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建筑材料领域的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7


本发明涉及除尘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建筑材料领域的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和行政管理的,也有经济的和宣传教育的等,在现在生活当中建筑工程随处可见,建筑施工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尘土,尘土不清理的话,会造成大气层和环境的污染,为了治理环境污染,都会在建筑施工的时候,使用到除尘设备来把施工时产生的尘土净化,只有把尘土净化才能起到环保的作用。

但是现有的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除尘设备在实际使用时,对周围环境中灰尘的处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保建筑材料领域的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设备,能够实现吸尘净化的效果,且方便将吸收的灰尘过滤后进行收集,并能够避免第二水箱内部水量较多溢出或水量变少时自动补充,同时增加了对外部空气中灰尘的处理面积,实现了对施工位置的多方位多角度喷淋,进而配合设置的进风筒进行吸尘净化,提高对周围环境中灰尘的处理效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建筑材料领域的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设备,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顶端安装有进风筒,所述进风筒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与进风筒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落尘槽,所述落尘槽的底部位于固定壳的内部连接有集尘布袋,所述隔板的另一侧与进风筒的内壁之间安装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端连接有引风罩,所述隔板的顶端与进风筒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位于引风罩的上方,且第一滤网倾斜设置,所述固定壳的内部靠近第一风机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水箱,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底部插设在第一水箱的内部;

所述固定壳的内部位于第一水箱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一抽水管,所述第一抽水管的一端与外部输水管连接,所述固定壳的内部位于第一水泵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水箱,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插设在第二水箱的顶部,且进水管上安装有浮球液位阀,所述浮球液位阀设置在第二水箱的内部,所述第二水箱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二抽水管,所述第二抽水管的一端插设在第二水箱的底部,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个端口连接有第一支管,且三通管的另一个端口连接有第二支管,所述固定壳的顶端位于第二水箱的上方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顶部内侧连接有圆台,所述固定环的顶部对应圆台的外部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底部边缘处均匀设置有滚珠,所述圆台的顶端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两外壁均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滑杆,所述支撑台的外壁对应滑杆的外部设置有滑槽,两个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内侧连接有第一出风筒,所述第一出风筒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出风筒,所述第二出风筒的外壁靠近第一出风筒的一侧设置有柱形杆,所述第一出风筒的外壁对应柱形杆的外部设置有套筒,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第二出风筒和第一出风筒的出风口,且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端部均安装有雾化喷头。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固定壳的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水箱的顶部均匀设置有排气孔,且第一水箱的顶部对应气管的外部位置处设置有通孔。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风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进风筒的内壁,所述第一滤网与进风筒的内壁和隔板的顶端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圆台的横截面外径小于固定环的横截面内径,所述圆台与固定环之间通过滚珠转动连接,并通过固定环外壁连接的螺栓进行固定。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支撑架的底部内壁之间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支撑台的顶端位于固定杆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座,所述固定杆的后壁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穿过限位座的内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座的底部与支撑台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且限位座的内部设置有通孔,通孔的内径大于限位杆的外径,所述限位座的顶端位于限位杆的上方连接有紧固螺栓。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出风筒和第二出风筒的后端部均安装有第二滤网,且第一出风筒和第二出风筒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二风机,所述套筒的竖截面内径大于柱形杆的竖截面外径,所述套筒套接在柱形杆的外部,并通过外部的螺栓进行固定。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过程中,通过启动第一风机形成负压,使外部的空气进入进风筒的内部,气体一部分进入落尘槽,并使得灰尘也落入落尘槽的内部,然后落入集尘布袋的内部,一部分穿过第一滤网由第一风机引入第一水箱的内部进行水过滤净化,溢出的气体从第一水箱顶部的通孔排出,设置的第一滤网有效的对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并使灰尘附着与第一滤网的表面,在进风筒本身的振动作用下慢慢的落入落料槽的内部,进而落入集尘布袋的内部便于收集;

