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极变速自动转运子母车上托板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6


本实用新型涉及子母车上托板的设计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无极变速自动转运子母车上托板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穿梭车广泛应用于立体仓库和日用百货、医药、烟草以及瓶装和盒装产品等多种行业的生产中,并以其快速、准确的特点而逐步获得广大用户的认可。穿梭车与密集货架系统配合,可最大幅度的利用存储空间,提高存储效率,又不影响作业效率,这在土地价值不断升值,存储空间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子母车是全自动生产线上的一个转运工具,传统的子母车上叉架之间的层距不可调节,不能够对于不同厚度的产品进行运输,叉架的空间利用率低。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极变速自动转运子母车上托板升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极变速自动转运子母车上托板升降装置,包括母车,所述母车的上方设有子车,所述子车远离所述母车的一侧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设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远离所述液压缸的一侧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在置包括若干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之间通过剪刀架连接,所述活动板的两侧设有限位装置,所述活动板的一侧设有叉架,所述叉架上设有托板。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分别套设于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叉架的一侧通过固定杆与所述第二套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筒之间和所述第二套筒之间均设有减震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剪刀架的中间通过活动栓与所述活动板的侧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杆远离所述液压缸的一侧通过固定板与所述活动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的一侧均设有限位板。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缸与所述子车之间通过安装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子车的一侧设有升降装置,方便对活动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活动板能够带动叉架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实现托板之间的距离的变化,方便对于不同厚度的产品进行运输,大大的增加了使用的范围,减少成本的投入,同时提高了叉架的空间利用率,该装置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2)、通过在活动板的两侧设有限位装置,能够增加活动板上下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活动板在移动过程中出现混动的现象,大大的增加了叉架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减震弹簧能够对第一套筒之间和第二套筒之间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避免碰撞而造成损坏,大大的提高了安全性,在子车与液压缸之间通过安装板进行连接,增加了液压缸放置的稳定性,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的一端均设有限位板,能够对其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脱落,大大的增加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无极变速自动转运子母车上托板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无极变速自动转运子母车上托板升降装置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母车;2、子车;3、液压缸;4、液压杆;5、活动板;6、剪刀架;7、叉架;8、托板;9、第一套筒;10、第二套筒;11、第一滑杆;12、第二滑杆;13、固定杆;14、减震弹簧;15、活动栓;16、固定板;17、限位板;18、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无极变速自动转运子母车上托板升降装置,包括母车1,所述母车1的上方设有子车2,所述子车2远离所述母车1的一侧设有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的输出端设有液压杆4,所述液压杆4远离所述液压缸3的一侧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在置包括若干活动板5,所述活动板5之间通过剪刀架6连接,所述活动板5的两侧设有限位装置,所述活动板5的一侧设有叉架7,所述叉架7上设有托板8,通过在子车2的一侧设有升降装置,方便对活动板5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活动板5能够带动叉架7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实现托板8之间的距离的变化,方便对于不同厚度的产品进行运输,大大的增加了使用的范围,减少成本的投入,同时提高了叉架7的空间利用率,该装置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2,对于限位装置来说,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一套筒9和第二套筒10,所述第一套筒9和所述第二套筒10分别套设于第一滑杆11和第二滑杆12上;对于叉架7来说,所述叉架7的一侧通过固定杆13与所述第二套筒10连接;对于第一套筒9来说,所述第一套筒9之间和所述第二套筒10之间均设有减震弹簧14;对于剪刀架6来说,所述剪刀架6的中间通过活动栓15与所述活动板5的侧壁连接;对于液压杆4来说,所述液压杆4远离所述液压缸3的一侧通过固定板16与所述活动板5连接;对于第一滑杆11来说,所述第一滑杆11和所述第二滑杆12的一侧均设有限位板17;对于液压缸3来说,所述液压缸3与所述子车2之间通过安装板18连接,通过在活动板5的两侧设有限位装置,能够增加活动板5上下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活动板5在移动过程中出现混动的现象,大大的增加了叉架7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减震弹簧14能够对第一套筒9之间和第二套筒10之间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避免碰撞而造成损坏,大大的提高了安全性,在子车2与液压缸3之间通过安装板18进行连接,增加了液压缸3放置的稳定性,第一滑杆11和第二滑杆12的一端均设有限位板17,能够对其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第一套筒9和第二套筒10的脱落,大大的增加了安全性。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时,在使用时根据产品的厚度不同,对其进行启动液压缸3,使液压缸3启动,液压缸3的启动将会带动液压杆4的伸缩,液压杆4的伸缩将会带动活动板5的升降,从而能够使剪刀架6调节活动板5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实现活动板5之间距离调节的关系,由于活动板5的一侧设有叉架7,从而能够实现叉架7之间的调节,由于叉架7上设有托板8,从而实现托板8的调节,方便对于不同厚度产品的进行放置运输,大大的提高了方便性,方便对于不同厚度的产品进行运输,大大的增加了使用的范围,减少成本的投入,同时提高了叉架7的空间利用率,该装置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同时在活动板5的两侧设有第一滑杆11和第二滑杆12,并且活动板5与第一滑杆11和第二滑杆12之间通过第一套筒9和第二套筒10连接,能够增加活动板5上下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活动板5在移动过程中出现混动的现象,大大的增加了叉架7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减震弹簧14能够对第一套筒9之间和第二套筒10之间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避免碰撞而造成损坏,大大的提高了安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无极变速自动转运子母车上托板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母车(1),所述母车(1)的上方设有子车(2),所述子车(2)远离所述母车(1)的一侧设有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的输出端设有液压杆(4),所述液压杆(4)远离所述液压缸(3)的一侧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在置包括若干活动板(5),所述活动板(5)之间通过剪刀架(6)连接,所述活动板(5)的两侧设有限位装置,所述活动板(5)的一侧设有叉架(7),所述叉架(7)上设有托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极变速自动转运子母车上托板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一套筒(9)和第二套筒(10),所述第一套筒(9)和所述第二套筒(10)分别套设于第一滑杆(11)和第二滑杆(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极变速自动转运子母车上托板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架(7)的一侧通过固定杆(13)与所述第二套筒(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极变速自动转运子母车上托板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9)之间和所述第二套筒(10)之间均设有减震弹簧(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极变速自动转运子母车上托板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架(6)的中间通过活动栓(15)与所述活动板(5)的侧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极变速自动转运子母车上托板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杆(4)远离所述液压缸(3)的一侧通过固定板(16)与所述活动板(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极变速自动转运子母车上托板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杆(11)和所述第二滑杆(12)的一侧均设有限位板(1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极变速自动转运子母车上托板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3)与所述子车(2)之间通过安装板(18)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极变速自动转运子母车上托板升降装置,包括母车,所述母车的上方设有子车,所述子车远离所述母车的一侧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设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远离所述液压缸的一侧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在置包括若干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之间通过剪刀架连接,所述活动板的两侧设有限位装置,所述活动板的一侧设有叉架,所述叉架上设有托板。有益效果:对活动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活动板能够带动叉架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实现托板之间的距离的变化,方便对于不同厚度的产品进行运输,大大的增加了使用的范围,减少成本的投入,同时提高了叉架的空间利用率,该装置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市启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971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