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板贴胶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1


本申请涉及电池模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端板贴胶工装。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中,为了保证端板与电芯之间的绝缘性,通常在端板朝向电芯的一侧表面贴附绝缘膜(例如pc膜)。目前,绝缘膜贴附质量差,容易与端板发生错位,造成绝缘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端板贴胶工装,可以保证绝缘膜的贴附质量,改善绝缘效果。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端板贴胶工装,包括:

底板,供端板放置;以及

横向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用于在横向定位端板,所述横向定位机构包括沿横向间隔设置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定位件、弹性复位件、连杆以及固定件,所述定位件用于与端板接触,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定位件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定位件的一侧,供外力作用,所述弹性复位件套设于所述连杆,一端所述与所述定位件抵靠,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抵靠,所述连杆相对于所述固定件活动设置,具有带动所述定位件远离所述第二定位部的活动行程。

可选的,所述连杆设置为多个,均与所述定位件连接。

可选的,多个所述连杆远离所述定位件的一端彼此相连接。

可选的,每个所述连杆远离所述定位件的一端包括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用于防止所述连杆从所述固定件内脱出。

可选的,各所述连杆的所述阻挡部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可选的,所述端板贴胶工装还包括纵向定位机构,用于沿纵向定位端板,所述纵向定位机构包括沿端板纵向排布的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所述第三定位部与所述第四定位部均相对于所述底板固定设置。

可选的,所述底板包括取料孔,所述取料孔用于从端板贴胶工装内取出端板。

可选的,所述底板设有销孔,所述销孔内安装销轴,所述销轴用于与所述端板的孔配合。

可选的,所述定位件与端板接触的一侧表面的硬度小于端板的硬度。

可选的,所述定位件包括相连接的金属本体和塑胶件,塑胶件设置于所述金属本体朝向所述第二定位部的一侧,所述定位件通过所述塑胶件与端板接触。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端板贴胶工装,该工装包括沿横向定位端板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其中,第一定位部中的定位件相对于底板活动设置,可以通过连杆带动定位件远离第一定位部,并且,该定位件还可以在弹性复位件的恢复力的作用下复位,靠近第一定位部。该工装实现了对端板的定位,保证了绝缘膜的贴附质量,改善了绝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端板贴胶工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顶部”、“底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请参考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端板贴胶工装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端板贴胶工装(以下简称工装),该工装包括底板10以及设置于底板10的横向定位机构和纵向定位机构。横向定位机构用于在横向定位端板,纵向定位机构用于在纵向定位端板。

横向定位机构包括沿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部21和第二定位部22,第一定位部21和第二定位部22可以沿横向共同夹紧端板,以实现端板在横向的定位。

具体而言,第一定位部21包括定位件210、弹性复位件212、连杆214以及固定件216。其中,定位件210用于与端板接触,与第二定位部22共同夹紧端板。

固定件216与底板10固定连接,连杆214的一端穿过固定件216,与定位件210连接,连杆214的另一端位于固定件216远离定位件210的一侧,可以供外力作用。

连杆214相对于固定件216活动设置,具有带动定位件210靠近和远离第二定位部22的活动行程。当外力例如拉力作用于连杆214远离定位件210的一端,可以使得定位件210向远离第二定位部22的一侧移动,解除定位件210与第二定位部22对端板的横向定位。

弹性复位件212套设于连杆214,一端与定位件210抵靠,另一端与固定件216抵靠,在推力的作用下,弹性复位件212压缩储能,当撤除推力,弹性复位件212带动定位件210向靠近第二定位部22的一侧移动,此时,定位件210和第二定位部22可以共同夹紧端板,实现端板的横向定位。

在图1所示出的示例中,连杆214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杆214与定位件210实现两点连接,这样一来,在外力的作用下,定位件210可以保持平衡移动,减小与底板10发生卡滞的风险。

连杆214的数量不限,在其它一些示例中,可以根据定位件210的尺寸设置三个或更多个连杆214。

进一步,为了保证两个连杆214在外力作用下动作的一致性,各连杆214远离定位件210的一端可以相互连接。这样,在向连杆214施加外力时,可以确保连接在一起的各连杆214可以同时动作,进而共同带动定位件210活动,保证定位件210活动的顺畅性。

请继续参考图1,连杆214远离定位件210的一端还包括阻挡部218,阻挡部218防止连杆214脱出固定件216。本示例中,阻挡部218设置为方形板状结构,方形板状结构的尺寸大于固定件216中供连杆214穿过的孔的尺寸,从而可以避免连杆214与固定件216发生脱离。

但是,应当理解的是,阻挡部218的实施例不仅限于图1中所示出的,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

本示例中,各个连杆214的阻挡部218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的阻挡部包括阻挡部分和连接部分,连接部分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阻挡部218。连接部粉设置为条形结构,其宽度小于阻挡部218的宽度,使得一体式结构的阻挡部在中间部位形成凹槽,凹槽一方面可以减重,另一方面可以便于人手在此部位施加外力。