2、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时,通过启动第一水泵便于将外部输水管的水抽至第二水箱的内部,并通过安装的浮球液位阀实现对第二水箱内部水位的控制,避免水量较多溢出或水量变少时自动补充,设置的固定环和圆台,圆台能够在固定环的内部通过设置的滚珠实现转动,并通过外部螺栓进行固定,方便控制圆台进行转动,进而便于调节上方安装第一出风筒和第二出风筒的喷淋位置,实现多方位喷淋作业,提高除尘效率;

3、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的支撑架能够在支撑台的上方滑动,并根据支撑台和滑槽的设计结构,支撑架在滑动过程中,高度也处于变化之中,设置的固定杆起到对两个支撑架的固定效果,限位杆焊接在固定杆的后壁,当两个支撑架在支撑台的外部滑动过程中,也会带动限位杆进行移动,进而通过设置的限位座实现对限位杆的稳定移动,且通过外部螺栓能够实现对限位杆的固定,进而有效的对支撑架进行固定,使第一出风筒和第二出风筒能够稳定放置,同时,设置的第二出风筒,增加了对外部空气中灰尘的处理面积,且第二出风筒能够在第一出风筒的外侧进行转动,并方便固定,进一步实现了对施工位置的多方位多角度喷淋,进而配合设置的进风筒进行吸尘净化,提高对周围环境中灰尘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二出风筒与第一出风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一出风筒的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圆台和支撑台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固定环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为:1固定壳、2进风筒、3隔板、4落尘槽、5集尘布袋、6第一风机、7引风罩、8气管、9第一水箱、10第一滤网、11第二水箱、12第一水泵、13第一抽水管、14进水管、15浮球液位阀、16第二水泵、17第二抽水管、18三通管、19第一支管、20第二支管、21固定环、22圆台、23支撑台、24支撑架、25第一出风筒、26第二出风筒、27滑槽、28限位杆、29限位座、211环形槽、212滚珠、241滑杆、242固定杆、251第二滤网、252第二风机、253套筒、261柱形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建筑材料领域的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设备,包括固定壳1,所述固定壳1的顶端安装有进风筒2,所述进风筒2的内部设置有隔板3,所述隔板3的一侧与进风筒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落尘槽4,所述落尘槽4的底部位于固定壳1的内部连接有集尘布袋5,所述隔板3的另一侧与进风筒2的内壁之间安装有第一风机6,所述第一风机6的进风端连接有引风罩7,所述隔板3的顶端与进风筒2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滤网10,所述第一滤网10位于引风罩7的上方,且第一滤网10倾斜设置,所述固定壳1的内部靠近第一风机6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水箱9,所述第一风机6的出风端连接有气管8,所述气管8的底部插设在第一水箱9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箱9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固定壳1的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便于第一水箱9的稳定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箱9的顶部均匀设置有排气孔,且第一水箱9的顶部对应气管8的外部位置处设置有通孔,便于对排进第一水箱9内部的气体进行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机6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进风筒2的内壁,所述第一滤网10与进风筒2的内壁和隔板3的顶端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便于第一风机6和第一滤网10的安装固定;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在固定壳1的顶端安装有进风筒2,进风筒2的内部设置有隔板3,隔板3的一侧与进风筒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落尘槽4,落尘槽4的底部位于固定壳1的内部连接有集尘布袋5,隔板3的另一侧与进风筒2的内壁之间安装有第一风机6,第一风机6的进风端连接有引风罩7,隔板3的顶端与进风筒2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滤网10,第一滤网10位于引风罩7的上方,且第一滤网10倾斜设置,固定壳1的内部靠近第一风机6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水箱9,第一风机6的出风端连接有气管8,气管8的底部插设在第一水箱9的内部;使用过程中,通过启动第一风机6形成负压,使外部的空气进入进风筒2的内部,气体一部分进入落尘槽4,并使得灰尘也落入落尘槽4的内部,然后落入集尘布袋5的内部,一部分穿过第一滤网10由第一风机6引入第一水箱9的内部进行水过滤净化,溢出的气体从第一水箱9顶部的通孔排出,设置的第一滤网10有效的对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并使灰尘附着与第一滤网10的表面,在进风筒2本身的振动作用下慢慢的落入落料槽4的内部,进而落入集尘布袋5的内部便于收集。

