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齿散热器及通讯基站。
背景技术:
无线通讯由2g发展到目前的3g、4g以及即将家喻户晓的5g,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更快的传输速度、更大的功率输出,使得室外通讯基站的整个系统热耗由300w提升到当前的1500w,单位体积的热耗有20w/l提升到30-40w/l,芯片功耗有十几瓦升高到20-45w,室外通讯基站应用环境可靠性要求基本是自然散热,it以及大数据等行业上采用的风冷、液冷都很难使用,所以室外通讯基站的散热器的散热能力至关重要。
传统的通讯基站的散热器,其包括的散热齿大多是采用单一的竖直第一直齿结构,该结构的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单一,散热能力差。也有采用单一的v形斜齿结构,其采用斜出风的方式,但是该结构在户外有风,受到自然对流的逆风影响时,自然对流形成的热风出不来,导致通讯基站的整个系统温度升高,散热效果不佳,户外长期使用的可靠性较差。
针对上述问题,也有通过增加散热齿的齿高或增加散热器的整体体积来提高散热效果,但是增加散热齿的齿高或增加散热器的整体体积,其成本和重量也相应增加,而且因压铸工艺限制,最高齿高有要求,不能有效地解决散热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齿散热器,能够在不增加整体尺寸以及散热齿齿高的前提下,提高散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讯基站,通过复合齿散热器,能够有效降低整个系统的热量,提高了使用可靠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齿散热器,包括:
基板;
第一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若干第一直齿,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直齿之间形成第一风道;
第二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对接于所述第一散热组件,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斜齿组,两组所述斜齿组之间形成有第二风道,每组所述斜齿组包括若干斜齿,相邻两个所述斜齿之间形成第三风道,所述第三风道的出风口远离所述斜齿组的对称中心设置;
部分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其余所述第一风道分别与对接的所述第三风道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基板上设有边缘齿,所述边缘齿与所述第三风道的出风口之间形成第四风道。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散热组件两侧的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四风道相连通。
作为优选,还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衍生齿,所述衍生齿沿所述基板宽度方向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一部分所述衍生齿与所述第一直齿交叉设置,另一部分所述衍生齿与所述斜齿交叉设置,并均形成进风孔。
作为优选,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于所述第三风道的出风口处。
作为优选,沿所述基板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散热组件的下方。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三散热组件,所述第三散热组件包括若干第二直齿,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直齿之间形成第五风道,部分所述第五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其余所述第五风道分别与对接的所述第三风道相连通。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一衍生齿,所述第一衍生齿沿所述基板宽度方向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所述第一衍生齿与所述第二直齿交叉设置,并形成进风孔。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盖设于位于所述基板宽度方向两侧的所述第五风道的非出风口区域;
和/或,还包括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沿所述基板宽度方向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并盖设于所有所述第五风道的出风口区域。
作为优选,沿所述基板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组件的下方。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三盖板,所述第三盖板设于所述第三风道的出风口处以及位于所述基板宽度方向两侧的第一风道的非出风口区域,所述衍生齿的端部抵接于所述第三盖板的一侧;
和/或,还包括第四盖板,所述第四盖板沿所述基板宽度方向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并盖设于所有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口区域。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通讯基站,包括上述的复合齿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一散热组件的第一直齿形成的第一风道连通于第二散热组件的斜齿形成的第三风道,调整了传统自然对流散热的散热器的进风、出风通道,加强了冷风与第一直齿以及斜齿的对流换热,减小了散热器上下热源器件的热级联,且能够在不增加整体尺寸以及散热齿齿高的前提下,散热器或者通讯设备上部器件温度降低5-8度,下部器件温度降低4度,能够提高散热性能20%-30%。
