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育秧机电动升降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育秧播种摆盘机的调头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育秧机电动升降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育秧播种摆盘机已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小型履带行走、育秧播种摆盘机因履带与地表接触面积较大,需要四个人合力抬起来调头,所以存在调头转向难。固劳动强度大且不方便。为此、我公司设计出一种电动升降转向底盘彻底解决了育秧播种摆盘机调头转向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育秧机电动升降旋转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育秧机电动升降旋转装置,包括:升降点动开关、动力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和转向机构,所述升降点动开关分别连接电源和动力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轮轴和两个转向轮,两个所述转向轮分别对应装入转向轮支架总成且通过转向轮支架总成设置在转向轮轴两端,所述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蜗杆和蜗轮,所述蜗轮匹配啮合的设置在蜗杆上,且所述蜗轮套设在转向轮轴上,所述蜗杆一端连接动力机构,一端通过轴承座设置在底盘支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动力机构包括直流电机、变速箱、变速箱安装座和介轮齿轮副,所述升降点动开关连接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连接设置在变速箱安装座内的变速箱,所述介轮齿轮副设置在变速箱动力输出端和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输入端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变速箱安装座焊接在底盘支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蜗杆一端连接介轮齿轮副,一端连接变速箱动力输出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蜗轮、蜗杆分别通过平键对应安装在转向轮轴、轴承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机构设置在育秧播种摆盘机的底盘底端处,所述育秧播种摆盘机还包括机架和行走履带,所述升降点动开关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转向机构贯穿设置在行走履带间,所述转向轮支架总成一端连接转向轮轴端部,一端贯穿设置在转向轮的圆心处,且连接转向轮轴和转向轮的圆心处的转向轮支架总成两端间长度与转向轮的半径之和大于行走履带的主动轮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育秧播种摆盘机上,通过育秧播种摆盘机的底盘的转向,实现育秧播种摆盘机整体的转向功能,相对现有的需要四个人合力抬起来的调头方式,本转向机构单人即可操作完成,减少人力,降低了育秧播种摆盘机的调头转向难度,便于实现育秧播种摆盘机调头进行第二行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育秧播种摆盘机播种时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育秧播种摆盘机可转向时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左视图;

图5是育秧播种摆盘机提升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是育秧播种摆盘机提升后底盘可转向结构示意图;

图7是育秧播种摆盘机转向完成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育秧机电动升降旋转装置,包括:升降点动开关1、动力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和转向机构,升降点动开关1分别连接电源16和动力机构,其中,动力机构包括直流电机2、变速箱4、变速箱安装座5和介轮齿轮副6,升降点动开关1连接直流电机2,直流电机2连接设置在变速箱安装座5内的变速箱4,介轮齿轮副6设置在变速箱动力输出端和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输入端间;即把升降点动开关1输出端与直流电机2电源输入端相连接后再将升降点动开关1的电源输入端与机体上电源16接通;

转向机构包括转向轮轴13和两个转向轮12,两个转向轮12分别对应装入转向轮支架总成15且通过转向轮支架总成15设置在转向轮轴13两端,且通过紧固锁紧螺栓紧固,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蜗杆9和蜗轮14,蜗轮14匹配啮合的设置在蜗杆9上,且蜗轮14套设在转向轮轴13上,蜗杆9一端连接动力机构,一端通过轴承座10设置在底盘支架8上,具体地,即蜗杆9一端连接介轮齿轮副6,一端连接变速箱4动力输出端。蜗轮14、蜗杆9分别通过平键7对应安装在转向轮轴13、轴承座10上,且用安装螺栓3紧固,再将介轮齿轮副6用平键7分别安装于变速箱动力输出端和蜗杆动力输入端。

