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耳莲子汤的灌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2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实验装置,特别是指一种银耳莲子汤的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银耳莲子汤是一种汤浓味甜、口感浓甜润滑、美味可口的食品,具养阴润肺、生津整肠之效,有润肺养胃、美容养颜的功能,适用于伴有涕中带血的鼻咽癌病人和女性朋友。

在实验室中,根据不同原料或质量占比煮成的银耳莲子汤需要多人试吃,传统方式是在汤锅的下汤口处将银耳莲子汤逐个灌装,然后一个一个拿给试吃人员,但是这样操作量大,需要来回盛汤送汤,比较繁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银耳莲子汤的灌装装置,解决了现有实验室灌装银耳莲子汤工作量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银耳莲子汤的灌装装置,包括底盘,所述的底盘上设有向外辐射的底杆,底杆上设有露出上表面的滑轮,其中一底杆上设有定位件,螺钉穿过定位件与转筒底部的螺母连接,转筒旋转设在底盘上,滑轮的布置方向与转筒旋转的切向方向相同,转筒内设有环形布置的放置槽,放置槽内设有灌装筒,转筒的上部设有把手。

所述的底盘上设有十字形布置的底杆。

所述的定位件焊接固定在底杆的侧面。

所述的螺母焊接固定在转筒的底部。

所述的放置槽的开口处设有卡环,卡环上设有缺口,灌装筒的底部设有与缺口、卡环配合的卡部。

所述的把手对称设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灌装筒统一放置在转筒内,一次能够盛送多瓶汤品,在盛汤时,转筒能够旋转,带动灌装筒移动旋转,灵活方便的将灌装筒对准下汤口,操作十分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中:1-底盘,2-底杆,3-滑轮,4-定位件,5-螺钉,6-转筒,7-螺母,8-放置槽,9-灌装筒,10-卡环,11-缺口,12-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3所示,一种银耳莲子汤的灌装装置,包括圆形的底盘1,底盘1上设有向外辐射的底杆2,并底杆2呈十字形布置。底盘和底杆形成底部框架,放置在地面上,并支撑转筒。底盘1的中心处一体设有转轴,转轴穿过转筒6底部中心的孔,并转轴上螺纹连接有压住转筒的压帽,实现转筒6在底盘1上的旋转设置。

底杆2上设有露出上表面的滑轮3,滑轮3的布置方向与转筒6旋转的切向方向相同,使得转筒6能够在滑轮3上滑动,便于转筒旋转。其中一底杆2上设有定位件4,定位件4焊接固定在底杆2的侧面,螺钉5穿过定位件4与转筒6底部焊接的螺母7连接,实现转筒与底杆的可拆卸固定。

转筒6内设有环形布置的放置槽8,具体有六个,放置槽8内设有灌装筒9,放置槽8的开口处设有卡环10,卡环10上设有缺口11,灌装筒9的底部设有与缺口11、卡环10配合的卡部12。在灌装筒装入放置槽时,卡部需要先从缺口进入,进入之后旋转灌装筒,此时卡环卡住卡部,实现灌装筒在放置槽内的稳定放置。

转筒6的上部设有两个对称的把手,两个把手能够在提起转筒时,提高转筒的稳定性,不发生晃动,避免洒汤。

使用说明:首先将灌装筒装入放置槽内,具体先将灌装筒的卡部与缺口对应,将灌装筒插入放置槽,然后旋转灌装筒,使得卡部被卡环卡住,灌装筒被卡在放置槽内,不容易晃动和脱落。放置好灌装筒之后,提起转筒将下汤口对准一灌装筒,进行盛汤。将螺钉拧出螺母,在一个筒盛好汤之后,旋转转筒,对另一空筒对准下汤口,进入进行盛汤,直到所有筒内盛满堂,然后将螺钉旋入螺母中,将转筒和底杆固定。提起转筒,将汤品送给试吃人员品尝。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银耳莲子汤的灌装装置,包括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1)上设有向外辐射的底杆(2),底杆(2)上设有露出上表面的滑轮(3),其中一底杆(2)上设有定位件(4),螺钉(5)穿过定位件(4)与转筒(6)底部的螺母(7)连接,转筒(6)旋转设在底盘(1)上,滑轮(3)的布置方向与转筒(6)旋转的切向方向相同,转筒(6)内设有环形布置的放置槽(8),放置槽(8)内设有灌装筒(9),转筒(6)的上部设有把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耳莲子汤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1)上设有十字形布置的底杆(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耳莲子汤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件(4)焊接固定在底杆(2)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银耳莲子汤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母(7)焊接固定在转筒(6)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耳莲子汤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置槽(8)的开口处设有卡环(10),卡环(10)上设有缺口(11),灌装筒(9)的底部设有与缺口(11)、卡环(10)配合的卡部(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耳莲子汤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对称设有两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银耳莲子汤的灌装装置,包括底盘,所述的底盘上设有向外辐射的底杆,底杆上设有露出上表面的滑轮,其中一底杆上设有定位件,螺钉穿过定位件与转筒底部的螺母连接,转筒旋转设在底盘上,滑轮的布置方向与转筒旋转的切向方向相同,转筒内设有环形布置的放置槽,放置槽内设有灌装筒,转筒的上部设有把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灌装筒统一放置在转筒内,一次能够盛送多瓶汤品,在盛汤时,转筒能够旋转,带动灌装筒移动旋转,灵活方便的将灌装筒对准下汤口,操作十分简单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石勇;石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国德科果蔬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国德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3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8676.html

最新回复(0)