如图1-7所示,所述固定壳1的内部位于第一水箱9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水泵12,所述第一水泵12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一抽水管13,所述第一抽水管13的一端与外部输水管连接,所述固定壳1的内部位于第一水泵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水箱11,所述第一水泵12的出水端连接有进水管14,所述进水管14的一端插设在第二水箱11的顶部,且进水管14上安装有浮球液位阀15,所述浮球液位阀15设置在第二水箱11的内部,所述第二水箱11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水泵16,所述第二水泵16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二抽水管17,所述第二抽水管17的一端插设在第二水箱11的底部,所述第二水泵16的出水端连接有三通管18,所述三通管18的一个端口连接有第一支管19,且三通管18的另一个端口连接有第二支管20,所述固定壳1的顶端位于第二水箱11的上方连接有固定环21,所述固定环21的顶部内侧连接有圆台22,所述固定环21的顶部对应圆台22的外部设置有环形槽211,所述环形槽211的底部边缘处均匀设置有滚珠212,所述圆台22的顶端设置有支撑台23,所述支撑台23的两外壁均连接有支撑架24,所述支撑架24的底部设置有滑杆241,所述支撑台23的外壁对应滑杆241的外部设置有滑槽27,两个所述支撑架24的顶部内侧连接有第一出风筒25,所述第一出风筒25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出风筒26,所述第二出风筒26的外壁靠近第一出风筒25的一侧设置有柱形杆261,所述第一出风筒25的外壁对应柱形杆261的外部设置有套筒253,所述第一支管19和第二支管20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第二出风筒26和第一出风筒25的出风口,且第一支管19和第二支管20的端部均安装有雾化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圆台22的横截面外径小于固定环21的横截面内径,所述圆台22与固定环21之间通过滚珠212转动连接,并通过固定环21外壁连接的螺栓进行固定,便于圆台22的旋转,且便于圆台22的安装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支撑架24的底部内壁之间连接有固定杆242,所述支撑台23的顶端位于固定杆24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座29,所述固定杆242的后壁连接有限位杆28,所述限位杆28穿过限位座29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座29的底部与支撑台23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且限位座29的内部设置有通孔,通孔的内径大于限位杆28的外径,所述限位座29的顶端位于限位杆28的上方连接有紧固螺栓,便于对限位杆28进行固定,进而便于对支撑架24的位置进行固定,进而提高第一出风筒25放置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风筒25和第二出风筒26的后端部均安装有第二滤网251,且第一出风筒25和第二出风筒26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二风机252,所述套筒253的竖截面内径大于柱形杆261的竖截面外径,所述套筒253套接在柱形杆261的外部,并通过外部的螺栓进行固定,便于第二出风筒26的安装固定,且便于调节第二出风筒26在第一出风筒25外侧的安装角度;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在固定壳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水泵12,第一水泵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水箱11,第一水泵12的出水端连接有进水管14,进水管14的一端插设在第二水箱11的顶部,且进水管14上安装有浮球液位阀15,浮球液位阀15设置在第二水箱11的内部,第二水箱11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水泵16,第二水泵16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二抽水管17,第二抽水管17的一端插设在第二水箱11的底部,第二水泵16的出水端连接有三通管18,三通管18的一个端口连接有第一支管19,且三通管18的另一个端口连接有第二支管20,固定壳1的顶端位于第二水箱11的上方连接有固定环21,固定环21的顶部内侧连接有圆台22,固定环21的顶部对应圆台22的外部设置有环形槽211,环形槽211的底部边缘处均匀设置有滚珠212,圆台22的顶端设置有支撑台23,支撑台23的两外壁均连接有支撑架24,支撑架24的底部设置有滑杆241,支撑台23的外壁对应滑杆241的外部设置有滑槽27,两个支撑架24的顶部内侧连接有第一出风筒25,第一出风筒25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出风筒26,第二出风筒26的外壁靠近第一出风筒25的一侧设置有柱形杆261,第一出风筒25的外壁对应柱形杆261的外部设置有套筒253,两个支撑架24的底部内壁之间连接有固定杆242,支撑台23的顶端位于固定杆24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座29,固定杆242的后壁连接有限位杆28,限位杆28穿过限位座29的内部,使用时,通过启动第一水泵12便于将外部输水管的水抽至第二水箱11的内部,并通过安装的浮球液位阀15实现对第二水箱11内部水位的控制,避免水量较多溢出或水量变少时自动补充,设置的固定环21和圆台22,圆台22能够在固定环21的内部通过设置的滚珠212实现转动,并通过外部螺栓进行固定,方便控制圆台22进行转动,进而便于调节上方安装第一出风筒25和第二出风筒26的喷淋位置,实现多方位喷淋作业,提高除尘效率,且设置的支撑架24能够在支撑台23的上方滑动,并根据支撑台23和滑槽27的设计结构,支撑架24在滑动过程中,高度也处于变化之中,设置的固定杆242起到对两个支撑架24的固定效果,限位杆28焊接在固定杆242的后壁,当两个支撑架24在支撑台23的外部滑动过程中,也会带动限位杆28进行移动,进而通过设置的限位座29实现对限位杆28的稳定移动,且通过外部螺栓能够实现对限位杆28的固定,进而有效的对支撑架24进行固定,使第一出风筒25和第二出风筒26能够稳定放置,同时,设置的第二出风筒26,增加了对外部空气中灰尘的处理面积,且第二出风筒26能够在第一出风筒25的外侧进行转动,并方便固定,进一步实现了对施工位置的多方位多角度喷淋,提高对周围环境中灰尘的处理效果。

