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3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毒柜。



背景技术:

消毒柜是指通过紫外线、远红外线、高温、臭氧等方式,给食具、餐具、毛巾、衣物、美容美发用具、医疗器械等物品进行烘干、杀菌消毒、保温除湿的工具,其外形一般为柜箱状,其柜身大部分材质为不锈钢,目前主流的消毒柜大都采用的高温和臭氧消毒。

消毒柜工作时,餐具表面残留的水渍经过高温加热蒸发至消毒柜腔室空气中,但由于腔室内腔为密封结构,蒸发后的水蒸气无法排出腔外,待加热工作周期结束后,随腔室内温度下降又会凝结成水珠于腔室内壁及餐具表面。一方面无法达到洁净干爽、细菌零残留效果;另一方面还会腐蚀腔室。此外,消毒柜的臭氧发生器通常设置在柜体的某一局部位置,使得臭氧无法均匀地喷向各个角落,导致腔室内臭氧浓度不均匀,造成臭氧浓度相对较低的区域低,其消毒效果差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毒柜,其能够将腔室内高温下产生的水蒸气有效地向外转移,干燥腔室空气;同时还能够均匀腔室内臭氧浓度,提高消毒柜消毒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毒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消毒腔室,所述消毒腔室外设有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包括除湿器、第一电磁阀、用于获取所述消毒腔室内湿度信号的湿度传感器、用于根据所述湿度信号控制所述除湿器及第一电磁阀通断的控制主板;

所述控制主板与所述除湿器、第一电磁阀、湿度传感器分别连接;所述除湿器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消毒腔室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设于所述第一管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消毒腔室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所述除湿器通过所述空气出口抽取所述消毒腔室内的高湿度空气并除湿,并通过空气入口将除湿后得到的低湿度空气回流至所述消毒腔室内;所述除湿器除湿得到的冷凝水通过管道排出所述柜体外,或收集于收集器内。

进一步的,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由所述控制主板根据湿度信号控制通断的第二电磁阀及空气泵,所述第二电磁阀及空气泵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

所述空气泵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消毒腔室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设于所述第二管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入口处连接有入口管道,所述空气出口处设有出口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入口管道和出口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入口管道和出口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出口管道上,且所述湿度传感器设于靠近所述空气出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柜体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内壳内设有所述消毒腔室,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除湿装置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利用除湿器对消毒腔室内的空气除湿,一方面有效地降低了消毒腔室的空气湿度,确保其能在合适的空气湿度内消毒,避免消毒柜内的零部件因湿度而出现腐蚀甚至损毁,延长了消毒柜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使得消毒进行的更彻底;另一方面,也能使消毒腔室的空气能够循环流动,从而使得消毒腔室内的空气成分,如臭氧,温度分布都更加均匀,进而到达更好的消毒效果。

2、通过增设空气泵和第二电磁阀,使其具备除湿和空气循环两种不同的模式,并可根据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空气湿度自动切换所需的模式,既确保消毒柜的良好消毒效果,又具备节能环保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消毒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消毒柜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消毒柜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消毒柜的空气流向示意图;

标记说明:

1、柜体;11、外壳;12、内壳;13、容纳空间;2、除湿装置;21、湿度传感器;23、除湿器;24、第一电磁阀;25、第一管道;26、空气泵;27、第二电磁阀;28、第二管道;3、消毒腔室;31、空气入口;32、空气出口;4、入口管道;5、出口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毒柜,如图1~2所示,包括柜体1,柜体1内设有消毒腔室3;消毒腔室3外设有除湿装置2,所述除湿装置2包括除湿器23、第一电磁阀24、用于获取所述消毒腔室3内湿度信号的湿度传感器21、用于根据所述湿度信号控制所述除湿器及第一电磁阀通断的控制主板(图中未示);

所述控制主板与所述除湿器23、第一电磁阀24、湿度传感器21分别连接;所述除湿器23通过第一管道25与所述消毒腔室3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24设于所述第一管道25上。

具体的,当湿度传感器21检测的湿度达到设定的高湿度值时,控制主板控制第一电磁阀24开启同时启动湿度传感器21。

其中,消毒腔室3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空气入口31和空气出口32,除湿器23通过空气出口32抽取消毒腔室3内的高湿度空气并除湿,并通过空气入口31将除湿后得到的低湿度空气回流至消毒腔室3内;除湿器23除湿得到的冷凝水通过管道排出柜体1外,或收集于收集器内。

空气入口31处连接有入口管道4,空气出口32处设有出口管道5;第一管道25的两端分别与入口管道4和出口管道5连接。

优选的,湿度传感器21设置在出口管道5上,且湿度传感器21设于靠近空气出口32处,以确保湿度传感器21测量的是消毒腔室3内的空气湿度。

优选的,柜体1包括外壳11和内壳12,内壳12内设有消毒腔室3,外壳11与内壳12之间形成容纳空间13,除湿装置2设于容纳空间13内,为方便使用,容纳空间13设于柜体1后方。

