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02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



背景技术:

多连体电池是我们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电池,为了满足我们生活的需要,我们会对多连体电池进行组装穿壁焊接,由于多连体电池采用穿壁焊技术,极大地减小了电池体积,提高了电池比能量。

目前,专利号为cn20736814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铅蓄电池,包括槽盖,所述槽盖的背面具有避让铅过桥的过桥交连孔,所述过桥交连孔内壁的脱模角度为6~20度。通过将槽盖的过桥交连孔内壁的脱模角度设计为6~20度,加大过桥交连孔内壁的脱模角度,在过桥交连孔口部大小不变,不影响过桥连接的基础上,将过桥交连孔多余空间减少,从而节约环氧树脂胶用料降低成本;同时也减轻因环氧树脂胶过多造成的量多的胶量集中的部位,在凝固时间上比量少的部位慢,形成收缩下陷,致使与槽盖四周的合盖胶槽中胶水,在未凝固过程时被中间胶连孔所牵拉影响,而导致四周胶槽胶量不足,而导致电池内格单格漏气。其中该铅蓄电池所采用的槽盖的过桥交连孔的深度为1~4mm。然而在此深度下进行穿壁焊接,会出现穿壁焊操作困难,质量可靠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包括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本体:

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设有多个极板槽,每个极板槽内设有若干个极板,所述两极板槽之间通过隔板隔开,每个隔板两侧的极板槽中的极板通过穿壁连接桥连接或极耳直接焊接,在外侧的两个极板槽上方分别设有一个极柱,所述极柱与极板槽内的极板通过极耳连接。

所述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本体的外表面的一侧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极柱平台,所述极柱平台中部设有一个极柱端子凹槽,所述极柱端子凹槽的一侧内设有与所述极柱相对应的极柱孔,所述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本体的外表面设有一个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两侧设有插槽,所述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本体还包括一个与所述条形凹槽相匹配的条形插板,所述条形插板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插槽相对应的插板定位卡,所述条形插板上滑入条形凹槽,直到所述插板定位卡滑入所述插槽,则实现密封,所述条形凹槽的中线位置设有导气槽,位于所述导气槽的中线位置设有多个线形排列的排气凹槽,所述排气凹槽内设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的高度低于所述导气槽,所述注液孔的外侧设有排气槽,有利于注液的同时也防止漏液,所述极柱孔和所述注液孔均穿过所述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本体的外表面和内表面;

所述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本体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极板槽相对应的电池气室,每两个相邻的电池气室之间设有一个穿壁焊胶槽,所述穿壁焊胶槽的深度为10-20mm,穿壁焊操作空间加大,使穿壁焊操作更方便且安全,所述穿壁焊胶槽的位置相互交错,所述极柱孔在位于所述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本体的内表面的极柱台,在极柱台的一侧设有极柱定位块,用于防止封口后,紧固极柱时发生旋转,使极耳与极柱焊接处撕开或极耳与极板焊接处变形发生短路的现象,位于所述电池气室的外侧设有封胶槽,所述极柱端子凹槽的另外一侧的内表面设有极柱密封槽,实现极柱密封的同时防止沿极柱爬碱。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设置了极柱平台,方便了多层电池叠放组合,消除了极柱受压产生故障的隐患。

(2)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了电池盖内部深度,穿壁焊胶槽的深度加深至10-20mm,可以加大穿壁焊部件尺寸,使穿壁焊操作更方便,生产效率和质量可靠性大幅提高。

(3)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大了电池气室,使注液更方便,同时避免漏液发生。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极柱定位块,防止封胶后,紧固极柱时会发生旋转,从而出现极耳与极柱焊接处撕开或极耳与极板焊接处变形短路的现象。

(5)本实用新型通过加深了极柱密封槽,改善极柱密封并防止沿极柱爬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的外表面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的内表面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的条形插板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的内表面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的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的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与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图5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中:

101,条形插板;

201,极柱端子凹槽、202,极柱孔、203,条形凹槽、204,导气槽、205,排气凹槽、206,注液孔、207,排气槽、208,插槽、209,极柱平台;

301,电池气室、302,穿壁焊胶槽、303,极柱台、304,极柱密封槽、305,极柱定位块、306,封胶槽;

401,插板定位卡;

601,极板槽、602,隔板、603,穿壁连接桥、604,极板、605,极耳、606,极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包括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本体1:

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6设有多个极板槽601,每个极板槽601内设有若干个极板604,所述两个极板604之间通过隔板隔开,每个隔板两侧的极板槽601中的极板604通过穿壁连接桥603连接或极耳605直接焊接,在外侧的两个极板槽601上方分别设有一个极柱606,所述极柱606与极板槽601内的极板604通过极耳605连接。

所述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本体1的外表面的一侧的两端各设有设有一个极柱平台209,所述极柱平台209中部设有一个极柱端子凹槽201,所述极柱端子凹槽201的一侧内设有与所述极柱606相对应的极柱孔202,所述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本体1的外表面设有一个条形凹槽203,所述条形凹槽203两侧设有插槽208,所述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本体1还包括一个与所述条形凹槽203相匹配的条形插板101,所述条形插板101两侧设有与所述插槽208相对应的插板定位卡401,所述条形凹槽203的中线位置设有导气槽204,所述导气槽204的中线位置设有多个线形排列的排气凹槽205,所述排气凹槽205内设有注液孔206,所述注液孔206的高度低于所述导气槽204,所述注液孔206的外侧设有排气槽207,所述极柱孔202和所述注液孔206均穿过所述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本体1的外表面和内表面;

