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地铁车站站台的分布式排烟系统及风量调整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87


本发明涉及火灾通风排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铁车站站台的分布式排烟系统及风量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地铁站公共区存在的风险主要为客流高度聚集、大客流交叉冲突带来的各种潜在风险,地铁车站的站台为乘客上下列车聚集场所,且车站属于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若不能及时有效地排出火灾烟气、控制火势,极容易造成重大事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地铁地下车站工程均设计有通风排烟系统,以用于及时有效排出车站火灾烟气,尽可能减少火灾烟气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然而,现有地铁站地下站台的火灾通风排烟系统设计,多是针对站台进行均衡设计,即各排烟风口排烟量较为均衡;针对站台与站厅互通的楼扶梯开口较大的车站,产生的补风效果不够理想,不能综合利用各排排烟风口所处的位置进行有效综合分配风量,从而不能实现排烟效果最大化,导致地铁站通风排烟系统使用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地铁车站站台的分布式排烟系统及风量调整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铁车站站台的分布式排烟系统,包括主排烟风道和多个支线排烟风道,其中:

所述主排烟风道的进风口连通第一排烟风室,用于通过排烟风机将地铁站台公共区的烟气进行集中排出,其中,所述第一排烟风室将多个支线排烟风道排出的烟气集中之后,通过所述主排烟风道的出风口将集中的烟气排出,所述主排烟风道上设置有主风阀;

所述多个支线排烟风道,按顺序排列为分布式结构设置在地铁站台公共区的上方,每个支线排烟风道上设置有对应的排烟风口和支线风阀,以根据排烟风口和支线风阀调整支线排烟风道的排烟量,其中,每个支线排烟风道通过支线风阀和所述第一排烟风室连通到所述主排烟风道,且每个支线排烟风道的长度不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分布式排烟系统包括多个所述主排烟风道,多个所述主排烟风道和所述多个支线排烟风道根据每个地铁站台公共区的内部平面结构进行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支线排烟风道设置在地铁站台公共区和站厅公共区之间的楼扶梯开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排烟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有消声器,用于降低所述排烟风机的噪声。

进一步地,所述主排烟风道的出风口设置有第二排烟风室,所述第二排烟风室的出风口设置有排烟风井。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第一方面所述用于地铁车站站台的分布式排烟系统的风量调整方法,包括:

获取地铁站台公共区的着火点位置;

根据所述着火点位置,对支线排烟风道的排烟量进行调整,以用于调整分布式排烟系统的风量。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着火点位置,对支线排烟风道的排烟量进行调整,包括:

对所述着火点位置和预设位置的支线排烟风道的支线风阀或排烟风口的开启幅度进行调整,以使得支线排烟风道的排烟量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位置包括:地铁站台公共区和站厅公共区之间的楼扶梯开口处和/或地铁站台乘客疏散路径区域。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地铁车站站台的分布式排烟系统及风量调整方法,通过调整地铁站台公共区上方分布式设置的各支线排烟风道的风阀,来改变各支线排烟风道的排烟量,从而增大相应位置处的排烟风口的排烟速度,以使得为地铁站台公共区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提供更有利的烟气环境,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地铁车站站台的分布式排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量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d1-第一支线风阀;d2-第二支线风阀;d3-第三支线风阀;d4-主风阀;f1-第一排烟风室;f2-第二排烟风室;g1-第一排烟风口;g2-第二排烟风口;g3-第三排烟风口;l1-第一支线排烟风道;l2-第二支线排烟风道;l3-第三支线排烟风道;l4-主排烟风道;t-排烟风机;j-排烟风井;x-消音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地铁站台公共区,由于站台与站厅之间互通的楼扶梯开口较大,产生的补风效果不够理想,不能综合利用各排烟风口所处的位置进行有效综合分配风量,从而不能实现排烟效果最大化。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地铁车站站台的分布式排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可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铁车站站台的分布式排烟系统,包括主排烟风道l4和多个支线排烟风道(本发明实施例以3个支线排烟风道进行说明,分别为第一支线排烟风道l1、第二支线排烟风道l2和第三支线排烟风道l3),其中:

所述主排烟风道l4的进风口连通第一排烟风室f1,用于通过排烟风机t将地铁站台公共区的烟气进行集中排出,其中,所述第一排烟风室f1将多个支线排烟风道排出的烟气集中之后,通过所述主排烟风道l4的出风口将集中的烟气排出,所述主排烟风道l4上设置有主风阀d4;

