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泡水发生装置,还涉及一种应用气泡水发生装置的燃气热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用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水路中以及电器中均安装气泡水发生器来产生气泡水进行使用。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905302u(申请号为201720329757.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热水器系统》,其中公开的热水器系统,包括:能对水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能与所述加热单元连通的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能供气体、水中的至少一种进入所述罐体;能为所述罐体加压的增压源,所述增压源能提供使所述罐体中的气体和水进行混合的压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水器系统,可以应用在现有的任意一种热水器中,包括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和空气能热水器等,其能够生成微气泡水供用户使用,不仅能节水环保,而且所述微气泡水具有较强的清洁性能,从而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该热水器系统在工作时,虽然能够为用户提供微气泡水,但是该微气泡水的生成需要在一个罐体内存储一定量的水后,在通入气体的情况下,额外使用增压源配合加压来完成气泡水的生成,如此需要通入的气体量大、需要的气压也大,并且安装时,罐体占用空间大,不适合在如燃气热水器等小型电器的中安装使用。另外该结构的气泡水发生装置安装在普通的水路中也占用的空间较大,不方便进行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水流动过程中直接完成气泡水生成,同时避免水流进入到进气管道内的气泡水发生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管以及混合器;
所述基管内贯通设置有供水和气体进入的流体通道,还包括设置有围设在流体通道外周的气泡水流道,所述基管的外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气泡水流道相连通的出水口;
所述混合器设置在流体通道内,所述混合器的外壁与基管的内壁之间围设形成有混合腔,所述混合器上设置有供水进入至混合腔内的进水口,所述混合器上还设置有供气进入至混合腔内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能开关地设置;
所述基管内壁上设置有能够连通混合腔和气泡水流道的小孔。
为了在不增加部件的基础上实现进气口的开闭设置,所述基管靠近进气端的一端内壁上沿径向向内凸设有一周第一台阶,所述混合器靠近进气端的第一端面的外周部能够抵在所述第一台阶上,所述进气口开设在第一端面的外周部上。
优选地,所述混合器通过弹性件能轴向移动的弹性抵在所述第一台阶上,所述基管靠近进水端的一端内壁上沿径向向内凸设有一周第二台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在所述第二台阶和混合器上。
结构简单地,所述混合器为一端开口的管体,所述混合器靠近进气端的第一端封闭设置,所述混合器靠近进水端的第二端开口设置;
所述混合器第一端的外周壁上径向向外凸设有一周第一凸缘,所述混合器第二端的外周壁上径向向外凸设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与基管的内壁贴合设置,所述第一凸缘、第二凸缘、基管的内壁,混合器的外壁围设形成所述混合腔;
所述进气口设置在第一凸缘上;所述进水口设置在第二凸缘和/或混合器的管壁上。
为了方便导向空气进入到混合腔内,所述混合器第二端外端面呈外凸的锥状设置。
简单地,所述进气口为沿设置在第一凸缘外周壁上的缺槽。
为了加强水气的混合效果,所述进气口沿轴向呈螺旋状弯曲设置。
方便安装地,所述基管包括内芯管和外壳管,所述外壳管套设在内芯管外,所述内芯管中贯通设置所述流体通道,所述外壳管的内壁与内芯管的外壁之间具有所述气泡水流道。
为了增加气泡水的流通量,同时增加对气泡水中气泡的细化量,所述小孔沿内芯管周向分布设置。
优选地,所述小孔靠近内芯管的进气端设置,所述出水口靠近进水端设置。
