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砖夹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23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砖夹,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可以实现叉取和夹取的砖夹。



背景技术:

叉车用砖块夹现已广泛应用于对加气砖等各类型砖块进行搬运的工作场合,但是此种夹持机构无法在某些特定工况下使用,特别是无法做到既能将砖垛托盘叉取又能将砖垛夹取搬运。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有夹持机构无法做到兼顾叉取和搬运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实用新型两用砖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总成、夹臂总成、夹板总成;

所述基座总成设有基座本体、导轨座、夹紧油缸;导轨座固定在基座本体的前侧,夹紧油缸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基座本体上;

所述夹臂总成对称的连接在基座总成的两侧;

所述夹臂总成包括夹臂本体、倾翻油缸、夹板盒,夹臂本体的后侧设有与导轨座滑动连接的导轨,夹紧油缸的伸缩端安装在夹臂本体上,倾翻油缸的固定端固定在夹臂本体的顶端,伸缩端通过连杆与夹板盒铰接,夹板盒的一端铰接在夹板本体的前侧底部;

夹板总成对称的连接在两侧的夹板盒上,包括调节件、夹板,调节件的一侧连接在夹板盒,另一侧连接夹板,两侧夹板形成夹取货物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油路操作倾翻油缸可以实现带动夹板盒、夹板总成升起,此时,夹臂本体可以实现叉取,再通过夹紧油缸、导轨座与导轨的配合实现两个夹臂总成实现夹取,搬运至指定位置;通过控制油路,既能实现叉取砖垛托盘又能实现夹取砖垛搬运,满足更多的场合,实用性高。

优选的,所述基座本体包括两侧底板,导轨座为两个,两侧底板与两个导轨座形成矩形框架结构;

两个所述夹紧油缸的固定端分别安装在底板的侧面,伸缩端安装在夹臂本体的夹紧油缸支座上,处于上部的导轨座的顶端安装控制阀,控制阀连接夹紧油缸;两个底板的后侧上部均设有上挂钩,处于下方的导轨座的两侧均设有下挂钩。

优选的,还包括盖板,盖板盖接在两个夹紧油缸外侧。

优选的,在所述控制阀的外部设有保护罩,保护罩的顶端安装六通阀。具体油路的连接方式、走向,油管的安装部位,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优选的,所述导轨座为水平设置,导轨座为t型槽,对应的导轨为t型凸块。

优选的,所述夹臂本体包括货叉体、倾翻油缸支座、滑槽、第一支座;货叉体为l型结构,包括水平杆与竖直杆,两个导轨间隔的固定在竖直杆的后侧面,夹紧油缸支座,固定在竖直杆的后侧面上,并处于两个导轨之间,倾翻油缸支座固定连接在货叉体的顶端,滑槽为凹型滑槽,固定连接在货叉体竖直杆的前侧面上,第一支座固定在货叉体竖直杆的前侧面上,并处于滑槽的下方。

滑槽内设有滑道,倾翻油缸伸缩端与连杆通过轴承连接,连接处设有滚轮,滚轮与滑道配合使用,并在滚轮中间设有耐磨衬套,减少磨损,增加滚轮的使用寿命;连杆的两端均为关节轴承的连接,关节轴承处设有油杯,利于润滑。

优选的,所述夹板盒包括卡在货叉体水平杆部分的第一组件、与夹板总成连接的第二组件、第二支座、连杆支座,第一组件为底部为空的贯穿的凹型结构,第二支座、连杆支座均固定在第一组件的端部顶面,第二支座与该端部的端面的距离大于连杆支座与该端部的端面的距离,第二组件为侧面为空的盒装结构,第二组件连接在第一组件的侧面,且第二组件上为空侧面外部设有夹板。

