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滤芯组件和净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7


本发明属于净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滤芯组件和净水系统。



背景技术:

滤芯集成技术是一个很好地实现净水机小体积的途径,复合滤芯的优点是一颗滤芯即可替代传统净水机多级滤芯发挥净化功能,降低了整体体积和换芯频率。目前行业内对集成化滤芯采用的技术方案:双层或多层嵌套滤芯,即先从外层ro膜过滤后再通过中心管孔进入内层滤材,进行二次过滤,都是以中心管为中心进行裹膜设计。但现有方案中,中心管只是其中过水作用,无法对水进行再次过滤,过滤效果不佳,而且体积较大。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复合滤芯中采用中心管对ro膜进行裹膜,而由于中心管的设置会导致滤芯整体体积较大、且过滤效果未有得到提高,因此本发明研究设计出一种复合滤芯组件和净水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复合滤芯中采用中心管对ro膜进行裹膜,而由于中心管的设置会导致滤芯整体体积较大、且过滤效果未有得到提高等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复合滤芯组件和净水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滤芯组件,其包括:

精细处理滤芯和电解装置,所述精细处理滤芯为卷式膜、卷绕设置在所述电解装置上,所述电解装置能够对流经其中的流体进行杀菌和过滤的作用。

优选地,

所述电解装置包括阴极和阳极:所述阴极为筒状结构,所述阳极为柱状结构且设置于所述阴极的内部,所述阴极和所述阳极之间形成为电解腔;或者所述阳极为筒状结构,所述阴极为柱状结构且设置于所述阴极的内部,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形成为电解腔。

优选地,

当所述阴极为筒状结构,所述阳极为柱状结构且设置于所述阴极的内部时,所述精细处理滤芯卷绕设置在所述阴极的外周上;或者当所述阳极为筒状结构,所述阴极为柱状结构且设置于所述阴极的内部时,所述精细处理滤芯卷绕设置在所述阳极的外周上。

优选地,

还包括外壳,所述精细处理滤芯和所述电解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精细处理滤芯和所述外壳之间具有允许流体流通的第一间隙通道,流体通过所述第一间隙通道后、再经过所述精细处理滤芯过滤后进入所述电解装置中被电解过滤。

优选地,

所述精细处理滤芯的轴向上端设置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位于所述外壳内部且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通道,所述第二间隙通道与所述第一间隙通道连通;所述精细处理滤芯的轴向下端设置有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和所述外壳之间形成第一腔,所述精细处理滤芯和所述电解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腔内。

优选地,

在所述第一腔的上方还具有第二腔,所述第二腔中设置有预处理滤芯,所述预处理滤芯包括第一级预处理滤芯和第二级预处理滤芯,所述预处理滤芯下端设置有第三端盖,所述第三端盖上开设有第一流通孔,所述第一流通孔一端与所述预处理滤芯连通、另一端能够与所述精细处理滤芯连通。

优选地,

所述第一级预处理滤芯的材质为pp棉,所述第二级预处理滤芯的材质为活性炭。

优选地,

在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之间还设置有第三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一端连通所述第三腔、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外壳外部的第二流通孔。

优选地,

所述第二端盖的下方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为第四腔,且在所述第四腔中设置有超滤滤芯,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有第三流通孔,所述外壳上且位于所述超滤滤芯的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第四流通孔。

优选地,

所述外壳的内部还形成有第五腔,所述第五腔位于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三腔和所述第四腔的共同水平方向的一侧,且所述第五腔底部设置有原水进口,所述第五腔的上部与所述第二腔连通地设置有第五流通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净水系统,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合滤芯组件和净水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电解装置,并将精细处理滤芯卷绕设置在电解装置,通过电解装置的电解作用对流体进行杀菌的过滤作用,相对于原有ro膜卷绕设置在中心管上的方案而言有效地将中心管替换成了电解装置,能够对ro膜进行卷绕裹膜和固定的同时还能对流体(水)起到净化过滤的作用,过滤和杀菌作用更佳,不仅能够减小滤芯的整体体积,还能够有效增强过滤和净化的效果,且相对于常规的采用碳棒等过滤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强对水的电解作用,提高过滤效果和减小滤芯整体体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复合滤芯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精细处理滤芯;2、电解装置;21、阴极;22、阳极;23、电解腔;3、外壳;41、第一端盖;42、第二端盖;43、第三端盖;51、第一流通孔;52、第二流通孔;53、第三流通孔;54、第四流通孔;55、第五流通孔;56、原水进口;61、第一腔;62、第二腔;63、第三腔;64、第四腔;65、第五腔;7、预处理滤芯;71、第一级预处理滤芯;72、第二级预处理滤芯;8、超滤滤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滤芯组件,其包括:

