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1


本发明涉及空调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窗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窗式空调器是安装于窗户、橱窗、墙壁的空调器。

通常,窗式空调器是由安装支架100和主机构成,例如cn201610518913.1窗式空调及空调拆装方法。

安装支架100具有固定架110和滑动架120,所述固定架110会设置安装孔111,从而,水平的将主机插入安装孔111,再锁紧,实现主机于安装支架100的固定。所述滑动架120与所述固定架110滑动连接,滑动方向可以是上下方向,也可以是水平方向,从而,适应窗户的规格。

布置上,主机属于一体机,具有壳体200、位于壳体200内的蒸发机构300和冷凝机构400,其中,蒸发机构300靠近室内侧设置,具有蒸发器310、第一风机320和室内换气道,冷凝机构400则靠近室外侧,具有压缩机410、冷凝器430、第二风机420和室外换气道。

在壳体200上,还会设置防脱凸边230,使得主机的外轮廓大于安装孔111的孔径,从而,避免主机从安装孔111脱落至室外。

在壳体200上,还会设置过滤网板340,过滤网板340对室内换气道进行过滤,以减少空气中的颗粒和粉尘。

然而,由于壳体200内同时设置了蒸发机构300和冷凝机构400,扩大了壳体200所围成的空腔的体积,使得壳体200的强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窗式空调器,能够提高壳体的强度,减少壳体的变形。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窗式空调器,包括:主机,具有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蒸发机构和冷凝机构;分隔板,用于配合所述壳体水平分隔所述蒸发机构和所述冷凝机构。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窗式空调器通过设置分隔板,从而,一方面,将蒸发机构和冷凝机构分隔,减少朝室内传递的粉尘和噪音,另一方面,分隔板的边缘会与壳体的内壁进行插接、卡接等方式连接,或者,直接抵接,从而,从壳体的内侧对壳体进行支撑,在较少改变壳体结构的情况下,增加壳体的强度,减少壳体的变形,使得主机牢靠的固定。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有容置所述分隔板边缘的限位槽。

有益的是:本发明的一种窗式空调器通过设置限位槽,从而,使得分隔板与壳体以插接方式连接,简化安装方式,降低生产和组装的成本。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形成有防脱凸边,所述防脱凸边的内部形成所述限位槽。

有益的是:本发明的一种窗式空调器通过设置防脱凸边,使防脱凸边的内部形成所述限位槽,从而,一方面,利用防脱凸边防止主机脱落,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防脱凸边,不需要在壳体上额外设置与限位槽对应的凸起,简化结构,方便壳体的制造。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优选的,所述分隔板靠近所述蒸发机构一侧用于形成所述蒸发机构的室内换气道。

有益的是:本发明的一种窗式空调器通过所述分隔板靠近所述蒸发机构一侧用于形成所述蒸发机构的室内换气道,从而,增加分隔板的功能,使得蒸发机构和冷凝机构可以设置的更近,进而,使空调器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优选的,所述分隔板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分隔板靠近所述蒸发机构一侧,所述底板用于配合形成所述蒸发机构的室内换气道。

有益的是:本发明的一种窗式空调器通过在分隔板的底部设置底板,一方面,可以简化形成室内换气道的结构设计,另一方面,提高分隔板自身的强度,再者,延长底板的底部与壳体之间的冷凝水回流通道的长度,减少乃至避免吸入室外空气。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优选的,所述壳体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室内换气口,两个所述室内换气口连通所述分隔板靠近所述蒸发机构一侧的空间。

有益的是:由于分隔板靠近所述蒸发机构的一侧参与形成室内换气道,因而,壳体可以设置与窗户平行的室内换气口,并且,可以在壳体的两个相对侧面设置,增加了室内换气口的数量,增加了室内换气道的横截面积,减少空气流动的阻力,有利于室内空气的换热。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优选的,所述蒸发机构具有蒸发器和第一风机,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分隔板之间,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分隔板之间用于形成所述蒸发机构的室内换气道。

有益的是:本发明的一种窗式空调器通过使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分隔板之间,从而,一方面,使得蒸发器靠近所述冷凝机构设置,缩短制冷剂的管路长度,降低成本,同时,还缩短冷凝水朝室外流动的路径,方便将冷凝水排出。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优选的,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分隔板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板,所述壳体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用于所述过滤网板的拆装。