通过设置边缘齿,使得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的边缘能够形成一个竖直的第四风道,热风统一从第四风道的顶部流出,形成烟囱效应,避免了户外有风时,对斜齿造成的逆风影响,能够防止斜齿形成的第三风道因自然对流导致热风无法流出的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复合齿散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复合齿散热器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复合齿散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复合齿散热器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衍生齿通过框架固定于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的复合齿散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的复合齿散热器的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所述的复合齿散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所述的复合齿散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所述的复合齿散热器的主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所述的复合齿散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所述的复合齿散热器的主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所述的复合齿散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所述的复合齿散热器的主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所述的复合齿散热器的主视图。
图中:
1、基板;21、第一直齿;22、第一风道;31、第二风道;32、斜齿;33、第三风道;4、边缘齿;41、第四风道;5、衍生齿;6、盖板;71、第二直齿;72、第五风道;8、第一衍生齿;9、第一盖板;10、第二盖板;20、第三盖板;30、第四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齿散热器,其可以应用于通讯基站等通讯设备上,用于对通讯基站等通讯设备进行自然散热,本实施例以通讯基站为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复合齿散热器包括基板1、第一散热组件以及第二散热组件,其中:
上述基板1用于将整个复合齿散热器设于通讯基站上,且通常基板1呈竖直状态设于通讯基站上。
上述第一散热组件设于基板1的正面,且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设置于基板1在高度方向的下部,该第一散热组件包括若干等间距设置的第一直齿21,该第一直齿21沿基板1的高度方向设置,且相邻两个第一直齿21之间形成有第一风道22,冷空气能够从基板1底部流入该第一风道22,并能够对通讯基站位于第一风道22区域的热源器件进行冷却。
本实施例中,根据通讯基站的热源器件的位置会形成一热瓶颈区域,在设置第一直齿21时,第一直齿21从基板1底部开始向上延伸至热瓶颈区域上方,且高出热瓶颈区域至少100mm,从而使得第一散热组件在热瓶颈区域处的散热效果得到提高。
上述第二散热组件同样设于基板1的正面,且优选地设于基板1在高度方向的上部,该第二散热组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斜齿组,两组斜齿组之间形成有第二风道31,第二风道31从第一直齿21处向上延伸至基板1的顶部,且该第二风道31能够连通于部分位于中间的第一风道22(可以是一个第一风道22,也可以是中间相邻的几个第一风道22)。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风道31的宽度刚好与部分位于中间的第一风道22的宽度总和相同。
上述每组斜齿组包括若干斜齿32,且若干斜齿32沿基板1高度方向向上等间距且平行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斜齿32之间形成第三风道33,且第三风道33的出风口远离斜齿组的对称中心设置,也就是第三风道33的出口位于基板1的左右两侧。
上述部分第三风道33会与未连通第二风道31的其余第一风道22连通,具体的,是位于下方的第三风道33与第一风道22连通,此时可以看出,相邻两组斜齿32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组第一直齿21之间的间距相同,以使得第三风道33与第一风道22的宽度一致,进而在第二散热组件与第一散热组件对接时,位于下方的第三风道33能够对接于第一风道22,实现空气在第一风道22和第三风道33处的缓和过渡。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第二风道31以及第三风道33,第一风道22内的空气能够进入第二风道31以及第三风道33,并在第二风道31和第三风道33内流动的过程中,对通讯基站的热源器件进行降温冷却。且换热后的热风从第三风道33的出风口流出,也就是从散热器的左右两侧将热量带走,而不从散热器顶部流出,只有少部分热风经第二风道31从散热器的顶部流出,能够减少下部热风对散热器顶部的加热,也就提高了散热器顶部的散热效果。
优选地,上述斜齿32与基板1的高度方向具有一定夹角,该夹角的角度可以是30°-45°,以使得形成的第二风道31内的空气流速适中,既能够进行足够的换热,又能够避免空气流速过于缓慢。
本实施例的上述复合齿散热器,其基板1、第一散热组件以及第二散热组件采用一体压铸成型。且通过第一散热组件的第一直齿21形成的第一风道22连通于第二散热组件的斜齿32形成的第三风道33,调整了传统自然对流散热的散热器的进风、出风通道,加强了冷风与第一直齿21以及斜齿32的对流换热,减小了散热器上下热源器件的热级联,且能够在不增加整体尺寸以及散热齿齿高的前提下,散热器或者通讯设备上部器件温度降低5-8度,下部器件温度降低4度,能够提高散热性能20%-30%。
而且本实施例第一散热组件设置于下部,相较于散热器的散热齿全部为斜齿的结构,本实施例能够提高散热器下部的自然对流效果以及均热能力,且提高了散热器在户外长期使用的可靠性。而且将第二散热组件设置于上部,能够避免散热器的散热齿全部为直齿时,热风都从散热器顶部流出,导致散热器顶部温度过高、散热温度不均衡的问题,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能力。
