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81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地下管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6396794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管廊,包括管廊底板、沿管廊底板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多个管廊侧壁以及布置在管廊侧壁上方的顶板,所述的管廊侧壁为由内侧墙板和外侧墙板构成的双皮墙结构,所述内侧墙板与外侧墙板的根部设有螺旋箍筋加密区。本实用新型施工方便,成本低,提高了管廊结构的防水质量、减少了安全风险。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管廊拼接处下部的土层出现沉降时,拼接处的管廊端部下沉,容易引起拼接处管廊上方的顶板弯折断裂,引起管廊拼接处发生漏水或漏土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其具有在管廊拼接端发生地下土层沉降时保持管廊整体完整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包括多个管廊单元,相邻两个管廊单元之间设有连接组件,所述管廊单元包括拼接成长方体结构的顶板、底板和两块支撑板;连接组件包括与相邻两个管廊单元固定的缓冲板,缓冲板环绕管廊单元内部通道一周且横截面呈正弦曲线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配式管廊中相邻两个管廊单元之间通过正弦曲线状的缓冲板连接,当管廊所在的地下层发生沉降时,管廊单元之间的缓冲板发生变形以适应两个管廊单元之间的距离变化,同时缓冲板具有一定的支撑力,使得相邻两个管廊单元不容易折断,保持整个管廊的稳定性,降低拼接处发生漏土和漏水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固定在缓冲板两端的环形的固定框,固定框的端面垂直固定有至少一根连接杆;所述管廊单元上设有供连接杆穿入的连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框增加了缓冲板两端的强度,缓冲板通过连接杆与管廊单元连接。发生地下土层沉降时,缓冲板两端能够保持原本形状,使得缓冲板的中部发生变形,使得连接组件与管廊单元接触面间缝隙维持较好,减少了漏土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板和底板靠近管廊中心相对的内壁两侧固定有卡槽,所述支撑板的上下两端设有与卡槽配合卡固的卡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廊单元由多块板材拼装而成,使得板材能够预先制作,然后卡固即可装配在一起,提高施工效率,且施工过程相对环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条沿底板长度方向设置,卡条内设置有预埋管,预埋管表面沿轴向分布有多个支管,支管的端部延伸至卡条端面形成溢流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预埋管增加了卡条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管廊单元组装初步完成后,从预埋管的一端可以注入水泥浆,水泥浆从溢流孔流出并渗入到卡条与卡槽之间的间隙,待水泥浆凝固后即可将拼接的板材固定在一起,提高管廊单元的结构稳定性。此外,硬化后的水泥浆将管廊单元拼接处的缝隙堵住,降低了后期地下水沿着缝隙进入到管廊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位于两个卡条之间固设有两个定位台,定位台包括垂直于底板设置的竖直面,卡条与竖直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卡槽与支撑板内壁之间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组装过程中,使得支撑板的内侧面抵接至定位台的竖平面后,卡槽位于卡条的正上方,支撑板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即可卡固支撑在底板上,提高操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孔位于定位台处,连接孔远离底板端面的一端伸出定位台形成注浆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杆插入到连接管中且固定框与管廊单元端面紧贴后,从注浆孔中注入水泥浆,水泥浆从连接管的另一端溢出,连接管中的水泥浆包覆在连接杆外部,待水泥浆硬化后,连接杆与管廊单元固定成为一体,增加连接组件与管廊单元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孔为预埋在定位台中的l型不锈钢管,连接杆为垂直固定于固定框端面的螺纹钢筋,不锈钢管的内径大于螺纹钢筋的外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钢筋表面粗糙,水泥浆硬化后,螺纹钢筋能够与不锈钢管很好的结合固定,提高连接组件与管廊单元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框靠近管廊单元的端面粘接固定有弹性的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连接组件与管廊之间的防水处理,降低地下水从接缝处渗入到管廊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板远离管廊单元中部的一面凸起呈拱形的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拱形的弧面能够增加顶板的抗变形能力和支撑能力,使得管廊埋设于地下时不易发生坍塌,提高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连接组件上的缓冲板能够在管廊拼接处下部土壤沉降时适应性变形,保持管廊整体结构完整性,降低拼接处发生漏水或漏土的可能;