有益的是:本发明的一种窗式空调器通过在壳体设置插槽,使过滤网板进出插槽来完成拆装,省去了传统空调中的可转动的盖罩,降低空调器的重量,降低空调器的成本,同时,使空调器的外形简洁,更加美观大方。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优选的,所述过滤网板由网格框体和位于所述网格框体内的过滤网构成。

有益的是:所述过滤网板由网格框体和位于所述网格框体内的过滤网构成,既保证了过滤功能,还可以增加过滤网板的强度,方便插装。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优选的,所述过滤网板的厚度方向设置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设置于所述过滤网板的边缘,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置所述手持部的凹位。

有益的是:本发明的一种窗式空调器通过在过滤网板设置手持部,从而,方便人手操作过滤网板进行拆装,而设置凹位,避免手持部朝壳体外侧突出,不影响空调器的轮廓外形。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优选的,所述分隔板靠近所述冷凝机构一侧用于形成容置所述冷凝机构的压缩机的避让部。

有益的是:本发明的一种窗式空调器通过使所述分隔板靠近所述冷凝机构一侧用于形成容置所述冷凝机构的压缩机的避让部,从而,使得蒸发机构和冷凝机构更加靠近,进而,使得空调器更加紧凑,占用空间更小。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优选的,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和所述第二半壳沿上下方向或沿左右方向配合形成容置所述蒸发机构和所述冷凝机构的安装腔。

有益的是:本发明的一种窗式空调器通过使壳体具有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从而,一方面,减少壳体的零件数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降低零件之间装配松动的风险,提高壳体的整体强度,减少变形,另一方面,使所述第一半壳和所述第二半壳沿上下方向或沿左右方向配合形成容置所述蒸发机构和所述冷凝机构的安装腔,从而,避免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通过室内和室外的界限进行划分,既方便在壳体上设置室内换气口、室外换气口以及相应的隔板,还方便空调器的组装和保养。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还是有底盘,所述底壳上设置所述蒸发机构、所述冷凝机构和所述分隔板。

有益的是:本发明的一种窗式空调器通过设置底盘,从而,避免蒸发机构、冷凝机构和分隔板直接安装在壳体上,从而,一方面,降低壳体的设计难度,方便壳体外表面满足外观造型需要,另一方面,简化蒸发机构、冷凝机构和分隔板的安装,同时,方便冷凝水流路的布置,降低冷凝水渗漏的风险。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优选的,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主机的安装孔,所述主机的底部和所述安装孔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导轨结构。

有益的是:本发明的一种窗式空调器通过在所述主机的底部和所述安装孔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导轨结构,从而,在安装或拆卸主机时,导轨结构将主机撑起,使得所述主机的底部与所述安装孔的底部脱离,减少接触,降低主机受损的风险。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优选的,所述导轨结构具有位于所述主机的导轨槽、位于所述安装支架的支撑轮。

有益的是:本发明的一种窗式空调器通过使导轨结构为导轨槽和支撑轮,从而,进一步减少拆装主机的阻力,同时,减少导轨结构的磨损。

同时,使得导轨槽位于主机,使支撑轮位于安装支架,对主机影响小,还方便制造和组装。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优选的,所述支撑轮和导轨槽位于所述安装支架靠近室外一侧。

有益的是:当主机与安装支架固定后,支撑轮和导轨槽位于室外,而且,不被室内直接看见,不影响空调器的室内外观。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优选的,所述导轨槽靠近室内的一端设置有容置所述支撑轮的凹部。

有益的是:设置有凹部,从而,一方面,可以通过支撑轮进入凹部来确认主机安装到位,另一方面,当安装到位后,主机不能随意滑动,方便进行剩余安装工作。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插板,所述插板与所主机的顶部卡接限位。

有益的是:通过利用插板升降,实现对主机的限位和解除限位,进而,通过插板、凹部、防脱凸边实现主机的固定,避免在主机和安装支架之间直接使用螺栓,简化主机的安装固定,同时,不增加主机的外尺寸。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优选的,所述壳体设置有凸部,所述凸部设置于所述防脱凸边靠近室外一侧,所述凸部与所述防脱凸部之间用于容置所述插板。

