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用活动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婴儿用活动输液架。



背景技术:

输液架一般用来悬挂输液袋等物品,临床使用的活动型输液架均为成人使用,在儿科则不适用。由于儿童没有自理能力,输液时均需成人看护,家属举着输液器,身体疲惫,心情烦躁,因而引发不少纠纷矛盾。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婴儿用活动输液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用活动输液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一般的输液架均为成人使用,在儿科则不适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婴儿用活动输液架,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上设有若干个呈环状等间距排列的滚轮,所述底架的上方设有顶架,所述顶架内开设有两个相互对称且与外界相连通的第一螺纹孔,所述顶架的上表面还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手部固定带以及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手部固定带,所述顶架上还设有座位约束带,所述底架与所述顶架之间通过若干个支撑杆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上还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腿部固定带;

其中一个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呈竖直状分布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内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通孔,所述固定杆上还设有上下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通孔内还设有伸长杆,所述伸长杆的顶端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挂钩,所述伸长杆上还设有若干个呈线性等间距排列的卡孔,所述螺杆与所述卡孔之间插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手部固定带以及所述第二手部固定带的其中一末端均紧密粘接在所述弧形槽的槽壁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其中一末端紧密焊接在所述底架上,所述支撑杆的另外一末端紧密焊接在所述顶架上。

优选的,所述腿部固定带的其中一末端紧密粘接在所述支撑杆上。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螺纹孔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的四个所述卡孔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螺杆上还设有旋转把手。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上还设有扶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专用的儿童输液架,婴儿可坐在座位约束带上,无需家长抱着行走,通过设置的手部固定带以及腿部固定带,实现固定输液的肢体,减少跑针现象,最后通过设置的伸长杆以及挂钩,使监护人不需要举着输液器,轻松方便,解决了一般的输液架给患儿使用时,由于儿童没有自理能力,输液时均需成人看护,家属举着输液器,身体疲惫,心情烦躁,因而引发不少纠纷矛盾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扶手,便于家属推动固定杆进而推动该装置整体移动,给家属提供便利,解决了一般的输液架给患儿使用时,需要家属抱着患儿才能行走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架;10、滚轮;11、顶架;111、第一螺纹孔;12、弧形槽;121、第一手部固定带;122、第二手部固定带;13、座位约束带;14、支撑杆;141、腿部固定带;15、固定杆;151、通孔;152、第二螺纹孔;153、螺杆;154、旋转把手;16、伸长杆;161、挂钩;162、卡孔;2、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婴儿用活动输液架,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底架1,底架1上设有若干个呈环状等间距排列的滚轮10,底架1的上方设有顶架11,顶架11内开设有两个相互对称且与外界相连通的第一螺纹孔111,顶架11的上表面还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弧形槽12,弧形槽12内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手部固定带121以及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手部固定带122,顶架11上还设有座位约束带13,底架1与顶架11之间通过若干个支撑杆14固定连接,支撑杆14的其中一末端紧密焊接在底架1上,支撑杆14的另外一末端紧密焊接在顶架11上,其中一个支撑杆14上还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腿部固定带141,其中一个第一螺纹孔111内螺纹连接有呈竖直状分布的固定杆15,固定杆15内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通孔151,固定杆15上还设有上下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螺纹孔152,第二螺纹孔152与通孔151相连通,第二螺纹孔152内螺纹连接有螺杆153,通孔151内还设有伸长杆16,伸长杆16的顶端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挂钩161,伸长杆16上还设有若干个呈线性等间距排列的卡孔162,螺杆153与卡孔162之间插接配合。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滚轮10,便于该装置整体的移动,给患儿留有自由活动的空间,减少患儿哭闹。

具体的,第一手部固定带121以及第二手部固定带122的其中一末端均紧密粘接在弧形槽12的槽壁上,保证第一手部固定带121以及第二手部固定带122的另外一末端为自由状态,便于将第一手部固定带121或者将第二手部固定带122通过打结实现对患者手臂进行固定,避免出现脱针的情况。

进一步的,腿部固定带141的其中一末端紧密粘接在支撑杆14上,保证能够将腿部固定带141的自由端通过打结实现将患儿输液的腿进行固定,避免出现脱针的情况。

此外,固定杆15与第二螺纹孔152螺纹连接的一末端杆体表面设有外螺纹,固定杆15表面的外螺纹与第二螺纹孔152之间螺纹连接,由于其是螺纹连接,便于更换固定杆15。

值得说明的是,两个第二螺纹孔152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的四个卡孔162之间的距离,保证将其中一个螺杆153插入至其中一个卡孔162内时,另一个螺杆153正好与对应的卡孔162的位置相互对应,从而保证每个卡孔162均能够插入至卡孔162内,从而实现对伸长杆16进行固定。