实施例二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复合齿散热器包括基板1、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衍生齿5以及盖板6,其中上述基板1、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和实施例一所述的结构均相同,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仅对衍生齿5以及盖板6的结构加以说明。
本实施例中,上述衍生齿5设置有多个且间隔设置,优选地,多个衍生齿5等间距设置。且一部分衍生齿5与第一散热组件的第一直齿21交叉设置形成进风孔,另一部分衍生齿5与第二散热组件的斜齿32交叉设置形成进风孔。外界空气能够经进风孔进入到第一风道22和第二风道31内,实现了多个方位而不仅仅是从散热器底部进风的方式。
可选地,上述衍生齿5可以搭设于第一直齿21和斜齿32的端面,并通过焊接、螺钉固定或者粘结等方式固定于第一直齿21和斜齿32的端面;也可以是在第一直齿21和斜齿32顶部上开槽,随后通过过盈配合将衍生齿5嵌设于第一直齿21和斜齿32的槽内(图4所示的结构)。而且上述衍生齿5可以单独安装,也可以多个衍生齿5一体式加工成型,并安装于第一直齿21和斜齿32上,如图5所示,多个衍生齿5一体式设计即一个金属板冲压而成,随后将一体式衍生齿5固定于第一直齿21和斜齿32的上方,并通过上述固定方式将多个衍生齿5固定于第一直齿21和斜齿32上。
本实施例中,上述衍生齿5的宽度、厚度以及进风孔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通过上述衍生齿5,冷空气不仅从散热器底部进入,还能从散热器的正面多孔结构进入,以便调整整个散热器的冷风进入和热风出去的位置,调整内部温度分布。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盖板6,该盖板6设于第三风道33的出风口处,即该盖板6至少从底部的第三风道33的出风口延伸至顶部的第三风道33的出风口处。位于斜齿32处的衍生齿5的端部抵接于该盖板6的一侧。通过该盖板6,使得第三风道33流出的热风能够快速顺着盖板6流出,也就是使得从进风孔进入的冷空气快速流入第三风道33。而且本实施例通过盖板6与衍生齿5的配合,增加烟囱效应,使得更多的冷空气从衍生齿5形成的风口进入,进一步提高冷空气流入第三风道33的速度和风量。可选地,上述盖板6的厚度1mm左右,宽度为上述斜齿32长度的1/3。
本实施例中,上述盖板6以及衍生齿5可以单独加工成型,也可以一体加工成型,随后一起设于第一直齿21和斜齿32的端面上。
实施例三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复合齿散热器包括基板1、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以及边缘齿4,其中上述基板1、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和实施例一所述的结构均相同,本实施例的边缘齿4可以是板状结构,其垂直设置于基板1的正面,且位于上述第二散热组件的两侧。每个边缘齿4与邻近的第三风道33的出风口之间能够形成第四风道41,该第四风道41至少从最下端的第三风道33的出风口一直延伸至最上端的第三风道33的出风口处。通过该第四风道41,换热后的热风能够统一从第三风道33进入第四风道41(进入第二风道的热风除外),并最终从第四风道41的顶部流出,形成烟囱效应,避免了户外有风时,对斜齿32造成的逆风影响,能够防止斜齿32间自然对流形成的第三风道33的热风无法流出散热恶化的问题。
优选地,本实施例还可以在基板1的左右两侧边缘增设第一风道22,以使得第一风道22将上述第四风道41的底部端口连通,此时从该第一风道22进入的空气直接进第四风道41的底部端口进入第四风道41,并从第四风道41的顶部流出。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第四风道41,能够使得热风统一从第四风道41以及第二风道31的出风口流出,即从散热器的顶部流出,能够削弱第一风道22和第三风道33中的热风对散热器对应的通讯基站顶部器件的热级联影响。而且热风均通过散热器的顶部流出,能够使得户外风基本都是围绕通讯基站四面而来,微风情况下,第三风道33出来的热风不会被外界风堵住出不来而恶化散热,解决了传统斜齿散热器户外有微风时系统可靠性差的问题。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齿散热器,其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增加了实施例三的结构,具体的,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复合齿散热器包括基板1、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衍生齿5、盖板6以及边缘齿4,其中上述各部件与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结构和设置方式相同。本实施例主要是将盖板6与边缘齿4相接合,进而使第四风道形成一个封闭的通道,一方面能够加强热风的快速排出,也能够使得外界空气能够快速从进风孔以及散热器底部流入。而且也能够进一步提高第四风道形成的烟囱效应,避免了户外有风时,对斜齿32造成的逆风影响,能够防止斜齿32形成的第三风道33因自然对流导致热风无法流出的问题发生。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齿散热器,如图9和图10所示,该复合齿散热器包括基板1、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以及第三散热组件,其中上述基板1、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的结构与实施例一所述的结构均相同,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仅对第三散热组件的结构加以说明。