有益的是:利用凸部与插板配合,可以方便的限制主机朝室内移动,进而,牢靠的限位。

而且,在壳体上设置凸部,易于制造,并且,不影响壳体的内部结构。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优选的,所述底盘的底面设置所述导轨槽,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置支撑轮通过的连通槽。

有益的是:将导轨槽设置在底盘,避免在壳体上设置导轨槽,从而,降低壳体的设计和制造难度。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优选的,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和所述第二半壳沿左右方向配合形成容置所述蒸发机构和所述冷凝机构的安装腔。

有益的是:也即是说,所述第一半壳和所述第二半壳的分界处,使所述第一半壳或所述第二半壳具有缺口,就可以利用缺口来形成连通槽,进一步的降低制造难度。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具有固定架和滑动架,所述固定架设置所述安装孔,所述滑动架具有两条滑轨、将两条所述滑轨连接的连杆,两个所述滑轨远离所述连杆的一端插入所述固定架内,所述滑轨具有固定在一起的金属外壳和塑料内芯,所述塑料内芯与所述连杆连接。

有益的是:通过使滑轨由金属外壳和塑料内芯构成,从而,一方面,使用金属外壳,获得金属的外观质感,避免外观质量受影响,另一方面,使用塑料内芯,降低重量,降低制作成本。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优选的,所述连杆和所述固定架之间设置有可伸缩的波纹状胶皮,所述波纹状胶皮设置于两个所述滑轨之间,所述波纹状胶皮的两端与所述连杆和所述固定架连接固定,所述金属外壳呈半包围设置,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塑料内芯配合形成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容置所述波纹状胶皮的边缘。

有益的是:使金属外壳为半包围设置,可以降低金属外壳的制作难度,方便以低成本的钣金工艺生产制造。

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塑料内芯配合形成定位槽,使所述定位槽用于容置所述波纹状胶皮的边缘,一方面,可以加强室内和室外的分隔,减少粉尘、噪音进入,另一方面,降低摩擦强度,减少磨损。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和所述滑动架之间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用于使所述滑动架与所述固定架固定或松开。

有益的是:当滑动架和固定架分别与窗户固定后,用锁紧组件将滑动架与固定架固定,可以避免滑动架和固定架相对活动,满足使用需要,同时,当锁紧组件松开时,滑动架与固定架可以相对移动,满足开窗、拆卸等需要。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优选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螺栓、容置所述锁紧螺栓贯穿的穿孔、与所述锁紧螺栓螺纹连接的悬臂,所述悬臂位于所述固定架内,所述悬臂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固定,所述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金属外壳的内表面抵接。

有益的是:使用螺栓,可以方便的使悬臂产生变形,进而,悬臂将金属外壳与固定架压紧固定,同时,所述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金属外壳的内表面抵接,还不影响金属外壳的造型,同时,也不影响金属外壳的外观。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优选的,所述悬臂设置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的内侧用于抵接所述金属外壳。

有益的是:设置弯曲部来抵接金属外壳,可以确保金属外壳卡入弯曲部内侧,避免松脱,确保锁紧组件能够有效锁紧,同时,使悬臂具有较大的变形空间,不易折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安装支架的剖切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安装支架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壳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图1的剖切示意图;

图6为图1主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图6中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安装支架、110-固定架、111-安装孔、112-支撑轮、113-插板、120-滑动架、121-滑轨、122-金属外壳、123-塑料内芯、130-锁紧组件、131-锁紧螺栓、132-悬臂、133-弯曲部;

200-壳体、210-第一半壳、220-第二半壳、230-防脱凸边、240-插槽、241-凹位、250-限位槽;

300-蒸发机构、310-蒸发器、320-第一风机、330-室内换气口、340-过滤网板、341-手持部。

400-冷凝机构、410-压缩机、420-第二风机、430-冷凝器;

500-分隔板、510-底板、520-避让部;

600-底盘、610-导轨槽、620-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提供一种窗式空调器,准确的说,是一种立式的窗式空调器,即,空调器的高度尺寸大于空调器的宽度尺寸,空调器的宽度尺寸为空调器沿水平方向并且与窗户平行的规格尺寸。

