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雾湿法分离设备及分离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93


本发明属于油漆颗粒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漆雾湿法分离设备及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表面涂装是制造业的一项重要工序,涂装作业时,油漆在高压空气作用下形成许多细小的油漆颗粒,它们的绝大部分被固定在工件上,但依然有部分油漆颗粒因来不及固定在工件上而漂浮在空气中。油漆颗粒经呼吸道吸入后会引起肺部病变及中毒,损害人体呼吸、造血和神经系统。同时,油漆颗粒还能促进光化学烟雾的产生。油漆颗粒的分离与拦截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传统的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干式与湿式两种技术;其中,

干法过滤包括过滤棉网、网格纸、高效过滤棉等对油漆颗粒进行拦截,该方法虽然能部分控制油漆颗粒的排放,但对于喷涂量较大的企业,过滤材料更换较为频繁,若不及时更换会造成排气不畅。同时,由于需设置多层过滤,使得排风系统压降较高,增加了风机的负荷,造成运行成本极高。

相比于干法漆雾治理方式,湿法漆雾治理方式具有捕捉效率高、性能稳定、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但是现有诸如专利cn2016101679771中采用的湿法工艺一般是以水为捕捉剂,因水与油漆颗粒的亲和力差,不仅会影响油漆颗粒的捕捉效率,而且被捕捉到水中的油漆颗粒易粘附在处理设备的管壁上造成堵塞。同时现有湿法工艺捕捉完油漆颗粒之后,需要对水进行絮凝 胶联处理才能循环使用,这无疑增加了处理的成本。

综上,现有湿法漆雾处理工艺存在处理成本高,且捕捉到水中的油漆颗粒易粘附在管壁上造成堵塞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漆雾湿法分离设备及分离方法,用于降低漆雾处理的成本以及解决捕捉到水中的油漆颗粒易粘壁的问题。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漆雾湿法分离方法,将捕捉水雾化液滴与漆雾混合捕捉油漆颗粒后高速冲向塔体的捕捉水中,产生大量浮于捕捉水上的泡沫,以将捕捉水中的油漆颗粒固定,实现与捕捉水的分离,分离后的捕捉水雾化后循环使用;其中,捕捉水中混有一定量能够增强水与油漆颗粒亲和力的表面活性剂。

发明人进一步研究发现,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在0.1wt.%~2.0wt.%之间比较合适,低于该范围时产生的泡沫不够,油漆颗粒消粘、分离效果不理想。高出该范围时,泡沫过多容易填充满设备,加大了后续除雾器的负荷。另外,捕捉水雾化液滴的冲击速度控制在15~25m/s比较合适,过低的速度不利于泡沫的产生;过高的速度,会增加处理成本和能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漆雾以射流的形式在文丘里喉管中将捕捉水雾化成液滴并混合后高速冲向塔体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在泡沫表面的油漆颗粒静置结块后打捞分离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漆雾湿法分离设备,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设有文丘里收缩管,所述文丘里收缩管将所述塔体分为上部的混合室和下部的冲击室;

所述文丘里收缩管底部小径端连接有文丘里喉管;

所述混合室上设有捕捉水进口和漆雾进口;

所述冲击室内的捕捉水通过带有循环泵的循环管与所述捕捉水进口连通。

发明人进一步研究发现,文丘里喉管内气体与液体的流速比在15:1~25:1之间最合适,低于该范围时捕捉水难以雾化,高于该范围时,雾化后捕捉水容易再次汇集成水流。

捕捉水进口的设置要使捕捉水均匀覆盖文丘里收缩管的表面,且流速不超过1.0m/s,过高的流速会导致部分捕捉水不会沿着文丘里喉管的壁面往下流,从而影响雾化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冲击室上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上设有排风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置于所述排风口上的排风管向上弯折后与除雾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具有的优点在于:

通过在捕捉水中添加一定量的能够增强水与油漆颗粒亲和力的表面活性剂,不仅解决了被捕捉到水中的油漆颗粒粘附在管壁上造成堵塞的问题,而且高速冲击产生的大量浮于捕捉水上的泡沫可以捕捉水中的油漆颗粒,实现与捕捉水的分离,捕捉水无需进行额外处理即可实现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漆雾湿法分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漆雾湿法分离设备及分离方法,用于降低漆雾处理的成本以及解决捕捉到水中的油漆颗粒易粘壁的问题