如图9所示,该第三散热组件设置于基板1的顶部,且对接于第二散热组件。可选地,该第三散热组件包括若干等间距设置的第二直齿71,且若干第二直齿71之间平行设置,且相邻两个第二直齿71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个斜齿32之间的间距相同。相邻两个第二直齿71之间形成第五风道72,部分第五风道72与第二风道31连通,由于第二散热组件的上方设置有第三散热组件,导致第二散热组件的两组斜齿组之间会形成有一空白区域,因此,组成与第二风道31连通的部分第五风道72的第二直齿71的长度会根据该空白区域的大小进行延伸设置,以使得该部分第五风道72能够连通于第二风道31。上述未连通第二风道31的其余的第五风道72分别与对接的第三风道33相连通。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结构,从第一风道22进入的冷空气分别流入第二风道31和第三风道33后,会流入对应的第五风道72,并最终从第五风道72流出,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并且能够减少通讯基站各位置的器件的热级联影响,大部分热风从散热器顶部流出,避免了户外有微风时对于斜齿32造成逆风影响,斜齿32的热风流不出而恶化散热的问题。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增加了边缘齿4的结构,如图11和图12所示,该复合齿散热器包括基板1、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第三散热组件以及边缘齿4,其中上述基板1、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第三散热组件和实施例五所述的结构均相同,本实施例的边缘齿4可以是板状结构,其垂直设置于基板1的正面,且位于上述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以及第三散热组件的两侧。每个边缘齿4与邻近的第一直齿21、第三风道33的出风口以及第二直齿71之间能够形成第四风道41。通过该第四风道41,热风统一从第四风道41的顶部流出,形成烟囱效应,避免了户外有风时,对斜齿32造成的逆风影响,能够防止斜齿32形成的第三风道33因自然对流导致热风无法流出的问题发生。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第四风道41,能够使得热风统一从第四风道41以及与第二风道31连通的第五风道72的出口流出,即从散热器的顶部流出,能够削弱第一风道22和第三风道33中的热风对第五风道72对应的通讯基站顶部器件的热级联影响。而且热风均通过散热器的顶部流出,能够使得户外风基本都是围绕通讯基站四面而来,微风情况下,第三风道33出来的热风不会被外界风堵住出不来而恶化散热,解决了传统斜齿散热器户外有微风时系统可靠性差的问题。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增加了衍生齿5、盖板6、第一衍生齿8、第一盖板9以及第二盖板10的结构,具体的,如图13所示,该复合齿散热器包括基板1、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第三散热组件、边缘齿4、衍生齿5、盖板6、第一衍生齿8、第一盖板9以及第二盖板10,其中基板1、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第三散热组件以及边缘齿4和实施例六所述的结构均相同,上述衍生齿5与盖板6的结构和布置方式和实施例二所述的衍生齿5和盖板6的结构相同,故不再对上述各部件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仅对第一衍生齿8、第一盖板9以及第二盖板10的结构加以说明。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衍生齿8设置有多个且间隔设置,优选地,多个第一衍生齿8等间距设置。且该第一衍生齿8与第三散热组件的第二直齿71交叉设置形成进风孔。外界空气能够经衍生齿5与第一直齿21和斜齿32形成的进风孔进入到第一风道22、第二风道31,同时也能够从第一衍生齿8与第二直齿71形成的进风口进入第五风道72内,实现了多个方位进风的方式。
可选地,上述第一衍生齿8可以搭设于第二直齿71的端面,并通过焊接、螺钉固定或者粘结等方式固定于第二直齿71的端面;也可以是在第二直齿71的顶部开槽,随后通过过盈配合将第一衍生齿8嵌设于第二直齿71上。而且上述第一衍生齿8可以单独安装,也可以多个第一衍生齿8一体式加工成型,并安装于第二直齿71上。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衍生齿8的宽度、厚度以及进风孔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通过上述第一衍生齿8,冷空气不仅从散热器底部进入,还能从散热器的正面多孔结构进入,以便调整整个散热器的冷风进入和热风出去的位置,调整内部温度分布。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第一盖板9,该第一盖板9盖设于位于基板1宽度方向两侧的第五风道72的非出风口区域,且该第一盖板9与上述盖板6的一端相抵接。
上述第一盖板9与边缘齿4相接合,同时配合盖板6与边缘齿4的接合,能够使第四风道41与边缘的第五风道72共同形成一个封闭的通道。通过该第一盖板9和第一衍生齿8,使得第四风道41流出的热风能够快速顺着第一盖板9流出第五风道72,进而也使得从进风孔进入的冷空气快速流入第五风道72。此外,本实施例通过第一盖板9和盖板6共同与衍生齿5的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冷空气流入第三风道33的速度和风量。可选地,上述第一盖板9的厚度1mm左右,宽度为上述斜齿32长度的1/3。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设置有第二盖板10,该第二盖板10沿基板1宽度方向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并且所有第五风道72的出风口区域,上述第一盖板9和边缘齿4分别与该第二盖板10连接。通过该第二盖板10,能够使得第五风道72内的热风快速流出散热器的顶部。而且本实施例通过第二盖板10与第一衍生8的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冷空气流入第五风道72的速度和风量。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盖板9、第二盖板10以及第一衍生齿8可以单独加工成型,也可以一体加工成型。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齿散热器,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复合齿散热器包括基板1、第一散热组件以及第二散热组件,其中上述基板1、第一散热组件以及第二散热组件的结构和实施例一所述的基板1、第一散热组件以及第二散热组件的结构相同。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散热组件设置于第一散热组件的下方,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在基板1的上部设置的是第一直齿21构成的第一风道22,在基板1的下部设置的是两个斜齿组之间形成的第二风道31以及相邻斜齿32构成的第三风道33。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齿散热器,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复合齿散热器包括在实施例八的基础上增设了边缘齿4、衍生齿5、第三盖板20以及第四盖板30,上述边缘齿4、衍生齿5与实施例四所述的边缘齿4、衍生齿5的结构相同,上述第三盖板20以及第四盖板30与实施例七所述的第一盖板9以及第二盖板10的结构相同,故本实施例中不对上述各部件的结构赘述。
