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配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对压缩机气阀进行固定的工作台。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生产场所,压缩机作为天然气的增压设备不可或缺,其中,气阀是压缩机上出现故障最多的一个元件,需要经常检修维护,更换其内的易损部件;操作人员对压缩机气阀进行检修维护时,通常使用台虎钳对压缩机气阀进行夹紧固定,之后便可以操作松开压缩机气阀的锁紧螺母,进而更换气阀内部的弹簧或阀片等易损部件。更换完成后,操作人员需要对压缩机气阀进行重新组装,首先安装压缩机气阀的锁紧螺栓,之后再次使用台虎钳夹紧压缩机气阀,进而便于操作人员将压缩机气阀的锁紧螺母拧紧在锁紧螺栓上,以完成压缩机气阀的组装作业。
上述的检修维护过程中,不仅存在压缩机气阀的组装作业复杂的问题,而且在使用台虎钳夹紧压缩机气阀时,台虎钳虎口处的防滑齿容易对压缩机气阀的表面造成损伤;此外,由于台虎钳只能对压缩机气阀进行单向夹持,从而存在对压缩机气阀夹持不稳的问题,这样在更换压缩机气阀内的易损部件时,压缩机气阀内的弹簧的反作用力会导致压缩机气阀的阀盖不容易对准安装位置,提升了压缩机气阀的组装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台虎钳夹紧压缩机气阀时,其虎口处的防滑齿会对压缩机气阀的表面造成损伤,且台虎钳只能单向夹持,不能确保夹持的稳定性,致使更换压缩机气阀内的易损部件时,阀盖难以对准安装位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作台,用于固定压缩机气阀,包括底座、滑轨、第一受力板、第二受力板和施力部,其中,滑轨沿纵向设置在底座上;第一受力板固定设置在滑轨的远离底座的一端;第二受力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滑轨上,并位于底座和第一受力板之间,第一受力板和第二受力板形成用于夹紧压缩机气阀的夹持空间;施力部设置在底座上,施力部具有与第二受力板连接的施力端,施力端用于为第二受力板提供顶升作用力,以使第二受力板和第一受力板将压缩机气阀夹紧在夹持空间内。
进一步地,第二受力板包括受力板本体和支撑柱,其中,受力板本体与滑轨滑动连接;支撑柱为两个,两个支撑柱相间隔地设置在受力板本体上,支撑柱的一部分沿横向凸出于受力板本体以形成支撑压缩机气阀的支撑臂。
进一步地,支撑柱可拆卸地与受力板本体连接。
进一步地,受力板本体上开设有第一避让缺口,第一避让缺口位于两个支撑柱之间,第一受力板上开设有与第一避让缺口相对的第二避让缺口。
进一步地,受力板本体上开设有两个安装槽,两个支撑柱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两个安装槽处,且支撑柱的一部分位于安装槽内,支撑柱的另一部分由第一避让缺口的一侧伸出安装槽以形成支撑臂。
进一步地,滑轨为两根,两根滑轨平行且间隔地设置,第二受力板上开设有两个滑移孔,第二受力板通过两个滑移孔套设在两根滑轨上。
进一步地,施力部为千斤顶,千斤顶的顶升臂具有施力端。
进一步地,施力部为液压千斤顶。
进一步地,千斤顶输出驱动力的范围为1吨至3吨。
进一步地,底座、滑轨、第一受力板和第二受力板由合金钢制成。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受力板固定设置在滑轨的远离底座的一端,在固定压缩机气阀时,只需施力部对第二受力板施加顶升作用力,使得第二受力板沿滑轨向靠近第一受力板的方向运动,直至第二受力板与第一受力板将压缩机气阀稳定地夹持固定在第一受力板和第二受力板之间形成的夹持空间内,之后,操作人员便可对压缩机气阀进行分解,以便于对压缩机气阀的检修维护,在上述过程中,第二受力板作为运动部件能够与第一受力板配合夹紧压缩机气阀,同时还能够在将压缩机气阀由夹紧状态释放时,起到对压缩机气阀的支撑作用,从而无需操作人员对压缩机气阀进行多次取放,大大地简化了对压缩机气阀检修维护的作业过程。
此外,由于第一受力板和第二受力板与压缩机气阀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有效地避免了压缩机气阀的表面出现应力集中,从而能有效地避免对压缩机气阀的表面出现损伤。
不仅如此,本申请提供的工作台能够对压缩机气阀进行稳固夹持,有效地克服了压缩机气阀内的弹簧的反作用力,从而在对压缩机气阀进行组装作业时,有利于压缩机气阀的阀盖对准安装位置,降低了压缩机气阀的组装难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工作台的主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工作台的第二受力板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工作台的第一受力板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底座;20、滑轨;30、第一受力板;40、第二受力板;100、夹持空间;50、施力部;41、受力板本体;42、支撑柱;421、支撑臂;411、第一避让缺口;31、第二避让缺口;412、安装槽;43、滑移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使用台虎钳夹紧压缩机气阀时,其虎口处的防滑齿会对压缩机气阀的表面造成损伤,且台虎钳只能单向夹持,不能确保夹持的稳定性,致使更换压缩机气阀内的易损部件时,阀盖