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背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水汽阻隔性太阳能光伏背板。
背景技术:
太阳能背板位于太阳能电池板的背面,对电池片起保护和支撑作用,具有可靠的绝缘性、阻水性、耐老化性。初期太阳能背板具有三层结构(pvdf/pet/pvdf),外层保护层pvdf具有良好的抗环境侵蚀能力,中间层为pet聚脂薄膜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内层pvdf和eva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后为了降低成本,考虑环保,出现了一些不含氟的背板结构,如ape结构背板。
专利号cn204614798u的一种高水汽阻隔性太阳能光伏背板,它由第一耐候层,基底层,粘结层,阻隔层和第二耐候层组成。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光伏背板的基础上,增加了金属材质的阻隔层,所制得背板不仅具有极高的水汽阻隔性,还具有很好的阻燃性、导热性,同时在耐候性、绝缘性以及与eva的粘结性等方面也具有优异的表现,可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中。
1、现有技术的高水汽阻隔性太阳能光伏背板安装在光伏框架内部,然后背板与框架之间使用溶剂粘合,但是背板与框架之间为平面粘连,这种粘连方式稳定性较差,使得背板与框架之间容易脱落。
2、现有技术的高水汽阻隔性太阳能光伏背板安装于框架内,并且光伏背板的上端衔接有电池片,但电池片在接受夏季高温暴晒时,其内部的电路组件容易起热过载,而现有的光伏框架结构简单,并没有考虑到框架内部散热,进而缩短光伏电池片的寿命。
3、现有技术高水汽阻隔性太阳能光伏背板的框架直接使用螺栓与支撑架进行固定,但是该种固定方式过于简单,使得框架与支撑架之间固定的牢固性较弱,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水汽阻隔性太阳能光伏背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水汽阻隔性太阳能光伏背板,其通过设有棱条、嵌合槽和嵌合座,在框架内部焊接嵌合座,然后在嵌合座上端开设嵌合槽,在背板的下端加设和背板相同材质的棱条,使得背板的棱条嵌入嵌合槽后使用粘合胶粘连固定,背板与框架的嵌合座嵌合后粘连,提升粘连的牢固性,解决了现有光伏背板与框架粘连后牢固性较差的问题,其通过设有散热槽、散热板、l形导热板和散热底块,在框架的两侧开设出散热槽,然后在散热槽内安装散热板,使得散热板顶端的l形导热板支撑电池片,然后散热板底端的散热底块衔接于框架底端,通过l形导热板将电池片的热量经过散热板和散热底块导出到外界进行散热,解决了现有光伏背板上端的电池片与框架之间散热效果差的问题,其通过设有安装座、底板、弧形槽、凸块、承接板、螺孔和螺栓,在框架底端焊接安装座,将安装座下方底板的弧形槽与承接板顶端的凸块嵌合,然后将承接板的背面与支撑架的横板嵌合,使用螺栓穿过支撑架的横板后旋入承接板和底板的螺孔内固定,借助安装座的底板与承接板嵌合,然后承接板与支撑架的横板固定,增加了框架背端与光伏支撑架的接触面积,使得框架背端与光伏支撑架的安装结构稳固,解决了现有光伏背板的框架与支撑架之间安装不牢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水汽阻隔性太阳能光伏背板,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两侧开设有散热槽,且散热槽的内部嵌入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顶端伸入框架的内腔处,且散热板的顶端焊接有l形导热板,所述l形导热板的横板上端衔接有电池片,所述散热板伸出散热槽的底端一体成型有散热底块,所述电池片下方的框架内壁处焊接有嵌合座,且嵌合座的顶端开设有嵌合槽,所述嵌合槽的上端嵌入有棱条,且棱条一体成型于背板的底端,所述框架的底端焊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底端一体成型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部下端开设有弧形槽,且弧形槽内嵌入有承接板顶端的凸块,所述承接板和底板的两侧开设有螺孔,且螺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
