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叉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动驱动的叉车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叉车广泛应用于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仓库、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在船舱、车厢和集装箱内进行托盘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是托盘运输、集装箱运输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在大型的仓库由于货物较多,为了方便进行管理,大多利用仓储货架来存放不同种类的货物,而且对仓库内货物的储存位置进行规范,实行网格式规划。需要将货物从货架上取出或者将货物放置在货架上时,需要使用叉车进行操作,仓储叉车因其车体紧凑、移动灵活、自重轻和环保性能好而在仓储业得到普遍应用。但由于仓储空间有限,需要降低传统叉车的转弯半径,传统叉车的通过内燃机驱动转弯和提升以装卸货物,以改善装卸成本和环境污染,一方面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内燃机的使用对货物的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增加了货物受损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动驱动的叉车旋转装置,旋转架机构通过锂电池驱动,使得起升机构通过旋转架机构能绕车体实现全方位转动,改善了叉车转动和提升的成本和环保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电动驱动的叉车旋转装置,用于连接车体和起升机构,车体和起升机构之间连接有旋转架机构,旋转架机构与起升机构固定连接,旋转架机构与车体转动连接,起升机构通过旋转架机构绕车体转动,旋转架机构通过设置于车体上的电源装置驱动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装置包括受电装置和放置于车体中的锂电池,受电装置的固定端与锂电池的输出端连接,受电装置的接线柱端放置于旋转架机构上、并与车体外的电缆线连接,受电装置的固定端与接线柱端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装置还包括电控底板和一端固定于车体底部的底座立柱,底座立柱向远离车体底部方向延伸依次穿过受电装置的固定端和电控底板的中心,电控底板与车体底部之间形成用于放置锂电池的空腔。
进一步地,底座立柱轴向中空,底座立柱轴向外侧环绕设置有至少一个滑道组,受电装置通过滑道组与底座立柱连接;座立柱在靠近滑道组下部的侧面上开设有线束出口,在底座立柱空腔中的电缆线通过线束出口与受电装置的固定端连接,电缆线的一端与锂电池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滑道组包括至少一个滑道和开设于最大直径滑道组下表面的接线孔,接线孔与滑道一一对应连通,底座立柱空腔中电缆线通过线束出口接入接线孔中。
进一步地,受电装置的接线柱端设置有多个接口,每个接口连接到其中一个滑道中的电缆线;受电装置在固定端和接线柱端之间设置有t型线槽,从受电装置的固定端接入接线柱端的电缆线放置于该t型线槽中。
进一步地,旋转架机构上开设有与车体配合的凹槽,凹槽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车体相对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环形轨道槽,所述滚轮可转动设置于环形轨道槽中,旋转架机构通过所述滚轮相对于环形轨道槽转动。
进一步地,车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环状外齿圈,该外侧面是连接车体相对上下表面的面,旋转架机构上设置有与环状外齿圈啮合的第一齿轮和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的旋转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包括与车体上表面的环形轨道槽配合的第一滚轮和与车体下表面的环形轨道槽配合的第二滚轮,第一滚轮穿过所述凹槽上侧面固定设置,第二滚轮固定于凹槽下侧内表面上;
第一齿轮靠近第一滚轮固定于凹槽的内侧面上,旋转电机穿过凹槽该内侧面与第一齿轮动力连接。
进一步地,车体上部设置有用于密封车体空腔的可拆卸防护罩,防护罩的顶端安装有信号收发装置;
车体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车体运动的行进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电动驱动的叉车旋转装置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提供的一种基于电动驱动的叉车旋转装置,车体中的锂电池产生的动能传递到受电装置上,受电装置将动能通过接线柱端稳定传递到车体外的用电器件上,旋转电机得电后驱动第一齿轮转动,车体通过环状外齿圈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使得旋转架机构上滚轮在车体上凹槽中转动,实现起升机构通过旋转架机构绕车体360度转动,使得起升机构不受车体方向的限制,旋转灵活,解决了传统叉车在装卸货物时首先需要调整车体的方向,然后进行装卸货物的缺陷,较大的提高了装卸货物的工作效率。