难以对准安装位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作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涉及的工作台用于固定压缩机气阀,如图1至图3所示,工作台包括底座10、滑轨20、第一受力板30、第二受力板40和施力部50,其中,滑轨20沿纵向设置在底座10上;第一受力板30固定设置在滑轨20的远离底座10的一端;第二受力板40可滑动地设置在滑轨20上,并位于底座10和第一受力板30之间,第一受力板30和第二受力板40形成用于夹紧压缩机气阀的夹持空间100;施力部50设置在底座10上,施力部50具有与第二受力板40连接的施力端,施力端用于为第二受力板40提供顶升作用力,以使第二受力板40和第一受力板30将压缩机气阀夹紧在夹持空间100内。
通过将第一受力板30固定设置在滑轨20的远离底座10的一端,在固定压缩机气阀时,只需施力部50对第二受力板40施加顶升作用力,使得第二受力板40沿滑轨20向靠近第一受力板30的方向运动,直至第二受力板40与第一受力板30将压缩机气阀稳定地夹持固定在第一受力板30和第二受力板40之间形成的夹持空间100内,之后,操作人员便可对压缩机气阀进行分解,以便于对压缩机气阀的检修维护,在上述过程中,第二受力板40作为运动部件能够与第一受力板30配合夹紧压缩机气阀,同时还能够在将压缩机气阀由夹紧状态释放时,起到对压缩机气阀的支撑作用,从而无需操作人员对压缩机气阀进行多次取放,大大地简化了对压缩机气阀检修维护的作业过程。
此外,由于第一受力板30和第二受力板40与压缩机气阀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有效地避免了压缩机气阀的表面出现应力集中,从而能有效地避免对压缩机气阀的表面出现损伤。
不仅如此,本申请提供的工作台能够对压缩机气阀进行稳固夹持,有效地克服了压缩机气阀内的弹簧的反作用力,从而在对压缩机气阀进行组装作业时,有利于压缩机气阀的阀盖对准安装位置,降低了压缩机气阀的组装难度。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受力板40包括受力板本体41和支撑柱42,其中,受力板本体41与滑轨20滑动连接;支撑柱42为两个,两个支撑柱42相间隔地设置在受力板本体41上,支撑柱42的一部分沿横向凸出于受力板本体41以形成支撑压缩机气阀的支撑臂421。这样,当操作人员对压缩机气阀进行分解或组装时,先将压缩机气阀置于支撑臂421上,然后推入第二受力板40的中心位置处,这样,支撑臂421既能够起到对压缩机气阀的稳定支撑作用,而且还能够起到对压缩机气阀的导向作用,便于将压缩机气阀的放置到合适的位置,以确保第二受力板40对压缩机气阀的支撑稳定性,且上述对压缩机气阀的放置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避免直接将压缩机气阀置于受力板本体41上,发生碰撞造成压缩机气阀表面损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支撑柱42可拆卸地与受力板本体41连接。这样,有利于对支撑柱42进行更换,这是因为工作台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支撑柱42的表面与压缩机气阀会发生摩擦磨损。
可选地,支撑柱42表面与受力板本体41的上表面平齐,以确保第二受力板40对压缩机气阀的支撑稳定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受力板本体41上开设有第一避让缺口411,第一避让缺口411位于两个支撑柱42之间,第一受力板30上开设有与第一避让缺口411相对的第二避让缺口31。这样,第一避让缺口411和第二避让缺口31的设置为压缩机气阀需要分解或者组装的位置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便于操作人员直接在工作台上对压缩机气阀进行分解或组装,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如图2所示,受力板本体41上开设有两个安装槽412,两个支撑柱42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两个安装槽412处,且支撑柱42的一部分位于安装槽412内,支撑柱42的另一部分由第一避让缺口411的一侧伸出安装槽412以形成支撑臂421。这样,安装槽412的槽壁对支撑柱42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支撑柱42发生窜动,提高了支撑柱42安装在受力板本体41上的稳定性,
此外,安装槽412还能够起到对支撑柱42的导向安装作用,便于将支撑柱42安装到受力板本体41或由受力板本体41上拆卸下,且支撑臂421与第一避让缺口411在同侧,正好正对着操作人员,便于操作人员先将压缩机气阀置于支撑臂421上,再将其推入至第二受力板40的中心位置处。
如图1和图2所示,滑轨20为两根,两根滑轨20平行且间隔地设置,第二受力板40上开设有两个滑移孔43,第二受力板40通过两个滑移孔43套设在两根滑轨20上。这样,第二受力板40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且第二受力板40通过滑移孔43与滑轨20的配合,能够有效地避免第二受力板40出现横向位移,当施力部50为第二受力板40提供顶升作用力时,有效地保证了第二受力板40能够沿滑轨20可靠滑动。