参见图1,一种漆雾湿法分离方法,将捕捉水雾化液滴与漆雾混合捕捉油漆颗粒后高速冲向塔体中,冲击产生的大量浮于捕捉水上的泡沫将捕捉水中的油漆颗粒固定,实现与捕捉水的分离,分离后的捕捉水雾化后循环使用;其中,捕捉水中混有一定量能够增强水与油漆颗粒亲和力且能够产生泡沫的表面活性剂。

发明人研究发现,通过在捕捉水中添加一定量的能够增强水与油漆颗粒亲和力的表面活性剂,很好的解决了被捕捉到水中的油漆颗粒粘附在管壁上造成堵塞的问题,而且还提高了油漆颗粒的捕捉效率。这主要是因为油漆颗粒表面大量分布亲油官能团,亲油官能团与水不相融,不容易被水捕捉,且具有粘性。表面活性剂一端是亲油官能团,一端是亲水官能团,它的亲油官能团与油漆颗粒亲油官能团结合后即完成改性(消粘)作用,改性后的油漆颗粒表面分布着亲水官能团,因此容易被水捕捉。

发明人进一步研究发现,通过将捕捉有油漆颗粒的雾化液流高速引入至塔体的捕捉水中,会冲击产生大量浮于捕捉水液面之上的泡沫,而产生的气泡则可以捕捉水中的油漆颗粒,巧妙的解决了水与油漆颗粒分离的问题,捕捉水不需要经过絮凝再胶联等额外处理步骤即可循环使用,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分析可知,这是因为添加的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好起泡作用,在高速冲向捕捉水中时,会冲击产生大量水气泡,从而将油漆颗粒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漆雾湿法分离方法,通过在捕捉水中添加一定量的能够增强水与油漆颗粒亲和力的表面活性剂,不仅解决了被捕捉到水中的油漆颗粒粘附在管壁上造成堵塞的问题,而且高速冲击产生的大量浮于捕捉水上的泡沫可以捕捉水中的油漆颗粒,实现与捕捉水的分离,捕捉水无需进行额外处理即可实现循环利用,而未被文丘里喉管清洗到水中的油漆颗粒在流场作用下与泡沫或塔壁发生碰撞而被固定。

发明人进一步研究发现,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在

0.1wt.%~2.0wt.%之间比较合适,低于该范围时产生的泡沫不够,油漆颗粒消粘、分离效果不理想。高出该范围时,泡沫过多容易填充满设备,加大了后续除雾器的负荷。另外,捕捉水雾化液滴的冲击速度控制在15~25m/s比较合适,过低的速度不利于泡沫的产生;过高的速度,会增加处理成本和能耗。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繁多,可以采用诸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其选用跟漆雾的性质相关的表面活性剂,其中,sdbs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实际应用中,固定在泡沫表面的油漆颗粒可以通过静置的方式,形成多孔块状结构浮于水面后,进行打捞实现与捕捉水的彻底分离。

可以理解的是,漆雾可以以射流的形式在文丘里喉管中将捕捉水雾化成液滴并混合后高速冲向塔体内,也即文丘里喉管采用射流,直接利用漆雾作为引射气流。

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漆雾湿法分离设备,该实施例漆雾湿法分离设备包括塔体1,塔体1内设有文丘里收缩管2,文丘里收缩管2将塔体1分为上部的密闭混合室3和下部的冲击室4。其中,文丘里收缩管2底部小径端连接有文丘里喉管5,在混合室3上设有捕捉水进口和漆雾进口,冲击室4内的捕捉水通过带有循环泵6的循环管7与捕捉水进口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漆雾湿法分离设备,漆雾在风机的引流作下经漆雾进口高速引至密闭混合室3中,冲击室4内的捕捉水8通过循环泵6泵送至密闭混合室3中,高速漆雾气流在收缩管处由于管体横截面的缩小导致压力逐渐向动能转化,流速加快,气、液两相在收缩管形成了强烈的紊动能,湍流将液体剪切、撕裂、掺混形成大量小液滴(也即雾化),雾化后的捕捉水并进一步在喉管内与油漆颗粒充分混合,并最终经过喉管高速射出,在冲击槽的水面产生大量泡沫9。

