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龙门架式汽车自动喷雾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一种普遍的交通工具,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车身进行消毒。
传统的汽车自动喷雾消毒装置在使用中,喷头位置和角度固定不变,在喷洒消毒中,需要工作人员移动车身,使用较为不便,且传统的汽车自动喷雾消毒装置通常是通过一个喷头进行喷洒消毒,在消毒过程中,容易产生喷洒死角,不能对车身充分喷洒消毒液,消毒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龙门架式汽车自动喷雾消毒装置,通过电机带动第一皮带轮,在第二皮带轮的作用下可使得转轴转动,从而可使得喷头移动,可无需移动汽车即可对车身进行喷洒消毒,使用较为方便,通过水泵将储药箱内的消毒液经过水管输送到导流管内,在通过喷头均匀喷出,可对车身进行充分消毒,提高消毒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龙门架式汽车自动喷雾消毒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中部内部开设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轴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所述架体的中部下端面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下端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上端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上端连通于第一腔室的下端,所述凹槽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转轴的两端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与第二外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一外螺纹与第二外螺纹的侧面均螺纹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侧面滑动连接于凹槽的内部,通过电机带动第一皮带轮,在第二皮带轮的作用下可使得转轴转动,从而可使得喷头移动,可无需移动汽车即可对车身进行喷洒消毒,使用较为方便,通过水泵将储药箱内的消毒液经过水管输送到导流管内,在通过喷头均匀喷出,可对车身进行充分消毒,提高消毒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的下端面均固定安装有导流管,通过导流管可将水泵输送的消毒液均匀输送到喷头处,所述导流管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喷头,通过喷头可将消毒液喷洒在车身上,进行消毒。
进一步的,所述架体上端内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上端通过第二腔室上端开设的第一通孔固定安装于架体上端面固定安装的储药箱的内部,通过水泵可对储药箱内的消毒液在水管内流动提供动力,可使得消毒液顺利流到导流管内。
进一步的,所述水管的下端侧面滑动连接于第二腔室下端面开设的第二通孔的内部,所述水管的下端固定安装于导流管的侧面,在水管的作用下,水泵可将储药箱内的消毒液输送到导流管内。
进一步的,所述水管为软质材料制成,可避免在移动导流管的过程中,水管断裂,以免影响使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电机带动第一皮带轮,在第二皮带轮的作用下可使得转轴转动,从而可使得喷头移动,可无需移动汽车即可对车身进行喷洒消毒,使用较为方便,通过水泵将储药箱内的消毒液经过水管输送到导流管内,在通过喷头均匀喷出,可对车身进行充分消毒,提高消毒效果。
(2)连接块的下端面均固定安装有导流管,通过导流管可将水泵输送的消毒液均匀输送到喷头处,导流管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喷头,通过喷头可将消毒液喷洒在车身上,进行消毒。
(3)架体上端内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腔室,第二腔室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水泵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水管,水管的上端通过第二腔室上端开设的第一通孔固定安装于架体上端面固定安装的储药箱的内部,通过水泵可对储药箱内的消毒液在水管内流动提供动力,可使得消毒液顺利流到导流管内。
(4)水管的下端侧面滑动连接于第二腔室下端面开设的第二通孔的内部,水管的下端固定安装于导流管的侧面,在水管的作用下,水泵可将储药箱内的消毒液输送到导流管内。
(5)水管为软质材料制成,可避免在移动导流管的过程中,水管断裂,以免影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架体侧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架体、101第二腔室、102水泵、103水管、104第一通孔、105储药箱、106第二通孔、2第一腔室、3电机、4第一皮带轮、5横板、6凹槽、7通槽、8转轴、9第二皮带轮、10第一外螺纹、12连接块、121导流管、122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龙门架式汽车自动喷雾消毒装置,包括架体1,请参阅图1,架体1的中部内部开设有第一腔室2,第一腔室2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电机3,型号为y80m1-2,电机3与正反开关和外部电源通过导线串联连接,电机3的轴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4,架体1的中部下端面固定安装有横板5,横板5的下端面开设有凹槽6,凹槽6的上端中部开设有通槽7,通槽7的上端连通于第一腔室2的下端,凹槽6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转轴8,转轴8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皮带轮9,第一皮带轮4与第二皮带轮9通过皮带相连接,通过电机3可在第一皮带轮4和第二皮带轮9的作用下带动转轴8转动,转轴8的两端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外螺纹10和第二外螺纹11,第一外螺纹10与第二外螺纹11旋向相反,从而可使得连接块12移动方向相反,第一外螺纹10与第二外螺纹11的侧面均螺纹连接有连接块12,连接块12的侧面滑动连接于凹槽6的内部,可避免连接块12跟随转轴8转动,连接块12的下端面均固定安装有导流管121,导流管121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喷头122。
