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陶瓷膜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中心管的陶瓷膜组件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反渗透膜广泛用于电力、石油化工、钢铁、电子、医药、食品饮料、市政及环保等领域,在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锅炉给水、工业纯水及电子级超纯水制备,饮用纯净水生产,废水处理及特种分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有的反渗膜基本材质为醋酸纤维素又称乙酰纤维素或纤维素醋酸酯,常以含纤维素的棉花、木材等为原料,经过酯化和水解反应制成醋酸纤维素,再加工成反渗透膜,反渗膜是采用压力差来实现过滤作用,在使用时需要对膜进行加压,这样长久使用会对膜造成损伤,而且目前的反渗膜使用寿命较短、不耐高温、未有较强的机械强度,无其它相同功能不同材质的过滤装置替换,而陶瓷膜组件材料具有耐酸碱、耐化学溶剂、耐高温地优点,尤其是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使用寿命较长,在苛刻环境中使用具有明显优越性,无需加压便能实现过滤,反渗膜为标准件,目前还未有采用陶瓷膜组件制造的类似反渗膜的过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中心管的陶瓷膜组件及生产工艺,用以直接替换现有的反渗膜,使其具有陶瓷膜组件的优点,无需加压便能实现过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带中心管的陶瓷膜组件,包括膜壳、中心管及陶瓷膜组件,所述膜壳为中空圆筒状,膜壳两端密闭粘接有端头,端头密闭连接有封盖,膜壳上端的封盖上设有浓水出水口,下端的封盖上设有污水进水口,所述陶瓷膜组件为圆柱形且位于膜壳内,所述中心管沿陶瓷膜组件长度方向贯穿陶瓷膜组件,两端分别延伸至封盖外部与封盖之间做密闭处理,中心管与陶瓷膜组件之间有间距,中心管与陶瓷膜组件端部处密闭粘接,陶瓷膜组件表面缠绕密封胶带。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膜壳、中心管及陶瓷膜组件,膜壳为中空圆筒状结构,陶瓷膜组件为圆柱形结构且放置在膜壳内,膜壳的上下两端分别密闭粘接有端头,端头套接在膜壳端部,端头还密闭连接有封盖,可采用卡箍连接,端头与封盖之间设适应的密封圈,膜壳上端的封盖上设有浓水出口,膜壳下端的封盖上设有污水进水口,中心管沿着陶瓷膜组件长度方向贯穿该陶瓷膜组件,中心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封盖外部,中心管与封盖接触面之间做封闭处理,采用密封圈或者涂密封体,避免污水和浓水经接触面的缝隙流出,中心管与陶瓷膜组件之间有一定间距,间距便于经陶瓷膜组件渗出的纯水进入中心管内腔,中心管与陶瓷膜组件端部处密闭粘接,防止纯水经该间距流出,陶瓷膜组件表面缠绕密封胶带,中心管为现有反渗膜中常用的中心管,纯水可渗入到中心管内腔,污水经污水进水口进入,由陶瓷膜组件底端进入陶瓷膜组件内部,由于陶瓷膜组件表面缠绕有密封胶带,陶瓷膜组件内部的污水不能由外壁渗出,只能向中心管处的缝隙渗出,渗出的纯水经中心管表面的细微孔进入中心管内腔,在由中心管两端流出,若只需要一端流出,则只要在中心管一端加设阀门即可,过滤后的浓水由陶瓷膜组件上端流出,经浓水出水口流向指定位置,本发明具的纯水经中心管两端的纯水出口流出,同反渗膜具有类似的外部结构形状,很方便的替换反渗膜,但不同于反渗膜的是无需进行加压处理就能实现过滤效果,同时还具有陶瓷膜组件本身的技术优点,耐酸碱、耐化学溶剂、耐高温地优点,尤其是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使用寿命较长,在苛刻环境中使用具有明显优越性,反渗膜的过滤载体都是通过多层醋酸纤维素卷曲而成,长时间使用后清洗也较为困难,陶瓷膜组件是硬质过滤体,清洗方便。