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盖下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0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雾剂罐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真空盖下灌装机。



背景技术:

盖下灌装法,也称盖下充填法。是目前国内外通行的一种灌装方法。一般盖下充填是灌装头先下压,灌装头下沿周边与罐口外侧罐肩处周边压紧并密封,在内部形成一个与外面隔开的密闭空间,在密封空间内将放在罐口上方的阀盖吸紧并提起,充填只能在密闭空间内由阀盖下方和气雾罐罐口上方的间隙充装。如果有空气和水汽留在气雾罐内,加入到汽车空调后,会降低制冷效果,甚至造成空调损伤。所以灌装前还需将气雾罐内空气抽去,达到一定真空度才能灌装。制冷剂充填后要立即压阀封口。封口后阀盖外侧密闭空间内还会残留一定量的制冷剂(液化气),由于制冷剂价值昂贵,所以封口后还需要回收残留的制冷剂。由上可知冷媒灌装具有工序复杂、要求高、灌装速度较慢等特点。

现在国内生产厂家采用半自动盖下灌装机灌装冷媒,需要大量人工辅助生产。而且现有真空盖下灌装机灌装头线性依次排列生产,真空盖下灌装机灌装头一般设置三个。在实际生产需要中,这种盖下灌装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灌装头少生产效率低;2、当想增加产量,增添设备,会导致占地面积过大,使用成本增加;3、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盖下灌装机,实现自动化生产,降低人工成本,生产效率高,占地面积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真空盖下灌装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铺设有输送链板,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输送链板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机架上架设有灌装头,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灌装头设置在输送链板的正上方,所述灌装头设置若干组,每组所述灌装头设置若干个,各组所述灌装头并排线性设置,所述输送链板设置有若干条,各条所述输送链板分别与各组灌装头对应设置;所述机架中还设置有plc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均与plc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的各组灌装头,大大提高单台盖下灌装机的生产效率,同时该真空盖下灌装机通过这种灌装头设计方式,可在不增加额外设备的情况下,提高设备的生产量,有效降低其占地面积,大大降低使用成本;此外,通过设置的plc控制模块实现真空盖下灌装模块自动化生产,提高灌装生产效率,且有效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降低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一侧设置有分瓶螺杆,所述分瓶螺杆设置有若干个,各所述分瓶螺杆分别架设在输送链板上,且所述分瓶螺杆设置在机架输入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瓶螺杆可稳定分隔各瓶罐之间的间隔距离,有助于保证灌装头准确对接至对应瓶罐上,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链板一侧设置有检测探头,所述检测探头正对输送链板设置,且所述检测探头与plc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探头将检测信号传输至plc控制模块,plc控制模块根据检测信号判断输送链板上是否存在瓶罐,从而控制灌装头是否进行灌装作业,防止下盖真空灌装机在无瓶罐情况下作业,造成设备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的输出侧设置有缓冲盘,所述机架中的各输送链板均与缓冲盘连通,所述缓冲盘一侧设置有输出链板连通,所述缓冲盘包括输瓶转盘及驱动输瓶盘转动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输瓶转盘上侧设置有用于引导罐体进入输出链板的挡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瓶罐在输瓶转板上随其转动而转动,接着瓶罐在挡片的阻挡引导下进入输出链板,完成瓶罐的输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片为圆弧形挡片,且所述挡片与输出链板的挡板相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瓶螺杆可稳定分隔各瓶罐之间的间隔距离,有助于保证灌装头准确对接至对应瓶罐上,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上的驱动齿通过链条与驱动输送链板的从动齿轮啮合形成传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链条传动形式,可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的转速调节输送链板的输送速度,实现精准传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与plc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通过操作面板控制输送链板输送速度及其他参数设置,实现人机交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遮挡灌装头的透明防尘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保证灌液过程中的整洁性;同时,隔绝操作人员与灌装头接触,大大提高灌装生产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将各灌装头分组设置,大大提高单台盖下灌装机的生产效率,同时该真空盖下灌装机通过这种灌装头设计方式,可在不增加额外设备的情况下,提高设备的生产量,有效降低其占地面积,大大降低使用成本;此外,通过设置的plc控制模块实现真空盖下灌装模块自动化生产,提高灌装生产效率,且有效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轴测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缓冲盘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输送链板;21、输送立柱;22、输送轨道;3、灌装头;4、分瓶螺杆;5、检测探头;6、缓冲盘;61、输瓶转盘;62、挡片;63、支撑架;7、伺服电机;8、操作面板;9、透明防尘罩;10、驱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一种真空盖下灌装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输送机构,机架1上还架设有灌装头3,灌装头3架设在输送路径的正上方,机架1上还设置有驱动气缸10,即驱动气缸10为第二驱动装置。灌装头3设置有若干组,每组灌装头3设置有若干个,且每组中的灌装头3并排线性设置。机架1中固定设置有plc控制模块(附图中未标出),输送机构及驱动气缸10与plc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灌装头3设置有两组,每组灌装头3设置有三个,三个灌装头3间隔设置。两组灌装头3并排对称设置。机架1上固定有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上固定安装有透明防尘罩9,灌装头3设置在透明防尘罩9中,有助于保证灌液过程中的整洁性;同时,隔绝操作人员与灌装头3接触,大大提高灌装生产的安全性。

