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仓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智能仓储的堆垛机举升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仓储的自动化流水线是将若干自动机床和设备按照工艺要求排列顺序,用自控装置和自动装卸传递装置相互配合,实现的自动打包、自动封装、自动喷涂、自动装箱、自动喷码、自动分流等工序;通过相对自动化的流水线以节省人力和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工作周期。
由于自动化流水线工作效率较高,因此经常需要用堆垛机将成垛的产品进行搬运,通过码垛机前端的称重平台放置物品,其称重平台沿着导轨向上托举,待放置到指定高度后,由货架上的机械手推动物品到货架中存放,进而保证存放过程中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在实际搬运过程中,由于产品的质量大小不一,堆垛机承受的载荷也各有不同,码垛机在前端的称重平台在未举升时,产品的重心在低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其码垛机在举升时,若称重平台的载荷过大,称重平台在升降过程中经常出现升降不稳定情况,还具有前倾风险,会导致产品与货架上的机械手不对应,不能有效取放物品,因此,如何提高称重平台升降稳定性是值得研究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仓储的堆垛机举升装置,以期望解决码垛机在举升时,若称重平台的载荷过大,称重平台在升降过程中经常出现升降不稳定情况,还具有前倾风险,会导致产品与货架上的机械手不对应,不能有效取放物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智能仓储的堆垛机举升装置,包括移动小车,上述移动小车前端设有举升架,上述举升架上设有导轨,上述导轨上设有称重平台,上述称重平台上设有升降装置,上述举升架中设有重锤装置,上述重锤装置连接称重平台,上述移动小车后端设有拓展装置,用于由拓展装置放置承载单元。
作为优选,上述升降装置包括丝杠、固定座和滚珠滑块,上述固定座安装在举升架上下两端,上述丝杠两端活动安装在固定座上,上述滚珠滑块套设在丝杠上,上述滚珠滑块连接称重平台。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举升架上设有电机,上述电机的动力端与丝杠动力连接。
作为优选,上述重锤装置包括导轮机构和承重块,上述导轮机构上设有承载钢绳,上述承载钢绳首端连接称重平台,上述承载钢绳末端连接承重块,上述举升架中空,上述承重块置于举升架中空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导轮机构包括多个托轮,用于由多个托轮张紧承载钢绳,上述举升架中设有导杆,上述承重块套设在导杆上。
作为优选,上述拓展装置包括支撑板,上述移动小车后端设有放置槽,上述支撑板末端伸入放置槽中,上述支撑板首端设有螺杆孔,上述螺杆孔中设有螺杆,且螺杆位于放置槽外部,上述螺杆与螺杆孔螺纹配合,用于由螺杆转动调节高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支撑板末端设有限位块,上述放置槽槽内设有凸起,上述螺杆下端设有垫板,用于由限位块抵触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导轨对称重平台的升降路径进行限制,通过升降装置带动称重平台在导轨上升降,通过重锤装置向称重平台施加一个托力,以保证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移动小车能够根据需要将举升架移动到不同工位,通过拓展装置在必要时刻放置增重物体,利用杠杆原理,提高称重平台的承受载荷,避免举升架和称重平台前倾,保证称重平台在举升后,能够与货架上的机械手对应。
本实用新型通过丝杠转动带动滚珠滑块升降,通过滚珠滑块带动称重平台升降,通过电机进行供能,能够保证称重平台在升降过程中的高度可控。
本实用新型通过承重块向称重平台施加一个托力,由导轮机构改变承载钢绳的力传递方向,即承重块承受的重力通过承载钢绳作用于称重平台,提高称重平台的承重载荷,还通过导杆保证承重块在升降过程中的移动路径,保证设备运行安全。
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板作为杠杆,由移动小车作为支点,通过放置槽收纳支撑板作,通过螺杆孔固定螺杆,通过螺杆进行力学支撑,提高称重平台的承受载荷,同时有效保证移动小车不会向后倾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称重平台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1导轮机构安装示意图。
图4为图1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移动小车、2-举升架、3-导轨、4-称重平台、5-升降装置、6-重锤装置、7-拓展装置、101-放置槽、501-丝杠、502-固定座、503-滚珠滑块、504-电机、601-导轮机构、602-承重块、603-承载钢绳、604-导杆、605-托轮、701-支撑板、702-螺杆孔、703-螺杆、704-限位块、705-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用于智能仓储的堆垛机举升装置,包括移动小车1,其移动小车为现有金属支架构成的小车,并具有多个车轮,上述移动小车1前端设有举升架2,其中,举升架2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移动小车1上,由移动小车1能够在移动过程中带动举升架2移动。
上述举升架2上设有导轨3,上述导轨3上设有称重平台4,其导轨3有两对,分别设置称重平台4两端,其中称重平台4后端与导轨3相适配,用于由称重平台4在导轨3中移动,称重平台4可以是现有叉车的货叉。
上述称重平台4上设有升降装置5,其中,升降装置5的固定端安装在举升架2上,其升降装置5的活动端连接称重平台4侧壁,通过升降装置5带动称重平台4在导轨3上升降。
上述举升架2中设有重锤装置6,上述重锤装置6连接称重平台4,通过重锤装置6向称重平台4施加一个向上的拉力,避免称重平台4在承受载荷过大时,称重平台4向移动小车1前端施加压力过大,导致倾斜。
上述移动小车1后端设有拓展装置7,用于由拓展装置7放置承载单元,通过增加移动小车1后端的载荷,进而向移动小车1后端施加一个压力与前端压力相对应,有效保证移动小车1以及举升架2上的称重平台4工作的稳定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升降装置5包括丝杠501、固定座502和滚珠滑块503,上述固定座502安装在举升架2上下两端,上述丝杠501两端活动安装在固定座502上,上述滚珠滑块503套设在丝杠501上,上述滚珠滑块503连接称重平台4,固定座502通过现有的连接件安装在举升架2上端和下端,其丝杠501位于举升架2前端,其丝杠501两端分别安装在固定座502中,即丝杠501锁紧在固定座502的活动端中,其固定座502的固定端通过螺栓、固定板等现有连接件固定,其滚珠滑块503随着丝杠501的转动在丝杠501上上升或下降,滚珠滑块503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称重平台4。