整个叉车的动力由锂电池和各组电机提供,无复杂的内燃液压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节能环保、维修方便和经济性好的优点;同时锂电池可以通过电控底板隔开的形式进行逐层叠加,以适应不同叉车电能的需求;接线孔与滑道一一对应连通,受电装置通过滑道中的电缆线与锂电池连接,同时电缆线设置于底座立柱的空腔中,实现合理布线和结构简单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电动驱动的叉车旋转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转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旋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受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受电装置固定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旋转架机构,2、转向机构,3、车体,4、防护罩,5、起升机构,6、锂电池,7、电控底板,8、受电装置,10、底座立柱,1-1、旋转电机,1-2、第一滚轮,1-4、第二滚轮,1-6、凹槽,3-2、环形轨道槽,3-3、环状外齿圈,8-1、接口,8-2、t型线槽,8-3、转动孔,10-1、接线孔,10-2、滑道组,10-3、分道槽,10-4、滑道,10-5、线束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可能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本文中在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电动驱动的叉车旋转装置,用于连接车体3和起升机构5,车体3和起升机构5之间连接有旋转架机构1,旋转架机构1与起升机构5固定连接,旋转架机构1与车体3转动连接,起升机构5通过旋转架机构1绕车体3转动;旋转架机构1通过设置于车体3上的电源装置驱动转动,所述电源装置包括受电装置8和放置于车体3中的锂电池6,受电装置8的固定端与锂电池6的输出端连接,受电装置8的接线柱端放置于旋转架机构1上、并与车体3外的电缆线连接,受电装置8的固定端与接线柱端相对应。
应理解,车体3的外观形状不受限制,车体3中的锂电池6产生的动能传递到受电装置8上,受电装置8将动能通过接线柱端传递到车体3外的用电器件上,以实现用电器件的通电使用,旋转架机构1与起升机构5可以焊接连接,也可以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在车体3不动下,旋转架机构1可通过锂电池6驱动环绕车体3实现360度转动,旋转架机构1的转动,带动起升机构5转动,进而带动起升机构5上的货物运动到指定位置,使得在车体3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实现货物原地转向的全方位移动,起升机构5不受车体方向的限制,进而实现货物的有效装卸,解决了传统叉车在装卸货物时首先需要调整车体的方向,然后进行装卸货物的缺陷,较大的提高了装卸货物的工作效率。整个叉车旋转装置的运行动力由锂电池和各组电机提供,一方面节能环保、节约成本,另一方面维修方便。同时本实施例通过受电装置8将锂电池6的动力传递到车体3外的用电器件,使得用电器件的动力稳定、机械效率高、经济性高。
如图4、5和6所示,所述电源装置还包括电控底板7和一端固定于车体3底部的底座立柱10,底座立柱10向远离车体3底部方向延伸依次穿过受电装置8的固定端和电控底板7的中心,电控底板7与车体3底部之间形成用于放置锂电池6的空腔。底座立柱10轴向中空,底座立柱10轴向外侧环绕设置有至少一个滑道组10-2,受电装置8通过滑道组10-2与底座立柱10连接;座立柱10在靠近滑道组10-2下部的侧面上开设有线束出口10-5,在底座立柱10空腔中的电缆线通过线束出口10-5与受电装置8的固定端连接,电缆线的一端与锂电池6的输出端连接;
每个滑道组10-2包括至少一个滑道10-4和开设于最大直径滑道组10-2下表面的接线孔10-1,接线孔10-1与滑道10-4一一对应连通,底座立柱10空腔中电缆线通过线束出口10-5接入接线孔10-1中,线束出口10-5可以有多个,以便于电缆线接入接线孔10-1为佳,在本实施例中的图5和6中,底座立柱10上依次有小中大三个不同直径的滑道组10-2,每个滑道组10-2有分道槽10-3分成两个滑道10-4,所以共有六个滑道10-4,每个滑道10-4与六个接线孔10-1一一对应连通,互不干扰。
电控底板7上可以放置用电器件,同时多个用电器件较多时,可以进行逐层叠加,在层与层之间用电控底板7隔开,节省用电器件的占用空间,同时电控底板7将锂电池6与用电器件隔开,一方面固定锂电池6,另一方面使得整个装置检修方便。同时锂电池6也可以通过电控底板7隔开而设置成多层,以实现电能需求大的叉车工作,在锂电池6设置多层时,每层均设置至少一个滑道组10-2。
锂电池6与受电装置8之间通过电缆线连接,为了美观和电缆线的固定,电缆线设置于底座立柱10的轴向空腔中,电缆线一端连接锂电池6的输出端,电缆线的另一端通过线束出口10-5接入接线孔10-1中,当外部用电器件所需供电不同时,可以设置多个两个滑道10-4,彼此滑道10-4之间通过分道槽10-3隔开;接线孔10-1与滑道10-4的一一对应关系,每个滑道10-4中的电缆线可以设置与受电装置8连接的不同控制作用的电缆线,该不同作用的电缆线与受电装置8接线柱端的输出一一对应,通过分道槽10-3隔开,以分离不同控制电路,实现受电装置8为不同要求的外部用电器件供电,提高了该电源装置对叉车供电的适用范围。