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陶瓷膜组件包括两个半圆形芯体,所述半圆形芯体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芯体、第二芯体……及第n芯体,n为不小于1的整数,第一芯体的一侧为弧形面,另一侧为平面,其余芯体的左右侧均为平面、上下侧均为弧形面,第一芯体、第二芯体……及第n芯体临近端部处依次粘接形成半圆形芯体,两半圆形芯体临近端部处粘接成圆柱形的陶瓷膜组件,陶瓷膜组件中心设有允许中心管通过的中心孔,任意相邻两芯体之间均有缝隙,且临近粘接处的缝隙内填充有密封体。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陶瓷膜组件由两个半圆形芯体粘接或其它连接方式连接成形,两个半圆形芯体为对称设置,半圆形芯体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芯体、第二芯体……及第n芯体,n为不小于1的整数,第一芯体的一侧为弧形面,另一侧为平面,其余的芯体左右侧均为平面,上下侧均为弧形面,两相邻芯体上的平面和弧形面能相互匹配,保证各芯体粘接成半圆形芯体后整个半圆形面的平顺性,第一芯体、第二芯体……及第n芯体临近端部处依次粘接形成所述的半圆形芯体,任意两相邻芯体之间形成一定距离的缝隙,缝隙为各芯体上的纯水渗出后的流通通道,这样可以加快纯水流向中心管处,在临近粘接处的缝隙内填充有密封体,密封体用于阻止该部位的洁净水渗出,以防止与顶端浓水出水口的浓水混合,采用第一芯体、第二芯体……及第n芯体粘接组合成圆柱形陶瓷膜组件,芯体之间除了便于纯水流通所需的缝隙,不会存在其它无用缝隙,在膜壳内腔相同的情况下,相对于现有管式陶瓷膜组件可以装填更多的芯体,填充更为饱和,使得过滤效果更好及过滤量更大,陶瓷膜组件中心设有允许中心管通过的中心孔。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半圆形芯体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芯体、第二芯体、第三芯体和第四芯体,第一芯体、第二芯体、第三芯体和第四芯体临近端部处依次粘接形成半圆形芯体,所述中心孔位于两个第四芯体上。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半圆形芯体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芯体、第二芯体、第三芯体和第四芯体,采用四个芯体,为最优,芯体数量过多,粘结的效果更差,芯体的厚度也更薄,易损坏,四个芯体依次在临近端部的位置粘接,形成半圆形芯体,两个半圆形芯体再粘接形成圆柱形的陶瓷膜组件,这样中心孔刚好处于两个第四芯体上。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陶瓷膜组件与密封胶带之间设有多个支撑条,密封胶带将支撑条与陶瓷膜组件缠绕成圆柱状的封闭陶瓷膜组件,密封胶带与陶瓷膜组件之间形成间隙,临近陶瓷膜组件顶部的间隙内填充密封体,该封闭陶瓷膜组件表面套设有玻璃钢。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陶瓷膜组件与密封胶带之间设有多个支撑条,支撑条之间间隔设置,便于纯水的流通,支撑条用于将密封胶带与陶瓷膜组件之间形成间隙,纯水由各芯体之间的缝隙内流出到该间隙,再流向中心管处,进一步加快了纯水流通速度,进而加快过滤速度,提高过滤效率,密封胶带将支撑条与陶瓷膜组件缠绕成圆柱状的封闭陶瓷膜组件,临近该封闭陶瓷膜组件两端部的间隙内填充密封体,防止纯水经端部的间隙流出,支撑条设置在组成陶瓷膜组件的各芯体的弧形面上,这样不会阻碍纯水经各芯体之间的缝隙流出,该封闭陶瓷膜组件表面套设有玻璃钢,玻璃钢可以进一步固定组成陶瓷膜组件的各芯体,防止粘接不严,发生松散,影响过滤,也能防止外部力对支撑条作用产生变形,改变密封胶带与陶瓷膜组件之间的间距,影响纯水流通。