发明人进一步研究发现,文丘里喉管内气体与液体的流速比在15:1~25:1之间最合适,低于该范围时捕捉水难以雾化,高于该范围时,雾化后捕捉水容易再次汇集成水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繁多,可以采用诸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其选用跟漆雾的性质相关的表面活性剂,其中,sdbs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本申请实施例漆雾湿法分离设备,通过在捕捉水中添加一定量的能够增强水与油漆颗粒亲和力的表面活性剂,不仅解决了被捕捉到水中的油漆颗粒粘附在管壁上造成堵塞的问题,而且高速冲击产生的大量浮于捕捉水上的泡沫可以捕捉水中的油漆颗粒,实现与捕捉水的分离,捕捉水无需进行额外处理即可实现循环利用,而未被文丘里喉管清洗到水中的油漆颗粒在流场作用下与泡沫或塔壁发生碰撞而被固定。设备结构较现有技术更为简单,操作更为容易。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冲击室4为密闭结构时,在冲击室4上还可以设置排风口,在排风口上可以设置排风机10,漆雾可以通过排风机10高速引入塔体1内。

参见图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防止排风机10将少部分雾化捕捉水带出至塔体1外,在排风口上还可以设置向上弯折的排风管11,在排风管11上设置除雾器12,并且排风机10设置在除雾器12之后,从而有效可以降低水汽对排风机10的不利影响。本实施例漆雾湿法分离设备,冲击槽产生的部分水汽以及泡沫被带入排风管11内,气流到达通道的上方时流速降低,被带起的水汽因重力作用会有一部分水回落流回冲击槽,剩余的水汽和泡沫则被通道内的除雾器12拦截,而返回冲击槽,处理过程基本不需要添加捕捉水。

实施例1

表面改性剂采用sdbs,添加量为0.5wt.%,文丘里喉管内气体与液体的流速比为20:1,文丘里喉管出口流体流速为20m/s,塔体对油漆颗粒的拦截效率为99.06%、97.18%、97.75%(三次测量值)。

实施例2

表面改性剂采用ctab,添加量为2wt.%,文丘里喉管内气体与液体的流速比为15:1,文丘里喉管出口流体流速为18m/s,塔体对油漆颗粒对拦截效率为89.94%、78.57%、92.35%(三次测量值)。

对比例3

表面改性剂采用ctab,添加量为2wt.%,文丘里喉管内气体与液体的流速比为5:1,文丘里喉管出口流体冲击速度为6m/s,塔体对油漆颗粒对拦截效率为22.38%、23.32%、20.73%。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也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例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漆雾湿法分离方法,其特征在是:将捕捉水雾化液滴与漆雾混合捕捉油漆颗粒后高速冲向塔体的捕捉水中,产生大量浮于捕捉水上的泡沫,以将捕捉水中的油漆颗粒固定,实现与捕捉水的分离,分离后的捕捉水雾化后循环使用;其中,捕捉水中混有一定量能够增强水与油漆颗粒亲和力的表面活性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是: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为0.1wt.%~2.0w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是:雾化液滴的冲击速度控制在15~25m/s。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是: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是:漆雾以射流的形式在文丘里喉管中将捕捉水雾化成液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是:固定在泡沫表面的油漆颗粒静置结块后打捞分离。

7.一种漆雾湿法分离设备,包括塔体,其特征在是:所述塔体内设有文丘里收缩管,所述文丘里收缩管将所述塔体分为上部的混合室和下部的冲击室;

所述混合室上设有捕捉水进口和漆雾进口;

所述文丘里收缩管底部小径端连接有文丘里喉管;

所述冲击室内的捕捉水通过带有循环泵的循环管与所述捕捉水进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漆雾湿法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室上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上设有排风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漆雾湿法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排风口上的排风管向上弯折后与除雾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漆雾湿法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文丘里喉管内气体与液体的流速比为15:1~25:1。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漆雾湿法分离设备及分离方法,用于降低漆雾处理的成本以及解决捕捉到水中的油漆颗粒易粘壁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高的漆雾湿法分离方法,是将捕捉水雾化液滴与漆雾混合捕捉油漆颗粒后高速冲向塔体的捕捉水中,冲击产生大量浮于捕捉水上的泡沫,以将捕捉水中的油漆颗粒固定,实现与捕捉水的分离,分离后的捕捉水雾化后循环使用;其中,捕捉水中混有一定量能够增强水与油漆颗粒亲和力的表面活性剂。

技术研发人员:何曦;彭芬;叶明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985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