如图6至8所示,受电装置8的接线柱端设置有多个接口8-1,每个接口8-1连接到一个滑道10-4中的电缆线,受电装置8的固定端内壁与底座立柱10上的滑道10-4、分道槽10-3配合,使得受电装置8的固定端在与相应电缆线连接的同时能绕底座立柱10轴向转动;受电装置8在固定端和接线柱端之间设置有t型线槽8-2,从固定端接入接线柱端的电缆线放置于该t型线槽8-2中,实现有序布线,避免电缆线的杂乱,从而影响美观。其中受电装置8安装时,将该t型线槽面向车体3底部方向设置,接线柱端的接口向远离车体3底部的方向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受电装置8的固定端可以开设一转动孔8-3,转动孔8-3的内表面可以设置多个凹面与凸面交替的环状圈,一方面与底座立柱10上的滑道10-4、分道槽10-3配合转动,另一方面,通过底座立柱10与凹面与凸面交替的环状圈的接触面的电刷,将锂电池的电能传输到起升机构5和其他外部用电器件中。
如图2所示,旋转架机构1上开设有与车体3配合的凹槽1-6,凹槽1-6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车体3相对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环形轨道槽3-2,所述滚轮可转动设置于环形轨道槽3-2中,旋转架机构1通过所述滚轮相对于环形轨道槽3-2转动。
应理解,可以通过第一控制箱5-2控制第一提升电机5-1的正反转,来控制滑架5-5的上下移动,还可以第一控制箱5-2控制第一提升电机5-1的转速,来控制滑架5-5的上下移动速度,以实现货物的稳定移动,当第一提升电机5-1工作时,第一提升齿轮5-3转动,由于第一齿条5-4与第一提升齿轮5-3啮合,而且第一齿条5-4固定于内门架5-9上,因此第一提升齿轮5-3转动时,将沿与第一齿条5-4啮合的方向移动,带动滑架5-5的移动,货物放置于滑架5-5上,因此滑架5-5的移动,使得货物实现上下移动。
如图3所示,车体3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环状外齿圈3-3,该外侧面是连接车体3相对上下表面的面,旋转架机构1上设置有与环状外齿圈3-3啮合的第一齿轮和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的旋转电机1-1。
应理解,可以通过第二控制箱5-7控制第二提升电机5-6的正反转,来控制内门架5-9的上下移动,还可以第二控制箱5-7控制第二提升电机5-6的转速,来控制内门架5-9的上下移动速度,以实现货物的稳定移动。当第二提升电机5-6工作时,带动第二提升齿轮5-8转动,由于第二提升齿轮5-8固定于横梁5-18上,且横梁5-18是固定的,而内门架5-9是可移动的,因此通过第二提升齿轮5-8与第二齿条5-11的啮合传动,实现了内门架5-9的上下移动,进而使得滑架5-5上下移动。
车体3可以为圆柱体,凹槽1-6开设于圆柱形车体3的上下表面,车体3的外侧面是圆柱面,旋转电机1-1和第一齿轮均固定于旋转架机构1上,旋转架机构1可以通过旋转电机1-1驱动第一齿轮啮合环状外齿圈3-3转动,实现旋转架机构1的自动转动,应理解,除以上通过电机带动齿轮啮合的自动转动方式,也可以通过人工推动旋转架机构1,实现旋转架机构1环绕车体3转动。
如图3所示,所述滚轮包括与车体3上表面的环形轨道槽3-2配合的第一滚轮1-2和与车体3下表面的环形轨道槽3-2配合的第二滚轮1-4,第一滚轮1-2穿过所述凹槽上侧面固定设置,第二滚轮1-4固定于凹槽下侧内表面上;第一齿轮靠近第一滚轮1-2固定于凹槽1-6的内侧面上,旋转电机1-1穿过凹槽1-6该内侧面与第一齿轮动力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凹槽上侧面贯穿开设有与第一滚轮1-2数量对应的滚轮孔,第一滚轮1-2可转动放置于滚轮孔中,第一滚轮1-2的转动面设置于环形轨道槽3-2中,以使得第一滚轮1-2可在环形轨道槽3-2中转动;第二滚轮1-4对旋转架机构1起到支撑和导向转动的作用,第二滚轮1-4沿环形轨道槽3-2的两相对面转动。具体地,凹槽的形状可以有不同形状,由于车体的圆柱面部分设置于凹槽中,因此优选凹槽的的槽型为与圆柱面配合的弧形。
如图1所示,车体3上部设置有用于密封车体3空腔的可拆卸防护罩4,防护罩4的顶端安装有信号收发装置;车体3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车体3运动的行进轮2。
防护罩4一方面可以将车体3中设置的器件遮盖,提高车体3的外观整洁性,另一方面隔绝车体3中器件与外界,避免器件运行对外界的噪音干扰或者灰尘等对器件的干扰。行进轮2使得车体3能运动,同时行进轮2上还可以设置自锁机构,当行进轮2需要停止在某个位置时,启动自锁机构,使得行进轮2能稳定停放于该位置,以进行装卸或停靠。
如图4所示,锂电池6沿与底座立柱10轴向方向平行设置,受电装置8沿底座立柱10轴向做圆周运动。锂电池6放置于车体3空腔中的方式有很多,在能实现锂电池6供能的前提下,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在本实施例中锂电池6沿与底座立柱10轴向方向平行设置;叉车工作时,当工作空间小时,常采用易于转弯的叉车或者可以旋转的起升机构5,以便于节省货物装卸的空间,因此将受电装置设置成底座立柱10轴向做圆周运动,便于360度全方位为车体3外部的用电器件供电;起升机构5是用于装卸货物的机构。
