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距离驱动机构及锂电池拘束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7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夹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等距离驱动机构及锂电池拘束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等距离驱动机构主要是通过设置横板及纵板,再在横板及纵板上开设斜槽,并通过使横板或纵板大幅滑动来推动滑块即可实现对滑块的等距离扩展,然而,现有技术存在结构复杂,占用的空间大缺点,不能满足设备小型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节约空间的等距离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的锂电池拘束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等距离驱动机构包括座体、第一插板、第一气缸及多个间距相等的滑块,所述第一插板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座体上且设有多个等间距的第一齿部;相邻两所述第一齿部的间距大于相邻两所述滑块的间距;所述第一气缸设置于所述座体上且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插板连接,所述座体呈可活动地设置,以使各个所述第一齿部一一对应于各个所述滑块的侧壁,进而使所述第一气缸带动所述第一插板依次顶推各个所述滑块,使所述滑块之间等间距扩展。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间距相等的滑块,又将所述第一插板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座体上,并在所述第一插板上设置多个等间距的第一齿部,使相邻两所述第一齿部的间距大于相邻两所述滑块的间距,从而在所述第一齿部对应于各个滑块的侧壁时,滑块的侧壁与对应的第一齿部之间的距离按滑动先后顺序依次递增,因此,在第一插板推动所述第一滑块时,可以按滑动先后顺序依次地顶推第一滑块,使各个所述第一滑块依次滑动,且滑动的距离沿滑动的先后顺序依次递减,最后各个滑块达到等距离扩展的目的。整个机构只需通过第一气缸驱动即可,结构简单,并且由于通过第一插板的第一齿部进行驱动,无需通过在传统的横板及纵板上开设斜槽并通过大幅滑动的方式即可实现对滑块的等距离扩展,简化了部件的数量,而且部件的体积得到极大的减小,占用空间很小。

较佳地,所述等距离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插板,所述第二插板固定于所述座体上且设有多个等间距的第二齿部,所述第二齿部与所述第一齿部呈错开设置,所述第二齿部的间距与所述第一齿部的间距相等。通过设置第二插板并在所述第二插板上设置多个等间距的第二齿部,所述第二齿部可以对滑块进行限位,所述第二齿部与所述第一齿部相互夹持所述滑块,从而精确控制所述滑块的滑动距离,保证相邻的滑块的间距扩展后仍然保持相等。

较佳地,所述座体呈转动地设置,转动中心轴方向平行于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通过使所述座体转动地设置,从而使所述第一插板能以插入的方式与所述滑块配合,从而可以减少活动空间,占用体积小。

具体地,所述等距离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驱输出端与所述座体连接,以驱动所述座体转动。

较佳地,所述滑块开设有供所述第二齿部及第一齿部插入的腔体,所述滑块的侧壁位于所述腔体内。

较佳地,所述座体上设有滑轨,所述第一插板滑动地设于所述滑轨上。所述滑轨即可以对所述第一插板起到导向的作用,又可以使所述第一插板滑动得更顺畅稳定。

较佳地,所述等距离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气缸的伸出伸程的限位块。

一种锂电池拘束装置,包括安装框体、夹板、推板、驱动装置及等距离驱动机构,所述等距离驱动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框体的两侧,所述夹板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框体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框体的一端且输出端与所述推板连接,以使所述推板滑动并推动各个所述夹板相互靠近收合。

较佳地,所述安装框体设有安装轴,所述座体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轴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锂电池拘束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锂电池拘束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等距离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4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是本实用新型等距离驱动机构未插入滑块内的状态图。

图6是是本实用新型等距离驱动机构插入滑块内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拘束装置100包括等距离驱动机构1、安装框体2、夹板3、推板4及驱动装置5,所述夹板3依次排列,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框体2内。所述驱动装置5设置于所述安装框体2的一端且输出端与所述推板4连接,所述推板4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框体2内并位于第一块夹板3的一侧,以使所述推板4滑动时可推动各个所述夹板3相互靠近收合。所述等距离驱动机构1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框体2的两侧且位于所述夹板3的两侧,所述等距离驱动机构1可以对相互靠近收合的各个夹板3进行等距离扩展,以打开各个夹板3,放便锂电池的进入。