为了使得气泡水中气泡更均匀的混入水中,所述气泡水流道内设置有稳流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的气泡水发生装置在水流经过基管内的流体通道内时,同时混入空气,进而在水进行流动的过程中直接实现气泡水的生成。如此生成气泡水的过程中水流不停的在流动,单位产生的气泡水量较小,需要的空气量小,生成气泡水的过程中需要的气压较低,则无需设置增压泵即能实时完成气泡水的生成,如此该气泡水发生装置能够应用在各种能够连接水源的使用环境中,另外基管整体呈管状,可直接连接在管道中作为管体使用,实现了小型化设置,应用面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气泡水发生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混合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中的气泡水发生装置,可以应用在各种能够连接水源且有气泡水需求的环境中,如可以连接在水管的供水管中,也可以连接在电器的水路结构中,如可以实现在燃气热水器的水路中进行使用。
如图1和图2所示,该气泡水发生装置包括基管1和混合器2。
其中基管1内贯通设置有供水和气体进入的流体通道101,还包括设置有围设在通道外周的流道,基管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与气泡水流道102相连通的出水口103。
本实施例中,基管1包括内芯管11和外壳管12,外壳管12套设在内芯管11外,内芯管11中贯通设置流体通道101,其中流体通道101的第一端用于连接进气管,流体通道101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进水管。外壳管12的内壁与内芯管11的外壁之间具有缝隙,该缝隙则构成气泡水流道102。内芯管11上靠近进气端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小孔111,这些小孔111在内芯管11上形成小孔区。出水口103则靠近进水端设置在外壳上,该出水口103用于连接供水管道,进而提供气泡水。为了保证气泡水流道102的密封性,本实施例中的内芯管11和外壳管12通过其自身结构实现两端的密封。本实施例中的外壳管12在靠近进气端的内壁上径向向内凸设有一周第一台阶121,内芯管11插入在外壳管12中且端部抵在该第一台阶121上。外壳管12在靠近进水端的内壁上径向外扩设置形成有第三台阶122,内芯管11的外周壁上径向向外凸设有安装头113,该安装头113则恰好抵在该第三台阶122上,再利用钢丝卡扣实现内芯管11和外壳管12之间的固定连接。
气泡水流道102中设置有稳压弹簧,使得气泡水在流动过程中更加充分的混合,提高气泡水中气泡的均匀性。
混合器2设置在基管1的内部,混合器2的外壁与基管1的内壁之间围设形成有混合腔201。混合器2上设置有供水进入至混合腔201内的进水口21,混合器2上还设置有供气进入至混合腔201内的进气口22,进气口22能开关地设置。
本实施例中混合器2的长度小于内芯管11的长度,混合器2设置在流体通道101内靠近进气端的一端。混合器2的具体结构为:混合器2为一端开口的管体,混合器2靠近进气端的第一端封闭设置,混合器2靠近进水端的第二端开口设置。混合器2第一端的外周壁上径向向外凸设有一周第一凸缘23,混合器2第二端的外周壁上径向向外凸设有第二凸缘24,第一凸缘23和第二凸缘24与内芯管11的内壁贴合设置,第一凸缘23、第二凸缘24、内芯管11的内壁,混合器2的外壁围设形成混合腔201。该混合腔201的位置与内芯管11上的小孔111对应设置,如此小孔111则能够连通混合腔201和气泡水流道102。第一凸缘23的外周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螺旋分布的缺槽,缺槽和内芯管11的内壁则构成进气口22,即进气口22设置在第一凸缘23上。进水口21设置在第二凸缘24和/或混合器2的管壁上。本实施例中的进水口21则设置在混合器2的管壁上,则流入至混合器2内的水经过进水口21流至混合腔201内,进而与自第一凸缘23上进气口22进入的空气形成对冲,实现空气和水的混合,进而形成气泡水。并且气泡水中的大气泡在经过内芯管11上的小孔111时,使得大气泡能过破裂,进而形成细密的小气泡。
为了避免进入混合腔201内的水自进气口22流出,混合器2上的进气口22能开关地设置,具体为:混合器2通过一个弹性件3能轴向移动的弹性抵在第一台阶121上,为了方便安装弹性件3,弹性件3的一端深入至混合器2的管腔内并抵在封口的一端端面上。内芯管11靠近进水端的一端内壁上沿径向向内凸设有一周第二台阶112,弹性件3的另一端则抵在第二台阶112上。当外部有气体通入时,在气压的作用下,压着混合器2向进水端方向移动,进而使得混合器2的第一凸缘23和第一台阶121的台阶面之间形成缝隙,则气体自该缝隙进入到进气口22内,并通过进气口22进入至混合腔201内,由于存在气体压力,则混合腔201内的水不会自进气口22流出。当外部没有气体送入混合腔201内时,则混合器2的第一端不再受压,则在弹性件3的作用下推动混合器2轴向向进气端方向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凸缘23抵在第一台阶121上,如此则关闭了进气口22,混合腔201内的水也不会自进气口22流出。
