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静脉输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儿童肝素帽静脉输液针连接固定器。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将大量的液体、电解质或血液由静脉注入称之为静脉输液法。因注射的部位与输液的不同,可分为外周静脉输液、中心静脉输液、高营养输液(tpn)与输血等。静脉输液治疗是一种高度专业技术,其治疗层面涵盖肠道外输液、营养支持、用药与输液的治疗;
临床静脉输液中无针接头费用较贵,并且耗占比控制比较严格,因此临床上使用静脉输液针连接肝素帽更为普遍。现在固定肝素帽及静脉输液针用胶布,固定不牢固,对于小年龄组患儿烦躁时容易脱出,特别是对于无陪护的新生儿及picu患儿,容易造成针尖划伤皮肤或者针尖刺入机体造成损伤。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一次性儿童肝素帽静脉输液针连接固定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临床静脉输液中无针接头费用较贵,并且耗占比控制比较严格,因此临床上使用静脉输液针连接肝素帽更为普遍。现在固定肝素帽及静脉输液针用胶布,固定不牢固,对于小年龄组患儿烦躁时容易脱出,特别是对于无陪护的新生儿及picu患儿,容易造成针尖划伤皮肤或者针尖刺入机体造成损伤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一次性儿童肝素帽静脉输液针连接固定器,本实用新型中,工艺简单,表面光滑,对患者皮肤不会造成损伤,有效地防止针尖的脱出,从而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且价格低廉,经济上患者可以接受范围内,为儿童安全输液提供保证。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儿童肝素帽静脉输液针连接固定器,包括固定器主体、肝素帽、留置针、输液管和输液针头;
留置针的底部设置有连接部,肝素帽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连接部与内螺纹螺纹连接;肝素帽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密封的胶塞;肝素帽上设置有卡接部;
固定器主体包括第一保护壳、转动件和第二保护壳;第一保护壳上设置有公接头、第二保护壳上设置有母接头;公接头与母接头卡接连接;转动件的一端设置在第一保护壳上;转动件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保护壳上;第一保护壳与第二保护壳的顶部与底部设置有凹陷部;第一保护壳与第二保护壳卡接后,固定器主体顶部形成第一通槽;固定器主体底部形成便于输液针头通过的第二通槽;固定器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弹性垫,且弹性垫位于第一通槽内;第一通槽与肝素帽上的卡接部配合连接;第一保护壳的底部设置有搭扣,第二保护壳的底部设置有与搭扣配合连接的扣槽;
固定器主体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带,连接带为弹性带,连接带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手环带;手环带为弹性带;
输液针头位于固定器主体内部,输液针头从肝素帽的胶塞中穿过,输液针头的顶部凸出胶塞上方1-2cm。
优选的,留置针上设置有便于推进的凸块。
优选的,弹性垫为橡胶材料制成,弹性垫的厚度为2-6mm;输液管与输液针头相连接。
优选的,固定器主体采用透明的一次性塑料制成。
优选的,转动件至少设置一个。
优选的,第一保护壳与第二保护壳的内部均设置有卡条;卡条的长度与肝素帽的直径相同。
优选的,手环带上设置有便于医护人员使用的医疗信息识别卡;医疗信息识别卡上展示患者姓名、年龄和性别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先将留置针扎入患儿体内,再将留置针底部的连接部与肝素帽内部的内螺纹相连接,保持肝素帽与留置针安装后;之后将固定器主体打开,使的固定器主体顶部的凹陷部与肝素帽上的卡接部相连接,使用公接头与母接头将第一保护壳与第二保护壳扣紧;此时在固定器主体的顶部形成的第一通槽与肝素帽上的卡接部卡合,在第一通槽内还设置有弹性垫,弹性垫能够增大摩擦力,保持第一通槽与卡接部卡合紧密,保持固定器主体与肝素帽固定紧;患儿佩戴上手环带,手环带为弹性带,可以根据需要拉伸至合适的大小,方便佩戴在患儿的胳膊上,连接带为弹性带,用于手环带与固定器主体的连接;
