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动车门及间壁加工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车门及间壁成型的真空吸附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动车门及间壁等具有特定弧度的门或者间壁皮的粘接过程中,需使用特定的弧度模具粘接门皮。原模具为金属片状组装而成,结构复杂,工艺性差,气密性难以保证,且生产成本高,维护繁琐、费用高,使用工艺也复杂,需要专业培训,更适合大批量长周期的产品,而对于小批零多批次的产品则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动车门及间壁成型的真空吸附工装,包括模具和位于模具上下两侧的一组硅胶板,且所述模具上端面为与待复合的门板或间壁弧度相同的弧形面,所述硅胶板为可变形的柔性硅胶板,上下两块所述硅胶板四周能够实现可拆卸式紧密连接,使得中间的模具被密封在两块硅胶板之间,位于上方的所述硅胶板上开设有装配孔,且所述装配孔上密封套接有锥形气嘴,所述锥形气嘴上密封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配套的标准气管插头。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上下两块所述硅胶板相向的一端面四周均通过胶粘剂粘接有硅胶搭扣条,且上下两圈所述硅胶搭扣条通过相互扣合能够实现上下两块硅胶板的紧密连接。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还包括导流网,所述导流网放置在模具上端。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硅胶板为厚度5-10mm的透明硅胶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设计的能够实现可拆卸连接的一组柔性硅胶板,且在柔性硅胶板之间放置一带有弧度的模具,使用时首先将硅胶板及弧度模具平放在工作台上,将待复合工件放在弧度模具上,硅胶板四周搭扣扣紧,气管接入真空设备,即可形成真空吸附压力;使得特定弧度的门皮或者间壁复合加工工艺比原有工艺,操作简单快捷,使用灵活方便,制造简单,维护成本低廉,非常适合小批量产品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模具1、硅胶搭扣条2、硅胶板3、锥形气嘴4、气管5、导流网6、胶粘剂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一种动车门及间壁成型的真空吸附工装,包括模具1和位于模具1上下两侧的一组硅胶板3,且所述模具1上端面为与待复合的门板或间壁弧度相同的弧形面,所述硅胶板3为可变形的柔性硅胶板,上下两块所述硅胶板3四周能够实现可拆卸式紧密连接,使得中间的模具1被密封在两块硅胶板3之间,位于上方的所述硅胶板3上开设有装配孔,且所述装配孔上密封套接有锥形气嘴4,所述锥形气嘴4上密封连接有气管5,所述气管5的另一端连接有配套的标准气管插头;
上述模具1为本工装的成型模具,是根据特定有弧度的门板或间壁用密度板或者hpl(抗倍特)cnc整体加工而成。
具体的,上下两块所述硅胶板3相向的一端面四周均通过胶粘剂7粘接有硅胶搭扣条2,且上下两圈所述硅胶搭扣条2通过相互扣合能够实现上下两块硅胶板3的紧密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真空吸附工装还包括导流网6,所述导流网6放置在模具1上端,将导流网6放在模具1上方进行导流,能够方便在进行真空吸附时使空气充分排尽。
为了保证硅胶板3的使用强度并能够随时观察中间的待复合门板或间壁的成型情况,所述硅胶板3具体设置为厚度5-10mm的透明硅胶板。
在进行特定弧度的门板或者间壁的复合成型操作时,首先将弧形模具1放在下方的硅胶板3上,待复合的门板或间壁放在弧形模具1上端面,然后放上导流网6,接着将上下两块硅胶板3四周的硅胶搭扣条2相互压紧;最后将气管5的标准气管插头连接相应的外接真空泵,开启真空泵设备,真空形成,达到压紧工件、传递压力的作用,实现最终的复合成型过程。
以上给出的实施例是实现本实用新型较优的例子,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做出的任何非本质的添加、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动车门及间壁成型的真空吸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1)和位于模具(1)上下两侧的一组硅胶板(3),且所述模具(1)上端面为与待复合的门板或间壁弧度相同的弧形面,所述硅胶板(3)为可变形的柔性硅胶板,上下两块所述硅胶板(3)四周能够实现可拆卸式紧密连接,使得中间的模具(1)被密封在两块硅胶板(3)之间,位于上方的所述硅胶板(3)上开设有装配孔,且所述装配孔上密封套接有锥形气嘴(4),所述锥形气嘴(4)上密封连接有气管(5),所述气管(5)的另一端连接有配套的标准气管插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门及间壁成型的真空吸附工装,其特征在于:上下两块所述硅胶板(3)相向的一端面四周均通过胶粘剂(7)粘接有硅胶搭扣条(2),且上下两圈所述硅胶搭扣条(2)通过相互扣合能够实现上下两块硅胶板(3)的紧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动车门及间壁成型的真空吸附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网(6),所述导流网(6)放置在模具(1)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动车门及间壁成型的真空吸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板(3)为厚度5-10mm的透明硅胶板。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