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穴位敷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穴位敷贴药饼的制作模具。
背景技术: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甚至唾液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醋、米饭、枣泥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散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穴位敷贴中使用的药饼则需要使用特定的模具来制造。
当前的药饼制造模具在将带有糊状膏药的药饼承载件放到模座上后,需要在糊状膏药上覆盖一张油面贴纸,且油面贴纸的边缘需要与药饼承载件的边缘相对齐,这就需要人们耗费大量的时间,严重影响了实际的生产效率,因此,我们提出穴位敷贴药饼的制作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穴位敷贴药饼的制作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穴位敷贴药饼的制作模具,包括模座,所述模座的顶部设置有模具主体,且模座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模座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收纳槽,且收纳槽的内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收纳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安装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模座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两个弧形引导件,两个所述弧形引导件相对立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倾斜面,所述模座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两个拨起槽,两个所述弧形引导件之间设置有药饼承载件与油面贴纸,所述药饼承载件的上表面设置有药饼主体,所述模具主体的底端外表面开设有圆形孔,且圆形孔的内顶壁贯穿有套筒,所述圆形孔的内部设置有挤压模,所述套筒的内部贯穿有挤压杆,且挤压杆上焊接连接有限位挡片,所述挤压杆上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支撑台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的顶部固定有连接块。
优选的,两个所述弧形引导件对称分布在模座中轴线的两侧,所述药饼承载件位于油面贴纸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挤压杆的底部与挤压模焊接连接,所述复位弹簧位于限位挡片与模具主体之间。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与连接板焊接连接,且连接板的厚度小于收纳槽的槽深。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二螺栓与模座相连接,所述弧形引导件通过第一螺栓与模座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药饼承载件的底端外表面与模座的上端外表面相接触,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挡片与模具主体相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安装孔、第一螺栓、弧形引导件和倾斜面,利用弧形引导件的内弧面,使得人们能够将油面贴纸快速精准的覆盖到带有药饼主体的药饼承载件的上方,从而加快了穴位敷贴药饼的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连接板、第二螺栓、拨起槽、滑槽、滑动件和连接块,通过移动模座的位置,使得产品可以移出模具主体的正下方,从而方便了产品的取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显著加快了穴位敷贴药饼的生产效率,满足了实际的需求,同时方便人们快速取出产品,实际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穴位敷贴药饼的制作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穴位敷贴药饼的制作模具的弧形引导件的俯视图。
图中:1模座、2模具主体、3支撑台、4收纳槽、5安装孔、6连接板、7第一螺栓、8第二螺栓、9弧形引导件、10倾斜面、11拨起槽、12药饼承载件、13油面贴纸、14药饼主体、15圆形孔、16套筒、17挤压模、18挤压杆、19限位挡片、20复位弹簧、21滑槽、22滑动件、23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穴位敷贴药饼的制作模具,包括模座1,模座1的顶部设置有模具主体2,且模座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台3,模座1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收纳槽4,且收纳槽4的内表面开设有安装孔5,收纳槽4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6,且连接板6上设置有第二螺栓8,安装孔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栓7,模座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两个弧形引导件9,两个弧形引导件9相对立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倾斜面10,模座1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两个拨起槽11,两个弧形引导件9之间设置有药饼承载件12与油面贴纸13,药饼承载件12的上表面设置有药饼主体14,模具主体2的底端外表面开设有圆形孔15,且圆形孔15的内顶壁贯穿有套筒16,圆形孔15的内部设置有挤压模17,套筒16的内部贯穿有挤压杆18,且挤压杆18上焊接连接有限位挡片19,挤压杆18上套接有复位弹簧20,支撑台3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滑槽21,且滑槽2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动件22,滑动件22的顶部固定有连接块23。