结构上,窗式空调器由主机和安装支架100组成。

其中,安装支架100具有固定架110和滑动架120,所述固定架110会设置安装孔111,从而,水平的将主机插入安装孔111,再锁紧,实现主机于安装支架100的固定。

具体的,所述滑动架120具有两条滑轨121、将两条所述滑轨121连接的连杆,两个所述滑轨121远离所述连杆的一端插入所述固定架110内,从而,所述滑动架120与所述固定架110滑动连接。

图示的,所述滑动架120相对所述固定架110的滑动方向是上下方向,从而,适应窗户的高度规格。

如图2所示,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使所述滑轨121具有固定在一起的金属外壳122和塑料内芯123,所述塑料内芯123与所述连杆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使滑轨121由金属外壳122和塑料内芯123构成,从而,一方面,使用金属外壳122,获得金属的外观质感,避免外观质量受影响,另一方面,使用塑料内芯123,降低重量,降低制作成本。

如图1所示,所述连杆和所述固定架110之间设置有可伸缩的波纹状胶皮,所述波纹状胶皮设置于两个所述滑轨121之间,所述波纹状胶皮的两端与所述连杆和所述固定架110连接固定。

从而,当固定架110和滑动架120相对调节时,波纹状胶皮伸缩,弥补距离变化。

如图2所示,所述金属外壳122呈半包围设置,所述金属外壳122和所述塑料内芯123配合形成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容置所述波纹状胶皮的边缘。

在本实施例中,使金属外壳122为半包围设置,可以降低金属外壳122的制作难度,方便以低成本的钣金工艺生产制造。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外壳122和所述塑料内芯123配合形成定位槽,同时,使所述定位槽用于容置所述波纹状胶皮的边缘,一方面,可以加强室内和室外的分隔,减少粉尘、噪音进入,另一方面,塑料内芯123与波纹状胶皮摩擦,降低摩擦强度,减少磨损。

为满足使用需要,可以使所述固定架110和所述滑动架120之间设置有锁紧组件130,所述锁紧组件130用于使所述滑动架120与所述固定架110固定或松开。

也即,当滑动架120和固定架110分别与窗户固定后,用锁紧组件130将滑动架120与固定架110固定,可以避免滑动架120和固定架110相对活动,满足使用需要。

同时,当锁紧组件130松开时,滑动架120与固定架110可以相对移动,满足开窗、拆卸等需要。

如图2所示,提供锁紧组件130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具体的,所述锁紧组件130包括锁紧螺栓131、容置所述锁紧螺栓131贯穿的穿孔、与所述锁紧螺栓131螺纹连接的悬臂132,所述悬臂132位于所述固定架110内,所述悬臂13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110优选焊接固定,所述悬臂132的另一端与所述金属外壳122的内表面抵接。

也即,旋转锁紧螺栓131,使锁紧螺栓131通过螺纹传动来带动悬臂132摆动,进而,悬臂132的末端将金属外壳122与固定架110挤压在一起,完成锁紧固定。

当然,也可以在穿孔处设置螺纹,具有相同的效果。

当然,也可以直接在穿孔处设置螺纹,使锁紧螺栓131的末端直接抵接金属外壳122来实现锁紧。

特别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悬臂132的另一端与所述金属外壳122的内表面抵接,还不影响金属外壳122的造型,同时,也不影响金属外壳122的外观,具体的,是指,金属外壳122的外表面平整,不需要与悬臂132对应,不改变造型,而金属外壳122的内表面接触悬臂132,接触位置不可见,不影响外观。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可以使所述悬臂132设置有弯曲部133,所述弯曲部133的内侧用于抵接所述金属外壳122。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弯曲部133来抵接金属外壳122,可以确保金属外壳122卡入弯曲部133内侧,避免松脱,确保锁紧组件130能够有效锁紧,同时,使悬臂132具有较大的变形空间,不易折断。

为方便主机与安装支架100,也即,为方便主机与固定架110的安装,所述主机的底部和所述安装孔111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导轨结构,从而,在安装或拆卸主机时,导轨结构将主机撑起,使得所述主机的底部与所述安装孔111的底部脱离,减少接触,降低主机受损的风险。

