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菌盘上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灭菌盘上盖。



背景技术:

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称为灭菌,灭菌常用的方法有化学试剂灭菌、射线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和过滤除菌等,现有的灭菌盘都未设置盖板,导致在灭菌过程中,当灭菌柜中充满水,且水流量瞬间较大时,此时药液瓶会上浮至盘外,导致工序无法正常进行,甚至对药液瓶表面造成损坏的现象,为此,我们提出灭菌盘上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灭菌盘上盖,具备防止灭菌过程中,药液瓶出现损坏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灭菌盘都未设置盖板,导致在灭菌过程中,灭菌柜内部注水后,药液瓶漂浮并易发生碰撞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灭菌盘上盖,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顶部的右侧焊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顶部的左侧焊接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一挡板顶部的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本体,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部且位于盖板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药液瓶本体。

优选的,所述盖板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盖板本体的尖角处设置有倒圆角。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的表面均开设有圆形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均为不锈钢板。

优选的,所述盖板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配重块,所述盖板本体采用4mm圆钢组成,所述配重块为外径10mm的不锈钢圆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和盖板本体,可以在不磨损药液瓶身的前提下,保证药液瓶在灭菌过程中的放置状态,从而保证药液的加热和冷却效果,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组合增加配重块,保证不同浮力的药液瓶都可以使用此上盖,一盖多用,采用4mm圆钢制作上盖对水浴过程中水流的流量和流速影响小,比钢板冲孔制作上盖效果更好,且使用方便安全,由于表面打磨光滑,不会对操作者或者药液瓶产生损伤,该装置自重约1.5kg,可以灵活增加配重棒,为了保证水浴流量,配重块建议选用外径10mm的不锈钢圆钢,单根长度200mm,单根理论重量0.126kg,可根据药品实际情况增加数量,有效解决了传统的灭菌盘都未设置盖板,导致在灭菌过程中,灭菌柜内部有水后,药液瓶表面容易出现损坏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把手,方便工作人员取拿盖板本体,且通过设置了倒圆角,使其使用方便安全,由于表面打磨光滑,不会对操作者或者药液瓶产生损伤,通过设置了配重块,该装置自重约1.5kg,可以灵活增加配重棒,为了保证水浴流量和水型配重棒建议选用外径10mm的不锈钢圆钢,单根长度200mm,单根理论重量0.126kg,可根据药品实际情况增加数量,增强了该装置使用时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盖板本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盖板本体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盖板本体侧视图。

图中:1、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第三挡板;4、第一活动板;5、第二活动板;6、盖板本体;7、把手;8、药液瓶本体;9、配重块;10、圆形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第三挡板3、第一活动板4、第二活动板5、盖板本体6、把手7、药液瓶本体8、配重块9和圆形通孔10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5,灭菌盘上盖,包括第一挡板1,第一挡板1顶部的右侧焊接有第二挡板2,第一挡板1顶部的左侧焊接有第三挡板3,第一挡板1顶部的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一活动板4和第二活动板5,第一挡板1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本体6,第一挡板1的顶部且位于盖板本体6的底部设置有药液瓶本体8,盖板本体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7,盖板本体6的尖角处设置有倒圆角,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第三挡板3、第一活动板4和第二活动板5的表面均开设有圆形通孔10,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第三挡板3、第一活动板4和第二活动板5均为不锈钢板,盖板本体6的顶部设置有配重块9,盖板本体6采用4mm圆钢组成,配重块9为外径10mm的不锈钢圆钢,通过设置了把手7,方便工作人员取拿盖板本体6,且通过设置了倒圆角,使其使用方便安全,由于表面打磨光滑,不会对操作者或者药液瓶产生损伤,通过设置了配重块9,该装置自重约1.5kg,可以灵活增加配重棒,为了保证水浴流量和水型配重棒建议选用外径10mm的不锈钢圆钢,单根长度200mm,单根理论重量0.126kg,可根据药品实际情况增加数量,增强了该装置使用时的灵活性。

使用时,通过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第三挡板3、第一活动板4、第二活动板5和盖板本体6,可以在不磨损药液瓶身的前提下,保证药液瓶在灭菌过程中的放置状态,从而保证药液的加热和冷却效果,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组合增加配重块9,保证不同浮力的药液瓶都可以使用此上盖,一盖多用,采用4mm圆钢制作上盖对水浴过程中水流的流量和流速影响小,比钢板冲孔制作上盖效果更好,且使用方便安全,由于表面打磨光滑,不会对操作者或者药液瓶产生损伤,该装置自重约1.5kg,可以灵活增加配重棒,为了保证水浴流量,配重块9建议选用外径10mm的不锈钢圆钢,单根长度200mm,单根理论重量0.126kg,可根据药品实际情况增加数量,有效增强了其盖板本体6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该灭菌盘上盖,通过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第三挡板3、第一活动板4、第二活动板5和盖板本体6的配合,解决了传统的灭菌盘都未设置盖板,导致在灭菌过程中,灭菌柜内部有水后,药液瓶表面容易出现损坏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灭菌盘上盖,包括第一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顶部的右侧焊接有第二挡板(2),所述第一挡板(1)顶部的左侧焊接有第三挡板(3),所述第一挡板(1)顶部的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一活动板(4)和第二活动板(5),所述第一挡板(1)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本体(6),所述第一挡板(1)的顶部且位于盖板本体(6)的底部设置有药液瓶本体(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盘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7),所述盖板本体(6)的尖角处设置有倒圆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盘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第三挡板(3)、第一活动板(4)和第二活动板(5)的表面均开设有圆形通孔(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盘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第三挡板(3)、第一活动板(4)和第二活动板(5)均为不锈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盘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6)的顶部设置有配重块(9),所述盖板本体(6)采用4mm圆钢组成,所述配重块(9)为外径10mm的不锈钢圆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灭菌盘上盖,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顶部的右侧焊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顶部的左侧焊接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一挡板顶部的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本体,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部且位于盖板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药液瓶本体,盖板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盖板本体的尖角处设置有倒圆角,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的表面均开设有圆形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和盖板本体,解决了传统的灭菌盘都未设置盖板,导致在灭菌过程中,灭菌柜注水后,药液瓶漂浮并易发生碰撞损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宇;刘长宏;李荣威;张璐璐;张慧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本溪恒康制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93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