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接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0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流接头。



背景技术:

临床上很多手术术后都需要安装引流管引流,如肝胆外科术后在病人腹部安置的胰腺引流管,引流管外端需要连接引流袋以暂时储放引流出的体液。现有的引流管视不同的引流位置往往设置有不同规格,术中会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选择使用,这就造成了引流管和引流袋的对接不匹配,尽管医护人员可使用相关的转换接头对引流管与导流管进行连接,但寻找相关的转换接头费时费力,即使找到了相关的转换接头,也需要加贴胶布来防止引流液渗漏,即使如此仍无法完全解决引流液渗漏问题以及连接不紧密而导致引流管和引流袋脱离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引流接头,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引流接头,包括管体、设置在管体的一端并与引流袋连接的袋接口以及设置在管体的另一端并与引流管连接的自适应管;自适应管包括设置在管体内的固定管以及设置在固定管靠近袋接口一端的锥形管,锥形管外侧并位于锥形管与管体之间套设有多组弹性密封环,锥形管上的小端设有多组沿管体轴向分布的分离槽,分离槽将锥形管分离为多组卡瓣。

本实用新型中沿管体轴向分布的分离槽将锥形管分离为多组卡瓣,当医护人员将不同直径的引流管插入锥形管时,引流管通过卡瓣挤压套设在锥形管外侧的弹性密封环,弹性密封环在挤压状态下发生弹性变形并根据自身的弹力对卡瓣进行卡紧以固定不同直径的引流管,并对管体进行密封,防止引流液体从锥形管处泄露。

作为优选,袋接口内设有多组卡环,卡环的直径沿着袋接口的出口方向依次增加。

本实用新型通过沿着袋接口的出口方向直径依次增加的卡环,对袋接口处的引流袋接口进行固定。

作为优选,固定管与锥形管采用一体化结构。

作为优选,固定管与管体之间采用螺纹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管与管体之间采用螺纹固定连接,便于医护人员拆卸自适应管并进行清洁、更换等。

作为优选,锥形管的锥度为15°至20°,锥形管的大端直径为5mm至8mm,锥形管的小端直径为2mm至4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沿管体轴向分布的分离槽将锥形管分离为多组卡瓣,当医护人员将不同直径的引流管插入锥形管时,引流管通过卡瓣挤压套设在锥形管外侧的弹性密封环,弹性密封环在挤压状态下发生弹性变形并根据自身的弹力对卡瓣进行卡紧以固定不同直径的引流管,并对管体进行密封,解决了引流液体泄露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引流袋能够与不同直径的引流管配套使用,避免了不同直径的引流管与引流袋之间连接不紧密,而导致引流管和引流袋脱离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自适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2-袋接口;3-自适应管;31-固定管;32-锥形管;4-弹性密封环;5-分离槽;321-卡瓣;6-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参见图1到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引流管与引流袋之间的管体1、设置在管体1一端并位于管体1内的袋接口2以及设置在管体1另一端的自适应管3。袋接口2用于连通管体1和引流袋,自适应管3用于连通引流管和管体1。袋接口2内设有三组卡环6,卡环6的直径沿着袋接口2的出口方向依次增加。通过沿着袋接口2的出口方向直径依次增加的卡环6对袋接口2处的引流袋接口2进行固定,将引流袋接口2固定在袋接口2内,避免引流袋接口2从管体1内脱落。

进一步参见图1,自适应管3包括设置在管体1内的固定管31以及设置在固定管31靠近袋接口2一端的锥形管32,固定管31和锥形管32采用一体化结构。固定管31与管体1之间采用螺纹固定连接,便于医护人员拆卸自适应管3并进行清洁、更换等。当医护人员需要对管体1内部或者自适应管3进行清洁、更换时,仅需旋转固定管31,即可将自适应管3从管体1内取出。锥形管32的锥度为15°至20°,锥形管32的大端直径为7mm,锥形管32的小端直径为3mm。

进一步参见图2,锥形管32外侧并位于锥形管32与管体1之间套设有两组弹性密封环4,弹性密封环4采用的材料为弹性材料。锥形管32上的小端设有四组沿管体1轴向分布的分离槽5,分离槽5将锥形管32分离为四组卡瓣321。本实用新型通过沿管体1轴向分布的分离槽5将锥形管32分离为四组卡瓣321,当医护人员将不同直径的引流管插入锥形管32时,引流管通过卡瓣321挤压套设在锥形管32外侧的弹性密封环4,弹性密封环4在挤压状态下发生弹性变形并根据自身的弹力对卡瓣321进行卡紧以固定不同直径的引流管,并对管体1进行密封,解决了引流液体泄露的问题,使引流袋能够与不同直径的引流管配套使用,避免了不同直径的引流管与引流袋之间连接不紧密,而导致引流管和引流袋脱离的情况。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引流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设置在管体(1)的一端并与引流袋连接的袋接口(2)以及设置在管体(1)的另一端并与引流管连接的自适应管(3);

所述自适应管(3)包括设置在管体(1)内的固定管(31)以及设置在固定管(31)靠近袋接口(2)一端的锥形管(32),所述锥形管(32)外侧并位于锥形管(32)与管体(1)之间套设有多组弹性密封环(4),所述锥形管(32)上的小端设有多组沿管体(1)轴向分布的分离槽(5),所述分离槽(5)将锥形管(32)分离为多组卡瓣(3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袋接口(2)内设有多组卡环(6),所述卡环(6)的直径沿着袋接口(2)的出口方向依次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31)与锥形管(32)采用一体化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31)与管体(1)之间采用螺纹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管(32)的锥度为15°至20°,所述锥形管(32)的大端直径为5mm至8mm,所述锥形管(32)的小端直径为2mm至4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流接头,属于引流装置领域。包括管体、设置在管体的一端并与引流袋连接的袋接口以及设置在管体的另一端并与引流管连接的自适应管;自适应管包括设置在管体内的固定管以及设置在固定管靠近袋接口一端的锥形管,锥形管外侧并位于锥形管与管体之间套设有多组弹性密封环,锥形管上的小端设有多组沿管体轴向分布的分离槽,分离槽将锥形管分离为多组卡瓣,本实用新型使引流袋能够与不同直径的引流管配套使用,避免了不同直径的引流管与引流袋之间连接不紧密,而导致引流管和引流袋脱离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李佩丰;赖仕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佩丰
技术研发日:2019.06.1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90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