导轨结构可以由导轨槽610、位于导轨槽610内的滑块构成,也可以是由长条导轨和滑槽构成,但容易产生噪音,使用中磨损也大。

为了优化结构,提供导轨结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使所述导轨结构具有位于所述主机的导轨槽610、位于所述安装支架100的支撑轮112,支撑轮112可见于图3和图5,导轨槽610可见于图5。

也就是说,使主机的导轨槽610搭接在支撑轮112上,然后,可以无阻力的推拉主机,而且,减少导轨结构的磨损。

同时,使得导轨槽610位于主机,对主机影响小,方便制造,而使支撑轮112位于安装支架100,不增加安装支架100沿垂直于窗户方向的尺寸,而且,组装十分方便。

如图3、图5所示,可以使所述支撑轮112和导轨槽610位于所述安装支架100靠近室外一侧。

因而,当主机与安装支架100固定后,支撑轮112和导轨槽610位于室外,而且,不被室内直接看见,不影响空调器的室内外观。

如图5所示,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轨槽610靠近室内的一端设置有容置所述支撑轮112的凹部620。

设置有凹部620,从而,一方面,可以通过支撑轮112进入凹部620来确认主机安装到位,另一方面,当安装到位后,主机不能随意滑动,方便进行剩余安装工作。

对于主机,如图1、图5和图6所示,主机具有壳体200、位于壳体200内的蒸发机构300、冷凝机构400和底盘600,其中,底盘600位于壳体200的底部,蒸发机构300和冷凝机构400安装在底盘600上。

设置了底盘600,可以避免蒸发机构300、冷凝机构400和分隔板500直接安装在壳体200上,从而,一方面,降低壳体200的设计难度,方便壳体200外表面满足外观造型需要,另一方面,简化蒸发机构300、冷凝机构400和分隔板500的安装,同时,方便冷凝水流路的布置,降低冷凝水渗漏的风险。

对于主机上如何设置导轨槽610,可以使导轨槽610直接布置在壳体200上。

如图5和图8所示,也可以使所述底盘600的底面设置所述导轨槽610,所述壳体200设置有容置支撑轮112通过的连通槽。

将导轨槽610设置在底盘600,避免在壳体200上设置导轨槽610,从而,降低壳体200的设计和制造难度,为壳体200的造型设计提供方便。

如图1所示,可以使所述壳体200具有第一半壳210和第二半壳220,所述第一半壳210和所述第二半壳220沿左右方向配合形成容置所述蒸发机构300和所述冷凝机构400的安装腔。

也即是说,所述第一半壳210和所述第二半壳220的分界处,使所述第一半壳210或所述第二半壳220具有缺口,就可以利用缺口来形成连通槽,进一步的降低制造难度。

所述第一半壳210和所述第二半壳220也可以沿上下方向配合形成容置所述蒸发机构300和所述冷凝机构400的安装腔。

从而,一方面,减少壳体200的零件数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降低零件之间装配松动的风险,提高壳体200的整体强度,减少变形。

另一方面,避免第一半壳210和第二半壳220通过室内和室外的界限进行划分,既方便在壳体200上设置室内换气口330、室外换气口以及相应的隔板,还方便空调器的组装和保养。

对于主机的具体设置,蒸发机构300靠近室内侧设置,具有蒸发器310、第一风机320和室内换气道,冷凝机构400则靠近室外侧,具有压缩机410、冷凝器430、第二风机420和室外换气道,当然,还包括相应的管路、线路和控制盒。

如图5、图6,由室内至室外,依次是第一风机320、蒸发器310、压缩机410、第二风机420和冷凝器430,其中,第二风机420和压缩机410位于冷凝器430沿窗户方向一侧。

