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耐紫外老化性太阳能光伏背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4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背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耐紫外老化性太阳能光伏背板。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背板位于太阳能电池板的背面,对电池片起保护和支撑作用,具有可靠的绝缘性、阻水性、耐老化性,是光伏发电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件。

专利号为cn107731949a的公布了一种太阳能光伏背板,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良好的耐水解性、耐高温性,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本发明的太阳能光伏背板制备方法简单,适用于工业生产。

上述太阳能光伏背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1、背板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照射,长期的紫外线照射会加速背板的老化,影响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且高强度的紫外线会对背板的高分子材料造成损伤,影响使用质量;2、背板通常直接安装在安装架的内部,背板在使用过程中受阳光照射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其底部与安装架相接触,导致热量通常无法快速有效的散发出去,导致背板散热性能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耐紫外老化性太阳能光伏背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耐紫外老化性太阳能光伏背板,旨在可以提高光伏背板的抗紫外线能力和抗老化能力,并可以高效的对光伏背板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耐紫外老化性太阳能光伏背板,包括背板和安装架,所述背板由非氟聚合物膜、胶黏剂层、反光镜和耐候层组成,所述安装架由底架和上架组成,所述非氟聚合物膜表面两侧均涂覆有胶黏剂层,所述非氟聚合物膜顶部通过胶黏剂层粘接有反光镜,所述非氟聚合物膜底部通过胶黏剂层粘接有耐候层,所述底架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架,所述背板位于底架与上架连接处,所述底架表面开设有通气孔且通气孔为多个。

可选的,所述底架和上架连接处焊接有支撑条且支撑条为多个,所述背板安装在支撑条顶部。

可选的,所述胶黏剂层材质为环氧树脂,厚度为8-20μm。

可选的,所述耐候层材质为聚脂薄膜,厚度为25-50μ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非氟聚合物膜代替了传统的含氟材料作为背板的基体,非氟聚合物膜是由二苯甲酮与哌啶经缩聚反应制得,代替了传统的含氟材料,非氟聚合物膜同时具备二苯甲酮和哌啶的抗紫外性,可以有效减少紫外线对背板的影响,在非氟聚合物膜顶部通过胶黏剂层粘接有反光镜,反光镜可以对照射在背板表面的紫外线进行反射,减少背板所受的紫外线,大幅减少非氟聚合物膜所受的紫外线,进一步提高了背板整体的耐紫外老化性能。

2、安装架采用底架和上架的组合结构代替了传统的普通框架,背板安装在底架和上架的连接处,使得背板的底部不会完全与安装架相接触,避免背板底部被完全遮挡影响背板的散热能力,同时底架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在使用过程中通气孔可以方便气体流通,利用气流的流通对背板底部进行散热,进一步提高了背板的散热能力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高耐紫外老化性太阳能光伏背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高耐紫外老化性太阳能光伏背板的背板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高耐紫外老化性太阳能光伏背板的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背板;2、安装架;3、非氟聚合物膜;4、胶黏剂层;5、反光镜;6、耐候层;7、底架;701、通气孔;8、上架;9、支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高耐紫外老化性太阳能光伏背板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耐紫外老化性太阳能光伏背板,包括背板1和安装架2,所述背板1由非氟聚合物膜3、胶黏剂层4、反光镜5和耐候层6组成,所述安装架2由底架7和上架8组成,所述非氟聚合物膜3表面两侧均涂覆有胶黏剂层4,所述非氟聚合物膜3顶部通过胶黏剂层4粘接有反光镜5,所述非氟聚合物膜3底部通过胶黏剂层4粘接有耐候层6,所述底架7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架8,所述背板1位于底架7与上架8连接处,所述底架7表面开设有通气孔701且通气孔701为多个。

示例的,非氟聚合物膜3是由二苯甲酮与哌啶经缩聚反应制得,代替了传统的含氟材料,非氟聚合物膜3同时具备二苯甲酮和哌啶的抗紫外性,反光镜5可以对照射在背板1表面的紫外线进行反射,减少背板1所受的紫外线,大幅减少非氟聚合物膜3所受的紫外线,进一步提高了背板1整体的耐紫外老化性能,背板1安装在底架7和上架8的连接处,使得背板7的底部不会完全与安装架2相接触,在使用过程中通气孔701可以方便气体流通,利用气流的流通对背板1底部进行散热,进一步提高了背板1的散热能力和使用寿命。