本实施例中的混合器2第二端外端面呈外凸的锥状设置,如此可以方便导向气体向进气口22流动,提高进气量。
该气泡水发生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在流体通道101内通入水流的同时通入气体,水流经过混合器2上的进水口21进入到混合腔201内,气体经过混合器2上的进气口22进入至混合腔201内,气体和水在混合腔201内进行对冲混合进而形成气泡水,该气泡水再经过内芯管11上的小孔111对气泡的细化作用后流入至气泡水流道102内,进而再经过出水口103向外供应气泡水。
该气泡水发生装置在水流经过基管1内的流体通道101内时,同时混入空气,进而在水进行流动的过程中直接实现气泡水的生成。如此生成气泡水的过程中水流不停的在流动,单位产生的气泡水量较小,需要的空气量小,生成气泡水的过程中需要的气压较低,则无需设置增压泵即能实时完成气泡水的生成,如此该气泡水发生装置能够应用在各种能够连接水源的使用环境中,另外基管1整体呈管状,可直接连接在管道中作为管体使用,实现了小型化设置,应用面广。
1.一种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管(1)以及混合器(2);
所述基管(1)内贯通设置有供水和气体进入的流体通道(101),还包括设置有围设在流体通道(101)外周的气泡水流道(102),所述基管(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气泡水流道(102)相连通的出水口(103);
所述混合器(2)设置在流体通道(101)内,所述混合器(2)的外壁与基管(1)的内壁之间围设形成有混合腔(201),所述混合器(2)上设置有供水进入至混合腔(201)内的进水口(21),所述混合器(2)上还设置有供气进入至混合腔(201)内的进气口(22),所述进气口(22)能开关地设置;
所述基管(1)内壁上设置有能够连通混合腔(201)和气泡水流道(102)的小孔(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管(1)靠近进气端的一端内壁上沿径向向内凸设有一周第一台阶(121),所述混合器(2)靠近进气端的第一端面的外周部能够抵在所述第一台阶(121)上,所述进气口(22)开设在第一端面的外周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器(2)通过弹性件(3)能轴向移动的弹性抵在所述第一台阶(121)上,所述基管(1)靠近进水端的一端内壁上沿径向向内凸设有一周第二台阶(112),所述弹性件(3)的两端分别抵在所述第二台阶(112)和混合器(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器(2)为一端开口的管体,所述混合器(2)靠近进气端的第一端封闭设置,所述混合器(2)靠近进水端的第二端开口设置;
所述混合器(2)第一端的外周壁上径向向外凸设有一周第一凸缘(23),所述混合器(2)第二端的外周壁上径向向外凸设有第二凸缘(24),所述第一凸缘(23)和第二凸缘(24)与基管(1)的内壁贴合设置,所述第一凸缘(23)、第二凸缘(24)、基管(1)的内壁,混合器(2)的外壁围设形成所述混合腔(201);
所述进气口(22)设置在第一凸缘(23)上;所述进水口(21)设置在第二凸缘(24)和/或混合器(2)的管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器(2)第二端外端面呈外凸的锥状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22)为沿设置在第一凸缘(23)外周壁上的缺槽。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22)沿轴向呈螺旋状弯曲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管(1)包括内芯管(11)和外壳管(12),所述外壳管(12)套设在内芯管(11)外,所述内芯管(11)中贯通设置所述流体通道(101),所述外壳管(12)的内壁与内芯管(11)的外壁之间具有所述气泡水流道(102)。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111)沿内芯管(11)周向分布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111)靠近内芯管(11)的进气端设置,所述出水口(103)靠近进水端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水流道(102)内设置有稳流弹簧(4)。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