所述多个支线排烟风道,按顺序排列为分布式结构设置在地铁站台公共区的上方,每个支线排烟风道上设置有对应的排烟风口和支线风阀,以根据排烟风口和支线风阀调整支线排烟风道的排烟量,其中,每个支线排烟风道通过支线风阀和所述第一排烟风室f1连通到所述主排烟风道l4,且每个支线排烟风道的长度不相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参考图1所示,该地铁站台公共区的平面布局较为规则,可将主排风烟道l4、第一支线排烟风道l1、第二支线排烟风道l2和第三支线排烟风道l3进行对称布置,其中,主排风烟道l4设置2个,布置在该地铁站台公共区的左右两端处,各支线排烟风道以该地铁站台公共区的中心位置呈现对称分布。相应地,各支线排烟风道上的排烟分口和支线排烟风阀也进行了设置,即地铁站台公共区的上方对称布置了2条第一支线排烟风道l1以及相应的第一排烟风口g1,对称布置2条第二支线排烟风道l2以及相应的第二排烟风口g2,对称布置2条第三支线排烟风道l3以及相应的第三排烟风口g3,且每条第一支线排烟风道l1、第二支线排烟风道l2和第三支线排烟风道l3的风量可以通过对应的第一支线风阀d1、第二支线风阀d2和第三支线风阀d3分别单独控制,使得地铁站台公共区上方的所有第一支线排烟风道l1、第二支线排烟风道l2和第三支线排烟风道l3均通过第一支线风阀d1、第二支线风阀d2和第三支线风阀d3连通到第一排烟风室f1,然后连通到主排烟风道l4。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地铁站台公共区为的内部平面结构为对称的,因此,在该地铁站台公共区中心位置的另一边也对称设置了第一支线排烟风道l1、第二支线排烟风道l2和第三支线排烟风道l3,优选地,可根据地铁站台公共区为的内部平面结构,将第一支线排烟风道l1、第二支线排烟风道l2和第三支线排烟风道l3的长度按照顺序,设置为依次增加,从而使得支线排烟风道的空间占用更为合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地铁车站站台的分布式排烟系统,通过调整地铁站台公共区上方分布式设置的各支线排烟风道的风阀,来改变各支线排烟风道的排烟量,从而增大相应位置处的排烟风口的排烟速度,以使得为地铁站台公共区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提供更有利的烟气环境,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分布式排烟系统包括多个所述主排烟风道l4,多个所述主排烟风道l4和所述多个支线排烟风道根据每个地铁站台公共区的内部平面结构进行布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地铁站台公共区中设置多个主排烟风道l4(至少为2个),可参考图1所示,在地铁站台公共区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排烟风室f1和主排烟风道l4,并根据该地铁站台公共区的内部平面结构以及主排烟风道l4的位置,在地铁站台公共区上方设置对称方向的支线排烟风道,以提高地铁站台公共区的排烟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地铁站台公共区的内部平面结构为不规则结构,可根据实际需求在地铁站台公共区上方设置多个主排烟风道l4,并根据主排烟风道l4的位置,设置对应的多个支线排烟风道。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参考图1所示,所述排烟风机t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有消声器x,用于降低所述排烟风机的噪声,需要说明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消音器x可安装在排烟风机t的一侧或两侧。

所述主排烟风道l4的出风口设置有第二排烟风室f2,所述第二排烟风室f2的出风口设置有排烟风井j。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排烟风井j与第二排烟风室f2相连通,主排烟风道l4通过排烟风机t与第二排烟风室f2相连通,第一支线风阀d1设置在第一支线排烟风道l1上,第二支线风阀d2设置在第二支线排烟风道l2上,第三支线风阀d3设置在第三支线排烟风道l3上,主风阀d4设置在主排烟风道l4上,其中,支线风阀均设置在对应支线排烟风道的出风口端;第一排烟风口g1设置在第一支线排烟风道l1上,第二排烟风口g2设置在第二支线排烟风道l2上,第三排烟风口g3设置在第三支线排烟风道l3上,其中,排烟风口可根据地铁站台公共区域的布局设置在支线排烟风道的对应位置,例如,站台内人群较为集中区域、手扶电梯处或者升降电梯排队处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多个支线排烟风道设置在地铁站台公共区和站厅公共区之间的楼扶梯开口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根据在地铁站台公共区和站厅公共区之间的楼扶梯开口处的布局,在这些位置设置支线排烟风道,从而提高火灾时的排烟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量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量调整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地铁站台公共区的着火点位置;