弹性复位件214由弹性材料制成,本示例中,弹性复位件设置为压簧。在其它示例中,弹性复位件也可是设置为拉簧或弹性橡胶体等。

第二定位部22朝向定位件210的一侧表面220设置为阶梯面,该表面220与端板的外轮廓相匹配,端板的凸部嵌设于该表面220的凹部,以使得端板定位的更加可靠。

纵向定位机构用于实现端板的纵向定位,一种示例,纵向定位机构包括沿端板纵向排布的第三定位部31和第四定位部32,其中,第三定位部31与第四定位部32均相对于底板10固定设置。但是,应当理解的是,第三定位部31与第四定位部32中的至少一者可以采用与第一定位部21相同的结构。

第三定位部31和第四定位部32均设置成条形结构,沿端板的纵向延伸,第三定位部31和第四定位部32可以通过螺栓固定于底板10,但不仅限于此。

底板10还包括取料孔101,取料孔101用于从该工装内取出端板,取料孔101可以为人手提供抓取空间,人手伸入取料孔101内后,方便将端板取出。

此外,底板10还可以设置销孔102,销孔102内安装销轴,销轴用于与端板的孔配合。销轴可以确保端板放置于底板10时的朝向正确,能够使得端板朝向上的表面为贴胶表面,避免造成贴胶位置错误。需要说明,销轴主要用于防止端板放反,不起定位的作用。

另外,为了避免定位件210与端板接触时损伤端板的表面,可以设置定位件210与端板接触的一侧表面的硬度小于端板的硬度。这样设置后,当定位件210与端板接触,硬度较小的表面可以缓冲作用力,避免端板损伤。

一种示例,定位件210包括金属本体和与金属本体连接的塑胶件,塑胶件连接于金属本体朝向第二定位部22的一侧表面,定位件210通过塑胶件与端板接触。一种示例,塑胶件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于金属本体的两端。塑胶件可以采用树脂、石棉、橡胶等。

下面以图1为例描述端板贴胶工装的使用过程。

首先,向外拉阻挡部218,使得定位件210向远离第二定位部22的一侧移动,将端板放入由定位件210、第二定位部22、第三定位部31和第四定位部32围成的空腔内,释放阻挡部218,在弹性复位件212的恢复力的作用下,定位件210朝靠近第一定位部22的一侧移动,对端板的横向定位,第三定位部31和第四定位部32对端板的纵向定位。

将端板定位后,通过绝缘膜的两相邻侧面分别与第二定位部22和第四定位部32抵靠,使得绝缘膜的边缘与端板的边缘对齐,对齐后,将绝缘膜粘接于端板,端板贴胶操作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端板贴胶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0),供端板放置;以及

横向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10),用于在横向定位端板,所述横向定位机构包括沿横向间隔设置第一定位部(21)和第二定位部(22),所述第一定位部(21)包括定位件(210)、弹性复位件(212)、连杆(214)以及固定件(216),所述定位件(210)用于与端板接触,所述固定件(216)与所述底板(10)固定连接,所述连杆(214)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件(216)与所述定位件(210)连接,所述连杆(214)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固定件(216)远离所述定位件(210)的一侧,供外力作用,所述弹性复位件(212)套设于所述连杆(214),一端所述与所述定位件(210)抵靠,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216)抵靠,所述连杆(214)相对于所述固定件(216)活动设置,具有带动所述定位件(210)远离所述第二定位部(22)的活动行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贴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14)设置为多个,均与所述定位件(2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板贴胶工装,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杆(214)远离所述定位件(210)的一端彼此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板贴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杆(214)远离所述定位件(210)的一端包括阻挡部(218),所述阻挡部(218)用于防止所述连杆(214)从所述固定件(216)内脱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板贴胶工装,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连杆(214)的所述阻挡部(218)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贴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贴胶工装还包括纵向定位机构,用于沿纵向定位端板,所述纵向定位机构包括沿端板纵向排布的第三定位部(31)和第四定位部(32),所述第三定位部(31)与所述第四定位部(32)均相对于所述底板(10)固定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贴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包括取料孔(101),所述取料孔(101)用于从端板贴胶工装内取出端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贴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设有销孔(102),所述销孔(102)内安装销轴,所述销轴用于与所述端板的孔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贴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210)与端板接触的一侧表面的硬度小于端板的硬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端板贴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210)包括相连接的金属本体和塑胶件,塑胶件设置于所述金属本体朝向所述第二定位部(22)的一侧,所述定位件(210)通过所述塑胶件与端板接触。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端板贴胶工装。该工装包括:底板,供端板放置;以及横向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用于在横向定位端板,所述横向定位机构包括沿横向间隔设置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定位件、弹性复位件、连杆以及固定件,所述定位件用于与端板接触,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定位件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定位件的一侧,供外力作用,所述弹性复位件套设于所述连杆,一端所述与所述定位件抵靠,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抵靠,所述连杆相对于所述固定件活动设置,具有带动所述定位件远离所述第二定位部的活动行程。该方案可以保证绝缘膜的贴附质量,改善绝缘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索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睿驰新能源动力系统(武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93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