,铰接连杆4-17与内端卡子4-14、驱动套管一4-19铰接连接,驱动套管一4-19与内端直杆4-16滑动连接,驱动套管二4-20、驱动套管三4-21与驱动套管一4-19转动连接,固定支架a4-6与上盖3-4固定连接,离合杆一4-1与驱动半齿轮3-10固定连接,手动驱动杆4-7与驱动套管一4-19配合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运输设备用空气净化设备,其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启动输入电机4-8,并带动着输入直齿一4-9转动,进而驱动着传动直齿一4-10转动,进而带动着直齿杆4-11转动,进而通过内端卡杆一4-13、内端卡子4-14的配合连接驱动着传动外盘4-12转动,进而驱动着限位凸台4-5转动,进而通过离合杆三4-3带动着离合杆二4-2转动,进而通过离合杆二4-2驱动着离合杆一4-1转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循环组合体4动力输出的通断,手动推动着手动驱动杆4-7,通过手动驱动杆4-7驱动着驱动套管一4-19沿着直齿杆4-11滑动,进而通过驱动套管一4-19的驱动,使得驱动套管一4-19通过铰接连杆4-17驱动着内端卡子4-14同时沿着内端直杆4-16同时向内侧滑动,进而使得内端卡子4-14与内端卡杆一4-13脱离,进而使得直齿杆4-11与传动外盘4-12之间的传动失效,进而实现对控制循环组合体4动力输出的通断;离合杆一4-1转动带动着驱动半齿轮3-10转动,同时通过驱动半齿轮3-10与驱动齿条3-9的啮合传动带动着往复滑杆3-8沿着竖直方向往复移动,进而通过往复滑杆3-8驱动着驱动矩形杆3-7,同时通过驱动矩形杆3-7带动着过塞杆3-6在气泵管3-3内端往复滑动,进而使得气体通过连通管一3-1通过连通管二3-2流入气泵管3-3中,并通过气泵管3-3流入体过滤外框3-5中,同时向体过滤外框3-5中加入液体净化剂,通过气体与液体净化剂的接触,完成对气体的净化过程;手动向内侧推动着铰接滑杆a3-20,同时通过铰接滑杆a3-20驱动着驱动滑杆一3-18,同时通过驱动滑杆一3-18通过铰接驱动杆一3-15、铰接驱动杆二3-17分别驱动着闭合矩形框一3-13、闭合矩形框二3-14同时向两侧移动,进而使得闭合矩形框一3-13、闭合矩形框二3-14不闭合上端矩形框3-12,进而方便通过上端矩形框3-12向液体过滤外框3-5加入液体净化剂,同时方便通过液体净化剂净化的空气通过上端矩形框3-12流出液体过滤外框3-5外;同时手动推动着铰接滑杆b3-32驱动着驱动滑杆二3-27沿着柱形滑杆二3-28同时向内侧滑动,进而通过驱动滑杆二3-27通过铰接驱动杆三3-25、铰接驱动杆四3-26驱动着闭合矩形框三3-23、闭合矩形框四3-24同时沿着下端矩形框3-22同时两侧运动,进而使得液体净化液流出液体过滤外框3-5外;当气体通过过滤套管2-1时,手动向侧壁卡杆2-5,使得侧壁卡杆2-5沿着侧壁滑柱2-12向下侧滑动,进而使得侧壁卡杆2-5与侧壁卡台2-6脱离,同时向左侧推动着弧形滑杆2-2,同时向过滤板一2-7和过滤板二2-10之间加入过滤棉,进而方便通过过滤棉对气体中的颗粒微粒进行吸附,同时可以通过更换过滤棉保持净化的效率;手动向侧壁卡杆2-5,使得侧壁卡杆2-5沿着侧壁滑柱2-12向下侧滑动,进而使得侧壁卡杆2-5与侧壁卡台2-6脱离,同时向左侧推动着弧形滑杆2-2,同时取出过滤板一2-7和过滤板二2-10之间的过滤棉,进而实现对过滤棉的更换;气体通过闭合杆一1-5、闭合杆二1-6之间的细缝流入装置中,同时通过控制闭合杆一1-5、闭合杆二1-6的闭合和开启,进而控制通入装置中的气体的通断。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一种运输设备用空气净化设备,包括通气组合体(1)、固体过滤组合体(2)、液体过滤组合体(3)、循环组合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组合体(1)与固体过滤组合体(2)相连接,固体过滤组合体(2)与液体过滤组合体(3)相连接,液体过滤组合体(3)与循环组合体(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输设备用