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封闭陶瓷膜组件两端密闭粘接有端盖,所述玻璃钢端部与端盖端部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端盖呈圆筒状,端盖底面设有若干通孔且底面中心设有允许中心管通过的孔,中心管与端盖之间做密闭处理。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被密封胶带缠绕带有支撑条的陶瓷膜组件形成封闭陶瓷膜组件,封闭陶瓷膜组件两端密闭粘接有端盖,密闭处理防止污水和浓水从粘接处溢出,玻璃钢端部与端盖端部之间设有密封圈,用于粘接膜壳的时候,污水和浓水不会流向膜壳内,所述端盖成圆筒状,使得粘接更为贴合,端盖底面设有若干的通孔且底部中心设有允许中心管通过的圆孔,中心管与端盖上圆孔之间做密闭处理,可以采用适应的密封圈或者涂密封体。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的密封体为密封胶,所述密封胶为环氧树脂、聚氨酯、硅橡胶、聚硫橡胶、氯丁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的陶瓷膜组件的材质为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钛、碳化硅、高岭土或堇青石中的一种。
一种带中心管的陶瓷膜组件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加工出第一芯体、第二芯体、第三芯体及第四芯体;
s2:将第一芯体、第二芯体、第三芯体及第四芯体临近端部处的位置依次粘接形成半圆形芯体,将两个半圆形芯体临近端部处的位置粘接,形成所需的圆柱形的陶瓷膜组件;
s3:将多个支撑条通过密封胶带缠绕在陶瓷膜组件表面,密封胶带将支撑条与陶瓷膜组件缠绕成圆柱状的封闭陶瓷膜组件,密封胶带与陶瓷膜组件之间形成间隙,在临近陶瓷膜组件顶部的间隙内填充密封体;
s4:在陶瓷膜组件中心处钻贯穿陶瓷膜组件的中心孔,中心孔内插入中心管,中心管与陶瓷膜组件端部密闭粘接;
s5:将s3步骤中形成的封闭陶瓷膜组件套接上玻璃钢,该封闭的陶瓷膜组件两端密闭粘接端盖,端盖的端部与玻璃钢的端部套设密封圈;
s6:将s5步骤中完成后的陶瓷膜组件放入膜壳内,膜壳两端分别密闭套接上端头,端头与端盖密闭粘接;
s7:端头通过卡箍与封盖连接,连接处做密闭处理,可采用密封圈。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s2步骤还包括:
s201:在两半圆形芯体之间及组成该半圆形芯体的相邻两芯体之间临近粘接处的缝隙内填充密封胶。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1、在陶瓷膜组件中心设有中心管,陶瓷膜组件表面缠绕有密封胶带,密封胶带与陶瓷膜组件之间有支撑条,支撑条使得密封胶带与陶瓷膜组件之间形成间隙,污水由陶瓷膜组件内部渗出,经各芯体之间的缝隙、流向密封胶带与陶瓷膜组件之间的间隙内,从两个第四芯体之间的缝隙流向中心管,渗入到中心管内,流向外部指定位置,纯水经中心管流出,同反渗膜具有类似的外部结构形状,很方便快捷的替换反渗膜,但不同于反渗膜的是无需进行加压处理就能实现过滤效果,同时还具有陶瓷膜组件本身的技术优点,耐酸碱、耐化学溶剂、耐高温地优点,尤其是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使用寿命较长,在苛刻环境中使用具有明显优越性,反渗膜的过滤载体都是通过多层醋酸纤维素卷曲而成,长时间使用后清洗也较为困难,陶瓷膜组件是硬质过滤体,清洗方便。
2、陶瓷膜组件有多个不同芯体粘接而成,芯体之间存在缝隙,可以加快纯水的渗出,提高过滤效率,在同一膜壳内,可以实现芯体数量的最大化的同时不会造成莫科涅空间的浪费,有效增大污水过滤面积,从而增加纯水产出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陶瓷膜组件套上玻璃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截面图;
