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角架,具体为一种用于煤矿测量的三角架,属于三角架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采矿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在采矿区域开设巷道来存放矿石,为了估算巷道存放矿石的空间,在开设巷道时需要使用全站仪来测量巷道的深度,为了便于工作人员架设全站仪会在全站仪下端安装三角架对全站仪进行支撑,从而便于人员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工作,但是全站仪安装在三角架上后整个仪器裸露在外部,突下暴雨时没有及时对全站仪进行遮挡防护时仪器则会因淋到雨水而损坏导致仪器无法正常使用,并且全站仪安装在三角架上后整体为固定式,在测量不同的位置时不便于工作人员转动调整全站仪的朝向,需要工作人员转动整个三角架来调整全站仪的朝向,较为费力也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煤矿测量的三角架,包括三角架,所述三角架包括三组伸缩支架与支架座,三组所述伸缩支架均呈等距离设置在支架座的下端,所述支架座的上端设置有仪器防护箱,且仪器防护箱包括仪器安装座、防护框架、前防护板与后防护板,所述防护框架设置在仪器安装座的上端,且前防护板设置在防护框架的前端,所述后防护板设置在防护框架的后端,所述支架座与仪器防护箱之间设置有转轴座与转轴,且转轴设置在转轴座的上端与转轴座活动连接,所述转轴座焊接在支架座的上端,所述转轴与仪器安装座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仪器安装座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插接槽,所述防护框架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均焊接有第一插接块,且防护框架通过第一插接块与第一插接槽和仪器安装座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框架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与后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均焊接有插槽座,且插槽座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二插接槽,所述前防护板的后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与后防护板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均焊接有第二插接块,且前防护板通过第二插接块与第二插接槽活动安装在防护框架的前端,所述后防护板通过第二插接块与第二插接槽活动安装在防护框架的后端。
优选的,所述转轴座的内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转轴的外表面焊接环形块,且环形块活动连接在环形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环形槽的内部设置有滚珠,且滚珠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连接轴,所述环形块的外表面开设有滚珠连接槽,且滚珠与滚珠连接槽活动连接,所述滚珠连接槽与滚珠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齿纹。
优选的,所述伸缩支架包括主支架与伸缩架,且伸缩架插接在主支架的内部,所述伸缩架的两侧外表面均焊接有套接座,且伸缩架通过套接座和主支架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支架与伸缩架的一侧外表面均开设有限位轴孔,且限位轴孔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限位轴。
优选的,所述支架座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且伸缩支架设置在凹槽的内部,所述伸缩支架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活动轴,且伸缩支架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在凹槽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三角架的支架座上设置由仪器安装座、防护框架、前防护板与后防护板组成的仪器防护箱,仪器防护箱的仪器安装座用于安装仪器,在下雨时将前防护板与后防护板安装在防护框架的前端与后端,从而仪器安装座、防护框架、前防护板与后防护板相互连接将仪器围挡起来,对仪器进行防护遮雨,避免露天测量时下雨导致仪器淋到雨水而损坏的情况发生。
2、在仪器防护箱的下端设置有转轴座与转轴,转轴能够在转轴座中转动,转轴转动时能够带动仪器防护箱转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在测量时转动仪器防护箱来调整测量仪器的方向,方便工作人员对测量区域的不同方位进行测量。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仪器防护箱的爆炸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座与转轴的连接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支架与伸缩架的连接结构视图。
图中:1、三角架;101、伸缩支架;1011、主支架;1012、伸缩架;1013、套接座;1014、活动轴;1015、限位轴孔;1016、限位轴;102、支架座;1021、凹槽;2、转轴座;201、转轴;2011、环形块;2012、滚珠连接槽;2013、齿纹;202、环形槽;2021、滚珠;2022、连接轴;3、仪器防护箱;301、仪器安装座;3011、第一插接槽;302、防护框架;3021、第一插接块;3022、插槽座;3023、第二插接槽;303、前防护板;3031、第二插接块;304、后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用于煤矿测量的三角架,包括三角架1,三角架1包括三组伸缩支架101与支架座102,三组伸缩支架101均呈等距离设置在支架座102的下端,支架座102的上端设置有仪器防护箱3,且仪器防护箱3包括仪器安装座301、防护框架302、前防护板303与后防护板304,仪器安装座301、防护框架302、前防护板303与后防护板304之间为组装拆分式的,将仪器安装在仪器安装座301上时将防护框架302、前防护板303与后防护板304先拆卸下来不会遮挡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安装仪器,防护框架302设置在仪器安装座301的上端,且前防护板303设置在防护框架302的前端,后防护板304设置在防护框架302的后端,支架座102与仪器防护箱3之间设置有转轴座2与转轴201,且转轴201设置在转轴座2的上端与转轴座2活动连接,转轴座2焊接在支架座102的上端,转轴201与仪器安装座301焊接连接,转轴201能够在转轴座2中转动,转轴201转动时能够带动仪器防护箱3转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在测量时转动仪器防护箱3来调整测量仪器的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仪器安装座30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插接槽3011,防护框架302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均焊接有第一插接块3021,且防护框架302通过第一插接块3021与第一插接槽3011和仪器安装座301活动连接,将第一插接块3021从第一插接槽3011前端的开口中插入即可使得第一插接块3021与第一插接槽3011连接,从而使得防护框架302与仪器安装座301连接,防护框架302围挡住仪器的上端与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防护框架302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与后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均焊接有插槽座3022,且插槽座3022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二插接槽3023,前防护板303的后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与后防护板304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均焊接有第二插接块3031,且前防护板303通过第二插接块3031与第二插接槽3023活动安装在防护框架302的前端,后防护板304通过第二插接块3031与第二插接槽3023活动安装在防护框架302的后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转轴座