本发明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2,使用过程中,通过启动第一风机6形成负压,使外部的空气进入进风筒2的内部,气体一部分进入落尘槽4,并使得灰尘也落入落尘槽4的内部,然后落入集尘布袋5的内部,一部分穿过第一滤网10由第一风机6引入第一水箱9的内部进行水过滤净化,溢出的气体从第一水箱9顶部的通孔排出,设置的第一滤网10有效的对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并使灰尘附着与第一滤网10的表面,在进风筒2本身的振动作用下慢慢的落入落料槽4的内部,进而落入集尘布袋5的内部便于收集;

参照说明书附图1-7,使用时,通过启动第一水泵12便于将外部输水管的水抽至第二水箱11的内部,并通过安装的浮球液位阀15实现对第二水箱11内部水位的控制,避免水量较多溢出或水量变少时自动补充,设置的固定环21和圆台22,圆台22能够在固定环21的内部通过设置的滚珠212实现转动,并通过外部螺栓进行固定,方便控制圆台22进行转动,进而便于调节上方安装第一出风筒25和第二出风筒26的喷淋位置,实现多方位喷淋作业,提高除尘效率,且设置的支撑架24能够在支撑台23的上方滑动,并根据支撑台23和滑槽27的设计结构,支撑架24在滑动过程中,高度也处于变化之中,设置的固定杆242起到对两个支撑架24的固定效果,限位杆28焊接在固定杆242的后壁,当两个支撑架24在支撑台23的外部滑动过程中,也会带动限位杆28进行移动,进而通过设置的限位座29实现对限位杆28的稳定移动,且通过外部螺栓能够实现对限位杆28的固定,进而有效的对支撑架24进行固定,使第一出风筒25和第二出风筒26能够稳定放置,同时,设置的第二出风筒26,增加了对外部空气中灰尘的处理面积,且第二出风筒26能够在第一出风筒25的外侧进行转动,并方便固定,进一步实现了对施工位置的多方位多角度喷淋,提高对周围环境中灰尘的处理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环保建筑材料领域的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设备,包括固定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1)的顶端安装有进风筒(2),所述进风筒(2)的内部设置有隔板(3),所述隔板(3)的一侧与进风筒(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落尘槽(4),所述落尘槽(4)的底部位于固定壳(1)的内部连接有集尘布袋(5),所述隔板(3)的另一侧与进风筒(2)的内壁之间安装有第一风机(6),所述第一风机(6)的进风端连接有引风罩(7),所述隔板(3)的顶端与进风筒(2)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滤网(10),所述第一滤网(10)位于引风罩(7)的上方,且第一滤网(10)倾斜设置,所述固定壳(1)的内部靠近第一风机(6)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水箱(9),所述第一风机(6)的出风端连接有气管(8),所述气管(8)的底部插设在第一水箱(9)的内部;

