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用管件装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5


本实用新型涉及钳工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钳工用管件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钳工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钢锯来锯圆形管体,在使用钢锯锯圆形管体时,首先需要对圆形管体进行固定,目前的做法是采用台钳来装夹圆形管体,但由于管体是圆形的,采用台钳来装夹圆形管体存在装夹不牢固的缺陷,这样一来,在使用钢锯锯圆形管体时,容易出现圆形管体移位或滑脱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钳工用管件装夹装置,其能够实现对圆形管体的可靠顶紧,这样一来,在使用钢锯锯圆形管体时,能够有效避免圆形管体出现移位或滑脱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钳工用管件装夹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面上固定有两个支撑座,两个支撑座呈左右对称设置;位于左侧的支撑座的内端面上固定有第一顶紧件,第一顶紧件的内端面上一体成型有圆台状的第一凸台,第一凸台的外径由左向右逐渐缩小;位于右侧的支撑座的外端面上固定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活动贯穿对应的支撑座后固定有第二顶紧件,第二顶紧件的内端面上一体成型有圆台状的第二凸台,第二凸台的外径由右向左逐渐缩小;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同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钳工用管件装夹装置,其中,第一凸台的外周壁上套装有第一橡胶套,第一橡胶套的形状与第一凸台的形状相配,第一橡胶套与第一凸台紧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钳工用管件装夹装置,其中,第二凸台的外周壁上套装有第二橡胶套,第二橡胶套的形状与第二凸台的形状相配,第二橡胶套与第二凸台紧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钳工用管件装夹装置,其中,第一顶紧件通过若干个呈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螺栓与位于左侧的支撑座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钳工用管件装夹装置,其中,气缸的活塞杆朝向第二顶紧件的一端焊接固定有固定板,第二顶紧件与固定板通过若干个呈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二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圆形管体的可靠顶紧,这样一来,在使用钢锯锯圆形管体时,能够有效避免圆形管体出现移位或滑脱的现象。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橡胶套与第一顶紧件配合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橡胶套与第二顶紧件配合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b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钳工用管件装夹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面上固定有两个支撑座2,两个支撑座2呈左右对称设置;位于左侧的支撑座2的内端面上固定有第一顶紧件3,第一顶紧件3的内端面上一体成型有圆台状的第一凸台31,第一凸台31的外径由左向右逐渐缩小;位于右侧的支撑座2的外端面上固定有气缸4,气缸4的活塞杆活动贯穿对应的支撑座2后固定有第二顶紧件5,第二顶紧件5的内端面上一体成型有圆台状的第二凸台51,第二凸台51的外径由右向左逐渐缩小;第一凸台31与第二凸台51同轴设置。

第一凸台31的外周壁上套装有第一橡胶套6,第一橡胶套6的形状与第一凸台31的形状相配,第一橡胶套6与第一凸台31紧配合;通过第一橡胶套的设置,在第一凸台部分插入到圆形管体中后,第一橡胶套能够与圆形管体端部的内壁抵紧,且能够增大第一凸台与圆形管体之间的摩擦力,这样一来,可使第一凸台更好地抵紧圆形管体,此外,能够避免因第一凸台与圆形管体直接接触而出现磨损的现象。

第二凸台51的外周壁上套装有第二橡胶套7,第二橡胶套7的形状与第二凸台51的形状相配,第二橡胶套7与第二凸台51紧配合;通过第二橡胶套的设置,在第二凸台部分插入到圆形管体中后,第二橡胶套能够与圆形管体端部的内壁抵紧,且能够增大第二凸台与圆形管体之间的摩擦力,这样一来,可使第二凸台更好地抵紧圆形管体,此外,能够避免因第二凸台与圆形管体直接接触而出现磨损的现象。

第一顶紧件3通过若干个呈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螺栓8与位于左侧的支撑座2固定;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第一顶紧件能够可靠地固定在位于左侧的支撑座的内端面上。

气缸4的活塞杆朝向第二顶紧件5的一端焊接固定有固定板41,第二顶紧件5与固定板41通过若干个呈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二螺栓9固定;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第二顶紧件能够可靠地与气缸的活塞杆固定。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圆形管体的一端套装到第一橡胶套外,然后使得圆形管体的另一端与第二橡胶套对齐,接着控制气缸的活塞杆伸展,气缸的活塞杆伸展后,能够带动第二橡胶套插入到圆形管体中并与圆形管体的另一端抵紧,这样一来,即可将圆形管体可靠地装夹在第一顶紧件和第二顶紧件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圆形管体的可靠顶紧,这样一来,在使用钢锯锯圆形管体时,能够有效避免圆形管体出现移位或滑脱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钳工用管件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上固定有两个支撑座(2),两个支撑座(2)呈左右对称设置;位于左侧的支撑座(2)的内端面上固定有第一顶紧件(3),所述第一顶紧件(3)的内端面上一体成型有圆台状的第一凸台(31),所述第一凸台(31)的外径由左向右逐渐缩小;位于右侧的支撑座(2)的外端面上固定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活塞杆活动贯穿对应的支撑座(2)后固定有第二顶紧件(5),所述第二顶紧件(5)的内端面上一体成型有圆台状的第二凸台(51),所述第二凸台(51)的外径由右向左逐渐缩小;所述第一凸台(31)与第二凸台(51)同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工用管件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31)的外周壁上套装有第一橡胶套(6),所述第一橡胶套(6)的形状与第一凸台(31)的形状相配,所述第一橡胶套(6)与第一凸台(31)紧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工用管件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台(51)的外周壁上套装有第二橡胶套(7),所述第二橡胶套(7)的形状与第二凸台(51)的形状相配,所述第二橡胶套(7)与第二凸台(51)紧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工用管件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紧件(3)通过若干个呈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螺栓(8)与位于左侧的支撑座(2)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工用管件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4)的活塞杆朝向第二顶紧件(5)的一端焊接固定有固定板(41),所述第二顶紧件(5)与固定板(41)通过若干个呈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二螺栓(9)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钳工用管件装夹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面上固定有两个支撑座,两个支撑座呈左右对称设置;位于左侧的支撑座的内端面上固定有第一顶紧件,第一顶紧件的内端面上一体成型有圆台状的第一凸台,第一凸台的外径由左向右逐渐缩小;位于右侧的支撑座的外端面上固定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活动贯穿对应的支撑座后固定有第二顶紧件,第二顶紧件的内端面上一体成型有圆台状的第二凸台,第二凸台的外径由右向左逐渐缩小;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同轴设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圆形管体的可靠顶紧,这样一来,在使用钢锯锯圆形管体时,能够有效避免圆形管体出现移位或滑脱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杨仿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7.1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97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