可选的,所述螺孔的槽口处开设为光滑内壁。
可选的,所述背板与框架内壁之间填充有硅橡胶垫。
可选的,所述散热底块的底端开设为多条矩形散热深槽。
可选的,所述承接板的凸块为半球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棱条、嵌合槽和嵌合座,在框架内部焊接嵌合座,然后在嵌合座上端开设嵌合槽,在背板的下端加设和背板相同材质的棱条,使得背板的棱条嵌入嵌合槽后使用粘合胶粘连固定,背板与框架的嵌合座嵌合后粘连,提升粘连的牢固性,解决了现有光伏背板与框架粘连后牢固性较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散热槽、散热板、l形导热板和散热底块,在框架的两侧开设出散热槽,然后在散热槽内安装散热板,使得散热板顶端的l形导热板支撑电池片,然后散热板底端的散热底块衔接于框架底端,通过l形导热板将电池片的热量经过散热板和散热底块导出到外界进行散热,解决了现有光伏背板上端的电池片与框架之间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安装座、底板、弧形槽、凸块、承接板、螺孔和螺栓,在框架底端焊接安装座,将安装座下方底板的弧形槽与承接板顶端的凸块嵌合,然后将承接板的背面与支撑架的横板嵌合,使用螺栓穿过支撑架的横板后旋入承接板和底板的螺孔内固定,借助安装座的底板与承接板嵌合,然后承接板与支撑架的横板固定,增加了框架背端与光伏支撑架的接触面积,使得框架背端与光伏支撑架的安装结构稳固,解决了现有光伏背板的框架与支撑架之间安装不牢固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高水汽阻隔性太阳能光伏背板的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高水汽阻隔性太阳能光伏背板安装框架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高水汽阻隔性太阳能光伏背板的底板与承接板螺孔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2、散热槽;3、散热板;4、l形导热板;5、散热底块;6、电池片;7、背板;8、棱条;9、嵌合槽;10、嵌合座;11、硅橡胶垫;12、安装座;13、底板;14、弧形槽;15、凸块;16、承接板;17、螺孔;18、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高水汽阻隔性太阳能光伏背板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水汽阻隔性太阳能光伏背板,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的两侧开设有散热槽2,且散热槽2的内部嵌入有散热板3,所述散热板3的顶端伸入框架1的内腔处,且散热板3的顶端焊接有l形导热板4,所述l形导热板4的横板上端衔接有电池片6,所述散热板3伸出散热槽2的底端一体成型有散热底块5,所述电池片6下方的框架1内壁处焊接有嵌合座10,且嵌合座10的顶端开设有嵌合槽9,所述嵌合槽9的上端嵌入有棱条8,且棱条8一体成型于背板7的底端,所述框架1的底端焊接有安装座12,且安装座12的底端一体成型有底板13,所述底板13的中部下端开设有弧形槽14,且弧形槽14内嵌入有承接板16顶端的凸块15,所述承接板16和底板13的两侧开设有螺孔17,且螺孔17内螺纹连接有螺栓18。
示例的,在框架1内部焊接嵌合座10,然后在嵌合座10上端开设嵌合槽9,在背板7的下端加设和背板7相同材质的棱条8,使得背板7的棱条8嵌入嵌合槽9后使用粘合胶粘连固定,背板7与框架1的嵌合座10嵌合后粘连,提升粘连的牢固性,在框架1的两侧开设出散热槽2,然后在散热槽2内安装散热板3,使得散热板3顶端的l形导热板4支撑电池片6,然后散热板3底端的散热底块5衔接于框架1底端,通过l形导热板4将电池片6的热量经过散热板3和散热底块5导出到外界进行散热,在框架1底端焊接安装座12,将安装座12下方底板13的弧形槽14与承接板16顶端的凸块15嵌合,然后将承接板16的背面与支撑架的横板嵌合,使用螺栓18穿过支撑架的横板后旋入承接板16和底板13的螺孔17内固定,借助安装座12的底板13与承接板16嵌合,然后承接板16与支撑架的横板固定,增加了框架1背端与光伏支撑架的接触面积,使得框架1背端与光伏支撑架的安装结构稳固。