图4为连接好端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端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膜壳,2-中心管,3-陶瓷膜组件,4-半圆形芯体,401-第一芯体,402-第二芯体,403-第三芯体,404-第四芯体,5-端盖,501-圆孔,502-通孔,6-玻璃钢,7-密封胶带,8-支撑条,9-端头,10-卡箍,11-间隙,12-封盖,13-污水进水口,14-浓水出水口,15-中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向”、“纵向”、“侧向”、“水平”、“内”、“外”、“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带中心管的陶瓷膜组件,包括膜壳1、中心管2及陶瓷膜组件3,所述膜壳1为中空圆筒状,膜壳1两端密闭粘接有端头9,端头9密闭连接有封盖12,膜壳1上端的封盖12上设有浓水出水口14,下端的封盖12上设有污水进水口13,所述陶瓷膜组件3为圆柱形且位于膜壳1内,所述中心管2沿陶瓷膜组件1长度方向贯穿陶瓷膜组件3,两端分别延伸至封盖12外部与封盖12之间做密闭处理,中心管2与陶瓷膜组件3之间有间距,中心管2与陶瓷膜组件1端部处密闭粘接,陶瓷膜组件3表面缠绕密封胶带7。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膜壳1、中心管2及陶瓷3膜,膜壳1为中空圆筒状结构,陶瓷膜组件3为圆柱形结构且放置在膜壳1内,膜壳1的上下两端分别密闭粘接有端头9,端头9套接在膜壳1端部,端头9还密闭连接有封盖12,可采用卡箍10连接,端头9与封盖12之间设适应的密封圈,膜壳1上端的封盖12上设有浓水出水口14,膜壳1下端的封盖12上设有污水进水口13,中心管2沿着陶瓷膜组件3长度方向贯穿该陶瓷膜组件3,中心管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封盖12外部,中心管2与封盖12接触面之间做封闭处理,采用密封圈或者涂密封体,避免污水和浓水经接触面的缝隙流出,中心管2与陶瓷膜组件3之间有间距,一定距离的间距便于经陶瓷膜组件3渗出的纯水进入中心管2内腔,且中心管2与陶瓷膜组件3端部处密闭粘接,防止该间距缝隙内的纯水流出与上端的浓水和下端的污水混合,影响过滤效果,陶瓷膜组件3表面缠绕密封胶带7,中心管2为现有公知技术即反渗膜中常用的中心管2,污水经污水进水口13进入,由陶瓷膜组件3底端进入陶瓷膜组件3内部,由于陶瓷膜组件3表面缠绕有密封胶带7,陶瓷膜组件3内部的污水不能由外壁渗出,只能向中心管2位置渗出,渗出的纯水经中心管2表面的细微孔进入中心管2内腔,在由中心管2两端的纯水出口流出,若只需要一端流出,则只要在中心管2一端加设阀门即可,过滤后的浓水由陶瓷膜组件3上端流出,经浓水出水口14流向指定位置,本发明具的纯水经中心管2两端流出,同反渗膜具有类似的外部结构形状,很方便的替换反渗膜,但不同于反渗膜的是无需进行加压处理就能实现过滤效果,同时还具有陶瓷膜组件3本身的技术优点,耐酸碱、耐化学溶剂、耐高温地优点,尤其是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使用寿命较长,在苛刻环境中使用具有明显优越性,反渗膜的过滤载体都是通过多层醋酸纤维素卷曲而成,长时间使用后清洗也较为困难,陶瓷膜组件3是硬质过滤体,清洗方便。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陶瓷膜组件3包括两个半圆形芯体4,所述半圆形芯体4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芯体401、第二芯体402……及第n芯体,n为不小于1的整数,第一芯体401的一侧为弧形面,另一侧为平面,其余芯体的左右侧均为平面、上下侧均为弧形面,第一芯体401、第二芯体402……及第n芯体临近端部处依次粘接形成半圆形芯体4,两半圆形芯体4临近端部处粘接成圆柱形的陶瓷膜组件3,陶瓷膜组件3中心设有允许中心管2通过的中心孔15,任意相邻两芯体之间均有缝隙,且临近粘接处的缝隙内填充有密封体。