夹板盒可以在倾翻油缸的作用下实现升起和下降,以实现不使用时的收纳。

优选的,所述夹板包括平板、橡胶板,平板上粘接橡胶板,橡胶板的外侧面构成夹取货物的面,平板的内侧面的中部与夹板盒之间设有第一弹簧,平板内侧面的周边与夹板盒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一活动臂、第二活动臂、铰接座,第一活动臂的中部铰接在夹板盒上,第一活动臂的一端与第二活动臂的中部铰接,第二活动臂的两端均与安装在平板后侧面的铰接座铰接,第一活动臂的另一端与与安装在平板后侧面的铰接座铰接。

夹板通过与调节件的配合,使得夹取货物时,能够自动调节受力,使夹取更加灵活。

优选的,所述夹板的外侧面上设有橡胶板。以及在夹板盒的顶面设有硫化橡胶板,均是为了增加工作时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油路操作倾翻油缸可以实现带动夹板盒、夹板总成升起,此时,夹臂本体可以实现叉取,再通过控制油路放下夹板盒、夹板总成等部件,通过夹紧油缸、导轨座与导轨的配合实现两个夹臂本体实现夹取,搬运至指定位置;既能实现叉取砖垛托盘又能实现夹取砖垛搬运,满足更多的场合,实用性高;

夹板通过与调节件的配合,使得夹取货物时,能够自动调节受力,使夹取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两用砖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是本实用新型基座总成的轴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夹臂总成的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夹板盒的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连杆的轴测图。

图中标号:基座总成1、基座本体11、底板111、盖板112、上挂钩113、下挂钩114、耐磨块115、导轨座12、夹紧油缸13、安装座131、控制阀14、保护罩141、六通阀142

夹臂总成2、夹臂本体21、导轨211、夹紧油缸支座212、货叉体213、倾翻油缸支座214、挡块2141、滑槽215、第一支座216、倾翻油缸22、夹板盒23、第一组件231、第二组件232、第二支座233、连杆支座234、硫化橡胶板235、连杆24、滚轮241、

夹板总成3、调节件31、第一活动臂311、第二活动臂312、铰接座313

夹板32、平板321、橡胶板322、第一弹簧33、第二弹簧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两用砖夹,包括基座总成1、夹臂总成2、夹板总成3;夹臂总成2能够水平滑动的连接在基座总成1上,所述夹臂总成2为两个,对称的连接在基座总成1的两侧,可以在实现夹紧与张开,夹板总成3连接在夹臂总成2上。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以叉取货物的一侧为前侧,相背的一侧为后侧的描述方式。

所述基座总成1设有基座本体11、导轨座12、夹紧油缸13;

如图1、2所示,所述基座本体11包括两侧底板111,导轨座12为两个,导轨座12固定在基座本体11的前侧,两侧底板111与两个导轨座12形成矩形框架结构;两个所述夹紧油缸13的固定端分别通过安装座131安装在底板111的侧面,夹紧油缸13伸缩端安装在夹臂本体11的夹紧油缸支座212上,处于上方的导轨座12的顶端安装控制阀14,在所述控制阀14的外部设有保护罩141,保护罩141的顶端安装六通阀142,控制阀14通过六通阀142连接夹紧油缸13;

所述导轨座12为水平设置,导轨座12为t型槽,对应的导轨211为t型凸块,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t型槽与“一”型凸块之间的滑动连接,或其他可以实现滑动的结构。

两个底板111的后侧上部均设有上挂钩113,处于下方的导轨座12的两侧均设有下挂钩114,下挂钩114底部设有耐磨块115。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盖板112,盖板112盖接在两个夹紧油缸13的外侧,具体安装在安装夹臂总成2的一侧,对应的上下的两个导轨座12的后侧均设有盖板限位块。

所述夹臂总成2包括夹臂本体21、倾翻油缸22、夹板盒23,夹臂本体21的后侧设有与导轨座12滑动连接的导轨211,夹紧油缸13的伸缩端安装在夹臂本体11上,倾翻油缸22的固定端固定在夹臂本体21的顶端,伸缩端通过连杆24与夹板盒23铰接,夹板盒23的一端铰接在夹板本体21的前侧底部;