参考图3所示,所述螺孔17的槽口处开设为光滑内壁。
示例的,螺孔17的槽口处的光滑内壁,使得螺栓18可以精准嵌入螺孔17后再旋入螺孔17。
参考图1所示,所述背板7与框架1内壁之间填充有硅橡胶垫11。
示例的,在背板7与框架1之间填充硅橡胶垫11进行缓冲衔接。
参考图1所示,所述散热底块5的底端开设为多条矩形散热深槽。
示例的,散热底块5底端的多条矩形散热深槽便于空气流通,进而快速消除散热底块5的热量。
参考图2所示,所述承接板16的凸块15为半球形。
示例的,承接板16半球形的凸块15便于吻合嵌入底板13的弧形槽14。
使用时,在框架1内部焊接嵌合座10,然后在嵌合座10上端开设嵌合槽9,在背板7的下端加设和背板7相同材质的棱条8,使得背板7的棱条8嵌入嵌合槽9后使用粘合胶粘连固定,背板7与框架1的嵌合座10嵌合后粘连,提升粘连的牢固性,在框架1的两侧开设出散热槽2,然后在散热槽2内安装散热板3,使得散热板3顶端的l形导热板4支撑电池片6,然后散热板3底端的散热底块5衔接于框架1底端,通过l形导热板4将电池片6的热量经过散热板3和散热底块5导出到外界进行散热,在框架1底端焊接安装座12,将安装座12下方底板13的弧形槽14与承接板16顶端的凸块15嵌合,然后将承接板16的背面与支撑架的横板嵌合,使用螺栓18穿过支撑架的横板后旋入承接板16和底板13的螺孔17内固定,借助安装座12的底板13与承接板16嵌合,然后承接板16与支撑架的横板固定,增加了框架1背端与光伏支撑架的接触面积,使得框架1背端与光伏支撑架的安装结构稳固,在背板7与框架1之间填充硅橡胶垫11进行缓冲衔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水汽阻隔性太阳能光伏背板,包括框架1、散热槽2、散热板3、l形导热板4、散热底块5、电池片6、背板7、棱条8、嵌合槽9、嵌合座10、硅橡胶垫11、安装座12、底板13、弧形槽14、凸块15、承接板16、螺孔17、螺栓18,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1.一种高水汽阻隔性太阳能光伏背板,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两侧开设有散热槽(2),且散热槽(2)的内部嵌入有散热板(3),所述散热板(3)的顶端伸入框架(1)的内腔处,且散热板(3)的顶端焊接有l形导热板(4),所述l形导热板(4)的横板上端衔接有电池片(6),所述散热板(3)伸出散热槽(2)的底端一体成型有散热底块(5),所述电池片(6)下方的框架(1)内壁处焊接有嵌合座(10),且嵌合座(10)的顶端开设有嵌合槽(9),所述嵌合槽(9)的上端嵌入有棱条(8),且棱条(8)一体成型于背板(7)的底端,所述框架(1)的底端焊接有安装座(12),且安装座(12)的底端一体成型有底板(13),所述底板(13)的中部下端开设有弧形槽(14),且弧形槽(14)内嵌入有承接板(16)顶端的凸块(15),所述承接板(16)和底板(13)的两侧开设有螺孔(17),且螺孔(17)内螺纹连接有螺栓(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水汽阻隔性太阳能光伏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孔(17)的槽口处开设为光滑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水汽阻隔性太阳能光伏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7)与框架(1)内壁之间填充有硅橡胶垫(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水汽阻隔性太阳能光伏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底块(5)的底端开设为多条矩形散热深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水汽阻隔性太阳能光伏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16)的凸块(15)为半球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