随消毒腔室3内空气湿度的增加,当湿度传感器21检测的湿度达到高湿度设定值时,开启第一电磁阀24和除湿器23,消毒腔室3的空气从空气出口32依次经由出口管道5、第一电磁阀24流至除湿器23,并经过除湿器23除湿后依次经由入口管道4、空气入口31循环进入消毒腔室3。一方面,有效地降低了消毒腔室3的空气湿度,确保其能在合适的空气湿度内消毒,避免消毒柜内的零部件因湿度而出现腐蚀甚至损毁,延长了消毒柜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使得消毒进行的更彻底;另一方面,也能使消毒腔室3的空气能够循环流动,从而使得消毒腔室3内的空气成分,如臭氧,温度分布都更加均匀,进而到达更好的消毒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如图3~4所示,除湿装置2还包括由所述控制主板根据湿度信号控制通断的第二电磁阀27及空气泵26,所述第二电磁阀27及空气泵26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第二管道28的两端也分别与入口管道4和出口管道5连接。第二电磁法设置于靠入口管道4端的第二管道28上。

当湿度传感器21检测的湿度处于设定的低湿度值时,第一电磁阀24、除湿器23均关闭,第二电磁阀27开启,同时空气泵26启动。

此时,空气泵26将消毒腔室3的空气从空气出口32依次经由出口管道5、第二电磁阀27、空气泵26、入口管道4、空气入口31循环进入消毒腔室3,使得消毒腔室3的空气能够循环流动,从而使得消毒腔室3内的空气成分,如臭氧,温度分布都更加均匀,进而到达更好的消毒效果。

随消毒腔室3内空气湿度的增加,当湿度传感器21检测的湿度达到设定的高湿度值时,第二电磁阀27、空气泵26均关闭。此时,第一电磁阀24和除湿器23均开启,消毒腔室3的空气从空气出口32依次经由出口管道5、第一电磁阀24流至除湿器23,并经过除湿器23除湿后依次经由入口管道4、空气入口31循环进入消毒腔室3。一方面,有效地降低了消毒腔室3的空气湿度,确保其能在合适的空气湿度内消毒,避免消毒柜内的零部件因湿度而出现腐蚀甚至损毁,延长了消毒柜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使得消毒进行的更彻底;另一方面,也能使消毒腔室3的空气能够循环流动,从而使得消毒腔室3内的空气成分,如臭氧,温度分布都更加均匀,进而到达更好的消毒效果。

本实施例的消毒柜增设空气泵26和第二电磁阀27,其具备包括除湿模式和空气循环模式在内的两种模式。当消毒柜处于低湿度条件时,消毒柜开启空气循环模式,此时仅需开启空气泵26和第二电磁阀27,而无需开启第一电磁阀24和除湿器23,既确保了消毒柜具有良好消毒效果能耗更小,同时还能更加节能、环保。当空气湿度达到设定的高湿度设定值时,消毒柜进入关闭空气循环模式,进入到除湿模式。此时控制主板控制关闭空气泵26和第二电磁阀27关闭,与此同时开启第一电磁阀24和除湿器23,利用除湿器23滤除消毒腔室3内的空气。当消毒腔室3内的空气湿度下降至低湿度设定值时,则关闭除湿模式,进入空气循环模式。以此根据湿度传感器21检测到的湿度进行模式循环切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消毒柜的其它内容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消毒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消毒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腔室外设有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包括除湿器、第一电磁阀、用于获取所述消毒腔室内湿度信号的湿度传感器、用于根据所述湿度信号控制所述除湿器及第一电磁阀通断的控制主板;

所述控制主板与所述除湿器、第一电磁阀、湿度传感器分别连接;所述除湿器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消毒腔室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设于所述第一管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腔室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所述除湿器通过所述空气出口抽取所述消毒腔室内的高湿度空气并除湿,并通过空气入口将除湿后得到的低湿度空气回流至所述消毒腔室内;所述除湿器除湿得到的冷凝水通过管道排出所述柜体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上设有收集器,所述消毒腔室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所述除湿器通过所述空气出口抽取所述消毒腔室内的高湿度空气并除湿,并通过空气入口将除湿后得到的低湿度空气回流至所述消毒腔室内;所述除湿器除湿得到的冷凝水收集于所述收集器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由所述控制主板根据湿度信号控制通断的第二电磁阀及空气泵,所述第二电磁阀及空气泵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所述空气泵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消毒腔室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设于所述第二管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入口处连接有入口管道,所述空气出口处设有出口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入口管道和出口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入口管道和出口管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出口管道上,且所述湿度传感器设于靠近所述空气出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内壳内设有所述消毒腔室,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除湿装置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毒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消毒腔室,所述消毒腔室外设有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包括除湿器、第一电磁阀、用于获取所述消毒腔室内湿度信号的湿度传感器、用于根据所述湿度信号控制所述除湿器及第一电磁阀通断的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与所述除湿器、第一电磁阀、湿度传感器分别连接;所述除湿器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消毒腔室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设于所述第一管道上。本实用新型的消毒柜能够将腔室内高温下产生的水蒸气有效地向外转移,干燥腔室空气;同时还能够均匀腔室内臭氧浓度,提高消毒柜消毒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马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乐宜嘉家居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2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94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