变速箱安装座5焊接在底盘支架8上,以增加变速箱安装座与底盘支架间的连接牢固性;然后分别将变速箱4及直流电机2用安装螺栓3装入变速箱安装座5上且紧固。

转向机构设置在育秧播种摆盘机的底盘底端处,育秧播种摆盘机还包括机架19和行走履带11,升降点动开关1设置在机架19上,转向机构贯穿设置在行走履带11间,转向轮支架总成15一端连接转向轮轴12端部,一端贯穿设置在转向轮12的圆心处,且连接转向轮轴13和转向轮12的圆心处的转向轮支架总成15两端间长度与转向轮12的半径之和大于行走履带11的主动轮20直径;即转向轮支架总成15在动力机构带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驱动后转动,实现带动转向轮转动,由于转向轮支架总成15与转向轮12半径之和大于行走履带11的主动轮20直径,即将行走履带11被支撑起来,便于实现育秧播种摆盘机的转向功能。

工作原理:当育秧播种摆盘机完成一行作业工作后,若需要调头进行第二行作业,如图5所示,只需要一只手握紧育秧播种摆盘机扶手、另一只手将升降点动开关1上的上升按钮按下、此时直流电机2通电开始转动,通过介轮齿轮副6驱动蜗杆9旋转,旋转的蜗杆9带动安装在转向轮轴13上的蜗轮14转动,此时安装于转向轮轴13两端的转向轮支架总成15带着转向轮12同步逆时针方向转动并接触地面,如图6所示,当旋转达到90度时,松开按钮,直流电机停止转动,此时转向轮转动到蜗杆的正下方且与地表接触,这时双手握住育秧播种摆盘机17的扶手18用力下压使育秧播种摆盘机行走履带11完全腾空,即可进行就地旋转育秧播种摆盘机调头;调头完成后慢慢松开育秧播种摆盘机扶手后,按升降点动开关1上的下降按钮,直流电机通电且反向旋转,当转向轮支架旋转90度时如图7所示,松开按钮直流电机停止转动,至此育秧播种摆盘机调头作业完成可以进行播种作业。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育秧机电动升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点动开关、动力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和转向机构,所述升降点动开关分别连接电源和动力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轮轴和两个转向轮,两个所述转向轮分别对应装入转向轮支架总成且通过转向轮支架总成设置在转向轮轴两端,所述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蜗杆和蜗轮,所述蜗轮匹配啮合的设置在蜗杆上,且所述蜗轮套设在转向轮轴上,所述蜗杆一端连接动力机构,一端通过轴承座设置在底盘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育秧机电动升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直流电机、变速箱、变速箱安装座和介轮齿轮副,所述升降点动开关连接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连接设置在变速箱安装座内的变速箱,所述介轮齿轮副设置在变速箱动力输出端和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输入端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育秧机电动升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安装座焊接在底盘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育秧机电动升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一端连接介轮齿轮副,一端连接变速箱动力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育秧机电动升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蜗杆分别通过平键对应安装在转向轮轴、轴承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育秧机电动升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设置在育秧播种摆盘机的底盘底端处,所述育秧播种摆盘机还包括机架和行走履带,所述升降点动开关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转向机构贯穿设置在行走履带间,所述转向轮支架总成一端连接转向轮轴端部,一端贯穿设置在转向轮的圆心处,且连接转向轮轴和转向轮的圆心处的转向轮支架总成两端间长度与转向轮的半径之和大于行走履带的主动轮直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育秧机电动升降旋转装置,包括:升降点动开关、动力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和转向机构,升降点动开关分别连接电源和动力机构;转向机构包括转向轮轴和两个转向轮,两个转向轮分别对应装入转向轮支架总成且通过转向轮支架总成设置在转向轮轴两端,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蜗杆和蜗轮,蜗轮匹配啮合的设置在蜗杆上,且蜗轮套设在转向轮轴上,蜗杆一端连接动力机构,一端通过轴承座设置在底盘支架上。通过育秧播种摆盘机的底盘的转向,实现育秧播种摆盘机整体的转向功能,相对现有的需要四个人合力抬起来的调头方式,本转向装置单人即可操作完成,减少人力,降低了育秧播种摆盘机的调头转向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亿科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91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