精细处理滤芯1和电解装置2,所述精细处理滤芯1为卷式膜、卷绕设置在所述电解装置2上,所述电解装置2能够对流经其中的流体进行杀菌和过滤的作用。本发明通过设置电解装置,并将精细处理滤芯卷绕设置在电解装置,通过电解装置的电解作用对流体进行杀菌的过滤作用,相对于原有ro膜卷绕设置在中心管上的方案而言有效地将中心管替换成了电解装置,能够对ro膜进行卷绕裹膜和固定的同时还能对流体(水)起到净化过滤的作用,过滤和杀菌作用更佳,不仅能够减小滤芯的整体体积,还能够有效增强过滤和净化的效果,且相对于常规的采用碳棒等过滤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强对水的电解作用,提高过滤效果和减小滤芯整体体积。

优选地,

所述电解装置2包括阴极21和阳极22:所述阴极21为筒状结构,所述阳极22为柱状结构且设置于所述阴极21的内部,所述阴极21和所述阳极22之间形成为电解腔23;或者所述阳极22为筒状结构,所述阴极21为柱状结构且设置于所述阴极21的内部,所述阳极22和所述阴极21之间形成为电解腔23;和/或,所述卷式膜为ro膜。这是本发明的电解装置的优选结构形式,即阴极位于阳极外侧和阳极位于阴极外侧这样两种不同的结构形式,能够使得ro膜缠绕在位于外侧的极上,使得能够对ro膜起到固定作用的同时还能对水进行过滤净化,在过滤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减小了滤芯整体体积,在整体体积相同的情况下提高了过滤效果。

电解过滤部分:阳极22置于两个阴极21的中部,阳极22及阴极21之间形成电解腔23。阳极22呈圆柱状,而阴极21呈柱状,此时电解腔23呈环状,水进入电解腔23内可电解过滤;当然也可以将阴极置于两个阳极的中部。阳极22和阴极21与复合滤芯本体外的电源(图未示)进行连接,通电即可进行工作。

优选地,

当所述阴极21为筒状结构,所述阳极22为柱状结构且设置于所述阴极21的内部时,所述精细处理滤芯1卷绕设置在所述阴极21的外周上;或者当所述阳极22为筒状结构,所述阴极21为柱状结构且设置于所述阴极21的内部时,所述精细处理滤芯1卷绕设置在所述阳极22的外周上。这是本发明进一步的ro膜缠绕在位于外侧的极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分别均能使得对ro膜起到固定作用的同时还能对水进行过滤净化,在过滤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减小了滤芯整体体积,在整体体积相同的情况下提高了过滤效果。

优选地,

还包括外壳3,所述精细处理滤芯1和所述电解装置2设置于所述外壳3内部,所述精细处理滤芯1和所述外壳3之间具有允许流体流通的第一间隙通道,流体通过所述第一间隙通道后、再经过所述精细处理滤芯1过滤后进入所述电解装置2中被电解过滤。通过第一间隙通道能够形成容纳水流过的空间,使得水从外壳内壁处的第一间隙通道先流入ro膜,再向内进入电解装置,形成有效的多级过滤的效果,提高净化能力。

优选地,

所述精细处理滤芯1的轴向上端设置有第一端盖41,所述第一端盖41位于所述外壳3内部且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通道,所述第二间隙通道与所述第一间隙通道连通;所述精细处理滤芯1的轴向下端设置有第二端盖42,所述第一端盖41、所述第二端盖42和所述外壳3之间形成第一腔61,所述精细处理滤芯1和所述电解装置2位于所述第一腔61内。通过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设置能够形成容置精细处理滤芯和电解装置的第一腔,且通过第一端盖的径向外侧边缘的第二间隙通道的设置使得流体通过径向外侧缝隙向下先流入ro膜过滤再进入电解装置中过滤,形成多级过滤的形式,提高过滤效果。