具体的,如图2和3所示,陶瓷膜组件3由两个半圆形芯体4粘接或其它连接方式连接成形,两个半圆形芯体4为对称设置,半圆形芯体4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芯体401、第二芯体401……及第n芯体,n为不小于1的整数,第一芯体401的一侧为弧形面,另一侧为平面,其余的芯体左右侧均为平面,上下侧均为弧形面,两相邻芯体上的平面和弧形面能相互匹配,保证各芯体粘接成半圆形芯体4后整个半圆形面的平顺性,第一芯体401、第二芯体402……及第n芯体临近端部处依次粘接形成所述的半圆形芯体4,任意两相邻芯体之间形成一定距离的缝隙,缝隙为各芯体上的纯水渗出后的流通通道,这样可以加快纯水流向中心管处,在临近粘接处的缝隙内填充有密封体,密封体用于阻止该部位的洁净水渗出,以防止与顶端浓水出水口14的浓水混合,采用第一芯体401、第二芯体402……及第n芯体粘接组合成圆柱形的陶瓷膜组件3,芯体之间除了便于纯水流通所需的缝隙,不会存在其它无用缝隙,在膜壳1内腔相同的情况下,相对于现有管式陶瓷膜组件可以装填更多的芯体,填充更为饱和,使得过滤效果更好及过滤量更大,陶瓷膜组件3中心设有允许中心管2通过的中心孔15。
所述半圆形芯体4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芯体401、第二芯体402、第三芯体403和第四芯体404,第一芯体401、第二芯体402、第三芯体403和第四芯体404临近端部处依次粘接形成半圆形芯体4,所述中心孔15位于两个第四芯体404上。
具体的,所述半圆形芯体4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芯体401、第二芯体402、第三芯体403和第四芯体404,采用四个芯体,为最优,芯体数量过多,粘结的效果更差,芯体的厚度也更薄,易损坏,四个芯体依次在临近端部的位置粘接,形成半圆形芯体4,两个半圆形芯体4再粘接形成圆柱形的陶瓷膜组件3,这样中心孔15刚好处于两个第四芯体404上。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陶瓷膜组件3与密封胶带7之间设有多个支撑条8,密封胶带7将支撑条8与陶瓷膜组件3缠绕成圆柱状的封闭陶瓷膜组件,密封胶带7与陶瓷膜组件3之间形成间隙11,临近陶瓷膜组件3顶部的间隙11内填充密封体,该封闭陶瓷膜组件表面套设有玻璃钢6。
具体的,如图4所示,陶瓷膜组件3与密封胶带7之间设有多个支撑条8,支撑条8之间间隔设置,便于纯水流通,支撑条8用于将密封胶带7与陶瓷膜组件3之间形成间隙11,纯水由各芯体之间的缝隙内流出到该间隙11,再流向中心管2处,进一步加快了纯水流通速度,进而加快过滤速度,提高过滤效率,密封胶带7将支撑条8与陶瓷膜组件3缠绕成圆柱状的封闭陶瓷膜组件,临近该封闭陶瓷膜组件两端部的间隙11内填充密封体,防止纯水经端部的间隙11流出,支撑条8设置在组成陶瓷膜组件3的各芯体的弧形面上,这样不会阻碍纯水经各芯体之间的缝隙流出,该封闭陶瓷膜组件表面套设有玻璃钢6,玻璃钢6可以进一步固定组成陶瓷膜组件3的各芯体,防止粘接不严,发生松散,影响过滤,也能防止外部力对支撑条作用产生变形,改变密封胶带7与陶瓷膜组件3之间的间距,影响纯水流通。
所述封闭陶瓷膜组件两端密闭粘接有端盖5,所述玻璃钢6端部与端盖5端部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端盖5呈圆筒状,端盖5底面设有若干通孔502且底面中心设有允许中心管2通过的圆孔501,中心管2与端盖5之间做密闭处理。
具体的,如图5所示,被密封胶带7缠绕带有支撑条8的陶瓷膜组件3形成封闭陶瓷膜组件,封闭陶瓷膜组件两端密闭粘接有端盖5,密闭处理防止污水和浓水从粘接处溢出,玻璃钢6端部与端盖5端部之间设有密封圈,用于粘接膜壳1的时候,污水和浓水不会流向膜壳1内,所述端盖5成圆筒状,使得粘接更为贴合,端盖5底面设有若干的通孔502且底部中心设有允许中心管2通过的圆孔501,若干通孔502用于陶瓷膜组件3底端污水进入及顶端浓水从陶瓷膜组件3内流出,中心管2与端盖5上圆孔501之间做密闭处理,可以采用适应的密封圈或者涂密封体,固定中心管2不会发生偏移。