此外,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三盖板20设于第三风道33的出风口处以及设置在位于基板1宽度方向两侧的第一风道22的非出风口区域,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第三盖板20从基板1的底部向顶部延伸至第一风道22的非出风口区域。上述第四盖板30盖设于第一散热组件的顶部位置,具体的,该第四盖板30从基板1宽度方向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并且盖设于所有第一风道22的出风口区域。同时边缘齿4与上述第三盖板20和第四盖板30连接能够形成封闭的第四风道。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讯基站,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中的任意一种复合齿散热器,能够使得通讯设备上部器件温度降低5-8度,下部器件温度降低4度,提高了对通讯基站器件的散热效果。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复合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1);
第一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1)上,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若干第一直齿(21),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直齿(21)之间形成第一风道(22);
第二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1)上且对接于所述第一散热组件,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斜齿组,两组所述斜齿组之间形成有第二风道(31),每组所述斜齿组包括若干斜齿(32),相邻两个所述斜齿(32)之间形成第三风道(33),所述第三风道(33)的出风口远离所述斜齿组的对称中心设置;
部分所述第一风道(22)与所述第二风道(31)连通,其余所述第一风道(22)分别与对接的所述第三风道(33)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上设有边缘齿(4),所述边缘齿(4)与所述第三风道(33)的出风口之间形成第四风道(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组件两侧的所述第一风道(22)与所述第四风道(41)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衍生齿(5),所述衍生齿(5)沿所述基板(1)宽度方向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一部分所述衍生齿(5)与所述第一直齿(21)交叉设置,另一部分所述衍生齿(5)与所述斜齿(32)交叉设置,并均形成进风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6),所述盖板(6)设于所述第三风道(33)的出风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衍生齿(5)的端部抵接于所述盖板(6)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复合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基板(1)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散热组件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复合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散热组件,所述第三散热组件包括若干第二直齿(71),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直齿(71)之间形成第五风道(72),部分所述第五风道(72)与所述第二风道(31)连通,其余所述第五风道(72)分别与对接的所述第三风道(33)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衍生齿(8),所述第一衍生齿(8)沿所述基板(1)宽度方向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所述第一衍生齿(8)与所述第二直齿(71)交叉设置,并形成进风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盖板(9),所述第一盖板(9)盖设于位于所述基板(1)宽度方向两侧的所述第五风道(72)的非出风口区域;
和/或,还包括第二盖板(10),所述第二盖板(10)沿所述基板(1)宽度方向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并盖设于所有所述第五风道(72)的出风口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基板(1)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组件的下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盖板(20),所述第三盖板(20)设于所述第三风道(33)的出风口处以及位于所述基板(1)宽度方向两侧的第一风道(22)的非出风口区域,所述衍生齿(5)的端部抵接于所述第三盖板(20)的一侧;
和/或,还包括第四盖板(30),所述第四盖板(30)沿所述基板(1)宽度方向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并盖设于所有所述第一风道(22)的出风口区域。
13.一种通讯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复合齿散热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