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电池封口体中密封圈与集电子的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9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碱性电池封口体中密封圈与集电子的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封口体是碱性电池重要的密封部件,它的品质好坏直接决定电池耐漏液性能高低。封口体由密封圈、负极底和铜针三部分组成,首先将负极底与铜针焊接成集电子,然后再将集电子与密封圈组装成封口体,在封口体组装过程中,需要在靠近焊点端的铜针上均匀涂布一圈密封胶,再将密封圈的中心柱套装至该涂胶位置固定,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密封作用抑制电池内的电解液从密封圈的中心孔渗出,造成碱性电池爬碱或漏液。

因为铜针表面金属状态复杂性很容易导致封口体组装过程中密封圈中心柱内表面被划伤,电池中的碱液从划伤部位渗出而造成电池漏液;另外,封口体中的铜针和密封圈分别为金属和塑料材质,电池在高低温条件下贮存时,因膨胀系数差异,也会造成铜针与密封圈的中心柱内表面产生细微毛孔,电解液会从细微毛孔中渗出造成电池漏液,为了解决电解液从密封圈的中心孔爬碱或漏液问题,必须在密封圈中心孔内均匀涂布一层密封胶来阻断电解液的渗出。

封口体在组装过程中虽然有可视化的密封胶的检测装置,但是仅限于剔除无涂胶的不合格品,对于涂胶量是否均匀,并不能检测,我们传统的检查方法是首先人工用手摁压密封圈,把密封圈和集电子脱离,然后用眼观察涂胶量状态,此方法效率低而且不利于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碱性电池封口体中密封圈与集电子的分离装置,便于对密封圈和集电子的分离,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铜针上涂胶状态的观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碱性电池封口体中密封圈与集电子的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手压机、上模和下模;

所述下模固定于手压机的基座上,并且下模的顶壁上具有供铜针插入的定位沉孔,当铜针插装于定位沉孔时,密封圈与下模的顶壁隔离;

所述上模安装于手压机的升降轴上,并且与下模上下对应,以及上模内具有分离孔,上模在随升降轴下移的过程中,所述分离孔能将密封圈压离负极底以及铜针的涂胶部位。

优选的,所述分离孔具有上段孔和中段孔,所述上段孔的直径大于负极底的直径而小于密封圈的直径,所述中段孔的直径大于密封圈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下模包括边环和位于边环中心的中心柱,所述分离孔还具有下段孔,所述上模在下移时,下段孔导向配合于中心柱。

优选的,下模下移后,其下端能够抵靠于边环,并且当下模底端抵靠于边环时,上段孔的上端壁高于集电子的顶端。

优选的,手压机的基座上具有t型槽,所述下模通过螺栓以及t型螺母固定于t型槽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上模随升降轴下移的过程中,分离孔抵压于密封圈的上端,因此随着升降轴的下移,可将密封圈从集电子的负极底上分离,铜针上涂覆密封胶的位置显露,密封胶涂覆状态能够直接观察并判断是否合格,该分离方式相对于传统的纯手工分离,具有显著的便捷性,同时还节省劳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碱性电池封口体中密封圈与集电子的分离装置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上模配合下模分离密封圈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上模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封口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碱性电池封口体中密封圈与集电子的分离装置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碱性电池封口体中密封圈与集电子的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手压机1、上模2和下模3;

手压机1具有基座11,握柄12和升降轴13,转动握柄12可带动升降轴13相对于基座11上下移动。该手压机1为现有技术,在市场上可直接购置便可使用。

所述下模3固定于手压机1的基座11上,并且下模3的顶壁上具有供铜针8插入的定位沉孔33,当铜针8插装于定位沉孔33时,密封圈9与下模3的顶壁隔离,隔离后使密封圈9具有下移的空间;

所述上模2通过螺栓5安装于手压机1的升降轴13上,并且与下模3上下对应,以及上模2内具有分离孔10,上模2在随升降轴13下移的过程中,所述分离孔10能将密封圈9压离负极底以及铜针的涂胶部位。