2.管廊采用拼装设计,提高了管廊施工效率;

3.底板上的预埋管一方面提高卡条的强度,使得装配式不易损坏变形;另一方面还能够进行注射水泥浆使得各板材固定在一起,提高管廊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显示连接组件和管廊单元拼接结构的局部爆炸图;

图3是显示支撑板与底板连接结构在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是显示预埋管结构在图2中b-b面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显示连接管结构在图2中c-c面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显示连接杆插入到管廊单元中连接管并注浆后的示意图。

图中,1、管廊单元;11、顶板;111、第一吊耳;12、支撑板;121、卡槽;122、第二吊耳;13、底板;131、定位台;132、卡条;133、容纳槽;2、连接部件;21、固定框;22、缓冲板;23、连接杆;3、连接管;31、注浆孔;4、预埋管;41、溢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包括多个管廊单元1和安装于相邻两个管廊单元1之间的连接组件2。相邻两个管廊单元1连接处的地下土层发生沉降后,连接组件2能够适应性变形,保持两个管廊单元1连接完整性。

参见图1和图2,管廊单元1包括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的一块顶板11、两块支撑板12和一块底板13,底板13水平放置,两块支撑板12竖直固定在底板13宽度方向的两侧,顶板11水平支撑固定在两块支撑板12上部;顶板11、支撑板12和底板13可以为矩形板,矩形板的规格长度为4-5m、宽度为1-2m、厚度为0.1-0.15m,使得管廊单元1整体呈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结构。为了提高顶板11的支撑性能,顶板11背离底板13的一面凸起呈拱形的弧面。顶板11位于弧面的四角一体设有吊耳111,方便安装时使用机械吊运。

参考图2和图3,支撑板12的上下两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有横截面为矩形的卡槽121,支撑板12靠近管廊单元1。顶板11与底板13靠近管廊单元1中部相对的一面结构相同。底板13沿宽度方向的两侧一体设有与卡槽121轮廓配合的卡条132。为了方便支撑板12的卡槽121与底板13或者顶板11上的卡条132快速对齐,底板13上位于卡条132所在平面一体固设有与卡条132平行的定位台131,定位台131的横基面呈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定位台131的竖直面垂直于底板13水平面,定位台131与卡条132之间形成容纳槽133,容纳槽133的宽度等于卡槽121至支撑板12内侧面的垂直距离,使得支撑板12的内侧面抵接至定位台131的竖平面后,卡槽121位于卡条132的正上方,支撑板12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即可卡固支撑在底板13上。

由于顶板11与支撑板12之间的装配结构和底板13与支撑板12之间的装配结构相同,因此用相同的方式可以快速地将顶板11支撑在两块支撑板12上部。

参考图2和图4,为了使得装配后顶板11与支撑板12之间、底座13与支撑板12之间连接固定成为整体,在卡条132内部沿长度方向固定有预埋管4,预埋管4可以为不锈钢管,预埋管4上沿母线方向固定有多个连通管内的支管,多个支管的轴线沿预埋管4径向设置,支管远离预埋管4的一端与卡条132端面平齐并形成溢流孔41。装配完毕后,从预埋管4的一端注入水泥浆,水泥浆沿着预埋管4流动并从溢流孔41溢出进入到卡条132与卡槽121的间隙中,待水泥浆硬化后使得顶板11、支撑板12以及底板13固定成为整体。此外,填充的水泥浆硬化后有效将拼接处的缝隙堵住,减小了地下水沿着缝隙进入到管廊单元1内部的可能。

参考图2和图4,连接组件2包括两个固定框21、固定于两个固定框21之间的缓冲板22以及垂直固定于每个固定框21端面的四个连接杆23。固定框21可以为矩形的不锈钢框,不锈钢框的轮廓与管廊单元1的轮廓相适应,不锈钢框的角部一体设有三角形的加强块;缓冲板22环绕一周且两端与固定框21固定并密封,缓冲板22可以为断面为正弦曲线状的铝合金板,具有较高的强度,缓冲板22与固定板21之间可以焊接固定;连接杆23可以采用螺纹钢筋,连接杆23贯穿两个固定框21并焊接固定。