第二风机420和压缩机410位于冷凝器430沿窗户方向一侧,还可以缩小主机突出室外的长度。

室内换气道用于室内的换气通路,用于使室内空气进入壳体200内,并流经蒸发器310和第一风机320后排回室内,不单指一个零件,也可以是与其他零件共用的部分。

室外换气道与室内换气道的作用相似,不再详细论述。

常规的,空调器仅具有对室内降温的功能,当然,在设置相应的阀体后,也可以具有制热功能,具体可以参阅空调领域相关资料。

如图1和图4所示,壳体200的外表面会设置防脱凸边230,使得主机的外轮廓大于安装孔111的孔径,从而,避免主机从安装孔111脱落至室外。

如图4所示,壳体200还会设置过滤网板340,过滤网板340对室内换气道进行过滤,以减少空气中的颗粒和粉尘。

相应的,所述壳体200设置有插槽240,所述插槽240用于所述过滤网板340的拆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200设置插槽240,使过滤网板340进出插槽240来完成拆装,省去了传统空调中的可转动的盖罩,降低空调器的重量,降低空调器的成本,同时,使空调器的外形简洁,更加美观大方。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过滤网板340由网格框体和位于所述网格框体内的过滤网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板340由网格框体和位于所述网格框体内的过滤网构成,既保证了过滤功能,还可以增加过滤网板340的强度,方便插装。

如图4、图6和图7所示,所述过滤网板340的厚度方向设置有手持部341,所述手持部341设置于所述过滤网板340的边缘,准确的说,是位于过滤网板340的顶部的凸起。

相应的,如图4所示,所述壳体200设置有容置所述手持部341的凹位24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过滤网板340设置手持部341,从而,方便人手操作过滤网板340进行拆装,而设置凹位241,避免手持部341朝壳体200外侧突出,不影响空调器的轮廓外形。

由于壳体200多为薄壁冲压板而且形成了蒸发机构300和冷凝机构400的安装腔,因而,壳体200的整体强度不足。

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本实施里中,如图5、图6、图7所示,还设置有一分隔板500。

结构上,分隔板500与壳体200配合水平的将所述蒸发机构300和所述冷凝机构400分隔开来,也就是说,形成两个腔室,分别用于安装蒸发机构300和冷凝机构400。

当然,这并不意味这仅分隔板500和壳体200配合就可以实现分隔,由于底盘600的存在,底盘600也参与了分隔,同时,如图5、图6所示的,由于布置的原因,电控盒也参与了分隔。

也就是说,分隔板500应该是在分隔上起到了主要的作用,主要通过在分隔面积上的大小来体现。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分隔板500,一方面,将蒸发机构300和冷凝机构400分隔,减少朝室内传递的粉尘和噪音,另一方面,分隔板500的边缘会与壳体200的内壁进行插接、卡接等方式连接,或者,直接抵接,从而,从壳体200的内侧对壳体200进行支撑,在较少改变壳体200结构的情况下,增加壳体200的强度,减少壳体200的变形,使得主机牢靠的固定。

为了实现壳体200与分隔板500的配合分隔,可以使所述壳体200的内表面设置有容置所述分隔板500边缘的限位槽250。

设置限位槽250,从而,使得分隔板500与壳体200以插接方式连接,简化安装方式,降低生产和组装的成本。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可以使所述防脱凸边230的内部形成所述限位槽250。

在本实施例中,使防脱凸边230的内部形成所述限位槽250,从而,一方面,利用防脱凸边230防止主机脱落,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防脱凸边230,不需要在壳体200上额外设置与限位槽250对应的凸起,简化结构,方便壳体200的制造。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分隔板500靠近所述蒸发机构300一侧用于形成所述蒸发机构300的室内换气道。

本实施例通过所述分隔板500靠近所述蒸发机构300一侧用于形成所述蒸发机构300的室内换气道,从而,增加分隔板500的功能,使得蒸发机构300和冷凝机构400可以设置的更近,进而,使空调器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分隔板500的底部设置有底板510,所述底板510设置于所述分隔板500靠近所述蒸发机构300一侧,所述底板510用于配合形成所述蒸发机构300的室内换气道。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分隔板500的底部设置底板510,一方面,可以简化形成室内换气道的结构设计,另一方面,提高分隔板500自身的强度,再者,延长底板510的底部与壳体200之间的冷凝水回流通道的长度,减少乃至避免吸入室外空气。

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200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室内换气口330,两个所述室内换气口330连通所述分隔板500靠近所述蒸发机构300一侧的空间。