当患儿需要注射药液时,将输液针头从固定器主体底部的第二通槽中伸入,并保证输液针头从肝素帽底部的胶塞中穿过,针头凸出胶塞上方1-2cm,保证药液能顺利进入留置针中,从而顺利进入患者体内;之后使用搭扣将第二通槽封闭,保证输液针头不会从固定器主体内部脱落;之后使用3m胶带将固定器主体粘贴在患儿的手背上;本实用新型中,输液针头在安装后如图1所示,手环带能够对输液管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患儿手摆动导致输液针头从肝素帽中脱落造成针尖划伤皮肤或者针尖刺入机体造成损伤;本实用新型中,工艺简单,表面光滑,对患者皮肤不会造成损伤,有效地防止针尖的脱出,从而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且价格低廉,经济上患者可以接受范围内,为儿童安全输液提供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次性儿童肝素帽静脉输液针连接固定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次性儿童肝素帽静脉输液针连接固定器中的肝素帽与留置针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次性儿童肝素帽静脉输液针连接固定器中的固定器主体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次性儿童肝素帽静脉输液针连接固定器中固定器主体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次性儿童肝素帽静脉输液针连接固定器中固定器主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留置针;2、凸块;3、肝素帽;301、内螺纹;302、卡接部;303、胶塞;4、连接部;5、固定器主体;501、公接头;502、转动件;503、母接头;504、卡条;505、弹性垫;506、第一通槽;507、搭扣;508、第二通槽;6、输液针头;7、连接带;8、手环带;9、输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一次性儿童肝素帽静脉输液针连接固定器,包括固定器主体5、肝素帽3、留置针1、输液管9和输液针头6;
留置针1的底部设置有连接部4,肝素帽3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301;连接部4与内螺纹301螺纹连接;肝素帽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密封的胶塞303;肝素帽3上设置有卡接部302;
固定器主体5包括第一保护壳509、转动件502和第二保护壳510;第一保护壳509上设置有公接头501、第二保护壳510上设置有母接头503;公接头501与母接头503卡接连接;转动件502的一端设置在第一保护壳509上;转动件502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保护壳510上;第一保护壳509与第二保护壳510的顶部与底部设置有凹陷部;第一保护壳509与第二保护壳510卡接后,固定器主体5顶部形成第一通槽506;固定器主体5底部形成便于输液针头6通过的第二通槽508;固定器主体5的顶部设置有弹性垫505,且弹性垫505位于第一通槽506内;第一通槽506与肝素帽3上的卡接部302配合连接;第一保护壳509的底部设置有搭扣507,第二保护壳510的底部设置有与搭扣507配合连接的扣槽;
固定器主体5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带7,连接带7为弹性带,连接带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手环带8;手环带8为弹性带;
输液针头6位于固定器主体5内部,输液针头6从肝素帽3的胶塞303中穿过,输液针头6的顶部凸出胶塞303上方1-2cm。
本实用新型中,先将留置针1扎入患儿体内,再将留置针1底部的连接部4与肝素帽3内部的内螺纹301相连接,保持肝素帽3与留置针1安装后;之后将固定器主体5打开,使的固定器主体5顶部的凹陷部与肝素帽3上的卡接部302相连接,使用公接头501与母接头503将第一保护壳509与第二保护壳510扣紧;此时在固定器主体5的顶部形成的第一通槽506与肝素帽3上的卡接部302卡合,在第一通槽506内还设置有弹性垫505,弹性垫505能够增大摩擦力,保持第一通槽506与卡接部302卡合紧密,保持固定器主体5与肝素帽3固定紧;患儿佩戴上手环带8,手环带8为弹性带,可以根据需要拉伸至合适的大小,方便佩戴在患儿的胳膊上,连接带7为弹性带,用于将手环带8与固定器主体5的连接;
当患儿需要注射药液时,将输液针头6从固定器主体5底部的第二通槽508中伸入,并保证输液针头6从肝素帽3底部的胶塞303中穿过,针头凸出胶塞303上方1-2cm,保证药液能顺利进入留置针1中,从而顺利进入患者体内;之后使用搭扣507将第二通槽508封闭,保证输液针头6不会从固定器主体5内部脱落;之后使用3m胶带将固定器主体5粘贴在患儿的手背上;本实用新型中,输液针头6在安装后如图1所示,手环带8能够对输液管9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患儿手摆动导致输液针头6从肝素帽3中脱落造成针尖划伤皮肤或者针尖刺入机体造成损伤;本实用新型中,工艺简单,表面光滑,对患者皮肤不会造成损伤,有效地防止针尖的脱出,从而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且价格低廉,经济上患者可以接受范围内,为儿童安全输液提供保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留置针1上设置有便于推进的凸块2,使用更加方便。