进一步的,上述举升架2上设有电机504,上述电机504的动力端与丝杠501动力连接,其电机504为现有的正反转电机组,通过电机504带动丝杠501正转或反转,使称重平台4上升或下降。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重锤装置6包括导轮机构601和承重块602,上述导轮机构601上设有承载钢绳603,上述承载钢绳603首端连接称重平台4,上述承载钢绳603末端连接承重块602,上述举升架2中空,上述承重块602置于举升架2中空处。
其中,举升架2为中空,承重块602外形尺寸与举升架2中空内腔尺寸相吻合,其导轮机构601数量为两个,由两根承载钢绳603分别连接承重块602两端,进而保证承重块602受力的稳定性,其承重块602为现有商品,当称重平台4空置,其承重块602的重力不得大于升降装置5对称重平台4施加拉力,以保证称重平台4的稳定。
具体的,通过承载钢绳603套设在导轮机构601上,称重平台4存放物体时,导轮机构601作为承载钢绳603的支点,使承重块602的重力与称重平台4承受的载荷相互作用,提高称重平台4的最大承受的载荷。
进一步的,上述导轮机构601包括多个托轮605,用于由多个托轮605张紧承载钢绳603,上述举升架2中设有导杆604,上述承重块602套设在导杆604上,其导杆604设置在举升架2中空处,承重块602上开设通孔,由通孔将承重块602插入导杆604,以限制承重块602在升降过程中的路径,保证承重块602向承载钢绳603传递的拉力维持恒定。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拓展装置7包括支撑板701,其支撑板701为金属板,上述移动小车1后端设有放置槽101,上述支撑板701末端伸入放置槽101中,使支撑板701能够在放置槽101抽放,上述支撑板701首端设有螺杆孔702,上述螺杆孔702中设有螺杆703,且螺杆703位于放置槽101外部,上述螺杆703与螺杆孔702螺纹配合,用于由螺杆703转动调节高度,同时通过螺杆702孔固定螺杆703。
常态下,放置槽101收纳支撑板701,螺杆703在螺杆孔702中转动,使螺杆703下端与地面具有足够的间隙,避免螺杆703下端触碰地面,其称重平台4承受载荷在普通情况下,无需使用拓展装置7。
当称重平台4承受载荷,需要超过常规设定值时,将支撑板701由放置槽101拉出,由移动小车1作为支点,形成一个力矩,在支撑板701上放置其他重物或产品,同时螺杆703在螺杆孔702中转动,使螺杆703下端触碰地面,避免撬动称重平台4,在称重平台4承受载荷过大时,避免称重平台4倾斜,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
进一步的,上述支撑板701末端设有限位块704,上述放置槽101槽内设有凸起,上述螺杆703下端设有垫板705,用于由限位块704抵触凸起。
其中,垫板705为现有金属板,通过垫板705分散螺杆703对地面的压强,避免螺杆703损坏车间中的地板,通过限位块704和凸起相互抵触,有效避免支撑板701从置槽101中意外滑落,保证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垫板705下端可以适应性的增加滑轮,以便于在特殊情况下,对不同货架工位进行超载荷工作。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1.一种用于智能仓储的堆垛机举升装置,包括移动小车(1),所述移动小车(1)前端设有举升架(2),所述举升架(2)上设有导轨(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上设有称重平台(4),所述称重平台(4)上设有升降装置(5),所述举升架(2)中设有重锤装置(6),所述重锤装置(6)连接称重平台(4),所述移动小车(1)后端设有拓展装置(7),用于由拓展装置(7)放置承载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仓储的堆垛机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5)包括丝杠(501)、固定座(502)和滚珠滑块(503),所述固定座(502)安装在举升架(2)上下两端,所述丝杠(501)两端活动安装在固定座(502)上,所述滚珠滑块(503)套设在丝杠(501)上,所述滚珠滑块(503)连接称重平台(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智能仓储的堆垛机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架(2)上设有电机(504),所述电机(504)的动力端与丝杠(501)动力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仓储的堆垛机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锤装置(6)包括导轮机构(601)和承重块(602),所述导轮机构(601)上设有承载钢绳(603),所述承载钢绳(603)首端连接称重平台(4),所述承载钢绳(603)末端连接承重块(602),所述举升架(2)中空,所述承重块(602)置于举升架(2)中空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智能仓储的堆垛机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机构(601)包括多个托轮(605),用于由多个托轮(605)张紧承载钢绳(603),所述举升架(2)中设有导杆(604),所述承重块(602)套设在导杆(60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仓储的堆垛机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拓展装置(7)包括支撑板(701),所述移动小车(1)后端设有放置槽(101),所述支撑板(701)末端伸入放置槽(101)中,所述支撑板(701)首端设有螺杆孔(702),所述螺杆孔(702)中设有螺杆(703),且螺杆(703)位于放置槽(101)外部,所述螺杆(703)与螺杆孔(702)螺纹配合,用于由螺杆(703)转动调节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智能仓储的堆垛机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01)末端设有限位块(704),所述放置槽(101)槽内设有凸起,所述螺杆(703)下端设有垫板(705),用于由限位块(704)抵触凸起。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