所述的密封体为密封胶,所述密封胶为环氧树脂、聚氨酯、硅橡胶、聚硫橡胶、氯丁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的陶瓷膜组件3的材质为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钛、碳化硅、高岭土或堇青石中的一种。
一种带中心管的陶瓷膜组件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加工出第一芯体401、第二芯体402、第三芯体403及第四芯体404;各芯体的成形为现有陶瓷膜组件3成形的工艺,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具体先选用碳化硅为本发明中陶瓷膜组件的材质,将碳化硅粉、烧结助剂、成型剂、造孔剂、润滑剂和溶剂混合,通过真空练泥、晾干、烘干,通过特定模具,得到与各芯体对应的软体状的陶瓷膜组件,再装炉高温烧结,得到硬质状态的且与各芯体对应的陶瓷膜组件
s2:将第一芯体401、第二芯体402、第三芯体403及第四芯体404临近端部处的位置依次粘接形成半圆形芯体4,将两个半圆形芯体4临近端部处的位置粘接,形成所需的圆柱形的陶瓷膜组件3;
s3:将多个支撑条8通过密封胶带7缠绕在陶瓷膜组件3表面,密封胶带7将支撑条8与陶瓷膜组件3缠绕成圆柱状的封闭陶瓷膜组件,密封胶带7与陶瓷膜组件3之间形成间隙11,在临近陶瓷膜组件3顶部的间隙11内填充密封体,防止纯水由该处流出;
s4:在陶瓷膜组件3中心处钻贯穿陶瓷膜组件3的中心孔15,中心孔15内插入中心管2,中心管2与陶瓷膜组件3端部密闭粘接,防止污水和浓水进入中心孔15;
s5:如图4所示,将s3步骤中形成的封闭陶瓷膜组件套接上玻璃钢6,该封闭的陶瓷膜组件两端密闭粘接端盖5,端盖5的端部与玻璃钢3的端部套设密封圈;
s6:将s5步骤中完成后的陶瓷膜组件放入膜壳1内,膜壳1两端分别密闭套接上端头9,端头9与端盖5密闭粘接,阻止浓水和污水进入膜壳1;
s7:端头9通过卡箍10与封盖12连接,卡箍10方便拆卸,连接处做密闭处理,可采用密封圈,避免污水和浓水泄露。
所述s2步骤还包括:
s201:在两半圆形芯体4之间及组成该半圆形芯体4的相邻两芯体之间临近端部粘接处的缝隙内填充密封胶,有效的阻止浓水和污水进入各芯体之间的缝隙,污染陶瓷膜组件3渗出的纯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带中心管的陶瓷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膜壳(1)、中心管(2)及陶瓷膜组件(3),所述膜壳(1)为中空圆筒状,膜壳(1)两端密闭粘接有端头(9),端头(9)密闭连接有封盖(12),膜壳(1)上端的封盖(12)上设有浓水出水口(14),下端的封盖(12)上设有污水进水口(13),所述陶瓷膜组件(3)为圆柱形且位于膜壳(1)内,所述中心管(2)沿陶瓷膜组件(3)长度方向贯穿陶瓷膜组件(3),两端分别延伸至封盖(12)外部且与封盖(12)之间做密闭处理,中心管(2)与陶瓷膜组件(3)之间有间距,且中心管(2)且与陶瓷膜组件(3)端部处密闭粘接,陶瓷膜组件(3)表面缠绕密封胶带(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中心管的陶瓷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膜组件(3)包括两个半圆形芯体(4),所述半圆形芯体(4)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芯体(401)、第二芯体(402)……及第n芯体,n为不小于1的整数,第一芯体(401)的一侧为弧形面,另一侧为平面,其余芯体的左右侧均为平面、上下侧均为弧形面,第一芯体(401)、第二芯体(402)……及第n芯体临近端部处依次粘接形成半圆形芯体(4),两半圆形芯体(4)临近端部处粘接成圆柱形的陶瓷膜组件(3),陶瓷膜组件(3)中心设有允许中心管(2)通过的中心孔(15),任意相邻两芯体之间均有缝隙,且临近粘接处的缝隙内填充有密封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中心管的陶瓷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