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组合体(1)包括矩形外框(1-1)、闭合框架一(1-2)、内端滑柱一(1-3)、内端推簧一(1-4)、闭合杆一(1-5)、闭合杆二(1-6)、闭合框架二(1-7)、内端推簧二(1-8)、内端滑柱二(1-9)、侧壁固定杆(1-10)、侧壁滑柱(1-11)、侧壁推簧(1-12)、铰接杆一(1-13)、驱动滑杆(1-14)、铰接杆二(1-15)、拉簧(1-16)、铰接滑杆(1-17)、内端弹簧一(1-18)、内端弹簧二(1-19),闭合框架一(1-2)与矩形外框(1-1)滑动连接,内端滑柱一(1-3)与闭合框架一(1-2)固定连接,内端推簧一(1-4)与内端滑柱一(1-3)套接连接,闭合杆一(1-5)与内端滑柱一(1-3)滑动连接,闭合杆二(1-6)与内端滑柱二(1-9)滑动连接,内端滑柱二(1-9)与闭合框架二(1-7)固定连接,内端推簧二(1-8)与内端滑柱二(1-9)套接连接,侧壁固定杆(1-10)与内端滑柱二(1-9)固定连接,侧壁滑柱(1-11)与内端滑柱二(1-9)固定连接,侧壁推簧(1-12)与侧壁滑柱(1-11)套接连接,铰接杆一(1-13)与闭合框架二(1-7)、驱动滑杆(1-14)铰接连接,铰接杆二(1-15)与闭合框架一(1-2)、驱动滑杆(1-14)铰接连接,驱动滑杆(1-14)与侧壁滑柱(1-11)滑动连接,铰接滑杆(1-17)与侧壁固定杆(1-10)铰接连接,拉簧(1-16)与铰接滑杆(1-17)与侧壁固定杆(1-10)铰接连接,内端弹簧一(1-18)设置在闭合框架一(1-2)之间,内端弹簧二(1-19)设置在闭合框架二(1-7)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输设备用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过滤组合体(2)包括过滤套管(2-1)、弧形滑杆(2-2)、上侧滑柱(2-3)、上侧推簧(2-4)、侧壁卡杆(2-5)、侧壁卡台(2-6)、过滤板一(2-7)、滤孔一(2-9)、过滤板二(2-10)、滤孔二(2-11)、侧壁滑柱(2-12)、侧壁推簧(2-13),上侧滑柱(2-3)与弧形滑杆(2-2)滑动连接,上侧滑柱(2-3)与过滤套管(2-1)滑动连接,上侧推簧(2-4)与上侧滑柱(2-3)套接连接,侧壁卡台(2-6)与过滤套管(2-1)固定连接,过滤板一(2-7)与过滤套管(2-1)固定连接,滤孔一(2-9)设置在过滤板一(2-7)上,过滤板二(2-10)与过滤套管(2-1)固定连接,滤孔二(2-11)设置在过滤板二(2-10)上,侧壁滑柱(2-12)与弧形滑杆(2-2)固定连接,侧壁推簧(2-13)与侧壁滑柱(2-12)套接连接,侧壁卡杆(2-5)与侧壁滑柱(2-12)滑动连接,侧壁卡杆(2-5)与侧壁卡台(2-6)配合连接,过滤套管(2-1)与矩形外框(1-1)固定连接并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输设备用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过滤组合体(3)包括连通管一(3-1)、连通管二(3-2)、气泵管(3-3)、上盖(3-4)、液体过滤外框(3-5)、过塞杆(3-6)、驱动矩形杆(3-7)、往复滑杆(3-8)、驱动齿条(3-9)、驱动半齿轮(3-10)、侧壁支架一(3-11)、上端矩形框(3-12)、闭合矩形框一(3-13)、闭合矩形框二(3-14)、铰接驱动杆一(3-15)、固定直杆一(3-16)、铰接驱动杆二(3-17)、驱动滑杆一(3-18)、柱形滑杆一(3-19)、铰接滑杆a(3-20)、铰接拉簧a(3-21)、下端矩形框(3-22)、闭合矩形框三(3-23)、闭合矩形框四(3-24)、铰接驱动杆三(3-25)、铰接驱动杆四(3-26)、驱动滑杆二(3-27)、柱形滑杆二(3-28)、固定直杆二(3-29)、铰接拉簧b(3-30)、推簧一(3-31)、铰接滑杆b(3-32)、推簧二(3-33),连通管二(3-2)与连通管一(3-1)固定连接并连通,连通管二(3-2)与气泵管(3-3)固定连接并连通,气泵管(3-3)与上盖(3-4)固定连接并连通,上盖(3-4)与液体过滤外框(3-5)固定连接,气泵管(3-3)与液体过滤外框(3-5)连通,过塞杆(3-6)与气泵管(3-3)滑动连接,驱动矩形杆(