所述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本体1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极板槽601相对应的电池气室301,每两个相邻的电池气室301之间设有一个穿壁焊胶槽302,所述穿壁焊胶槽302的深度为10-20mm,穿壁焊操作空间加大,使穿壁焊操作更方便且安全,所述穿壁焊胶槽302的位置相互交错,所述极柱孔202在位于所述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本体1的内表面设有极柱台303,在极柱台303的一侧设有极柱密封槽304,所述极柱台303与所述极柱密封槽304之间设有极柱定位块305,用于防止封口后,紧固极柱606时会发生旋转,位于所述电池气室301的外侧设有封胶槽306,所述极柱端子凹槽201的另外一侧的内表面设有极柱密封槽30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条形插板101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插槽208相对应的插板定位卡401,所述条形插板101上滑入条形凹槽203,直到所述插板定位卡401滑入所述插槽208,则实现密封,所述条形凹槽203的中线位置设有导气槽204,位于所述导气槽204的中线位置设有多个线形排列的排气凹槽205,所述排气凹槽205内设有注液孔206,所述注液孔206的高度低于所述导气槽204,所述注液孔206的外侧设有排气槽207,在密封的同时便于排气;

所述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本体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极板槽601相对应的电池气室301,所述电池气室301的深度为10-20mm,有利于注液的同时也防止漏液,每两个相邻的电池气室301之间设有一个穿壁焊胶槽302,所述穿壁焊胶槽302的深度为10-20mm,穿壁焊操作空间加大,使穿壁焊操作更方便且安全,所述穿壁焊胶槽302的位置相互交错,所述极柱孔202在位于所述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本体1的内表面的位置设有极柱台303,在极柱台303的一侧设有极柱密封槽304,所述极柱台303与所述极柱密封槽304之间设有极柱定位块305,用于防止封口后,紧固极柱606时会发生旋转,使极耳605与极柱606焊接处撕开或极耳605与极板604焊接处变形发生短路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通过设置了极柱平台209,方便了多层电池叠放组合,消除了极柱606受压产生故障的隐患;通过增加了电池盖内部深度,加深穿壁焊胶槽302的深度至10-20mm,就可以加大穿壁焊部件尺寸,使穿壁焊操作更方便,生产效率和质量可靠性大幅提高;通过加深电池气室301的深度至10-20mm,使注液更方便,同时避免漏液发生;通过设置了极柱定位块305,防止封胶后,紧固极柱606时会发生旋转,从而出现极耳605与极柱606焊接处撕开或极耳605与极板604焊接处变形短路的现象;通过加深了极柱密封槽304,改善极柱606密封并防止沿极柱606爬碱。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本体(1):

所述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本体(1)的外表面的一侧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极柱平台(209),所述极柱平台(209)中部设有一个极柱端子凹槽(201),所述极柱端子凹槽(201)的一侧内设有极柱孔(202),所述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本体(1)的外表面设有一个条形凹槽(203),所述条形凹槽(203)的中线位置设有多个线形排列的排气凹槽(205),所述排气凹槽(205)内设有注液孔(206);

所述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本体(1)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注液孔(206)相对应的电池气室(301),每两个相邻的电池气室(301)之间设有一个穿壁焊胶槽(302),所述极柱孔(202)在位于所述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本体(1)的内表面的位置设有极柱台(303),所述极柱台(303)的一侧设有极柱定位块(3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壁焊胶槽(302)的深度为10-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凹槽(203)的中线位置设有导气槽(204),所述注液孔(206)的高度低于所述导气槽(204),所述注液孔(206)的外侧设有排气槽(207),所述极柱孔(202)和所述注液孔(206)均穿过所述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本体(1)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条形凹槽(203)两侧设有插槽(20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本体(1)还包括一个与所述条形凹槽(203)相匹配的条形插板(101),所述条形插板(101)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插槽(208)相对应的插板定位卡(4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壁焊胶槽(302)的位置相互交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电池气室(301)的外侧设有封胶槽(30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包括新型多连体锌镍电池盖本体,本实用新型的外表面设有极柱端子凹槽、极柱孔、条形凹槽、多个线形排列的排气凹槽和注液孔;本实用新型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注液孔相对应的电池气室,每两个相邻的电池气室之间设有一个穿壁焊胶槽,所述极柱孔在位于本实用新型的内表面的位置设有极柱定位块,极柱端子凹槽的内表面设有极柱密封槽。本实用新型增加了电池盖内部深度,加深了穿壁焊胶槽的深度,使穿壁焊操作更方便,生产效率和质量可靠性大幅提高;增大了电池气室,使注液更方便,同时避免漏液发生;设置了极柱定位块,防止封胶后,紧固极柱时会发生旋转,从而出现短路的现象;加深了极柱密封槽,防止沿极柱爬碱。

技术研发人员:冯忠厚;许文;武占耀;楚力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森克创能(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927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