在工作时,将封口体的铜针8的下端插装于下模3的定位沉孔33中,以将封口体进行固定;转动握柄12,升降轴13带动上模2向下移动,下模3下移的过程中分离孔10抵靠在密封圈9的上端,因此随着升降轴13的下移,可将密封圈9从集电子的负极底7上分离,铜针8上涂覆密封胶的位置显露,密封胶涂覆状态能够直接观察并判断是否合格。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离孔10具有上段孔101和中段孔102,所述上段孔101的直径大于负极底7的直径而小于密封圈9的直径,所述中段孔102的直径大于密封圈9的直径。该结构下,上模2在下移的过程中,上段孔101和中段孔102之间的台阶抵压在密封圈9的上端,因此随着上模2的向下移动,能将密封圈9相对于负极底7移动,使密封圈9脱离负极底7以及涂胶位置;分离完成后,反转握柄12,上模2随升降轴13上移,铜针8的涂胶位置显露,供操作人员观察涂胶情况。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3包括边环31和位于边环31中心的中心柱32,所述分离孔还具有下段孔103,所述上模2在下移时,下段孔103导向配合于中心柱32。下段孔103与中心柱32的导向配合,能够提高上模2下移的稳定性,使得密封圈9受力均匀,保证密封圈9能够稳定脱离负极底7以及涂胶位置。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下模3下移后,其下端能够抵靠于边环31,并且当下模3底端抵靠于边环31时,上段孔101的上端壁1011高于集电子的顶端,该设置能够对上模2的下位移量进行限定,避免了上段孔101的上端壁撞击到集电子顶端的负极底7。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手压机1的基座11上具有t型槽111,所述下模3通过螺栓4以及t型螺母6固定于t型槽上,该设置能够实现下模3在基座11上的灵活拆装,以便于位置的调整。

需说明的是,密封圈与集电子的分离为密封圈相对于负极底以及铜针移动,使得涂胶部位显露出来,而并非使密封圈完全脱离铜针。

如无特殊说明,本实用新型中,若有术语“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描述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附图,并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实用新型中,若有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碱性电池封口体中密封圈与集电子的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手压机、上模和下模;

所述下模固定于手压机的基座上,并且下模的顶壁上具有供铜针插入的定位沉孔,当铜针插装于定位沉孔时,密封圈与下模的顶壁隔离;

所述上模安装于手压机的升降轴上,并且与下模上下对应,以及上模内具有分离孔,上模在随升降轴下移的过程中,所述分离孔能将密封圈压离负极底以及铜针的涂胶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性电池封口体中密封圈与集电子的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分离孔具有上段孔和中段孔,所述上段孔的直径大于负极底的直径而小于密封圈的直径,所述中段孔的直径大于密封圈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碱性电池封口体中密封圈与集电子的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模包括边环和位于边环中心的中心柱,所述分离孔还具有下段孔,所述上模在下移时,下段孔导向配合于中心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碱性电池封口体中密封圈与集电子的分离装置,其特征是:下模下移后,其下端能够抵靠于边环,并且当下模底端抵靠于边环时,上段孔的上端壁高于集电子的顶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性电池封口体中密封圈与集电子的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手压机的基座上具有t型槽,所述下模通过螺栓以及t型螺母固定于t型槽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碱性电池封口体中密封圈与集电子的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手压机、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固定于手压机的基座上,并且下模的顶壁上具有供铜针插入的定位沉孔,当铜针插装于定位沉孔时,密封圈与下模的顶壁隔离;所述上模安装于手压机的升降轴上,并且与下模上下对应,以及上模内具有分离孔,上模在随升降轴下移的过程中,所述分离孔能将密封圈压离负极底以及铜针的涂胶部位。本实用新型便于对密封圈和集电子的分离,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铜针上涂胶状态的观察。

技术研发人员:史振华;沈昱;辛吉;徐宏磊;张金艳;袁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长虹飞狮电器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93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