从前置过滤组件出来的水通过进水端盖(第一端盖41)时并进入电解腔23,复合滤芯外界的空气同步从空气通孔(第二流通孔52)进入,在文丘里管作用和外界压力作用下,会对进入ro膜前的水有加速效果,使得电解更加充分,过滤杀菌效果更佳;

从前置过滤部件(预处理滤芯)出来的水通过第二间隙通道和第一间隙通道进入精细处理滤芯中、进一步水进入电解腔内,在电解腔完成充分电解后水从出水孔(第三流通孔53)出来,并进入超滤滤芯8再次过滤,使得供用户饮用的水口感更佳。

优选地,

在所述第一腔61的上方还具有第二腔62,所述第二腔62中设置有预处理滤芯7,所述预处理滤芯7包括第一级预处理滤芯71和第二级预处理滤芯72,所述预处理滤芯7下端设置有第三端盖43,所述第三端盖43上开设有第一流通孔51,所述第一流通孔51一端与所述预处理滤芯7连通、另一端能够与所述精细处理滤芯1连通。通过第二腔的设置能够容纳预处理滤芯,通过预处理滤芯能够对进入精细处理滤芯前的水起到预处理的作用,能够过滤掉泥沙等大颗粒物质,以及除掉氟等有害物质,第一流通孔的设置能够使得预处理滤芯过滤出来的水进入精细滤芯和电解装置中被进一步过滤,第三端盖形成第二腔的结构。

优选地,

所述第一级预处理滤芯71的材质为pp棉,所述第二级预处理滤芯72的材质为活性炭。通过pp棉能够过滤出泥沙等大颗粒杂质,活性炭能够吸附余氯等有害物质。

优选地,

在所述第一腔61和所述第二腔62之间还设置有第三腔63,所述外壳3上设置有一端连通所述第三腔63、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外壳3外部的第二流通孔52。通过第三腔和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流通孔的设置能够从外界引入空气压力,提高水在滤芯内部的流动速度和压力,使得流体流入精细滤芯的速度得到提高,提高过滤效果。

优选地,

所述第二端盖42的下方与所述外壳3之间形成为第四腔64,且在所述第四腔64中设置有超滤滤芯8,所述第二端盖42上设置有第三流通孔53,所述外壳3上且位于所述超滤滤芯8的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第四流通孔54。通过第四腔的设置能够容纳超滤滤芯,通过超滤滤芯能够进一步起到除菌的作用,提高过滤效果,第四流通孔能够将过滤出的纯水导出。

优选地,

所述外壳3的内部还形成有第五腔65,所述第五腔65位于所述第一腔61、所述第二腔62、所述第三腔63和所述第四腔64的共同水平方向的一侧,且所述第五腔65底部设置有原水进口56,所述第五腔65的上部与所述第二腔62连通地设置有第五流通孔55。通过在轴向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第二腔、第三腔、第一腔和第四腔的横向设置的第五腔,能够形成原水进水的通道,将原水由下至上导入第二腔中,进入预处理滤芯中进行预过滤作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净水系统,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

本发明的复合滤芯包括前置过滤部件(预处理滤芯)、电解过滤部分、超滤过滤部件。卷式膜缠绕在相对设置的两侧阴级的外周;并利用进水端盖(即第一端盖)实现卷式膜元件密封阴极,同时两侧阴极及中间的阳极可共同支撑精细过滤部件(ro膜);

从前置过滤组件出来的水通过进水端盖(第一端盖41)时并进入电解腔23,复合滤芯外界的空气同步从空气通孔(第二流通孔52)进入,在文丘里管作用和外界压力作用下,会对进入ro膜前的水有加速效果,使得电解更加充分,过滤杀菌效果更佳;

电解过滤部分:阳极22置于两个阴极21的中部,阳极22及阴极21之间形成电解腔23。阳极22呈圆柱状,而阴极21呈柱状,此时电解腔23呈环状,水进入电解腔23内可电解过滤;当然也可以将阴极置于两个阳极的中部。阳极22和阴极21与复合滤芯本体外的电源(图未示)进行连接,通电即可进行工作。