两个弧形引导件9对称分布在模座1中轴线的两侧,药饼承载件12位于油面贴纸13的正下方,挤压杆18的底部与挤压模17焊接连接,复位弹簧20位于限位挡片19与模具主体2之间,连接块23与连接板6焊接连接,且连接板6的厚度小于收纳槽4的槽深,连接板6通过第二螺栓8与模座1相连接,弧形引导件9通过第一螺栓7与模座1相连接,药饼承载件12的底端外表面与模座1的上端外表面相接触,复位弹簧20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挡片19与模具主体2相固定。
工作原理:在不使用该模具的情况下,模具主体2悬于模座1的正上方,且模具主体2的底端所在水平面的高度高于弧形引导件9顶端所在水平面的高度,当需要使用模座1时,首先,在模座1上施加向右的拉力,由于滑动件22与连接块23固定连接,连接块23与连接板6焊接连接,而连接板6又通过第二螺栓8与模座1相连接,因此,当拉力大于滑动件22与滑槽21之间的摩擦力时,滑动件22就会沿着滑槽21向右移动,即模座1向右移动,使得模座1从模具主体2的正下方移出,然后将放置有药饼主体14的药饼承载件12放入到两个弧形引导件9之间,然后在药饼主体14上覆盖上油面贴纸13,在次过程中,由于倾斜面10的存在,油面贴纸13的边缘与药饼承载件12的边缘会自动对准,然后再向左推动模座1,使得位于左侧的滑动件22紧紧抵在滑槽21的侧壁面上,即模座1重新位于模具主体2的正下方,然后再推动挤压杆18向下移动,模具主体2的底面会首先与油面贴纸13相接触,并将油面贴纸13紧紧挤压到药饼承载件12上,然后挤压模17再沿着圆形孔15向下移动,直至将药饼主体14挤压成与圆形孔15相同的形状,完成后,控制模具主体2恢复到原来的高度,再次将模座1移出模具主体2的正下方,然后通过拨起槽11,利用手指向上拨动产品,再取出产品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显著加快了穴位敷贴药饼的生产效率,满足了实际的需求,同时方便人们快速取出产品,实际使用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穴位敷贴药饼的制作模具,包括模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1)的顶部设置有模具主体(2),且模座(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台(3),所述模座(1)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收纳槽(4),且收纳槽(4)的内表面开设有安装孔(5),所述收纳槽(4)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6),且连接板(6)上设置有第二螺栓(8),所述安装孔(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栓(7),所述模座(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两个弧形引导件(9),两个所述弧形引导件(9)相对立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倾斜面(10),所述模座(1)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两个拨起槽(11),两个所述弧形引导件(9)之间设置有药饼承载件(12)与油面贴纸(13),所述药饼承载件(12)的上表面设置有药饼主体(14),所述模具主体(2)的底端外表面开设有圆形孔(15),且圆形孔(15)的内顶壁贯穿有套筒(16),所述圆形孔(15)的内部设置有挤压模(17),所述套筒(16)的内部贯穿有挤压杆(18),且挤压杆(18)上焊接连接有限位挡片(19),所述挤压杆(18)上套接有复位弹簧(20),所述支撑台(3)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滑槽(21),且滑槽(2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动件(22),所述滑动件(22)的顶部固定有连接块(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敷贴药饼的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弧形引导件(9)对称分布在模座(1)中轴线的两侧,所述药饼承载件(12)位于油面贴纸(13)的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敷贴药饼的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杆(18)的底部与挤压模(17)焊接连接,所述复位弹簧(20)位于限位挡片(19)与模具主体(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敷贴药饼的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3)与连接板(6)焊接连接,且连接板(6)的厚度小于收纳槽(4)的槽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敷贴药饼的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通过第二螺栓(8)与模座(1)相连接,所述弧形引导件(9)通过第一螺栓(7)与模座(1)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敷贴药饼的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药饼承载件(12)的底端外表面与模座(1)的上端外表面相接触,所述复位弹簧(20)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挡片(19)与模具主体(2)相固定。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