结合图3及图4所示,所述等距离驱动机构1包括座体11、第一插板12、第二插板13、第一气缸14、第二气缸15及多个间距相等的滑块16。所述夹板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16连接;所述安装框体2设有安装轴21,所述座体11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轴21上,所述座体11的转动中心轴方向平行于所述滑块16的滑动方向。所述第二插板13固定于所述座体11上且设有多个等间距的第二齿部131,所述第一插板12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座体11上且设有多个等间距的第一齿部121;所述第一齿部121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二齿部131的排列方向相同。所述第二齿部131与所述第一齿部121呈错开设置,所述第二齿部131的间距与所述第一齿部121的间距相等。通过设置第二插板13并在所述第二插板13上设置多个等间距的第二齿部131,所述第二齿部131可以对滑块16进行限位,所述第二齿部131与所述第一齿部121相互夹持所述滑块16,从而精确控制所述滑块16的滑动距离,保证相邻的滑块16的间距扩展后仍然保持相等。相邻两所述第一齿部121的间距大于相邻两所述滑块16的间距;相邻两所述第一齿部121的间距与相邻两所述滑块16的间距之差为所述夹板3扩展前后的间距之差。所述第一气缸14设置于所述座体11上,也可以固定于所述第二插板13上且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插板12连接。所述第二气缸15固定于所述安装框体2的内壁,且所述第二气缸15的输出端与所述座体11的下端连接,以驱动所述座体11转动。所述滑块16开设有腔体161。所述座体11转动可使各个所述第一齿部121及第二齿部131一一对应地插入所述腔体161,即一个第一齿部121及一个第二齿部131插入一个腔体161内。所述腔体161内设有可与所述第一齿部121抵顶的侧壁162,所述第一齿部121一一对应于各个所述滑块16的侧壁162;当所述第一气缸14带动所述第一插板12依次顶推各个所述滑块16时,可以使所述滑块16之间等间距扩展。

所述座体11上设有滑轨111,所述第一插板12滑动地设于所述滑轨111上。所述滑轨111也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插板3上,使得所述第一插板12滑动地位于所述第二插板13的上表面。所述滑轨111即可以对所述第一插板12起到导向的作用,又可以使所述第一插板12滑动得更顺畅稳定。

所述等距离驱动机构1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气缸14的伸出伸程的限位块6。

综合上述并结合图5及图6,下面对本实用新型锂电池拘束装置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描述。