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立柱21、输送轨道22及输送链板2,输送轨道22架设在输送立柱21上,输送链板2通过输送滚轮铺设在输送轨道22上。输送轨道22下方固定设置有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前端通过齿轮啮合设置有减速机,减速机的驱动齿轮通过链条与输送滚轮上的从动齿轮啮合形成链条传动机构。这种链条传动形式,可通过控制伺服电机7的转速调节输送链板2的输送速度,实现精准传动。伺服电机7与plc控制模块电性连接,通过plc控制模块控制伺服电机7转速,实现输送链板2的自动化控制,有助于保证瓶罐在输送时的稳定性,同时提高输送效率。伺服电机7即为第一驱动装置。

输送机构还包括设置分瓶螺杆4,分瓶螺杆4设置在机架1输入侧。分瓶螺杆4设置通过安装板架设在输送链板2上方,分瓶螺杆4枢接设置在安装板上,且分瓶螺杆4与输送链板2平行设置。输送链板2上的瓶罐在经过分瓶螺杆4时,通过分瓶螺杆4可稳定分隔各瓶罐之间的间隔距离,有助于保证灌装头3准确对接至对应瓶罐上,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结合附图3,输送机构还包括缓冲盘6,缓冲盘6设置在机架1的输出侧,机架1中的输送链板2均与缓冲盘6连通,缓冲盘6一侧与输出链板连通。缓冲盘6包括支撑架63、输瓶转盘61及挡片62。支撑架63中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设置。输瓶转盘61枢接设置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即驱动电机为第三驱动装置。挡片62固定在支撑架63上,挡片62为圆弧形,且挡片62与输出链板的挡板相切。灌装完成的瓶罐通过输送链板2传进入缓冲盘6中,瓶罐在输瓶转板上随其转动而转动,接着瓶罐在挡片62的阻挡引导下进入输出链板,完成瓶罐的输出。

结合附图2,输送链板2宽度方向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检测探头5,该检测探头5可为光电检测探头5。检测探头5针对输送链板2设置,且检测探头5与plc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使用时,检测探头5将检测信号传输至plc控制模块,plc控制模块根据检测信号判断输送链板2上是否存在瓶罐,从而控制灌装头3是否进行灌装作业,防止下盖真空灌装机在无瓶罐情况下作业,造成设备损坏。

机架1上还固定有有操作面板8,操作面板8与plc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实际使用中,工作人员可通过操作面板8控制输送链板2输送速度及其他参数设置,实现人机交流。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

在实际生产中,工作人员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通过操作面板8将该设备的各项参数设置完成;待灌液瓶罐通过输送链板2输送,然后经过分瓶螺杆4将各待灌液瓶罐分隔成指定间隔,进入机架1中;机架1中的罐装头在plc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分别对瓶罐进行灌装作业;最后,完成灌装作业的瓶罐通过输送链板2进入缓冲盘6中,瓶罐通过输瓶转盘61和挡片62进入输出链板,完成灌装输送。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真空盖下灌装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铺设有输送链板(2),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输送链板(2)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机架(1)上架设有灌装头(3),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灌装头(3)设置在输送链板(2)的正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头(3)设置若干组,每组所述灌装头(3)设置若干个,各组所述灌装头(3)并排线性设置,所述输送链板(2)设置有若干条,各条所述输送链板(2)分别与各组灌装头(3)对应设置;所述机架(1)中还设置有plc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均与plc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盖下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一侧设置有分瓶螺杆(4),所述分瓶螺杆(4)设置有若干个,各所述分瓶螺杆(4)分别架设在输送链板(2)上,且所述分瓶螺杆(4)设置在机架(1)输入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盖下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链板(2)一侧设置有检测探头(5),所述检测探头(5)正对输送链板(2)设置,且所述检测探头(5)与plc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盖下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输出侧设置有缓冲盘(6),所述机架(1)中的各输送链板(2)均与缓冲盘(6)连通,所述缓冲盘(6)一侧设置有输出链板连通,所述缓冲盘(6)包括输瓶转盘(61)及驱动输瓶盘转动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输瓶转盘(61)上侧设置有用于引导罐体进入输出链板的挡片(6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真空盖下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62)为圆弧形挡片(62),且所述挡片(62)与输出链板的挡板相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盖下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上的驱动齿通过链条与驱动输送链板(2)的从动齿轮啮合形成传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盖下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操作面板(8),所述操作面板(8)与plc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盖下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遮挡灌装头(3)的透明防尘罩(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盖下灌装机,涉及气雾剂罐装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机架上铺设有输送链板,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输送链板的第一驱动装置,机架上架设有灌装头,机架上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灌装头设置在输送链板的正上方,灌装头设置若干组,每组灌装头设置若干个,各组灌装头并排线性设置,输送链板设置有若干条,各条输送链板分别与各组灌装头对应设置;机架中还设置有PLC控制模块,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均与PLC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自动化程度高、人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安全性强、可减少生产占用面积的一种真空盖下灌装机。

技术研发人员:叶封;高国栋;孙世亮;华浪;徐大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胜华气雾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87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