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分体式吊盅。
背景技术:
如图8所示,传统的吊盅的吊盅组件是一体的,在使用前,需要将吊盅组件先套在过线筒43上,然后在过线筒43的底端安装吊扇等被吊装物【附图未画出】。需要说明的是,通常,过线筒43的顶端的外径、吊扇等被吊装物【附图未画出】的外径均较大,若吊盅组件不是预先套在过线筒43上,则会导致一体的吊盅组件因过线筒43的顶端、以及吊扇等被吊装物【附图未画出】的阻挡、无法再套在过线筒43上。
然而,在安装时,将固定件41固定在顶壁w上,将过线筒43的顶端与固定件41连接【吊扇等被吊装物【附图未画出】的重量较重,一个人难以一手支撑吊扇等被吊装物【附图未画出】,一边将导线穿过过线筒43,因此通常都是将过线筒43的顶端与固定件41连接、使固定件承受吊扇等被吊装物【附图未画出】的重量后,然后需要将导线穿过过线筒43时,需要将一体的吊盅组件向下移动下移距离h,使一体的吊盅组件的与顶壁w之间形成间隙,然后才可以将手从该间隙穿过进行穿线操作。因此过线筒43的长度需要增加下移距离h,才可以保证一体的吊盅组件向下移动时不会被吊扇等被吊装物【附图未画出】阻挡,保证手可以穿过间隙进行穿线操作,因此过线筒43的长度必需较长,导致过线筒43的成本较高。同时,过线筒43的长度较长也限制了吊盅的使用场所,比如顶壁w高度较低的使用地【比如公寓等】无法使用传统的吊盅。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分体式吊盅,安装吊盅组件时,吊盅组件无需向下移动下移距离h即可完成安装,过线筒的长度也可以减少下移距离h,可以增大吊扇等被吊装物到地面的距离,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详细技术方案为:分体式吊盅,其包括连接组件以及与连接组件固定连接的吊盅组件;吊盅组件包括两个半开吊盅体;连接组件包括过线筒以及设置有连接部的固定件;过线筒通过连接部与固定件连接;半开吊盅体的一侧设置有弹性材料制成的连接卡扣,半开吊盅体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卡扣槽;连接卡扣卡入连接卡扣槽,从而使两个半开吊盅体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部为一凹槽,过线筒的顶端向外延伸,过线筒的顶端嵌入连接部;或者连接部设置有挂钩,过线筒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滑轮,滑轮嵌入挂钩。
进一步地,半开吊盅体的底端向下逐渐缩小形成连接圈,连接圈的内壁与过线筒贴合。
安装吊盅组件时,将连接卡扣卡入连接卡扣槽即可使连接圈的内壁与过线筒贴合,使吊盅组件与过线筒临时固定,便于安装吊盅组件。
进一步地,吊盅组件还包括连接环,连接环的内壁与连接圈的外壁贴合。
可以提高吊盅组件与过线筒临时固定的强度。
进一步地,连接环设置有两个顶端与外界联通的定位口;连接圈固定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开设有螺栓孔,定位柱分别嵌入定位口,连接螺栓穿过螺栓孔抵持过线筒。
可以使吊盅组件与过线筒固定得比较牢固。
进一步地,连接卡扣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定位凸起;连接卡扣槽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定位槽;连接定位凸起与连接定位槽贴合。
两个半开吊盅体相互连接后,半开吊盅体之间不会产生分缝隙,可以提高防尘效果。
进一步地,半开吊盅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弹性材料制成的边缘卡扣;半开吊盅体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边缘卡槽,边缘卡扣卡入边缘卡槽。
可以提高两个半开吊盅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边缘卡扣、边缘卡槽均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进一步地,边缘卡扣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边缘定位凸起;边缘卡槽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边缘定位槽;边缘定位凸起与边缘定位槽贴合。
两个半开吊盅体相互连接后,半开吊盅体之间不会产生分缝隙,可以提高防尘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安装吊盅组件时,吊盅组件无需向下移动下移距离h即可完成安装,过线筒的长度也可以减少下移距离h,可以增大吊扇等被吊装物到地面的距离,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成本;
2)安装吊盅组件时,将连接卡扣卡入连接卡扣槽即可使连接圈的内壁与过线筒贴合,使吊盅组件与过线筒临时固定,便于安装吊盅组件;
3)两个半开吊盅体相互连接后,半开吊盅体之间不会产生分缝隙,可以提高防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分体式吊盅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分体式吊盅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半开吊盅体2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半开吊盅体2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半开吊盅体2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分体式吊盅的半剖示意图。图6中,粗虚线表示顶壁w。
图7是另一实施例的分体式吊盅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是现有技术的吊盅的半剖示意图。
吊盅组件1;半开吊盅体2;连接卡扣21;连接定位凸起211;连接卡扣槽22;连接定位槽221;边缘卡扣23;边缘定位凸起231;边缘卡槽24;边缘定位槽241;连接圈25;定位柱251;螺栓孔252;连接环3;定位口31;连接组件4;固定件41;连接部42;过线筒43;连接螺栓5;顶壁w;下移距离h。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吊盅,其包括连接组件4以及与连接组件4固定连接的吊盅组件1。
吊盅组件1包括两个半开吊盅体2。
连接组件4包括过线筒43以及设置有连接部42的固定件41;过线筒43通过连接部42与固定件41连接。
比如,连接部42为一凹槽,过线筒43的顶端向外延伸,过线筒43的顶端嵌入连接部42,从而使过线筒43通过连接部42与固定件41连接。
作为另一实施例,连接部42设置有挂钩,过线筒43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滑轮,滑轮嵌入挂钩,从而使过线筒43通过连接部42与固定件41连接。