当需要放入锂电池时,首先使用所述等距离驱动机构1对各个夹板3进行等距离扩展。以各个夹板3收合时相邻的夹板3的间距为56mm(即电池厚度为56mm)为例,若需要将相邻的夹板3的间距等距离扩展2mm,那么相邻的第一齿部121的间距需要设为58mm,相邻的第二齿部131的间距为58mm。当所述第一齿部121及第二齿部131插入所述腔体161内时,最前端的第一个第一齿部121与最前端的第一个滑块16的侧壁162之间还需要一个防干涉的间距,如果防干涉的间距设计为2mm时,那么第二个第一齿部121与第二个滑块16的侧壁162之间的间距则为4mm,第三个第一齿部121与第三个滑块16的侧壁162之间的间距则为6mm,依此类推。另外若该装置一共设置了11块夹板3,则需要11个滑块16,那么可以形成10个供锂电池放置的位置,前10个滑块16需要滑动,最后一个滑块16不需要滑动。在各个滑块16进行等间距扩展时,第一个第一齿部121需要向前滑动2mm后再顶推第一个滑块16向前移动20mm的距离,第二个第一齿部121同时向前滑动4mm后再顶推第二个滑块16向前移动18mm的距离,第三个第一齿部121同时向前滑动6mm后再顶推第三个滑块16向前移动16mm的距离,依此类推。也就是说,第一插板12的行程是22mm,第一气缸14的伸出行程则为22mm,那么所述限位块6与完全收缩的所述第一气缸14的输出端之间的距离为22mm。通过以上设置,当所述第二气缸15带动所述座体11转动后,可以使所述第一气缸14及第二气缸15插入所述腔体161,然后所述第一气缸14启动带动所述第一插板12滑动,从而推动所述滑块16等距离扩展,最后使得所述夹板3等距离扩展,此时,即可以有足免的空间放入锂电池。当锂电池放入所述夹板3之间后,所述驱动装置5启动带动所述推板4移动,所述推板4顶推所述夹板3使所述夹板3相互靠近收拢,进而将锂电池夹紧。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间距相等的滑块16,又将所述第一插板12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座体11上,并在所述第一插板12上设置多个等间距的第一齿部121,使相邻两所述第一齿部121的间距大于相邻两所述滑块16的间距,从而在所述第一齿部121对应于各个滑块16的侧壁162时,滑块16的侧壁162与对应的第一齿部121之间的距离按滑动先后顺序依次递增。因此,在第一插板12推动所述第一滑块16时,可以按滑动先后顺序依次地顶推第一滑块16,使各个所述第一滑块16依次滑动,且滑动的距离沿滑动的先后顺序依次递减,最后各个滑块16达到等距离扩展的目的。整个机构只需通过第一气缸14驱动即可实现扩展,结构简单,并且由于通过第一插板12的第一齿部121进行驱动,无需通过在传统的横板及纵板上开设斜槽并通过大幅滑动的方式即可实现对滑块16的等距离扩展,简化了部件的数量;另外又通过使所述座体11转动地设置,从而使所述第一插板12能以插入的方式与所述滑块16配合,从而可以减少活动空间,占用体积小,有利于减少所述安装框体2两侧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锂电池拘束装置100所涉及到的驱动装置5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做详细的说明。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等距离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第一插板、第一气缸及多个间距相等的滑块,所述第一插板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座体上且设有多个等间距的第一齿部;相邻两所述第一齿部的间距大于相邻两所述滑块的间距;所述第一气缸设置于所述座体上且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插板连接,所述座体呈可活动地设置,以使各个所述第一齿部一一对应于各个所述滑块的侧壁,进而使所述第一气缸带动所述第一插板依次顶推各个所述滑块,使所述滑块之间等间距扩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距离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等距离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插板,所述第二插板固定于所述座体上且设有多个等间距的第二齿部,所述第二齿部与所述第一齿部呈错开设置,所述第二齿部的间距与所述第一齿部的间距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距离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呈转动地设置,转动中心轴方向平行于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距离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等距离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驱输出端与所述座体连接,以驱动所述座体转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距离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开设有供所述第二齿部及第一齿部插入的腔体,所述滑块的侧壁位于所述腔体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距离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上设有滑轨,所述第一插板滑动地设于所述滑轨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距离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等距离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气缸的伸出伸程的限位块。

8.一种锂电池拘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框体、夹板、推板、驱动装置及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等距离驱动机构,所述等距离驱动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框体的两侧,所述夹板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框体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框体的一端且输出端与所述推板连接,以使所述推板滑动并推动各个所述夹板相互靠近收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电池拘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体设有安装轴,所述座体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轴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等距离驱动机构,包括座体、第一插板、第一气缸及多个间距相等的滑块,所述第一插板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座体上且设有多个等间距的第一齿部;相邻两所述第一齿部的间距大于相邻两所述滑块的间距;所述第一气缸设置于所述座体上且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插板连接,所述座体呈可活动地设置,以使各个所述第一齿部一一对应于各个所述滑块的侧壁,进而使所述第一气缸带动所述第一插板依次顶推各个所述滑块,使所述滑块之间等间距扩展。本实用新型等距离驱动机构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节约空间的优点。另,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锂电池拘束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黄大杰;刘红尧;姜成武;刘明升;黄伟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德瑞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0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99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