2的内表面开设有环形槽202,转轴201的外表面焊接环形块2011,且环形块2011活动连接在环形槽202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环形槽202的内部设置有滚珠2021,且滚珠202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连接轴2022,滚珠2021通过连接轴2022连接在环形槽202中,环形块2011的外表面开设有滚珠连接槽2012,且滚珠2021与滚珠连接槽2012活动连接,此结构能够使得环形块2011在环形槽202中转动,从而转轴201可以在转轴座2中转动,滚珠连接槽2012与滚珠2021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齿纹2013,齿纹2013使得滚珠连接槽2012与滚珠2021之间有咬合摩擦力,能够避免转轴201在转轴座2中随意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伸缩支架101包括主支架1011与伸缩架1012,且伸缩架1012插接在主支架1011的内部,伸缩架1012的两侧外表面均焊接有套接座1013,且伸缩架1012通过套接座1013和主支架1011活动连接,向下拉动伸缩架1012使得套接座1013与伸缩架1012同时向下移动能够加长主支架1011的长度,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调整三角架1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主支架1011与伸缩架1012的一侧外表面均开设有限位轴孔1015,且限位轴孔1015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限位轴1016,将限位轴1016顺时针拧进限位轴孔1015中即可将伸缩架1012与主支架1011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支架座102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1021,且伸缩支架101设置在凹槽1021的内部,伸缩支架10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活动轴1014,且伸缩支架101通过活动轴1014活动连接在凹槽1021的内部,此连接结构能够使得三组伸缩支架101向外侧翻转支撑从而形成稳定的三角架1。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使用固定螺丝将全站仪安装在仪器安装座301上,安装后三角架1在全站仪底端对其进行支撑,再将防护框架302的第一插接块3021从第一插接槽3011前端的开口中插入使得防护框架302与仪器安装座301连接,防护框架302围挡住仪器的上端与两侧,其次工作人员使用全战仪对测量区域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需要对不同方向的测量点进行测量时,工作人员转动仪器安装座301来调整仪器的朝向,下雨时或者测量结束后,工作人员将前防护板303的第二插接块3031插接到防护框架302前端插槽座3022的第二插接槽3023中即可将前防护板303安装在防护框架302的前端,将后防护板304的第二插接块3031插接到防护框架302后端插槽座3022的第二插接槽3023中即可将后防护板304安装在防护框架302的后端,前防护板303围挡在仪器的前端,后防护板304围挡仪器的后端,从而仪器安装座301、防护框架302、前防护板303与后防护板304相互连接将仪器围挡起来,对仪器进行防护遮雨。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1.一种用于煤矿测量的三角架,包括三角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架(1)包括三组伸缩支架(101)与支架座(102),三组所述伸缩支架(101)均呈等距离设置在支架座(102)的下端;
所述支架座(102)的上端设置有仪器防护箱(3),且仪器防护箱(3)包括仪器安装座(301)、防护框架(302)、前防护板(303)与后防护板(304),所述防护框架(302)设置在仪器安装座(301)的上端,且前防护板(303)设置在防护框架(302)的前端,所述后防护板(304)设置在防护框架(302)的后端;
所述支架座(102)与仪器防护箱(3)之间设置有转轴座(2)与转轴(201),且转轴(201)设置在转轴座(2)的上端与转轴座(2)活动连接,所述转轴座(2)焊接在支架座(102)的上端,所述转轴(201)与仪器安装座(301)焊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测量的三角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安装座(30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插接槽(3011),所述防护框架(302)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均焊接有第一插接块(3021),且防护框架(302)通过第一插接块(3021)与第一插接槽(3011)和仪器安装座(301)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测量的三角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架(302)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与后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均焊接有插槽座(3022),且插槽座(3022)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二插接槽(3023),所述前防护板(303)的后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与后防护板(304)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均焊接有第二插接块(3031),且前防护板(303)通过第二插接块(3031)与第二插接槽(3023)活动安装在防护框架(302)的前端,所述后防护板(304)通过第二插接块(3031)与第二插接槽(3023)活动安装在防护框架(302)的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测量的三角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座(2)的内表面开设有环形槽(202),所述转轴(201)的外表面焊接环形块(2011),且环形块(2011)活动连接在环形槽(202)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测量的三角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202)的内部设置有滚珠(2021),且滚珠(202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连接轴(2022),所述环形块(2011)的外表面开设有滚珠连接槽(2012),且滚珠(2021)与滚珠连接槽(2012)活动连接,所述滚珠连接槽(2012)与滚珠(2021)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齿纹(20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测量的三角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架(101)包括主支架(1011)与伸缩架(1012),且伸缩架(1012)插接在主支架(1011)的内部,所述伸缩架(1012)的两侧外表面均焊接有套接座(1013),且伸缩架(1012)通过套接座(1013)和主支架(1011)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测量的三角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1011)与伸缩架(1012)的一侧外表面均开设有限位轴孔(1015),且限位轴孔(1015)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限位轴(10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测量的三角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座(102)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1021),且伸缩支架(101)设置在凹槽(1021)的内部,所述伸缩支架(10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活动轴(1014),且伸缩支架(101)通过活动轴(1014)活动连接在凹槽(1021)的内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