请参阅图2和图3,连接块12的侧面滑动连接于凹槽6的内部,连接块12的下端面均固定安装有导流管121,通过导流管121可将水泵102输送的消毒液均匀输送到喷头122处,导流管121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喷头122,通过喷头122可将消毒液喷洒在车身上,进行消毒,架体1上端内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腔室101,第二腔室1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102,型号为ylq4670b,水泵102与开关和外部电源通过导线串联连接,水泵10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水管103,水管103为软质材料制成,可避免在移动导流管121的过程中,水管103断裂,以免影响使用,水管103的上端通过第二腔室101上端开设的第一通孔104固定安装于架体1上端面固定安装的储药箱105的内部,通过水泵102可对储药箱105内的消毒液在水管103内流动提供动力,可使得消毒液顺利流到导流管121内,水管103的下端侧面滑动连接于第二腔室101下端面开设的第二通孔106的内部,水管103的下端固定安装于导流管121的侧面,在水管103的作用下,水泵102可将储药箱105内的消毒液输送到导流管121内。
使用时,将车子移动到架体1下方,然后控制水泵102工作,水泵102通过水管103将储药箱105内的消毒液输送到导流管121内,再通过喷头122喷出,可对车身进行多方位喷洒,喷洒较为充分,提高效果效果,与此同时,控制电机3工作,电机3带动第一皮带轮4转动,第一皮带轮4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9转动,第二皮带轮9带动转轴8转动,转轴8带动第一外螺纹10和第二外螺纹11转动,从而使得连接块12移动,连接块12带动导流管121移动,导流管121带动喷头122移动,即可对车身整体进行喷洒消毒,无需移动车身,使用较为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龙门架式汽车自动喷雾消毒装置,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中部内部开设有第一腔室(2),所述第一腔室(2)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轴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4),所述架体(1)的中部下端面固定安装有横板(5),所述横板(5)的下端面开设有凹槽(6),所述凹槽(6)的上端中部开设有通槽(7),所述通槽(7)的上端连通于第一腔室(2)的下端,所述凹槽(6)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皮带轮(9),所述第一皮带轮(4)与第二皮带轮(9)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转轴(8)的两端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外螺纹(10)和第二外螺纹(11),所述第一外螺纹(10)与第二外螺纹(11)旋向相反,所述第一外螺纹(10)与第二外螺纹(11)的侧面均螺纹连接有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的侧面滑动连接于凹槽(6)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门架式汽车自动喷雾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2)的下端面均固定安装有导流管(121),所述导流管(121)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喷头(1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门架式汽车自动喷雾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上端内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腔室(101),所述第二腔室(1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102),所述水泵(10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水管(103),所述水管(103)的上端通过第二腔室(101)上端开设的第一通孔(104)固定安装于架体(1)上端面固定安装的储药箱(105)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龙门架式汽车自动喷雾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103)的下端侧面滑动连接于第二腔室(101)下端面开设的第二通孔(106)的内部,所述水管(103)的下端固定安装于导流管(121)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龙门架式汽车自动喷雾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103)为软质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