如图1至6所示,工作过程:将待装卸的货物放置于起升机构5上,锂电池6输出的电能通过电缆线输送到受电装置8,以通过受电装置8的接线柱端为车体3外部的用电器件供电,因此旋转架机构1上的旋转电机1-1通电启动,驱动第一齿轮转动,通过第一齿轮与环状外齿圈3-3的啮合传动,使得旋转架机构1上的滚轮在车体3的凹槽1-6中360度转动,在旋转架机构1转动时,电装置绕底座立柱10转动,以实现对提升装置5、旋转架机构1等用电器件的360度无差别供能;当转动到指定方位时,旋转电机1-1停止,实现将待装卸的货物进行在指定位置装卸,解决了传统叉车在装卸货物时首先需要调整车体的方向,然后进行装卸货物的缺陷,较大的提高了装卸货物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基于电动驱动的叉车旋转装置,用于连接车体(3)和起升机构(5),其特征在于,车体(3)和起升机构(5)之间连接有旋转架机构(1),旋转架机构(1)与起升机构(5)固定连接,旋转架机构(1)与车体(3)转动连接,起升机构(5)通过旋转架机构(1)绕车体(3)转动,旋转架机构(1)通过设置于车体(3)上的电源装置驱动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动驱动的叉车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包括受电装置(8)和放置于车体(3)中的锂电池(6),受电装置(8)的固定端与锂电池(6)的输出端连接,受电装置(8)的接线柱端放置于旋转架机构(1)上、并与车体(3)外的电缆线连接,受电装置(8)的固定端与接线柱端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动驱动的叉车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还包括电控底板(7)和一端固定于车体(3)底部的底座立柱(10),底座立柱(10)向远离车体(3)底部方向延伸依次穿过受电装置(8)的固定端和电控底板(7)的中心,电控底板(7)与车体(3)底部之间形成用于放置锂电池(6)的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动驱动的叉车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立柱(10)轴向中空,底座立柱(10)轴向外侧环绕设置有至少一个滑道组(10-2),受电装置(8)通过滑道组(10-2)与底座立柱(10)连接;
底座立柱(10)在靠近滑道组(10-2)下部的侧面上开设有线束出口(10-5),在底座立柱(10)空腔中的电缆线通过线束出口(10-5)与受电装置(8)的固定端连接,电缆线的一端与锂电池(6)的输出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电动驱动的叉车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滑道组(10-2)包括至少一个滑道(10-4)和开设于最大直径滑道组(10-2)下表面的接线孔(10-1),接线孔(10-1)与滑道(10-4)一一对应连通,底座立柱(10)空腔中电缆线通过线束出口(10-5)接入接线孔(10-1)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电动驱动的叉车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受电装置(8)的接线柱端设置有多个接口(8-1),每个接口(8-1)连接到其中一个滑道(10-4)中的电缆线;
受电装置(8)在固定端和接线柱端之间设置有t型线槽(8-2),从受电装置(8)的固定端接入接线柱端的电缆线放置于该t型线槽(8-2)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动驱动的叉车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架机构(1)上开设有与车体(3)配合的凹槽(1-6),凹槽(1-6)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车体(3)相对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环形轨道槽(3-2),所述滚轮可转动设置于环形轨道槽(3-2)中,旋转架机构(1)通过所述滚轮相对于环形轨道槽(3-2)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电动驱动的叉车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车体(3)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环状外齿圈(3-3),该外侧面是连接车体(3)相对上下表面的面,旋转架机构(1)上设置有与环状外齿圈(3-3)啮合的第一齿轮和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的旋转电机(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电动驱动的叉车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包括与车体(3)上表面的环形轨道槽(3-2)配合的第一滚轮(1-2)和与车体(3)下表面的环形轨道槽(3-2)配合的第二滚轮(1-4),第一滚轮(1-2)穿过所述凹槽上侧面固定设置,第二滚轮(1-4)固定于凹槽下侧内表面上;
第一齿轮靠近第一滚轮(1-2)固定于凹槽(1-6)的内侧面上,旋转电机(1-1)穿过凹槽(1-6)该内侧面与第一齿轮动力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基于电动驱动的叉车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车体(3)上部设置有用于密封车体(3)空腔的可拆卸防护罩(4),防护罩(4)的顶端安装有信号收发装置;
车体(3)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车体(3)运动的行进轮(2)。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