夹板总成3对称的连接在两侧的夹板盒23上,包括调节件31、夹板32,调节件31的一侧连接在夹板盒23,另一侧连接夹板32,两侧夹板32形成夹取货物的空间。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夹臂本体21包括导轨211、夹紧油缸支座212、货叉体213、倾翻油缸支座214、滑槽215、第一支座216;

货叉体213为l型结构,包括水平杆与竖直杆,两个导轨211间隔的固定在竖直杆的后侧面,夹紧油缸支座212固定在竖直杆的后侧面上,并处于两个导轨211之间,倾翻油缸支座214固定连接在货叉体213的顶端,滑槽215为凹型滑槽,固定连接在货叉体213竖直杆的前侧面上,第一支座216固定在货叉体213竖直杆的前侧面上,并处于滑槽215的下方;

倾翻油缸22安装在倾翻油缸支座214,倾翻油缸支座214上设有挡块2141。

滑槽215内还可以设有滑道,倾翻油缸22的伸缩端与连杆24通过关节轴承连接,连接处设有滚轮241,滚轮与滑道配合使用,并在滚轮中间设有耐磨衬套,减少磨损,增加滚轮的使用寿命;连杆24的两端均为关节轴承的连接,关节轴承处设有油杯,利于润滑。

如图4所示,所述夹板盒23包括第一组件231、第二组件232、第二支座233、连杆支座234;

第一组件231卡在货叉体213水平杆部分上,第二组件232连接夹板总成3上,第一组件231为底部为空的贯穿的凹型结构,第二支座233、连杆支座234均固定在第一组件231的端部顶面,第二支座233与该端部的端面的距离大于连杆支座234与该端部的端面的距离,第二组件232为侧面为空的盒装结构,第二组件232连接在第一组件231的侧面,且第二组件232上为空侧面外部设有夹板32。

如图5所示,所述连杆24包括间隔设置的连杆板241、连杆连接板242、连杆连接轴243,两个连接板241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安装转轴的连接孔,连杆连接板242、连杆连接轴243主要为连接两个连杆板241的作用。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夹板32包括平板321、橡胶板322,平板321上粘接橡胶板322,橡胶板322的外侧面构成夹取货物的面,平板321的内侧面的中部与夹板盒23之间设有第一弹簧33,平板321内侧面的周边与夹板盒23之间设有第二弹簧34。

所述调节件31包括第一活动臂311、第二活动臂312、铰接座313,第一活动臂311的中部铰接在夹板盒23上,第一活动臂311的一端与第二活动臂312的中部铰接,第二活动臂312的两端均与安装在平板321后侧面的铰接座313铰接,第一活动臂311的另一端与与安装在平板321后侧面的铰接座313铰接。

所述夹板32的外侧面上设有橡胶板322,以及在夹板盒23的顶面设有硫化橡胶板235,均是为了增加工作时的摩擦力。

上述实施例三工作过程:

通过油路操作倾翻油缸22可以实现带动夹板盒23、夹板总成3升起,此时,夹臂本体21可以实现叉取,再通过控制油路放下夹板盒23、夹板总成3等部件,通过夹紧油缸13、导轨座12与导轨211的配合实现两个夹臂本体21实现夹取,搬运至指定位置;既能实现叉取砖垛托盘又能实现夹取砖垛搬运,满足更多的场合,实用性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两用砖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总成(1)、夹臂总成(2)、夹板总成(3);

所述基座总成(1)设有基座本体(11)、导轨座(12)、夹紧油缸(13);导轨座(12)固定在基座本体(11)的前侧,夹紧油缸(13)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基座本体(11)上;

所述夹臂总成(2)对称的连接在基座总成(1)的两侧;

所述夹臂总成(2)包括夹臂本体(21)、倾翻油缸(22)、夹板盒(23),夹臂本体(21)的后侧设有与导轨座(12)滑动连接的导轨(211),夹紧油缸(13)的伸缩端安装在夹臂本体(21)上,倾翻油缸(22)的固定端固定在夹臂本体(21)的顶端,伸缩端通过连杆(24)与夹板盒(23)铰接,夹板盒(23)的一端铰接在夹臂本体(21)的前侧底部;