顶板11与底板13的端面上位于定位台131处分别固设有连接管3,连接管3的轴向长度大于连接杆23的长度,连接管3的内径大于连接杆23外径,以便连接杆23能够插入到连接管3内,连接杆23与连接管3内壁的间隙可以为3-5mm。

参考图5和图6,连接管3呈“l”型,可以选用不锈钢管,连接管3的一端与与顶板11的端面平齐,连接管3的另一端伸出至定位台131的表面形成注浆孔31。当连接杆23插入到连接管3中且固定框21与管廊单元1端面紧贴后,从注浆孔31中注入水泥浆,水泥浆从连接管3的另一端溢出,连接管3中的水泥浆包覆在连接杆23外部,待水泥浆硬化后,连接杆23与管廊单元1固定成为一体,增加连接组件2与管廊单元1的连接强度。

为了提高固定框21与顶板11接触面间的密封性,在固定框21靠近连接杆23的一面粘接固定有环形的橡胶垫(图中未显示),橡胶垫可以为5-8mm厚。

该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的安装过程如下:

先使用吊车将底板13悬吊水平放置于预先开挖的管廊基坑底部,再将支撑板12悬吊竖直放置并使得内侧面贴合底板13上的定位台131后落下,使得卡条132与卡槽121卡合;再将顶板11悬吊水平支撑在支撑板12上,使顶板11上的卡条132与支撑板12上的卡槽121卡合。拼装完毕后从预埋管4的一端注入水泥浆直至拼接处均溢流处水泥浆后停止注浆,待水泥浆硬化后形成管廊单元1。

之后安装连接组件2,将连接组件2的连接杆23与管廊单元1上的连接管3对齐后,移动连接组件2向管廊单元1靠近使得连接杆23插入到连接管3中,紧压固定框21使得橡胶垫发生变形,然后从注浆孔31注入水泥浆,待水泥浆凝固后连接组件2与管廊单元1固定连接在一起。

当连接组件2下部的土层发生沉降时,管廊单元1连接端随之向下发生下沉,缓冲板22由于呈正弦曲线状的铝合金板,缓冲板22发生变形以适应相邻两个管廊单元1之间距离的变化,保持整个管廊的稳定,减少管廊拼接处发生漏水或漏土现象。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包括多个管廊单元(1),相邻两个管廊单元(1)之间设有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单元(1)包括拼接成长方体结构的顶板(11)、底板(13)和两块支撑板(12);连接组件包括与相邻两个管廊单元(1)固定的缓冲板(22),缓冲板(22)环绕管廊单元(1)内部通道一周且横截面呈正弦曲线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固定在缓冲板(22)两端的环形的固定框(21),固定框(21)的端面垂直固定有至少一根连接杆(23);所述管廊单元(1)上设有供连接杆(23)穿入的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和底板(13)靠近管廊中心相对的内壁两侧固定有卡槽(121),所述支撑板(12)的上下两端设有与卡槽(121)配合卡固的卡条(1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132)沿底板(13)长度方向设置,卡条(132)内设置有预埋管(4),预埋管(4)表面沿轴向分布有多个支管,支管的端部延伸至卡条(132)端面形成溢流孔(4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3)位于两个卡条(132)之间固设有两个定位台(131),定位台(131)包括垂直于底板(13)设置的竖直面,卡条(132)与竖直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卡槽(121)与支撑板(12)内壁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位于定位台(131)处,连接孔远离底板(13)端面的一端伸出定位台(131)形成注浆孔(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为预埋在定位台(131)中的l型不锈钢管,连接杆(23)为垂直固定于固定框(21)端面的螺纹钢筋,不锈钢管的内径大于螺纹钢筋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21)靠近管廊单元(1)的端面粘接固定有弹性的橡胶垫。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远离管廊单元(1)中部的一面凸起呈拱形的弧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特别涉及市政地下管道工程领域,包括多个管廊单元,相邻两个管廊单元之间设有连接组件,所述管廊单元包括拼接成长方体结构的顶板、底板和两块支撑板;连接组件包括与相邻两个管廊单元固定的缓冲板,缓冲板环绕管廊单元内部通道一周且横截面呈正弦曲线状。本实用新型具有在管廊拼接端发生地下土层沉降时保持管廊整体完整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辉;高海强;章建荣;武文学;韩易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9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