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防热电池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6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墨烯电池,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防热电池。



背景技术:

现今使用的电池,由于电池内的材料原因,内阻较大,且在进行供电的过程中,其极组内部自身发热较为严重,温度过高则很容易损伤电池,进而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8570854u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散热电池,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极组,外壳内部设有隔板,外壳和隔板内部均设有石墨烯粉,外壳上端设有正极金属端盖,外壳下端设有负极金属端盖。该实用新型虽然能够使得热量自电池内部向外传递,但是,电池一般都是放置在外部设备的内部使用,在电池防热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电池本身所产生热量的由内而外传递,还得考虑电池外壳是否能够和空气产生足够的接触,以及如何避免热量从外部设备传入电池内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石墨烯防热电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墨烯防热电池,包括极组、隔片、外壳,所述隔片和极组均设置于外壳的内部,所述极组被所述隔片分隔,所述隔片内部具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填充有石墨烯粉,所述外壳的一端具有正极金属端盖,另一端具有负极金属端盖;所述外壳的外侧设置有的散热凸块和隔热柱,所述散热凸块与外壳相互连通,所述散热凸块和外壳内部均填充有石墨烯粉,所述隔热柱环绕所述外壳,所述隔热柱沿径向的长度大于所述散热凸块的长度,所述隔热柱内部填充有隔热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柱内端连通有传热柱,所述传热柱的内部填充有石墨烯粉末,所述传热柱伸入所述外壳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柱的侧壁设置有散热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柱均匀分布于所述外壳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柱之间通过所述散热部件连通,所述散热部件为散热杆,所述散热杆内部填充有石墨烯粉。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柱位于所述外壳的两端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部件为散热凹槽,所述散热凹槽内部填充有石墨烯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能避免外部设备的热量损坏电池,所述隔热柱位于所述外壳的外侧,用于与外部设备相接触,从而避免外部设备的热量直接传入电池内部,此外,所述隔热柱内部具有隔热材料,进一步隔绝了外部设备和电池内部;

2、能避免电池散发的热量造成外部设备过热,通过设置所述隔热柱,避免了电池与外部设备之间热量的直接传递;通过将所述传热柱、隔热柱、散热部件进行组合,因所述隔热柱内部具有隔热材料,升温慢,使得热量通过传热柱进入所述隔热柱,最后通过所述散热部件散发至空气中,在保持热量的散发的同时,保证了所述隔热柱的相对低温;

3、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电池外壳与外部设备之间具有隔热块,使得两者之间产生空隙,热量能够通过空气的流动排出,避免了因热量累积造成的物表温度过高;通过设置散热凸块,增加了所述外壳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中隔热柱和散热杆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极组1、隔片2、外壳3、石墨烯粉4、正极金属端盖5、负极金属端盖6、散热凸块7、隔热柱8、隔热材料9、传热柱10、散热杆11、散热凹槽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具体,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石墨烯防热电池,包括极组1、隔片2、外壳3,所述隔片2和极组1均设置于外壳3的内部,所述极组1被所述隔片2分隔,所述隔片2内部具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填充有石墨烯粉4,所述外壳3的一端具有正极金属端盖5,另一端具有负极金属端盖6。

所述外壳3的外侧设置有的散热凸块7和隔热柱8,所述散热凸块7用于增加散热面积,所述隔热柱8用于隔绝与外部设备之间的热量接触,避免温度过高,所述散热凸块7与外壳3相互连通,所述散热凸块7和外壳3内部均填充有石墨烯粉4;所述隔热柱8环绕所述外壳3,并且均匀分布于所述外壳3的外侧,用于与外部设备均匀地隔热接触,所述隔热柱8沿径向的长度大于所述散热凸块7的长度,避免所述散热凸块7直接接触外部设备,所述隔热柱8内部填充有隔热材料9;所述隔热柱8的侧壁设置有散热部件,所述隔热柱8之间通过所述散热部件连通,方便所述隔热材料9中的热量通过所述散热部件向空气中散发,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部件为散热杆11,使得各散热柱8能够相互串连,均匀散热,所述散热杆11内部填充有石墨烯粉4;所述隔热柱8内端连通有传热柱10,所述传热柱10的内部填充有石墨烯粉4末,所述传热柱10伸入所述外壳3内部,使得所述外壳3中的热量传递至所述隔热材料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柱8环绕所述外壳3,并且均匀分布于所述外壳3的外侧,用于与外部设备相接触,在避免外部设备的热量直接传入电池内部同时,也防止了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至外部设备,造成温度过高;通过将所述传热柱10、隔热柱8、散热杆11进行组合,因所述隔热柱8内部均匀隔热材料9,升温慢,使得热量通过传热柱10进入所述隔热柱8,最后通过所述散热杆11均匀散发至空气中,保持热量的散发,以及所述隔热柱8的相对低温;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散热凸块7,增加所述外壳3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一种石墨烯防热电池,包括极组1、隔片2、外壳3,所述隔片2和极组1均设置于外壳3的内部,所述极组1被所述隔片2分隔,所述隔片2内部具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填充有石墨烯粉4,所述外壳3的一端具有正极金属端盖5,另一端具有负极金属端盖6。