可选地,施力部50为千斤顶,千斤顶的顶升臂具有施力端。这样,使用千斤顶作为施力部50便于采购,有利于降低工作台的整体成本,操作人员只需启动施力部50,便可通过施力部50对第二受力板40施加顶升作用力,操作简单,且方便快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施力部50为液压千斤顶。这样,进一步确保了施力部50的动力输出稳定性,能够确保施力部50为第二受力板40提供平缓稳定的顶升作用力,保证了工作台对压缩机气阀夹持的稳定性,在安装压缩机气阀的阀盖时,只需将压缩机气阀的阀盖对准安装位置即可,通过施力部50为第二受力板40提供平缓稳定的顶升作用力,能有效避免压缩机气阀的阀盖出现对位偏差。
可选地,千斤顶输出驱动力的范围为1吨至3吨。这样,有利于控制施力部50为第二受力板40提供的顶升作用力,使得第二受力板40与第一受力板30正好将压缩机气阀夹紧在夹持空间100内,有效地确保了第二受力板40与第一受力板30对压缩机气阀夹持的稳定性。
优选地,千斤顶输出驱动力为2吨。
可选地,底座10、滑轨20、第一受力板30和第二受力板40由合金钢制成。这样,在有效提高工作台的强度的同时,使得工作台具备防腐蚀、防生锈的特性,提升了工作台的外观美感。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工作台,用于固定压缩机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0);
滑轨(20),所述滑轨(20)沿纵向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
第一受力板(30),所述第一受力板(30)固定设置在所述滑轨(20)的远离所述底座(10)的一端;
第二受力板(40),所述第二受力板(4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20)上,并位于所述底座(10)和所述第一受力板(30)之间,所述第一受力板(30)和所述第二受力板(40)形成用于夹紧所述压缩机气阀的夹持空间(100);
施力部(50),所述施力部(50)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施力部(50)具有与所述第二受力板(40)连接的施力端,所述施力端用于为所述第二受力板(40)提供顶升作用力,以使所述第二受力板(40)和所述第一受力板(30)将所述压缩机气阀夹紧在所述夹持空间(10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受力板(40)包括:
受力板本体(41),所述受力板本体(41)与所述滑轨(20)滑动连接;
支撑柱(42),所述支撑柱(42)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柱(42)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受力板本体(41)上,所述支撑柱(42)的一部分沿横向凸出于所述受力板本体(41)以形成支撑所述压缩机气阀的支撑臂(4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42)可拆卸地与所述受力板本体(4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板本体(41)上开设有第一避让缺口(411),所述第一避让缺口(411)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柱(42)之间,所述第一受力板(3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避让缺口(411)相对的第二避让缺口(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板本体(41)上开设有两个安装槽(412),两个所述支撑柱(42)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槽(412)处,且所述支撑柱(42)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412)内,所述支撑柱(42)的另一部分由所述第一避让缺口(411)的一侧伸出所述安装槽(412)以形成所述支撑臂(4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20)为两根,两根所述滑轨(20)平行且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二受力板(40)上开设有两个滑移孔(43),所述第二受力板(40)通过两个所述滑移孔(43)套设在两根所述滑轨(2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50)为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顶升臂具有所述施力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50)为液压千斤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输出驱动力的范围为1吨至3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所述滑轨(20)、所述第一受力板(30)和所述第二受力板(40)由合金钢制成。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