步骤202,根据所述着火点位置,对支线排烟风道的排烟量进行调整,以用于调整分布式排烟系统的风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参考图1所示,以第一支线排烟风道l1的第一排烟风口g1处发生火灾进行说明,在地铁站台公共区该位置处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完全打开主风阀d4,同时打开第一支线风阀d1、第二支线风阀d2和第三支线风阀d3,同时调节第一支线风阀d1、第二支线风阀d2和第三支线风阀d3的开启幅度,使得第一支线风阀d1和第三支线风阀d3的开启幅度百分比大于第二支线风阀d2的开启幅度百分比,然后打开排烟风机t;经过上述对第一支线风阀d1、第二支线风阀d2和第三支线风阀d3的开合度调节,来增加第一支线排烟风道l1在着火点附近的排烟量,从而加快排出着火点处的烟气。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增加第三支线排烟风道l3的排烟量,以及着火点处对侧的第一支线排烟风道l1(第一支线排烟风道l1靠近站台与站厅之间的楼扶梯开口处,在设置有多个支线排烟风道的情况下,同时将其他靠近站台与站厅之间的楼扶梯开口处的支线排烟风道的支线风阀开启,以提高排烟量)的排烟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除着火点处楼扶梯开口外其他站台与站厅相连通的楼扶梯开口处的补风量。相应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对支线排烟风道上的排烟风口的开启幅度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排烟量的控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地铁站台公共区的其他位置处发生火灾时,通过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风量调整方法将对应着火点处的的排烟量进行调节,从而加快对着火点火灾烟气的控制,同时加强可用疏散楼扶梯开口处的排烟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可用疏散楼扶梯开口处的补风量,更加有利于人员疏散逃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量调整方法,通过调整地铁站台公共区上方分布式设置的各支线排烟风道的风阀,来改变各支线排烟风道的排烟量,从而增大相应位置处的排烟风口的排烟速度,以使得为地铁站台公共区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提供更有利的烟气环境,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根据所述着火点位置,对支线排烟风道的排烟量进行调整,包括:

对所述着火点位置和预设位置的支线排烟风道的支线风阀或排烟风口的开启幅度进行调整,以使得支线排烟风道的排烟量进行调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预设位置包括:地铁站台公共区和站厅公共区之间的楼扶梯开口处和/或地铁站台乘客疏散路径区域。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301、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interface)302、存储器(memory)303和通信总线304,其中,处理器301,通信接口302,存储器303通过通信总线3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301可以调用存储器303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如下方法:获取地铁站台公共区的着火点位置;根据所述着火点位置,对支线排烟风道的排烟量进行调整,以用于调整分布式排烟系统的风量。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303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风量调整方法,例如包括:获取地铁站台公共区的着火点位置;根据所述着火点位置,对支线排烟风道的排烟量进行调整,以用于调整分布式排烟系统的风量。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地铁车站站台的分布式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排烟风道和多个支线排烟风道,其中:

所述主排烟风道的进风口连通第一排烟风室,用于通过排烟风机将地铁站台公共区的烟气进行集中排出,其中,所述第一排烟风室将多个支线排烟风道排出的烟气集中之后,通过所述主排烟风道的出风口将集中的烟气排出,所述主排烟风道上设置有主风阀;

所述多个支线排烟风道,按顺序排列为分布式结构设置在地铁站台公共区的上方,每个支线排烟风道上设置有对应的排烟风口和支线风阀,以根据排烟风口和支线风阀调整支线排烟风道的排烟量,其中,每个支线排烟风道通过支线风阀和所述第一排烟风室连通到所述主排烟风道,且每个支线排烟风道的长度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铁车站站台的分布式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排烟系统包括多个所述主排烟风道,多个所述主排烟风道和所述多个支线排烟风道根据每个地铁站台公共区的内部平面结构进行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地铁车站站台的分布式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线排烟风道设置在地铁站台公共区和站厅公共区之间的楼扶梯开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铁车站站台的分布式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有消声器,用于降低所述排烟风机的噪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铁车站站台的分布式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烟风道的出风口设置有第二排烟风室,所述第二排烟风室的出风口设置有排烟风井。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地铁车站站台的分布式排烟系统的风量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地铁站台公共区的着火点位置;

根据所述着火点位置,对支线排烟风道的排烟量进行调整,以用于调整分布式排烟系统的风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量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着火点位置,对支线排烟风道的排烟量进行调整,包括:

对所述着火点位置和预设位置的支线排烟风道的支线风阀或排烟风口的开启幅度进行调整,以使得支线排烟风道的排烟量进行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量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位置包括:地铁站台公共区和站厅公共区之间的楼扶梯开口处和/或地铁站台乘客疏散路径区域。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风量调整方法的步骤。

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风量调整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地铁车站站台的分布式排烟系统及风量调整方法,该系统包括主排烟风道和多个支线排烟风道,其中:主排烟风道的进风口连通第一排烟风室,用于通过排烟风机将地铁站台公共区的烟气进行集中排出,其中,第一排烟风室将多个支线排烟风道排出的烟气集中之后,通过主排烟风道的出风口将集中的烟气排出;多个支线排烟风道,按顺序排列为分布式结构设置在地铁站台公共区的上方,每个支线排烟风道上设置有对应的排烟风口和支线风阀,以根据排烟风口和支线风阀调整支线排烟风道的排烟量,且每个支线排烟风道的长度不相同。本发明实施例为人员疏散提供更有利的烟气环境,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技术研发人员:史聪灵;丁伟;吕敬民;侯正波;李建;车洪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0.01.2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92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