参考图1和图3所示,所述底架7和上架8连接处焊接有支撑条9且支撑条9为多个,所述背板1安装在支撑条9顶部。

示例的,通过在底架7和上架8连接处焊接的支撑条9既可以稳定支撑住背板1,同时支撑条9之间存在缝隙,避免背板1的底部与安装架2完全接触。

使用时,背板1由非氟聚合物膜3、胶黏剂层4、反光镜5和耐候层6组成,采用非氟聚合物膜3代替了传统的含氟材料作为背板1的基体,非氟聚合物膜3是由二苯甲酮与哌啶经缩聚反应制得,代替了传统的含氟材料,非氟聚合物膜3同时具备二苯甲酮和哌啶的抗紫外性,可以有效减少紫外线对背板1的影响,在非氟聚合物膜3顶部通过胶黏剂层4粘接有反光镜5,反光镜5可以对照射在背板1表面的紫外线进行反射,减少背板1所受的紫外线,大幅减少非氟聚合物膜3所受的紫外线,进一步提高了背板1整体的耐紫外老化性能,胶黏剂层4材质为环氧树脂,厚度为8-20μm,环氧树脂是环氧氯丙烷与双酚a或多元醇的缩聚产物,具有优良的粘接性能和透光性能,耐候层6材质为聚脂薄膜,厚度为25-50μm,是由多元醇和多元酸缩聚而得的聚合物,具有十分优秀的密封性能,可以起到电气绝缘和水汽阻隔的作用,且具有耐湿热老化,尺寸稳定和易加工的特点,有效对背板1进行封装,隔绝外部环境,安装架2采用底架7和上架8的组合结构代替了传统的普通框架,通过在底架7和上架8连接处焊接的支撑条9既可以稳定支撑住背板1,同时支撑条9之间存在缝隙,避免背板1的底部与安装架2完全接触,避免背板1底部被完全遮挡影响背板1的散热能力,同时底架7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通气孔701,在使用过程中通气孔701可以方便气体流通,利用气流的流通对背板底部进行散热,进一步提高了背板1的散热能力和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耐紫外老化性太阳能光伏背板,包括背板1、安装架2、非氟聚合物膜3、胶黏剂层4、反光镜5、耐候层6、底架7、通气孔701、上架8、支撑条9,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耐紫外老化性太阳能光伏背板,包括背板(1)和安装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由非氟聚合物膜(3)、胶黏剂层(4)、反光镜(5)和耐候层(6)组成,所述安装架(2)由底架(7)和上架(8)组成,所述非氟聚合物膜(3)表面两侧均涂覆有胶黏剂层(4),所述非氟聚合物膜(3)顶部通过胶黏剂层(4)粘接有反光镜(5),所述非氟聚合物膜(3)底部通过胶黏剂层(4)粘接有耐候层(6),所述底架(7)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架(8),所述背板(1)位于底架(7)与上架(8)连接处,所述底架(7)表面开设有通气孔(701)且通气孔(701)为多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紫外老化性太阳能光伏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7)和上架(8)连接处焊接有支撑条(9)且支撑条(9)为多个,所述背板(1)安装在支撑条(9)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紫外老化性太阳能光伏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黏剂层(4)材质为环氧树脂,厚度为8-2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紫外老化性太阳能光伏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候层(6)材质为聚脂薄膜,厚度为25-50μ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耐紫外老化性太阳能光伏背板,属于太阳能光伏背板技术领域,包括背板和安装架,所述背板由非氟聚合物膜、胶黏剂层、反光镜和耐候层组成,所述安装架由底架和上架组成,所述非氟聚合物膜表面两侧均涂覆有胶黏剂层,所述非氟聚合物膜顶部通过胶黏剂层粘接有反光镜,其采用非氟聚合物膜代替了传统的含氟材料作为背板的基体,非氟聚合物膜是由二苯甲酮与哌啶经缩聚反应制得,非氟聚合物膜同时具备二苯甲酮和哌啶的抗紫外性,可以有效减少紫外线对背板的影响,反光镜可以对照射在背板表面的紫外线进行反射,减少背板所受的紫外线,大幅减少非氟聚合物膜所受的紫外线,进一步提高了背板整体的耐紫外老化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蔡书义;焦华;颜超;田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中聚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97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