所述外壳3的外侧设置有的散热凸块7和隔热柱8,所述散热凸块7用于增加散热面积,所述隔热柱8用于隔绝与外部设备之间的热量接触,避免温度过高,所述散热凸块7与外壳3相互连通,所述散热凸块7和外壳3内部均填充有石墨烯粉4;所述隔热柱8环绕所述外壳3,并且位于所述外壳3的两端外侧,在隔热的同时,扩大散热空间,避免与外部设备过多地接触,所述隔热柱8沿径向的长度大于所述散热凸块7的长度,避免所述散热凸块7直接接触外部设备,所述隔热柱8内部填充有隔热材料9;所述隔热柱8的侧壁设置有散热部件,方便所述隔热材料9中的热量通过所述散热部件向空气中散发,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部件为散热凹槽12,从而增加散热面,所述散热凹槽12内部填充有石墨烯粉4;所述隔热柱8内端连通有传热柱10,所述传热柱10的内部填充有石墨烯粉4,所述传热柱10伸入所述外壳3内部,使得所述外壳3中的热量传递至所述隔热材料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柱8环绕所述外壳3,并且位于所述外壳3的两端外侧,用于与外部设备相接触,在避免外部设备的热量直接传入电池内部同时,防止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至外部设备,造成温度过高的同时,保证了所述外壳3与空气的充分接触,增加了散热效率;通过将所述传热柱10、隔热柱8、散热凹槽12进行组合,因所述隔热柱8内部均匀隔热材料9,升温慢,使得热量通过传热柱10进入所述隔热柱8,最后通过所述散热凹槽12散发至空气中,保持热量的散发,以及所述隔热柱8的相对低温;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散热凸块7,增加所述外壳3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方式,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石墨烯防热电池,包括极组(1)、隔片(2)、外壳(3),所述隔片(2)和极组(1)均设置于外壳(3)的内部,所述极组(1)被所述隔片(2)分隔,所述隔片(2)内部具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填充有石墨烯粉(4),所述外壳(3)的一端具有正极金属端盖(5),另一端具有负极金属端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的外侧设置有的散热凸块(7)和隔热柱(8),所述散热凸块(7)与外壳(3)相互连通,所述散热凸块(7)和外壳(3)内部均填充有石墨烯粉(4),所述隔热柱(8)环绕所述外壳(3),所述隔热柱(8)沿径向的长度大于所述散热凸块(7)的长度,所述隔热柱(8)内部填充有隔热材料(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防热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柱(8)内端连通有传热柱(10),所述传热柱(10)的内部填充有石墨烯粉(4),所述传热柱(10)伸入所述外壳(3)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防热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柱(8)的侧壁设置有散热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墨烯防热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柱(8)均匀分布于所述外壳(3)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墨烯防热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柱(8)之间通过所述散热部件连通,所述散热部件为散热杆(11),所述散热杆(11)内部填充有石墨烯粉(4)末。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墨烯防热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柱(8)位于所述外壳(3)的两端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墨烯防热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件为散热凹槽(12),所述散热凹槽(12)内部填充有石墨烯粉(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烯防热电池,包括极组、隔片、外壳,所述隔片和极组均设置于外壳的内部,所述极组被所述隔片分隔,所述隔片内部具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填充有石墨烯粉,所述外壳的一端具有正极金属端盖,另一端具有负极金属端盖,所述外壳的外侧设置有的散热凸块和隔热柱,所述散热凸块与外壳相互连通,所述散热凸块和外壳内部均填充有石墨烯粉,所述隔热柱环绕所述外壳,所述隔热柱沿径向的长度大于所述散热凸块的长度,所述隔热柱内部填充有隔热材料。本实用新型既能避免避免外部设备的热量损坏电池,也能避免电池散发的热量造成外部设备过热,同时还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石帅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聚科石墨烯科技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933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