半开吊盅体2的一侧设置有弹性材料【比如abs塑料等】制成的连接卡扣21,半开吊盅体2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卡扣槽22。
连接卡扣21卡入连接卡扣槽22,从而使两个半开吊盅体2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地,半开吊盅体2的底端向下逐渐缩小形成连接圈25,连接圈25的内壁与过线筒43贴合,从而使吊盅组件1依靠摩擦力与连接组件4固定连接。安装吊盅组件1时,将连接卡扣21卡入连接卡扣槽22即可使连接圈25的内壁与过线筒43贴合,使吊盅组件1与过线筒43临时固定,便于安装吊盅组件1。
进一步地,吊盅组件1还包括连接环3,连接环3的内壁与连接圈25的外壁贴合。安装吊盅组件1前,连接环3通常套在过线筒43上。可以提高吊盅组件1与过线筒43临时固定的强度。
进一步地,连接环3设置有两个顶端与外界联通的定位口31;连接圈25固定设置有定位柱251,定位柱251开设有螺栓孔252,定位柱251分别嵌入定位口31,连接螺栓5穿过螺栓孔252抵持过线筒43。可以使吊盅组件1与过线筒43固定得比较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吊盅的工作原理为:使用前,将固定件41固定在顶壁w上,将过线筒43的底端与吊扇等被吊装物【附图未画出】固定连接,将过线筒43的顶端通过连接部42与固定件41连接,然后将电线穿过过线筒43与吊扇等被吊装物【附图未画出】连接即可。
安装吊盅组件1时,将两个半开吊盅体2的顶端均与顶壁w贴合,同时将两个半开吊盅体2相互靠近,直至连接卡扣21卡入连接卡扣槽22、连接圈25的内壁与过线筒43贴合即可完成吊盅组件1的安装。
由上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吊盅,安装吊盅组件1时,吊盅组件1无需向下移动下移距离h即可完成安装,过线筒43的长度也可以减少下移距离h,可以增大吊扇等被吊装物【附图未画出】到地面的距离,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连接卡扣2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定位凸起211;连接卡扣槽2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定位槽221;连接定位凸起211与连接定位槽221贴合。两个半开吊盅体2相互连接后,半开吊盅体2之间不会产生分缝隙【若无连接定位凸起211与连接定位槽221,半开吊盅体2因自身的变形而相互错开形成缝隙】,可以提高防尘效果。
进一步地,半开吊盅体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弹性材料【比如abs塑料等】制成的边缘卡扣23;半开吊盅体2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边缘卡槽24,边缘卡扣23卡入边缘卡槽24。可以提高两个半开吊盅体2之间的连接强度。
通常,边缘卡扣23、边缘卡槽24均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进一步地,边缘卡扣2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边缘定位凸起231;边缘卡槽2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边缘定位槽241;边缘定位凸起231与边缘定位槽241贴合。两个半开吊盅体2相互连接后,半开吊盅体2之间不会产生分缝隙,可以提高防尘效果。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1.分体式吊盅,其包括连接组件(4)以及与连接组件(4)固定连接的吊盅组件(1);吊盅组件(1)包括两个半开吊盅体(2);连接组件(4)包括过线筒(43)以及设置有连接部(42)的固定件(41);过线筒(43)通过连接部(42)与固定件(41)连接;其特征是,半开吊盅体(2)的一侧设置有弹性材料制成的连接卡扣(21),半开吊盅体(2)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卡扣槽(22);连接卡扣(21)卡入连接卡扣槽(22),从而使两个半开吊盅体(2)可拆卸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吊盅,其特征是,连接部(42)为一凹槽,过线筒(43)的顶端向外延伸,过线筒(43)的顶端嵌入连接部(42);或者连接部(42)设置有挂钩,过线筒(43)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滑轮,滑轮嵌入挂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吊盅,其特征是,半开吊盅体(2)的底端向下逐渐缩小形成连接圈(25),连接圈(25)的内壁与过线筒(43)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吊盅,其特征是,吊盅组件(1)还包括连接环(3),连接环(3)的内壁与连接圈(25)的外壁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吊盅,其特征是,连接环(3)设置有两个顶端与外界联通的定位口(31);连接圈(25)固定设置有定位柱(251),定位柱(251)开设有螺栓孔(252),定位柱(251)分别嵌入定位口(31),连接螺栓(5)穿过螺栓孔(252)抵持过线筒(4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吊盅,其特征是,连接卡扣(2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定位凸起(211);连接卡扣槽(2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定位槽(221);连接定位凸起(211)与连接定位槽(221)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吊盅,其特征是,半开吊盅体(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弹性材料制成的边缘卡扣(23);半开吊盅体(2)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边缘卡槽(24),边缘卡扣(23)卡入边缘卡槽(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吊盅,其特征是,边缘卡扣(23)、边缘卡槽(24)均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吊盅,其特征是,边缘卡扣(2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边缘定位凸起(231);边缘卡槽(2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边缘定位槽(241);边缘定位凸起(231)与边缘定位槽(241)贴合。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