所述固定壳(1)的内部位于第一水箱(9)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水泵(12),所述第一水泵(12)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一抽水管(13),所述第一抽水管(13)的一端与外部输水管连接,所述固定壳(1)的内部位于第一水泵(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水箱(11),所述第一水泵(12)的出水端连接有进水管(14),所述进水管(14)的一端插设在第二水箱(11)的顶部,且进水管(14)上安装有浮球液位阀(15),所述浮球液位阀(15)设置在第二水箱(11)的内部,所述第二水箱(11)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水泵(16),所述第二水泵(16)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二抽水管(17),所述第二抽水管(17)的一端插设在第二水箱(11)的底部,所述第二水泵(16)的出水端连接有三通管(18),所述三通管(18)的一个端口连接有第一支管(19),且三通管(18)的另一个端口连接有第二支管(20),所述固定壳(1)的顶端位于第二水箱(11)的上方连接有固定环(21),所述固定环(21)的顶部内侧连接有圆台(22),所述固定环(21)的顶部对应圆台(22)的外部设置有环形槽(211),所述环形槽(211)的底部边缘处均匀设置有滚珠(212),所述圆台(22)的顶端设置有支撑台(23),所述支撑台(23)的两外壁均连接有支撑架(24),所述支撑架(24)的底部设置有滑杆(241),所述支撑台(23)的外壁对应滑杆(241)的外部设置有滑槽(27),两个所述支撑架(24)的顶部内侧连接有第一出风筒(25),所述第一出风筒(25)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出风筒(26),所述第二出风筒(26)的外壁靠近第一出风筒(25)的一侧设置有柱形杆(261),所述第一出风筒(25)的外壁对应柱形杆(261)的外部设置有套筒(253),所述第一支管(19)和第二支管(20)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第二出风筒(26)和第一出风筒(25)的出风口,且第一支管(19)和第二支管(20)的端部均安装有雾化喷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建筑材料领域的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9)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固定壳(1)的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建筑材料领域的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9)的顶部均匀设置有排气孔,且第一水箱(9)的顶部对应气管(8)的外部位置处设置有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建筑材料领域的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6)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进风筒(2)的内壁,所述第一滤网(10)与进风筒(2)的内壁和隔板(3)的顶端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建筑材料领域的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22)的横截面外径小于固定环(21)的横截面内径,所述圆台(22)与固定环(21)之间通过滚珠(212)转动连接,并通过固定环(21)外壁连接的螺栓进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建筑材料领域的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架(24)的底部内壁之间连接有固定杆(242),所述支撑台(23)的顶端位于固定杆(24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座(29),所述固定杆(242)的后壁连接有限位杆(28),所述限位杆(28)穿过限位座(29)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环保建筑材料领域的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29)的底部与支撑台(23)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且限位座(29)的内部设置有通孔,通孔的内径大于限位杆(28)的外径,所述限位座(29)的顶端位于限位杆(28)的上方连接有紧固螺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建筑材料领域的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筒(25)和第二出风筒(26)的后端部均安装有第二滤网(251),且第一出风筒(25)和第二出风筒(26)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二风机(252),所述套筒(253)的竖截面内径大于柱形杆(261)的竖截面外径,所述套筒(253)套接在柱形杆(261)的外部,并通过外部的螺栓进行固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建筑材料领域的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设备,具体涉及除尘设备领域,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顶端安装有进风筒,所述进风筒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与进风筒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落尘槽,所述落尘槽的底部位于固定壳的内部连接有集尘布袋,所述隔板的另一侧与进风筒的内壁之间安装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端连接有引风罩。本发明能够实现吸尘净化的效果,且方便将吸收的灰尘过滤后进行收集,并能够避免第二水箱内部水量较多溢出或水量变少时自动补充,同时增加了对外部空气中灰尘的处理面积,实现了对施工位置的多方位多角度喷淋,进而配合设置的进风筒进行吸尘净化,提高对周围环境中灰尘的处理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胡双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胡双双
技术研发日:2019.11.2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98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