由于分隔板500靠近所述蒸发机构300的一侧参与形成室内换气道,因而,壳体200可以设置与窗户平行的室内换气口330,并且,可以在壳体200的两个相对侧面设置,增加了室内换气口330的数量,增加了室内换气道的横截面积,减少空气流动的阻力,有利于室内空气的换热。

如图1所示,室内换气口330大致为水平方向,由于壳体200的顶部为弧形,室内换气口330也延展成倾斜向上。

在本实施例中,室内换气口330为室内进气口,也即,空气经室内换气口330进入分隔板500靠近室内一侧,然后,经过蒸发器310和第一风机320后,重新进入室内。

当然,室内换气口330为室内出气口,从而,空气经过分隔板500靠近室内一侧后,从室内换气口330排入室内。

当然,优选采用本实施例,否则,粉尘等将不经过滤就进入第一风机320,导致第一风机320粉尘多,而且,难以清理。

也即,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蒸发器310设置于所述第一风机320和所述分隔板500之间,所述蒸发器310与所述分隔板500之间用于形成所述蒸发机构300的室内换气道。

当然,上述设置还具有以下好处:一方面,使得蒸发器310靠近所述冷凝机构400设置,缩短制冷剂的管路长度,降低成本,同时,还缩短冷凝水朝室外流动的路径,方便将冷凝水排出。

如图7所示,所述分隔板500靠近所述冷凝机构400一侧用于形成容置所述冷凝机构400的压缩机410的避让部520。

因而,使得蒸发机构300和冷凝机构400更加靠近,进而,使得空调器更加紧凑,占用空间更小。

如图8所示,所述底盘600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风机320的第一腔、用于支撑所述底板510的若干隔板、用于安装压缩机410的三角区、用于安装第二风机420的支撑区以及排水接头。

设置第一腔,可以防止冷凝水腐蚀轴承,设置隔板,可以增加阻挡,方便冷凝水流向室外侧,同时,减少空气朝室内的流动。

三角区和支撑区与压缩机410、第二风机420和冷凝器430的设置对应,使得空调器的结构更加紧凑。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具有壳体(200)、位于所述壳体(200)内的蒸发机构(300)和冷凝机构(400);

分隔板(500),用于配合所述壳体(200)水平分隔所述蒸发机构(300)和所述冷凝机构(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0)的内表面设置有容置所述分隔板(500)边缘的限位槽(2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0)的外表面形成有防脱凸边(230),所述防脱凸边(230)的内部形成所述限位槽(2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500)靠近所述蒸发机构(300)一侧用于形成所述蒸发机构(300)的室内换气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500)的底部设置有底板(510),所述底板(510)设置于所述分隔板(500)靠近所述蒸发机构(300)一侧,所述底板(510)用于配合形成所述蒸发机构(300)的室内换气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0)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室内换气口(330),两个所述室内换气口(330)连通所述分隔板(500)靠近所述蒸发机构(300)一侧的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机构(300)具有蒸发器(310)和第一风机(320),所述蒸发器(310)设置于所述第一风机(320)和所述分隔板(500)之间,所述蒸发器(310)与所述分隔板(500)之间用于形成所述蒸发机构(300)的室内换气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310)和所述分隔板(500)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板(340),所述壳体(200)设置有插槽(240),所述插槽(240)用于所述过滤网板(340)的拆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500)靠近所述冷凝机构(400)一侧用于形成容置所述冷凝机构(400)的压缩机(410)的避让部(5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0)具有第一半壳(210)和第二半壳(220),所述第一半壳(210)和所述第二半壳(220)沿上下方向或沿左右方向配合形成容置所述蒸发机构(300)和所述冷凝机构(400)的安装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窗式空调器,包括:主机,具有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蒸发机构和冷凝机构;分隔板,用于配合所述壳体水平分隔所述蒸发机构和所述冷凝机构。本发明的一种窗式空调器通过设置分隔板,从而,一方面,将蒸发机构和冷凝机构分隔,减少朝室内传递的粉尘和噪音,另一方面,分隔板的边缘会与壳体的内壁进行插接、卡接等方式连接,或者,直接抵接,从而,从壳体的内侧对壳体进行支撑,在较少改变壳体结构的情况下,增加壳体的强度,减少壳体的变形,使得主机牢靠的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松;李雪靓;何健彬;黄盛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门市宝士制冷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99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