从前置过滤部件(预处理滤芯)出来的水通过第二间隙通道和第一间隙通道进入精细处理滤芯中、进一步水进入电解腔内,在电解腔完成充分电解后水从出水孔(第三流通孔53)出来,并进入超滤滤芯8再次过滤,使得供用户饮用的水口感更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精细处理滤芯(1)和电解装置(2),所述精细处理滤芯(1)为卷式膜、卷绕设置在所述电解装置(2)上,所述电解装置(2)能够对流经其中的流体进行杀菌和过滤的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解装置(2)包括阴极(21)和阳极(22):所述阴极(21)为筒状结构,所述阳极(22)为柱状结构且设置于所述阴极(21)的内部,所述阴极(21)和所述阳极(22)之间形成为电解腔(23);或者所述阳极(22)为筒状结构,所述阴极(21)为柱状结构且设置于所述阴极(21)的内部,所述阳极(22)和所述阴极(21)之间形成为电解腔(23);和/或,所述卷式膜为ro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阴极(21)为筒状结构,所述阳极(22)为柱状结构且设置于所述阴极(21)的内部时,所述精细处理滤芯(1)卷绕设置在所述阴极(21)的外周上;或者当所述阳极(22)为筒状结构,所述阴极(21)为柱状结构且设置于所述阴极(21)的内部时,所述精细处理滤芯(1)卷绕设置在所述阳极(22)的外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外壳(3),所述精细处理滤芯(1)和所述电解装置(2)设置于所述外壳(3)内部,所述精细处理滤芯(1)和所述外壳(3)之间具有允许流体流通的第一间隙通道,流体通过所述第一间隙通道后、再经过所述精细处理滤芯(1)过滤后进入所述电解装置(2)中被电解过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精细处理滤芯(1)的轴向上端设置有第一端盖(41),所述第一端盖(41)位于所述外壳(3)内部且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通道,所述第二间隙通道与所述第一间隙通道连通;所述精细处理滤芯(1)的轴向下端设置有第二端盖(42),所述第一端盖(41)、所述第二端盖(42)和所述外壳(3)之间形成第一腔(61),所述精细处理滤芯(1)和所述电解装置(2)位于所述第一腔(6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腔(61)的上方还具有第二腔(62),所述第二腔(62)中设置有预处理滤芯(7),所述预处理滤芯(7)包括第一级预处理滤芯(71)和第二级预处理滤芯(72),所述预处理滤芯(7)下端设置有第三端盖(43),所述第三端盖(43)上开设有第一流通孔(51),所述第一流通孔(51)一端与所述预处理滤芯(7)连通、另一端能够与所述精细处理滤芯(1)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级预处理滤芯(71)的材质为pp棉,所述第二级预处理滤芯(72)的材质为活性炭。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腔(61)和所述第二腔(62)之间还设置有第三腔(63),所述外壳(3)上设置有一端连通所述第三腔(63)、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外壳(3)外部的第二流通孔(52)。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端盖(42)的下方与所述外壳(3)之间形成为第四腔(64),且在所述第四腔(64)中设置有超滤滤芯(8),所述第二端盖(42)上设置有第三流通孔(53),所述外壳(3)上且位于所述超滤滤芯(8)的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第四流通孔(5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3)的内部还形成有第五腔(65),所述第五腔(65)位于所述第一腔(61)、所述第二腔(62)、所述第三腔(63)和所述第四腔(64)的共同水平方向的一侧,且所述第五腔(65)底部设置有原水进口(56),所述第五腔(65)的上部与所述第二腔(62)连通地设置有第五流通孔(55)。

11.一种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滤芯组件和净水系统,复合滤芯组件包括精细处理滤芯(1)和电解装置(2),所述精细处理滤芯(1)为卷式膜、卷绕设置在所述电解装置(2)上,所述电解装置(2)能够对流经其中的流体进行杀菌和过滤的作用。通过本发明能够对RO膜进行卷绕裹膜和固定的同时还能对流体(水)起到净化过滤的作用,过滤和杀菌作用更佳,不仅能够减小滤芯的整体体积,还能够有效增强过滤和净化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郭琨;陈锦坚;高威;李友铃;潘丹;徐海晶;张常亮;杨素仙;申鸿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000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