形芯体(4)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芯体(401)、第二芯体(402)、第三芯体(403)和第四芯体(404),第一芯体(401)、第二芯体(402)、第三芯体(403)和第四芯体(404)临近端部处依次粘接形成半圆形芯体(4),所述中心孔(15)位于两个第四芯体(404)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中心管的陶瓷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膜组件(3)与密封胶带(7)之间设有多个支撑条(8),密封胶带(7)将支撑条(8)与陶瓷膜组件(3)缠绕成圆柱状的封闭陶瓷膜组件,密封胶带(7)与陶瓷膜组件(3)之间形成间隙(11),临近陶瓷膜组件(3)两端部的间隙(11)内填充密封体,该封闭陶瓷膜组件表面套设有玻璃钢(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中心管的陶瓷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陶瓷膜组件两端密闭粘接有端盖(5),所述玻璃钢(6)端部与端盖(5)端部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端盖(5)呈圆筒状,端盖(5)底面设有若干通孔(502)且底面中心设有允许中心管(2)通过的圆孔(501),中心管(2)与端盖(5)之间做密闭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中心管的陶瓷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体为密封胶,所述密封胶为环氧树脂、聚氨酯、硅橡胶、聚硫橡胶、氯丁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中心管的陶瓷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膜组件(3)的材质为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钛、碳化硅、高岭土或堇青石中的一种。
8.一种带中心管的陶瓷膜组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加工出第一芯体(401)、第二芯体(402)、第三芯体(403)及第四芯体(404);
s2:将第一芯体(401)、第二芯体(402)、第三芯体(403)及第四芯体(404)临近端部处的位置依次粘接形成半圆形芯体(4),将两个半圆形芯体(4)临近端部处的位置粘接,形成所需的圆柱形的陶瓷膜组件(3);
s3:将多个支撑条(8)通过密封胶带(7)缠绕在陶瓷膜组件(3)表面,密封胶带(7)将支撑条(7)与陶瓷膜组件(3)缠绕成圆柱状的封闭陶瓷膜组件,密封胶带(7)与陶瓷膜组件(3)之间形成间隙(11),在临近陶瓷膜组件(3)顶部的间隙(11)内填充密封体;
s4:在陶瓷膜组件(3)中心处钻贯穿陶瓷膜组件(3)的中心孔(15),中心孔(15)内插入中心管(2),中心管(2)与陶瓷膜组件(3)端部密闭粘接;
s5:将s3步骤中形成的封闭陶瓷膜组件套接上玻璃钢(6),该封闭陶瓷膜组件两端密闭粘接端盖(5),端盖(5)的端部与玻璃钢(6)的端部套设密封圈;
s6:将s5步骤中完成后的陶瓷膜组件放入膜壳(1)内,膜壳(1)两端分别密闭套接上端头(9),端头(9)与端盖(5)密闭粘接;
s7:端头(9)通过卡箍(10)与封盖(12)连接,连接处做密闭处理,可采用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带中心管的陶瓷膜组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还包括:
s201:在两半圆形芯体(4)之间及组成该半圆形芯体(4)的相邻两芯体之间临近粘接处的缝隙内填充密封胶。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