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测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程测绘用便携式转动式三脚架。
背景技术:
测绘仪器,是为测绘作业设计制造的数据采集、处理、输出等仪器和装置。在工程建设中规划设计、施工及经营管理进行测量工作所需用的各种定向、测距、测角、测高、测图以及摄影测量等方面的仪器。主要测绘设备,即经纬仪和全站仪。这样的设备在一个点上架设完后是要用上一段时间的,一小时或一个白天不等,支架的任务就是保证在整段时间内,设备的水平位置、高度、底座水平度这些参数保持恒定,也就是保证稳定,而固定测绘仪器的通常用三脚架固定。
使用测绘仪器(包括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测量机器人、gps等)在进行测量之前,为了方便人员操作仪器,需要将仪器设在具有一定高度的平台上进行对中整平,对中的目的是让测绘仪器的中心与地面的被测量点在同一铅垂线上。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在被测量点上修建水泥观测墩来架设测绘仪器进行测量,这种方法存在很大的缺点,测绘仪器高度仍不是一个定值,每次搬动测绘仪器都要在被测量点上修建水泥观测墩,过程繁琐,高度难保持一致;二是:现有技术精密对中三脚架结构较复杂,体积较大,重量很重,个人携带很不方便,并且采用这种方法对中和整平,需要人们反复操作,整体移动调整整个三脚架,还浪费时间,不适合一般工程测绘使用。结合现有两种情况,还是改进现有三脚架比较实用,为此国内开始研制类似的三脚架,如专利cn207268357u公开了一种工程测绘用转动式三脚架,可以实现转动的功能,但是其整个结构比较复杂,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并且在携带运输过程中极易损坏转台上的结构,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工程测绘用便携式转动式三脚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测绘用便携式转动式三脚架,以解决上述现有装置中存在的携带不方便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测绘用便携式转动式三脚架,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顶部等间距竖直焊接有三组滑块,所述滑块呈“t”字型,所述基座的顶部设有转台,所述转台的底部通过环形槽与三组所述滑块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台的外壁等间距铰接有四组l型卡块,所述转台的上表面中央压制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底部中央螺接有螺栓,所述基座的外壁等间距压制有第二凹槽,所述l型卡块的底部与第二凹槽的内腔卡接,所述基座的底部通过销轴等间距转动连接有三组第一支撑杆,三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腔底部均螺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部设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表面底部与第三支撑杆的外表面顶部之间焊接有旋转机构,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外表面底部和顶部均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内腔底部滑动插接有第四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均为中空,所述第四支撑杆的内表面顶部焊接有弹簧钢片,所述弹簧钢片的外壁顶部焊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通孔卡接,所述第四支撑杆的外表面底部焊接有脚踏板,所述第四支撑杆的底部焊接有尖角。
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可旋转部件、第一固定柄、螺杆和第二固定柄,所述可旋转部件的顶部左右侧面之间转动插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右侧外壁通过外螺纹与第二固定柄的内壁螺接,所述第一固定柄的内壁与所述螺杆焊接,所述第一固定柄的内壁和第二固定柄的内壁分别与第二支撑杆的左右两侧外壁底部焊接,所述可旋转部件的内壁与第三支撑杆的外壁顶部焊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的长度相等,所述第四支撑杆的长度小于第一支撑杆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脚踏板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纹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按下卡块,使得第四支撑杆转动到第三支撑杆的顶部,使得卡块与第三支撑杆的外表面顶部贯穿开设有的通孔卡接,第二支撑杆可以旋进第一支撑杆的内腔,第三支撑杆可以围绕旋转机构旋转,不使用时可收缩旋转折叠起来,使得整个三脚架体积小、长度短,在携带运输过程中不易损坏,携带十分便捷,通过转动转台来调整测绘仪器的方位对准比较方便,避免了移动整个三脚架的麻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台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支撑杆与第四支撑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基座,2-支架,3-转台,4-l型卡块,5-第一凹槽,6-螺栓,7-第二凹槽,8-第一支撑杆,9-第二支撑杆,10-旋转机构,11-第三支撑杆,12-第四支撑杆,13-通孔,14-弹簧钢片,15-脚踏板,16-尖角,17-卡块,101-可旋转部件,102-第一固定柄,103-螺杆,104-第二固定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工程测绘用便携式转动式三脚架,包括基座1,基座1的顶部等间距竖直焊接有