夹板总成(3)对称的连接在两侧的夹板盒(23)上,包括调节件(31)、夹板(32),调节件(31)的一侧连接在夹板盒(23),另一侧连接夹板(32),两侧夹板(32)形成夹取货物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砖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本体(11)包括两侧底板(111),导轨座(12)为两个,两侧底板(111)与两个导轨座(12)形成矩形框架结构;

两个所述夹紧油缸(13)的固定端分别安装在底板(111)的侧面,伸缩端安装在夹臂本体(21)的夹紧油缸支座(212)上,处于上部的导轨座(12)的顶端安装控制阀(14),控制阀(14)连接夹紧油缸(13);两个底板(111)的后侧上部均设有上挂钩(113),处于下方的导轨座(12)的两侧均设有下挂钩(1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用砖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112),盖板(112)盖接在两个夹紧油缸(13)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用砖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阀(14)的外部设有保护罩(141),保护罩(141)的顶端安装六通阀(14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用砖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座(12)为水平设置,导轨座(12)为t型槽,对应的导轨(211)为t型凸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砖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本体(21)包括货叉体(213)、倾翻油缸支座(214)、滑槽(215)、第一支座(216);货叉体(213)为l型结构,包括水平杆与竖直杆,两个导轨(211)间隔的固定在竖直杆的后侧面,夹紧油缸支座(212),固定在竖直杆的后侧面上,并处于两个导轨(211)之间,倾翻油缸支座(214)固定连接在货叉体(213)的顶端,滑槽(215)为凹型滑槽,固定连接在货叉体(213)竖直杆的前侧面上,第一支座(216)固定在货叉体(213)竖直杆的前侧面上,并处于滑槽(215)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用砖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盒(23)包括卡在货叉体(213)水平杆部分的第一组件(231)、与夹板总成(3)连接的第二组件(232)、第二支座(233)、连杆支座(234),第一组件(231)为底部为空的贯穿的凹型结构,第二支座(233)、连杆支座(234)均固定在第一组件(231)的端部顶面,第二支座(233)与该端部的端面的距离大于连杆支座(234)与该端部的端面的距离,第二组件(232)为侧面为空的盒装结构,第二组件(232)连接在第一组件(231)的侧面,且第二组件(232)上为空侧面外部设有夹板(3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砖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32)包括平板(321)、橡胶板(322),平板(321)上粘接橡胶板(322),橡胶板(322)的外侧面构成夹取货物的面,平板(321)的内侧面的中部与夹板盒(23)之间设有第一弹簧(33),平板(321)内侧面的周边与夹板盒(23)之间设有第二弹簧(3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两用砖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31)包括第一活动臂(311)、第二活动臂(312)、铰接座(313),第一活动臂(311)的中部铰接在夹板盒(23)上,第一活动臂(311)的一端与第二活动臂(312)的中部铰接,第二活动臂(312)的两端均与安装在平板(321)后侧面的铰接座(313)铰接,第一活动臂(311)的另一端与安装在平板(321)后侧面的铰接座(313)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砖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盒(23)的外侧面上设有硫化橡胶板(23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两用砖夹,包括基座总成、夹臂总成、夹板总成;基座总成设有基座本体、导轨座、夹紧油缸;所述夹臂总成对称的连接在基座总成的两侧;所述夹臂总成包括夹臂本体、倾翻油缸、夹板盒;夹板总成对称的连接在两侧的夹板盒上,包括调节件、夹板,两侧夹板形成夹取货物的空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油路操作倾翻油缸可以实现带动夹板盒、夹板总成升起,此时,夹臂本体可以实现叉取,再通过控制油路放下夹板盒、夹板总成等部件,通过夹紧油缸、导轨座与导轨的配合实现两个夹臂本体实现夹取,搬运至指定位置;既能实现叉取砖垛托盘又能实现夹取砖垛搬运,满足更多的场合,实用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潘里辉;邓亮;时松;何平;刘贺东;方龙飞;吴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庆联动属具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95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