值得注意的是,螺杆153上还设有旋转把手154,通过设置的旋转把手154,使转动螺杆153更加顺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更加节省人力。

本实施例中,弧形槽12内可放置一些带有卡通图案的卡片或者放置一些玩偶、声光电的小玩具,也可以放置牙胶,给患者咬着,从而减轻患儿的心理负担,减少患儿的哭闹。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手部固定带121以及第二手部固定带122,在患儿坐在座位约束带13上,使用第一手部固定带121或者第二手部固定带122实现将患儿的手臂进行固定,避免由于患儿手臂乱动造成脱针的现象出现,另外通过设置的腿部固定带141,当对患儿腿部进行静脉输液时,也可将患儿腿部进行固定,避免出现脱针,通过设置的固定杆15以及伸长杆16,当需要调节伸长杆16的长度时,转动旋转把手154,即拧开螺杆153,使伸长杆16处在自由活动状态,接着调整伸长杆16至合适位置之后,继续拧紧螺杆153,使螺杆153的末端插入至卡孔162内即可,解决了一般的输液架给患儿使用时,由于儿童没有自理能力,输液时均需成人看护,家属举着输液器,身体疲惫,心情烦躁,因而引发不少纠纷矛盾的问题。

实施例2

在具体操作中,为了便于家属推动该装置移动,因此,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固定杆15作出改进,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4所示,固定杆15上还设有扶手2。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扶手2,便于家属握持扶手2进而推动该装置移动,给家属提供便利,解决了一般的输液架给患儿使用时,需要家属抱着患儿才能行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婴儿用活动输液架在使用时,将患儿坐在座位约束带13上,使用第一手部固定带121或者第二手部固定带122将患儿的手臂进行固定,避免由于患儿手臂乱动造成脱针的现象出现,另外当对患儿腿部进行静脉输液时,通过设置的腿部固定带141,也可将患儿腿部进行固定,避免出现脱针,通过设置的固定杆15以及伸长杆16,当需要调节伸长杆16的长度时,转动旋转把手154,即拧开螺杆153,使伸长杆16处在自由活动状态,接着调整伸长杆16至合适位置之后,继续拧紧螺杆153,使螺杆153的末端插入至卡孔162内即可,解决了一般的输液架给患儿使用时,由于儿童没有自理能力,输液时均需成人看护,家属举着输液器,身体疲惫,心情烦躁,因而引发不少纠纷矛盾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婴儿用活动输液架,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上设有若干个呈环状等间距排列的滚轮(10),所述底架(1)的上方设有顶架(11),所述顶架(11)内开设有两个相互对称且与外界相连通的第一螺纹孔(111),所述顶架(11)的上表面还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弧形槽(12),所述弧形槽(12)内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手部固定带(121)以及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手部固定带(122),所述顶架(11)上还设有座位约束带(13),所述底架(1)与所述顶架(11)之间通过若干个支撑杆(14)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14)上还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腿部固定带(141);

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螺纹孔(111)内螺纹连接有呈竖直状分布的固定杆(15),所述固定杆(15)内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通孔(151),所述固定杆(15)上还设有上下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螺纹孔(152),所述第二螺纹孔(152)与所述通孔(151)相连通,所述第二螺纹孔(152)内螺纹连接有螺杆(153),所述通孔(151)内还设有伸长杆(16),所述伸长杆(16)的顶端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挂钩(161),所述伸长杆(16)上还设有若干个呈线性等间距排列的卡孔(162),所述螺杆(153)与所述卡孔(162)之间插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用活动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部固定带(121)以及所述第二手部固定带(122)的其中一末端均紧密粘接在所述弧形槽(12)的槽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用活动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4)的其中一末端紧密焊接在所述底架(1)上,所述支撑杆(14)的另外一末端紧密焊接在所述顶架(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用活动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固定带(141)的其中一末端紧密粘接在所述支撑杆(1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用活动输液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螺纹孔(152)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的四个所述卡孔(162)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用活动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53)上还设有旋转把手(15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用活动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5)上还设有扶手(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婴儿用活动输液架,包括底架,底架上设有若干个呈环状等间距排列的滚轮,底架的上方设有顶架,顶架内开设有两个相互对称且与外界相连通的第一螺纹孔,顶架的上表面还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弧形槽,弧形槽内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手部固定带以及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手部固定带,顶架上还设有座位约束带,底架与顶架之间通过若干个支撑杆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支撑杆上还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腿部固定带。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减少脱针的情况发生,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儿的心里恐惧,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1.0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87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