三组滑块2,滑块2呈“t”字型,基座1的顶部设有转台3,转台3的底部压制有环形滑槽,环形滑槽与三组滑块2转动连接,转台3的外壁等间距铰接有四组l型卡块4,转台3的上表面中央压制有第一凹槽5,第一凹槽5的内壁底部中央螺接有螺栓6,基座1的外壁等间距压制有第二凹槽7,l型卡块4的底部与第二凹槽7的内腔卡接,基座1的底部通过销轴等间距转动连接有三组第一支撑杆8,三组第一支撑杆8的内腔底部均螺接有第二支撑杆9,第二支撑杆9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线,第二支撑杆9的底部设有第三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9的外表面底部与第三支撑杆11的外表面顶部之间焊接有旋转机构10,第三支撑杆11的外表面底部和顶部均贯穿开设有通孔13,第三支撑杆11的内腔底部滑动插接有第四支撑杆12,第一支撑杆8、第三支撑杆11和第四支撑杆12均为中空,第四支撑杆12的内表面顶部焊接有弹簧钢片14,弹簧钢片14的外壁顶部焊接有卡块17,卡块17与通孔13卡接,第四支撑杆12的外表面底部焊接有脚踏板15,第四支撑杆12的底部焊接有尖角16。
其中,旋转机构10包括可旋转部件101、第一固定柄102、螺杆103和第二固定柄104,可旋转部件101的顶部左右侧面之间转动插接有螺杆103,螺杆103的右侧外壁通过外螺纹与第二固定柄104的内壁螺接,第一固定柄102的内壁与螺杆103焊接,第一固定柄102的内壁和第二固定柄104的内壁分别与第二支撑杆9的左右两侧外壁底部焊接,可旋转部件101的内壁与第三支撑杆11的外壁顶部焊接,旋转机构可使第三支撑杆11旋转到基座1的底部,与第一支撑杆8平行,便于携带。
第一支撑杆8、第二支撑杆9和第三支撑杆11的长度相等,第四支撑杆12的长度小于第一支撑杆8长度,使得第四支撑杆12、脚踏板15和尖角16可以完全旋转到基座1的底部。
第二支撑杆9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线,可以调节高度。
脚踏板15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纹路,脚踩时可以防滑。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使用时依次将三组第三支撑杆11以螺杆103为转轴,从基座1的底部在竖直面内转动180°,转到与第二支撑杆9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再从第三支撑杆11的外表面顶部贯穿开设的通孔13按下卡块17,将第四支撑杆12从第三支撑杆11的内腔顶部滑动到底部,使得卡块17与第三支撑杆11的外表面底部贯穿开设的通孔13卡接,再将第二支撑杆9从第一支撑杆8底部旋出,观察第二支撑杆9外表面的刻度线来调整整个三脚架的高度,将测绘仪器放置在转台3上,转动转台3观察测绘仪器进行对中,测绘仪器的方位对准完毕,将l型卡块4的底部与第二凹槽7的内腔卡接,整个装置携带十分方便,不易损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1.一种工程测绘用便携式转动式三脚架,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等间距竖直焊接有三组滑块(2),所述滑块(2)呈“t”字型,所述基座(1)的顶部设有转台(3),所述转台(3)的底部通过环形槽与三组所述滑块(2)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台(3)的外壁等间距铰接有四组l型卡块(4),所述转台(3)的上表面中央压制有第一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5)的内壁底部中央螺接有螺栓(6),所述基座(1)的外壁等间距压制有第二凹槽(7),所述l型卡块(4)的底部与第二凹槽(7)的内腔卡接,所述基座(1)的底部通过销轴等间距转动连接有三组第一支撑杆(8),三组所述第一支撑杆(8)的内腔底部均螺接有第二支撑杆(9),所述第二支撑杆(9)的底部设有第三支撑杆(11),所述第二支撑杆(9)的外表面底部与第三支撑杆(11)的外表面顶部之间焊接有旋转机构(10),所述第三支撑杆(11)的外表面底部和顶部均贯穿开设有通孔(13),所述第三支撑杆(11)的内腔底部滑动插接有第四支撑杆(12),所述第一支撑杆(8)、第三支撑杆(11)和第四支撑杆(12)均为中空,所述第四支撑杆(12)的内表面顶部焊接有弹簧钢片(14),所述弹簧钢片(14)的外壁顶部焊接有卡块(17),所述卡块(17)与通孔(13)卡接,所述第四支撑杆(12)的外表面底部焊接有脚踏板(15),所述第四支撑杆(12)的底部焊接有尖角(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测绘用便携式转动式三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10)包括可旋转部件(101)、第一固定柄(102)、螺杆(103)和第二固定柄(104),所述可旋转部件(101)的顶部左右侧面之间转动插接有螺杆(103),所述螺杆(103)的右侧外壁通过外螺纹与第二固定柄(104)的内壁螺接,所述第一固定柄(102)的内壁与所述螺杆(103)焊接,所述第一固定柄(102)的内壁和第二固定柄(104)的内壁分别与第二支撑杆(9)的左右两侧外壁底部焊接,所述可旋转部件(101)的内壁与第三支撑杆(11)的外壁顶部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测绘用便携式转动式三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8)、第二支撑杆(9)和第三支撑杆(11)的长度相等,所述第四支撑杆(12)的长度小于第一支撑杆(8)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测绘用便携式转动式三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9)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测绘用便携式转动式三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15)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纹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