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弹性垫505为橡胶材料制成,弹性垫505的厚度为2-6mm;输液管9与输液针头6相连接;橡胶材料摩擦力较大,安装完毕后不易产生晃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器主体5采用透明的一次性塑料制成,在使用时透明材质便于观察输液针头6进入肝素帽3中的位置,更加安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转动件502至少设置一个。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壳509与第二保护壳510的内部均设置有卡条504;卡条504的长度与肝素帽3的直径相同,卡条504在固定器主体5安装完毕后卡接在肝素帽3的外周面上,起到辅助固定的作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手环带8上设置有便于医护人员使用的医疗信息识别卡;医疗信息识别卡上展示患者姓名、年龄和性别信息,功能更多,使用更加方便。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1.一种一次性儿童肝素帽静脉输液针连接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器主体(5)、肝素帽(3)、留置针(1)、输液管(9)和输液针头(6);
留置针(1)的底部设置有连接部(4),肝素帽(3)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301);连接部(4)与内螺纹(301)螺纹连接;肝素帽(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密封的胶塞(303);肝素帽(3)上设置有卡接部(302);
固定器主体(5)包括第一保护壳(509)、转动件(502)和第二保护壳(510);第一保护壳(509)上设置有公接头(501)、第二保护壳(510)上设置有母接头(503);公接头(501)与母接头(503)卡接连接;转动件(502)的一端设置在第一保护壳(509)上;转动件(502)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保护壳(510)上;第一保护壳(509)与第二保护壳(510)的顶部与底部设置有凹陷部;第一保护壳(509)与第二保护壳(510)卡接后,固定器主体(5)顶部形成第一通槽(506);固定器主体(5)底部形成便于输液针头(6)通过的第二通槽(508);固定器主体(5)的顶部设置有弹性垫(505),且弹性垫(505)位于第一通槽(506)内;第一通槽(506)与肝素帽(3)上的卡接部(302)配合连接;第一保护壳(509)的底部设置有搭扣(507),第二保护壳(510)的底部设置有与搭扣(507)配合连接的扣槽;
固定器主体(5)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带(7),连接带(7)为弹性带,连接带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手环带(8);手环带(8)为弹性带;
输液针头(6)位于固定器主体(5)内部,输液针头(6)从肝素帽(3)的胶塞(303)中穿过,输液针头(6)的顶部凸出胶塞(303)上方1-2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儿童肝素帽静脉输液针连接固定器,其特征在于,留置针(1)上设置有便于推进的凸块(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儿童肝素帽静脉输液针连接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弹性垫(505)为橡胶材料制成,弹性垫(505)的厚度为2-6mm;输液管(9)与输液针头(6)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儿童肝素帽静脉输液针连接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固定器主体(5)采用透明的一次性塑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儿童肝素帽静脉输液针连接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转动件(502)至少设置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儿童肝素帽静脉输液针连接固定器,其特征在于,第一保护壳(509)与第二保护壳(510)的内部均设置有卡条(504);卡条(504)的长度与肝素帽(3)的直径相同。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