3-7)与过塞杆(3-6)固定连接,驱动矩形杆(3-7)与往复滑杆(3-8)固定连接,驱动齿条(3-9)与往复滑杆(3-8)固定连接,驱动半齿轮(3-10)与侧壁支架一(3-11)转动连接,侧壁支架一(3-11)与上盖(3-4)固定连接,上端矩形框(3-12)与上盖(3-4)固定连接,固定直杆一(3-16)、柱形滑杆一(3-19)与上端矩形框(3-12)固定连接,闭合矩形框一(3-13)、闭合矩形框二(3-14)与上端矩形框(3-12)滑动连接,铰接驱动杆一(3-15)、铰接驱动杆二(3-17)分别与闭合矩形框一(3-13)、闭合矩形框二(3-14)铰接连接,铰接驱动杆一(3-15)、铰接驱动杆二(3-17)与驱动滑杆一(3-18)铰接连接,驱动滑杆一(3-18)与柱形滑杆一(3-19)滑动连接,推簧二(3-33)与柱形滑杆一(3-19)套接连接,铰接滑杆a(3-20)与固定直杆一(3-16)铰接连接,铰接滑杆a(3-20)与铰接拉簧a(3-21)铰接连接,铰接拉簧a(3-21)与固定直杆一(3-16)铰接连接,铰接滑杆a(3-20)与驱动滑杆一(3-18)配合连接,下端矩形框(3-22)与上盖(3-4)固定连接并连通,闭合矩形框三(3-23)、闭合矩形框四(3-24)与下端矩形框(3-22)滑动连接,铰接驱动杆三(3-25)、铰接驱动杆四(3-26)分别与闭合矩形框三(3-23)、闭合矩形框四(3-24)铰接连接,柱形滑杆二(3-28)、固定直杆二(3-29)与下端矩形框(3-22)固定连接,推簧一(3-31)与固定直杆二(3-29)套接连接,铰接驱动杆三(3-25)、铰接驱动杆四(3-26)与驱动滑杆二(3-27)铰接连接,驱动滑杆二(3-27)与固定直杆二(3-29)滑动连接,铰接滑杆b(3-32)与固定直杆二(3-29)铰接连接,推簧一(3-31)与固定直杆二(3-29)铰接连接,推簧一(3-31)与铰接滑杆b(3-32)铰接连接,铰接滑杆b(3-32)与驱动滑杆二(3-27)配合连接,连通管一(3-1)与过滤套管(2-1)固定连接并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输设备用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组合体(4)包括离合杆一(4-1)、离合杆二(4-2)、离合杆三(4-3)、离合杆推簧(4-4)、限位凸台(4-5)、固定支架a(4-6)、手动驱动杆(4-7)、输入电机(4-8)、输入直齿一(4-9)、传动直齿一(4-10)、直齿杆(4-11)、传动外盘(4-12)、内端卡杆一(4-13)、内端卡子(4-14)、内端弹簧a(4-15)、内端直杆(4-16)、铰接连杆(4-17)、内端弹簧b(4-18)、驱动套管一(4-19)、驱动套管二(4-20)、驱动套管三(4-21),离合杆一(4-1)与离合杆二(4-2)配合连接,离合杆二(4-2)与离合杆三(4-3)滑动连接,离合杆推簧(4-4)与离合杆三(4-3)套接连接,离合杆三(4-3)与限位凸台(4-5)固定连接,传动外盘(4-12)与固定支架a(4-6)转动连接,手动驱动杆(4-7)与固定支架a(4-6)转动连接,输入电机(4-8)与固定支架a(4-6)固定连接,输入直齿一(4-9)与输入电机(4-8)固定连接,输入直齿一(4-9)与传动直齿一(4-10)啮合传动,传动直齿一(4-10)与直齿杆(4-11)固定连接,直齿杆(4-11)与固定支架a(4-6)转动连接,内端卡杆一(4-13)与传动外盘(4-12)滑动连接,内端卡杆一(4-13)与传动外盘(4-12)设置有弹簧a,传动外盘(4-12)与直齿杆(4-11)固定连接,内端卡子(4-14)与内端卡杆一(4-13)配合连接,内端卡子(4-14)与内端直杆(4-16)滑动连接,内端弹簧a(4-15)与内端直杆(4-16)套接连接,直齿杆(4-11)与内端直杆(4-16)固定连接,铰接连杆(4-17)与内端卡子(4-14)、驱动套管一(4-19)铰接连接,驱动套管一(4-19)与内端直杆(4-16)滑动连接,驱动套管二(4-20)、驱动套管三(4-21)与驱动套管一(4-19)转动连接,固定支架a(4-6)与上盖(3-4)固定连接,离合杆一(4-1)与驱动半齿轮(3-10)固定连接,手动驱动杆(4-7)与驱动套管一(4-19)配合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